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作文汇总(7篇)

来源:文书网 1.54W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叙事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叙事的作文汇总(7篇)

叙事的作文 篇1

从小时候起,家边的体育馆旁就经常有一群擦鞋匠聚在一起,年纪最大的已满脸皱纹。我有好几个月没有看见她了,昨天她来了。她依旧坐在那体育馆大门旁几棵香樟树下。巨大的树冠挡住了阳光。她擦鞋从不像其他鞋匠那样自卖自夸。别人热情地大喊:来来来,擦鞋了,保证干净又光亮!而她却默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她通常穿一件颜色较暗的布衣,手臂上带两个袖套-----防止不好洗的鞋油弄脏袖子;她的裤子黑黑的,一直拖到脚腕,这些和其他鞋匠一样,没有特别之处。她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张黝黑的面孔上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让人们经过她摊前时忍不住多看几眼:默默揣度她在阳光缝隙中闪闪发亮的银丝下的光阴。

这个年代,到外面小摊上擦鞋的人少之又少,我偶尔才能看见有人去。没人光顾时,她坐在椅子上,身前的擦鞋工具有些简陋:一个放刷子、鞋油的木头小抽屉,上面有一块倾斜的供顾客放脚的木片。这些工具都十分破旧,却是她擦鞋的全部家当,我看到这些隐隐觉得树荫下的她更加苍老、弱不禁风。正好有位老大爷来到这里擦鞋,他坐了下来,跟鞋匠说了几句话后就把脚放到架子上让她擦。这位老大爷的皮鞋颜色发暗,上面还有些小灰尘。她手脚麻利地掸去鞋面上的灰尘,然后拿出有三个面的刷子,在最大的一个面上挤上些黑鞋油,再对整只鞋子进行涂抹,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鞋,生怕一不小心把鞋油抹到顾客的脚上,那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

大体上抹好后,她又用刷子中间的那一面把鞋油抹均匀,把一些黑色块抹开。最后她又用小刷子对鞋面与鞋底的接缝处进行更加细致的涂抹。老大爷的黑皮鞋铮亮铮亮的,甚至能在上面照出自己的'脸。她抬头小心翼翼看看大爷的脸,那位老大爷似乎也对鞋匠的服务表示很满意,脸上充满了笑容。她放心地低头开始擦另一只鞋。阳光在银丝上跳跃。

尽管这位鞋匠每天都换地擦鞋,但附近的人都知道她对这份工作很在乎,她对工作的专注让人们惦记着她。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这样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干着受人轻视的工作,挣着微薄的血汗钱,过着多数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生活,但他们静默、实在的性格,和那双粗糙的布满皱纹的大手,总存活在心头,抹不去。

叙事的作文 篇2

周五我收到泰禾东二环广场通知说周六我去泰禾红悦去哪里集合。来到现场后,哪里人山人海的,我们挤了进去,我在哪里玩,爸爸妈妈在哪里吃东西。后来我们接到上面发下来的任务,做完任务就能领取一份精物美小礼。上面放下来的任务是参观四个精装别墅,我们看完后就兴冲冲地拿走任务卡,便冲向别墅。我们盖完章便向房子里走去。

在哪几栋里我最喜欢第一栋,它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厨房和客厅,他的厨房一些特别,与普通老百姓的.厨房不一样,它全部都是机器化用起来很方便,客厅就没什么特别的,和普通老百姓的客厅比起来,就高档一点。

第二层是卧室和餐桌,卧室有三间,一间是双人床,和二间单人床。每间床的木头都是红木做的。还有一些精美的工艺品。餐桌上侧有假玫瑰、核桃、桂皮、烤火鸡和颜色鲜艳的水果,极其好看。第三层是运动场所,里面有台球、多功能健身器材和躺椅。

最后,我们就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叙事的作文 篇3

我走进一家西饼店,形态各异的点心安稳地躺在精致的盒子里,盒子上扎着彩色的蝴蝶结,仿佛穿着纱裙的公主。我拿起一个棕红色的山楂糕,上面还印着黑白色的条形码。服务员笑容满面地说:“买这种吧,它比传统的山楂糕好卖多了。”我迟疑了一会儿,买下了山楂糕。

刚走出店门,我立刻撕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山楂糕,丝丝缕缕的甜味袭来,却甜得有些腻人,香料的味道太浓,遮盖了山楂的原味。又或许,这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味道……

山楂糕是我童年时的最爱,胜过酥的杏仁、脆的饼干、香的芝麻。那油亮的糕饼上泛着琥珀色的光。咬一口,舌尖上是满满的甜,舌下却溢满一阵阵的酸。再咬一口,我便停不住嘴了。

我常跟着外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老糕点房并不远,就在接近村口的地方。田野里的玉米筑起一道绿色屏障,飘着金黄的“胡须”。淡紫色的豇豆花,像一群小蝴蝶凑在一起说笑。我走着路,手却一刻也停不下来,一会儿拔一根野草,一会儿摘一朵牵牛花,心中默默数着,采下十根草和十朵花就会走到老糕点房了。

一进店门,木制柜台前的阿姨笑了,外婆的脸也绽成一朵菊花,我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来一斤山楂糕!”“好咧!”两张棕色油纸摊开,分几层将山楂糕堆放成宝塔形,然后在最外面包一张红纸,再用毛笔写上黑色的“福”字。阿姨手执一卷草绳,手指上下翻飞,灵巧而神奇。在我眼中,她是个魔术师,一瞬间就包好了点心。

外婆牵着我,嘴里哼起小曲,声音穿过青石板。我们穿过老宅的堂屋,进了院子,来到槐树下。外婆拿起祖传的`银菜刀,“咔咔咔”几下,剪开包装纸。我迫不及待地捏起一片山楂糕放进嘴里。那时的我,看不见自己的笑脸,却见外婆脸上的皱纹全舒展开了。

“好吃吗?”“好吃!”“好吃再买。”

河中的清水,水中的碧波,波中的倒影不见了。青石板变成了柏油路,三轮车变成了小轿车,矮矮的小土屋变成了高高的水泥楼房,老糕点房也不见了。

去年中秋,父亲的朋友捎来一大箱义亭土月饼,用暗黄的纸包着,显得朴素又温馨。母亲兴致勃勃地切好,如丁立梅书中所述,摆成菊花的模样,装在水晶盘中。而我咬了一口就放下了,再也没有继续吃的兴致。太多的油、太多的糖,像浓妆艳抹的妇人,已失去了月饼的本色。

吃着山楂糕,我仿佛又见外婆手提两包点心,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路两旁是绿海般的庄稼,虫鸣唧唧,鸟啼啾啾。晚风下外婆哼着轻柔的小曲,缓缓走着。我望着外婆的背影,直到那背影渐渐模糊,消失在古老村庄的尽头……泪湿眼角,我知道,我以后都只能在回忆里追寻那遥远的香甜了。

叙事的作文 篇4

时间是最好的打磨器,却永远也磨灭不掉儿时陈封的记忆。打开脑门匣子,一幕幕仿佛发生在昨天的故事如捅动的蜂巢飞涌而出。我看到的不是蜂那细细的脚和抖动的翅膀,而是沾满毒液的舌尖,凝留在发髻之间的忏悔与懊恼。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岁月不容遮拦地逃走。苦尽甘来,苦去了,甘来了,苦的脚迹依旧深深的,抹不掉。

我滑过苦的脚迹,穿越三十多年的时光,悲壮的故事历历在目。儿时去人家包火、借米、借盐……乃家常便饭。

记得有一次去借米,借主是邻居家的第八位女儿,名叫“八八”,比我大四岁。由于小时候一场高烧未及时医治,落下了小儿麻痹症——左半部的手脚有点痂,走起路来很是让人担心。因为腿脚的残疾,使她的性格有些霸道与怪癖;但她绝对是我儿时要好的`玩伴。这一点毋庸置疑。尽管我俩隔三差五地闹别扭,可谁也离不了谁。原因很简单:她不能出门,而我又幼稚的小。6岁的我举着一个脸盆朝她家的饭桌上一搁道:”上你家借米来了。”她口齿模糊不清地回答:“借—借米,我家的米也不多了。”我朝她摆摆手,用商量的眼神凝望着她,意思是看她家能不能匀一点给我家。她马上明白了我的矫情,便大声呼喊她母亲:“嗯妈,小……鬼……要……要……借米!”从内屋里传也一个忙碌的声音:“你借她呀。”我听着很豪迈,内心暗藏着一份惊喜,可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感受到一个债主的不公与裁判的无赖。

她颤威威地走到一只盛有半筐米的箩筐面前,艰难地俯下身子,单手向量斗里装米,然后将手掌扁成菜刀状,在量斗上削了又削,此时的量斗已经失去了自主权,成为毫无意义的评证人。最后,她还用手在量斗里掏了两个坑,量米的仪式才算告一段落。从量米的仪式,我触抚到了债主的卑微与矮小,一股被羞辱的风肆虐而扑。为了重振量斗的士气,我端着不足量的米,压住心中的怒火,平静地说:“以后照这个量还,行卜?”她低头无语。也许是我那句湿漉漉的话泡着了刚才在她内心深处滋生出来的“小”,我察觉有一丝红色的闪电从她脸颊划过。

我把借来的米连走带歇地端回了家,然后将刚才所受的委屈向母亲发泄。责怪母亲事先没有准备好米,非得等到米吃完了,再向别人家去借,弄得自己跟乞丐似的。母亲据理力争地说:“人家缓了咱家燃眉之急,理应存感恩戴德之心,多还点有何尝不可?”我恼羞成怒地说:“要是整个社会都像她那样不遵守规章制度,还不乱作一团?”我认为是母亲的糯弱。

与母亲争吵完,我气呼呼甩门正要出去,却撞见“八八”手拿一个大篾斗,步履蹒跚朝我家走来。我用嘲讽的语气说:“你是不是要把刚借咱家的米要回去呀?“不,不,我……我母亲……刚……刚才……骂了我一顿,她说……说能帮……帮人,且帮人。我是来……还米……米的。”她慌乱地解释着。自以为长了志气的我,却被迎面泡灭“小”的她撞翻在地。米在她的篾斗里颠簸得厉害,差点儿飞了出去。

我努力地将两位母亲的话牵扯到一起,就像牵着家与家,家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一样。这次的借米,不是“八八”的霸道,也不是母亲的糯弱,而是我与“八八”的一次成长故事。

叙事的作文 篇5

站在清澈的快速“奔跑”的小溪跟前,我脑中便闪现出孔子的教诲:“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好比流水,一去不复反。我回忆起刚踏入中学的那一幕,不觉呀然一惊,原来时间真象古人,今人说的那样!

忆起第二次月考时的情景,我的心颤动着。

“你第一次的考试,科学的成绩很不理想,希望在第二次月考时给挽救回来!”班主任带点命令的口气对我说。我勉强得点点头,心里却这么想:诶——科学是我的克星,我是注定敌不过,胜不了它的!

回到家,我拿起科学书,正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我放下书本埋怨起来:“理科不行就文科嘛!班主任真是的,科学考不好压根没什么大事的!”于是,我烦闷的心结就被这几句不争气的'话给硬生生地剪开了。我打开电脑,在虚拟的游戏中度过了本该紧张的一夜……

第二天,我犹如身经百战又屡战屡胜的大将军,昂着头,挺着胸,迈进了第一“战场”。

“开战”了,我手握利剑,奋勇杀敌,却无心照料我受了伤的“身”

和我的战友“剑”。战了三百回合的我最终败在一名叫“科学”的敌将手里。等我醒来已是在家中。

考试后的第一天,我仍然像往常一般进入校园,班主任再一次把我叫入办公室。她生气地说:“你怎么搞的!最拿手的语文只有93分!还有科学,英语,数学都在退步!好好反省反省!”

我低头赤耳地走出办公室,心想:我一定要赶上去!可一回家,这个决心已到了九霄云外了,再也回不来了……

快第三次月考了,我便有苦恼起来:“怎么办啊!考不好的话又要挨批了!”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老师又把我叫到办公室做思想工作。如今反悔还为时不晚。我再也不想以前那样了,说了就忘,忘了又说。

初中的苦恼我已尝够,我不想再尝了…….从现在起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去努力!相信我能行,我能办得到,不会再遗忘了老师和父母以及好朋友的心愿、祝福……

叙事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枫亭元宵游灯素来脍炙人口。正月十五那天,夜幕刚刚降临,枫亭街上就已经华灯齐上,大街小巷挤满了观灯的人群,省电视台的录像人员正紧张地校准镜头。“砰!砰!砰,”雷鸣般的三通炮响,揭开了游灯的序幕。首先出现在街头的是用五颜六色的灯泡镶成的“兰中全会”·“富民政策”、“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横匾,一块块光彩闪闪,耀人眼目。这正是元宵游灯的主题。顿时,鞭炮齐鸣,鼓乐喧天,人们欢呼起来一一啊,小镇沸腾啦!紧跟在横匾后面的二十架大型“娱蛤灯”,多么迷人啊,那扁平的“娱蛤灯”长有五米,宽有一米多,四周围着大红绸布,头部对称挂着八对美丽的'彩灯:跑马灯、琉璃灯、塑料灯、彩绸灯,一盏盏玲珑剔透,典雅美观。“娱蛤”躯体两旁整齐地悬挂着上百盏燃点蜡烛的玻璃灯,火光通明,灿若星汉。

灯光映照着那高擎“娱蚁灯”的小伙子的自紊神情,也映职着两旁观众的甜美笑容。一位中年人激动地说:“这二十架‘娱蛤灯’象征着枫亭二十个村庄的人民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建设四化的壮志雄心。冲-这时,一串排绝J彩斑斓的塔灯涌过来了。塔灯外形似.浑身挂满金光闪闪的玻璃灯‘。塔斗山是枫亭的标志,而塔灯又是塔斗山的象征。人们肩扛塔灯游行,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宋代蔡襄倡建洛阳桥,更重要的是为了表明要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创建最新最美的通天大桥。枫亭游灯的品种也真够多了。你看,塔灯后又有“花灯”、“鱼灯”、“藕节连丝灯”、“花开富贵灯”,有身着节日盛装的小孩们挑的“花篮灯”,还有装在彩车四周的“架灯”,有奔跑的灯、舞蹈的灯,还有飞翔的灯、游动的灯。

琳琅满目的灯接踵而至,汇成了灯的海洋,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灯光里,也透出了民间艺人的独运匠心。那品莹雪白的是什么灯?近前一看,原来是枫亭传统灯灼精粹之--·一一“萝卜雕灯”。这种灯是用新鲜自萝卜雕成。每个大萝卜雕一种图案,有“武松打虎”、“岳母刺字”、“自卫还击”、“展望.}OGU年”、“孔雀开屏”、“南国牡丹”等等。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造型,都被精心地串级在用桃花枝编成的绿屏上,红绿相间,白绿互映,雅致异常,令人悦昌赏心。看着这些精雕细琢的民间艺术品重放异彩,人们不禁由衷地赞叹那些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艰辛劳动。游灯队伍在一片“啧啧”赞美声中继续向前,宛若一条灯的长蛇在大街上蜿蜒游动。队伍中·辆洲人注同的汽车_上载着一位威武少年乘龙而来。那少年右手紧按龙首,左手高托着一颗大龙珠。

龙珠里是一盏夜明珠似的自炽灯,透过玻璃外壳,玫射出万丈光芒。巨龙的f}陡睛就象一对探照灯,两道光柱扫射着万里一长空。那架鹜巨龙浑身鳞片熠熠生辉,瞧邓张牙舞爪的神态,好象立刻就要腾空而起,‘冲上云天。、我深情地凝视着渐渐远去的巨龙,忽然我觉得,它似乎真的腾飞起来。时钟不知不觉地敲响了十一下,游灯活动也进入了高潮。-伴随着游灯,许多人不约而同地燃放起焰火。仰望苍弯,只见万里长空,五彩缤纷,那“满天星”、“天女散花”、“魔术弹”等形形色色的节日礼花争妍斗艳,异常美观,犹如节日的天安门广场的夜空。刹那间,天上人间,融成一体。啊,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夭”!电视台摄像组的人员不肯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镜头。那擎灯的人们和来自莆田、仙游、惠安、泉州的观众,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他们正满怀激情地准备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朝。

叙事的作文 篇7

表哥很爱学习,他的字写得逢场的.漂亮,平时喜欢练字,看到看到人家些的字好看就会用手在桌子上或大腿上比划比划。今年暑假他去参加书法培训班,下课回来,就在他房间的书桌摆上之,用毛笔在哪里,搞得房间就像个展览处一样。他的写字架势,还真有点大家风范。

我的表哥他很懂事,从不跟我吵架,也很少听到他妈妈批评他。平时他妈妈给他的零用钱也很少花。

有一次,外祖母牙疼,什么要也治不好。表哥听了,立刻跑了出去。当时,我以为他去玩了,便从心里骂他:“哼,一点都不关心外祖母,枉了外祖母这么关心你。”

几分钟后,表哥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手里还拿了一袋子东西。把它送给了外祖母。原来是一支牙膏。

看来是我错怪他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