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

来源:文书网 1.93W

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话题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

  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1

标准,是接近完美的的后者,但在人们眼中,标准,却是遥不可及的。其实我想说,熟能生巧,熟练后,人人都标准了,那标准也不再是登天般困难了。

就拿开学初的军训来说好了。对于住在宿舍中的军训的新手来讲,叠被子便不再是在日常中几下皱折就能完成的。于是,我们见到了传闻中的“豆腐块”。

“同学们,睁大你们的眼睛看清楚了!”教官一个半蹲,便开始把手中那张被子进行了神速而又精湛的“雕琢”,“再来一次,看好了!”竹席犹如盘子,上面便是那方方正正的被子“豆腐块”,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有的惊讶,有的赞叹。“从今天开始,这就是你们叠被的标准。”话音刚落,同学们却以鸦雀无声回应了教官。有人害怕,双手交织在一起;有的讨厌,用不情愿的眼光看向那“豆腐块”;还有的紧张,面对似乎十分艰巨的任务的紧张而流汗……一句“标准”便改变了同学们。

但,没试过,谁知道难不难呢?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面对着被子无数被扣分,同学们的势气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是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执着。“谁说我们比不上‘标准’的!”我们宿舍的几个舍友就靠着这个口号,打败了“标准”。几个人一起,总是对着一张被子“雕刻”,若是不成功,盯着那张被子,总能思考出几个步骤的错误,或是技巧的运用不到位。

就这样,不成功,挑不足,挑出了不足,又一起把它练熟,若再有不足,就再补……尽管有着困难,但从来没有阻止我们对达到标准并超过标准的步伐,终于,我们成功了。

当家长上到宿舍来接孩子时,更让她们惊喜的是,无论哪一张床,都是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块块犹如“豆腐块”的被子叠放在床上。不论哪一个人,她都做到了,教官最后一次的检查,每个人都被打上了大红勾。

这是天分吗?标准遥不可及吗?这是很难达到的吗,又或者是达不到?不是,标准并不是神圣的,它也是认为创造出来的。什么事不需努力就能达标呢?没有一件事,只有你的努力,你的勤奋练习,熟便能生巧,而标准也就顺其自然的达到了。

  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2

勤奋、谦虚与坚持是我认为成功最重要的三个标准。

高尔基曾经说过:“天才出于勤奋。”所以勤奋是不可否认的标准之一,而谦虚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我想,这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坚持就是胜利。”一个人,无论有多么聪明,无论有多少的天才,勤奋是不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这个人如果没有谦虚这种美德和坚持到底的毅力,那么,我说成功对于他(她)来说,只是一个奢侈的心愿或梦想而已。

成功如同在迷雾森林中感到迷茫,但只有勤奋才能洗涤这迷茫。晋朝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个儿子,名叫王献之。有一天,献之认为自己的“大”字已写得出神入化,便让父亲评论,王羲之没有说话,在“大”上加了一点,献之又去给母亲看,母亲说,只有那一点写得像你父亲,献之听了很惭愧,就在自家院子里放了八缸水,不论春夏秋冬,每天练习,在他练完第八缸水时,他终于成为了继他父亲之后,晋代又一位大书法家。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勤奋是成功较为重要的一个标准。如果,你向往成功,如果,你喜欢胜利,那么请你记住,勤奋!

成功如同面对一个充满霸气的人,要用你的谦虚来克服他的霸气,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就是一个谦虚的人,他曾经亲自请教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这就是有名的不耻下问。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故事,孔子成为儒家的重要代表,要重要的来源于他的谦虚,圣人尚且能做到谦虚,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呢?记住,骄兵必败,只有谦虚、踏实的人才能看到自己成就的巅峰。

成功,如何征服高山,只有坚持,才能站上最高峰。关于这一点,令我映象至深的是这么一个故事: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日:“欲作针。”太白深感其意,还卒山。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李白之所以仍返回读书,是因为他被那位老媪感动了,从中他也明白了,贵在坚持,我想,他会成功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人,也正是因为他悟了这一点,坚持又是成功的关键标准之一,不是吗?

我认为,每一位成功的人,他们必然有勤奋、谦虚与坚持这三点集于一身,懒惰、骄傲、气馁的人是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的。

  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3

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着的追求,一次慰籍人心的宽容,一幕真诚善待的接触,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名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如果没有它,那肉体虽然真美,也不应该认为美。

美的标准是什么?善良、朴实,而美德又意味着什么?至善、至纯、至高和博大。

一个人有了才能而且努力,还要修养弘毅的胸襟、浓厚的美德,要不骄不吝,此时,美德天使才能永远依偎着你。

美——似乎在关爱每一个生命,就如同每一株花草都拥有生命的永恒。由此说明,每一份爱心都来源于美德。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加美丽。生活中的点滴,都在永恒的关爱之下,只要你懂得珍惜,懂得回报,相信美德永远伫立在心中。

看到空气的污染,乌云密布的天空,如果你想到植树,想到保护环境,想到唤醒更多的人们,那么此时,你已经获得美德。

美德是一朵花,它需要我们用心浇灌和滋润,只有不断发扬美德,它才会更加芬芳和艳丽。

美德本身就是一种报酬,私德如同根茎,公德如同枝叶,公德是由私德而生,若无公德,也不配讲私德,独善其身,就是讲美德的第一步。

美德如香,经过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

准确地说,美德不是那种如何使我们“过得幸福”的原理,而是如何使我们无愧于幸福规范。只有宣扬美德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快乐,生活的甜美,才可以准确衡量美德的标准。

  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4

地球是圆的,圆的世界却有一个方的世界,大多数人被囚在这个框框里,眺望不到远处,做着最愚蠢的选择。

社会是方的,因为有它判断的标准,或许在某一天的时光里,社会会渐趋圆滑,成为地球的椭圆,现实却有着它自己的判断标准,不方也不圆。

21世纪的中国,科技突飞猛进人才层出不穷,可有时候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好大学并不一定能够培育出好学生,竞争激烈,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也面临着失业。原因很简单,学校学习成绩优秀,没有过实践经历,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至少小瞧了一个公司清洁工的价值,IQ家EQ都是那种还行,但是学习出问题,活生生把大脑变成了只会计算的计算机,品德恶劣,自以为是,学习你是第一,做人确实倒数第一,老板根本看不上你,同事更加远离你。有如些三个例子,就知道实惠的标准是什么了。其实我们读了十几年的书,应该感谢的人有很多,家长,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只有学习才有出路只有学习才有光明未来,记住你的目标:成绩,其他都不重要,学校,我们的口号是:学习,成绩,努力努力,只有高考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作为一个学生,现实给我们的标准是:你只能是学生的方块状,因为家长需要你的大学文凭,分数,面子,学校要你的成绩,当然是为了它的声誉。我们整天高呼的德智体美全是假的,所以是会上素质越来越低。

老师告诉我们说没办法,如今中国就是这行情高考指挥棒存在,出了学习,你什么都不是,好的学生不一定有好的品质,可三好学生,国家补助愣是塞给他,学校只管学校到社会是啥样,不归学校管。而现实的标准是:你在学校的成绩不算什么,因为太多拿着高校名牌大学文凭的人站在面前了,要的是你的实力,你的坚持力,你的勤劳实在却又不缺乏上进和创新,社会总是要进步的,或许因该坚信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算只是一个扫垃圾的,照样能有创新,着便是人才,那时候,你还会计较他是什么学校的吗?

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看他是否符合你的仪器而是看他是否有自己的标准,做人更不能被条条框框限制住,只有突破传统敢于创新,你就是引领时代的先锋,没有人会去计较你的前一秒。现实的'标准会给你一个客观的评价,一个真正的合格证书,我们总不能说社会的主流不是积极向上的吧。

  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5

学者王汎森的一席话意味深长,他反对现代教育制度,认为社会是以第一名为标准去教育学生的。可在我看来,第一名只是目标,而目标并不等于标准。

目标和标准都是能使人前进的动力,不同的是,达到目标是具有自由性的,而标准是带有强制色彩的。把学生都训练成第一名,显而易见,那是不可能的。既然有这么浅显的道理,那么社会这个大智慧体是不可能不懂的,所以它并不是将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第一名,而是以第一名为目标去教育学生。有第一当然有第二,现代的教育并没有说社会不容许有第二的存在,第一名只是训练学生的目标,相信没有哪个学校是以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为目标去培养教育学生的。这也就是说,第一是他们教学的方向,并不是必须达到的标准。

而这目标也并非单一的就指第一名,它是相对于各行各业之间的。当今社会的职业是多样化的,教育并没有忘;如果教育“忘”了,那么那些技校将何去何存?更何况还有“顶级厨师”“世界顶尖设计大师”……这样的称号,既然有这样能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学校,也有在自己的职业上造诣颇深的人,又何来教育忘了社会是多样性的这一说法呢?一种行业与另一种行业之间是无法比较的,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用处,所以第一名在这个存在多样化行业的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每种行业中,而每种行业也会分业绩第一、贡献第一……由此观之,目标也是多样化的,并没有一个标准来评判社会的第一名。

我们生存的社会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像我们目前的职业就是学生,而它的工作就是学习。在成绩上,我们都有暂时的目标,它可能是前进多少名或者达到多少名,而结合自身实力,以第一名为目标的学生不是很多,我认为那是因为他们敢想不敢做罢了。没有野心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要当第一名的念头,即便它很微小。而就算你达不到第一名这个目标,你内心也不会很沮丧,因为你不会以第一名为标准来评判你在某一阶段所付出的努力。

目标是方向,而标准是衡量线,两者是不同的,而第一名并非标准,它仅是一个目标。社会上有些行业的人很多,竞争也很激烈,但在一个行业里第一名只有一个,每个人都是向着那个方向去发展自己的。

  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6

在很多时候,人们对同一件事物认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就说游泳吧,本人对于游泳是特别地喜爱,但游的却不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是掉在面盆里不会被淹死而已。但对水的喜爱却是真的,有时在水中玩上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虽说从开始学游泳到现在,也算是走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到今天为止,游上千儿八百米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总是对自己游泳的技术水平十分不满意:一是动作不规范,二是姿式不优美,三是速度相当慢。有了这几个不足,本人游泳的水平之差,也可见一斑了。正因为如此,自己时常在琢磨:什么时候俺的游泳技术才能有所提高啊?

让自己感到欣慰的是,俺的这一愿望可是实现过的,不过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而是在梦里:俺不只一次地梦见自己在大江大海中快如飞鱼般地游着且不觉得累,那种感觉真的是非常地惬意。遗憾的是这只是俺的痴心妄想,俺知道就是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也不会达到这一水准的。

也许是由于自己特别笨,所以经过多年的努力,游泳的水平至今也没有什么长进。在俺着来,俺虽说“掉进面盆不会被淹死”,但对于游泳却还不能说达到了“会”的水平,现在正在努力学习,也许总有一天能学会的?!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昨天在街上,碰到曾有过一面之交的泳友,我这人忘性大于记性,一时想不起来泳友是谁了,泳友说她在游泳时碰到过我,知道我喜欢游泳。她说游泳其实很简单,说她从来没有下过水,但只游了那一次就学会了。我想这人悟性真高!因为水虽生万物,属至软至柔的物体,但其也有无情的一面,一般人对水从敬畏到喜爱应该是有一个过程的,何况是在深不可测的大江之中,稍有闪失就会不请自进龙王宫的,这可不是儿戏。按照自己对“会”游泳的理解,我觉得这事没有这样简单,就反问了一句:“只一次就学会了游泳?”她很认真地说:“是啊,是我哥教我的,我按照他教的动作,只学了一会儿的功夫,就能只要是在游泳圈内人就不会沉下去了。”哦,原来如此!其实她的话也没有错,只是她将会不会游泳的标准定格为:有游泳圈时人不下沉。可她不知道即便是没有下过一次水的人,只要有游泳圈托着,也是不会下沉的,但这并不表明这种人已经学会了游泳。

由此可见,由于对事物的认识不同,衡量的标准也会不一样的,同样的事情对于不同的人,有人会觉得相当简单,而有人却会觉得特别复杂。我想,如果用同一标准衡量“会游泳”这件事情,也许与我一样笨的人还是可能会大有人在吧?!

  以标准为话题的作文7

澳大利亚开奥运会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发迹的媒体大亨默多克当然会去捧场。

在现场,默多克发现座位底下散落着一枚硬币,他站起身来,然后蹲下,捡起了那枚硬币,脸上带着微笑。

这则细节被媒体爆炒,但我只记住了默多克的微笑,拥有亿万资产的他却为捡到一枚硬币而微笑。

香港的曾问过亚太首富李嘉诚,“君以为一生之中,最快乐的赚钱一刻是何时?”李说:“开一间临街小店,忙碌终日,日落打烊时,紧闭店门,在昏暗灯下与老伴一张一张数钞票。”

李嘉诚的答案令措手不及。但这真是妙答啊,一点都不做作,谁都会对这样的快乐会心一笑。

快乐的标准是一根可以无限拉伸的橡皮筋,你的欲望越大,它拉得就越长,快乐的标准也就越高。默多克、李嘉诚是智慧的,把快乐的标准降下来,降到人人都拥有的境地,那就快乐了。

澳大利亚还有位华籍企业家谢英福,当时马来西亚有一家国营钢铁厂经营不景气,亏损高达1.5亿元。首相马哈迪找到他,请他担任公司总裁,他不假思索的答应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钢铁厂债重难还,生产设备落后,员工凝聚力涣散,这是一个巨大的洞,根本无法填平的洞。

但谢英福却坦然对媒体说:“当年我来到马来西亚时,口袋里只有5元钱,这个国家令我成功,现在我要报效这个国家,如果我失败了,那就等于损失了5元钱。”

年近六旬的谢英福从别墅里搬出来,住进了那家破败的钢铁厂,三年后,工厂起死回生,开始大量创造财富。

5元钱每个人都拥有,但当你拥有1万元、1百万元、1千万元的时候,还会以5元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快乐吗?

快乐像跳高,跳杆越低,我们就会越轻松,越无所畏惧。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