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来源:文书网 2.89W

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增强学生体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两者之间互为影响,互为促进。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因此,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安排,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学生参加体育的动机主要是以“好玩”“能活动”为特点,对任何体育活动都感兴趣。但同时又由于我国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目前的学生家庭多为六比一的模式,受到长辈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如此溺爱下,学生在体育课上对一些技术动作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无能为力的“无助感”,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目前学生中最已在课上听到的口头语是“我不会”“我不行”,结合此特点,我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研究,具体方法为: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做学生的朋友

教师要把爱无私地献给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一点对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何等位置十分重要。当学生知道你是真心地对待他们后,学生才会爱你,才会愿意向你打开他们的心灵。只有了解到他们心中的症结所在,思想和情绪的变化,才能做到因人施教。但“爱”也是一门学问。在课上做一个严厉的老师,只要是你要求做的内容,任何人都必须完成。只是针对那些意志薄弱、怕苦怕累的学生,在教学中强调他们必须完成的科目应是设置明确、具体、现实、可测的目标,并经常指导他们的体育训练。对他们所取得成绩要及时肯定、热情鼓励,从而提高学生肯定自我意识和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在课下,教师就不再是一个教师,而是要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和他们一同做游戏,从而可以了解真实的孩子们的心。这样就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体能、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去因材施教,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参与教学相结合

教师讲解语言要精炼,抓住动作的重点,突出启发学生思维等特点,并符合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除了动作方法的讲解外,还应进行简短的思想动员,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练习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或肯定的暗示,从而提高他们完成好动作的信心。而对那些动作完成不好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体贴、关心和帮助。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好模仿,对新的动作容易产生新鲜、想学的欲望。一旦教师在示范中出现失误,或者在做动作时出现不轻松、不自然、不协调、不自信等现象。会使学生对该动作在心理上产生胆怯、恐惧使学习的

动力遭到破坏。在学习时往往会出现的反应迟钝、动作失调、四肢僵硬等现象。

目前体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授课中去。在课上教师光是靠讲授起的作用并不大。如果多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总结,那学生不光学习速度加快,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教师的作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总结。如在课后的游戏中有意识地使用让学生去创意动作的方法:在安排了传递实心球的游戏时,可以先讲解游戏规则:不准球落地、每个人必须触球,从排头传到排尾之后再传回等。然后分组让学生去创出传递方法,并使用他们的方法进行比赛。经过讨论后,他们使用了头上、跨下、体侧等方法。这种让学生创意动作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游戏的娱乐性,并且提高了他们上课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三、运用激励性评价

作为教师是不能吝啬他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的。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喜欢听到别人的赞扬,而且越是夸他,他就练的越起劲儿,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就目前学生在体育课上最容易说出口的话是“我不会”“我做不到”。针对此情况,首先强调课上不许说出这几个字。如果学生说出来,教师可以反问他:“你去尝试了吗?”“你渴望学会这个动作了吗?”“你为了学会这个动作流汗了吗?”。在这种语言的激励下,学生总是又开始新的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教师那激励性话语应时刻伴随着他“你能学会!”“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好样的!”“做得非常好!”。话虽不多,但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话使他们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他们同样能够做到,每成功一次,他们的自信心就提高一分。同时对待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规定课上不许嘲笑、讥讽同学,并引导学生要给予体育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更多地关心和帮助,使大家共同进步。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那些做得不好的学生渐渐有了完成动作的欲望,慢慢尝到了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