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作文汇编九篇

来源:文书网 2.07W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点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点评作文汇编九篇

点评作文 篇1

如墨似雾的的夜色,再次是大地陷入了一片黑暗,只有高悬在空中的月亮,不懈的散发着微弱的光华,将一缕缕光芒洒向大地。在黑暗中悠闲散步的我,微微仰起头盯着你,心里不禁涌起许多话想对你说……

月,你是旅人思乡,诗人寄情的标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目望月,心思乡,不知犹如浮萍漂泊在外的游子,是否真的从高悬的明月中看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眸观月,心忆亲,不知因战争流离失所的人们,是否真的从朦胧的月色中看到了分离已久的的亲友,顺着两颊留下了几行清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望凄月,心系友,不知友人远去依依不舍的人们,是否真的心随月,行千里,随月去?

皎洁的月辉洒在地上,洒在心上,勾起几丝哀愁,几缕思念,引起幽幽一叹。

月,你是凄美神话的主题。嫦娥奔月,后羿纵有通天彻地之力,射的下九日,救得了天地,却挽不回脸颊布满泪痕的伊人,补不了心里的不舍、哀伤,只有在满月的中秋,席地而坐,观凄月,吃月饼,思伊人,盼团圆,不知他是否真的从凄美的月色中看到的凄美的广寒宫,捣药的玉兔,心念的伊人?嫦娥,嫁的了郎君,却无法常伴,只能在月幕下痛彻心扉呼喊着离去。吴刚伐桂,不知吴刚犯下了何等大罪,还是月桂树犯下了大罪,惹得天帝震怒,让那吴刚日日伐桂,夜夜伐桂,年复一年,也许终有一天,他会在这华美的月桂树下倒下,化作土灰、尘埃。

月,你是哲理的典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正是最好的写照。

月,你是漆黑夜幕中唯一不灭的光,连满天的繁星也在一眨一眨得偷着懒,只有你不辞劳苦,兢兢业业的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夜愈深了,你依然挂在空中,为黑夜中迷茫的人指出方向,披上朦胧的月衫。我缓缓低下头,顺着你为我照亮的路慢慢地踱回家,我也停下了联想,因为我知道,我想对你说的永远也说不完。

  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小作者将月亮复杂的文化意蕴进行了精确详细的分析,从寄托思乡之情、承载神话传说、暗示哲理智慧三个角度写出了月亮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习作既富信息量,又文笔优美,实为难得之佳作。

点评作文 篇2

是以“某人推出花茶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他担心会破坏这一市场。于是公开工艺流程、并制定行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了致富带头人。”为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题目点评】

今年的四川的高考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总体上沿袭20xx年的作文命题思路。20xx年作文材料中有关“做人”中“老实”与“聪明”的辩论,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分辨能力,属于思辨性材料作文。今年的作文材料中某人在“推新”但“被模仿”后,便“公开流程、制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材料没有给学生带来的多大的审题难度,学生可以从材料中出现的“推新”“被模仿”“假冒伪劣”“公开”“规范”等信息中不难看出可以从“规范”“诚信”这些范畴立意作文。

本题中关于市场“规范与诚信”话题,其实给学生留下很多的自由空间。在审题时,首先要抓住材料中关键词,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这样“规范”与“诚信”等就可以由“市场”推及到“为人”“做事”等方面了,这样就可以打开思路了。

今年四川的作文题比较贴近生活,“花茶新工艺”也体现了地方特色,在当今信息发达时代,“新工艺”被模仿,被假冒也是很常见的事,但是如何在求利的同时保持诚信,这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题目中“某人”在创新致富的同时,还规范了市场,带领大家致富,这种行为恰恰体现了“某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立意分析】

①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②诚信是诚实不欺,讲求信用。

③待人以诚,纳人以信,方为真正的诚信。

④创新和权威的丧失,使严格的规范显得异常脆弱。

点评作文 篇3

郭氏尊重好人,却未重用;厌恶坏人,却未清除。两方面都不能彻底,结怨反多,使其城池变为一片废墟。而一位高材生因初出茅庐,未引起国家重视。当他在外国成名时,政府竟不惜一切代价,请他归国。从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要使国家兴旺发达,就必须懂得爱护人才,重视人才。

首先,要想治国安邦,国家昌盛,必须重视人才。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他很重视人才,且用人惟贤,不拘一格。魏征曾与李世民有过一段过节,然而李世民不但不记旧恨,而且还重用魏征,拜他为大夫。魏征是个有学问的人才,并敢于大胆进谏,使唐太宗一生中少犯了许多错误。后来唐太宗为了纳贤,还确立了一套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在他的统治时期,国家更加兴旺,社会更加安 定,经济与文化得到了较快地发展。这个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他为何能将国家管理得这么好呢?这正由于他“以人为镜”,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能善于用人,爱护人才,不像郭氏那样不重用好人,使之城池败亡,变成废墟。

其次,要使国家事业发达,必须重用好人,清除坏人。隋炀帝妒忌心极强,他妒忌那些才华超过他的人,并把他们杀害了。他还宠信重用一些专门阿谀奉承的卑鄙奸诈的小人,致使隋朝很快地灭亡了。隋炀帝不但没有重用好人,也没有清除坏人,而且听信小人之言,增强了坏人的势力,隋朝迅速衰败是情理中的事。

再次,要招纳人才,礼贤下士,要肯花大代价。比利时政府为了使高材生博尔德特回国,不惜一切代价,把建筑一艘驱逐舰的专款拔出,来建筑一座式样与巴黎巴斯德研究院相同的研究院。博尔德特大为感动,终于返回自己的祖国。因此我们必须肯花大代价,才能招纳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作贡献。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培育大量优秀人才,只有懂得爱护人才,重视人才,才能振兴中华,实现四化。

点评作文 篇4

“哎呀,我的文具盒咋又不见了?”谁在喊呢?还能有谁吗?不正是我们班的“邋遢王”雷珂吗?瞧他,俊俏的鸭蛋脸上总是抹着“高级化妆品”——沾着些脏东西,嘴唇上时常涂着蓝唇油——抹着些蓝墨水,一双小手乌黑乌黑的,让人联想到他可能刚刚摸过乌鸦的屁股。

说起雷珂的邋遢事儿,那可真得大书特书一番。不信?

那天放学,数学老师布置我们准备文具。他回家向老妈要了10元钱,买了钢笔、圆珠笔、铅笔、尺子等,可等他气喘吁吁赶到教室,坐在座位上时,却猛然发现刚买的文具全都不翼而飞。他无可奈何,只好慌忙奔回家去,挨了老妈一顿骂,又要了10元钱,重买了文具。可等他再次回到座位上时,这才发现原先买的文具在他的裤兜里呢。弄得他哭笑不得。

这不,都上语文课了,贾老师已进入教室,可他还没找着语文书。瞧他桌面上大书压小书,小书压本子,本子下还有几根辣子条,旁边堆放着一摊磕过的瓜子皮。这时,他比热锅上的蚂蚁还慌张。好在贾老师眼睛不太好,只顾讲课,没留神,否则他非得挨批不可。他一边将身子坐端正,装一模作样听老师讲课,一边日艮珠滴溜溜转,找寻语文书。就这样静待了大半堂课时间,他又开始行动起来,把头压得低低的,躲在前桌身后,手悄悄翻起书来。老师讲课声一停,他马上停止行动,坐端正假装听课。等老师讲起课来,他又开始行动起来。过了很长时间,他终于在数学练习册下找到了语文书。他如同小偷得到了“赃物”,咧着嘴笑了。可当他打开书时,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他像个醉汉似的,脑袋一下子耷拉了下来。

唉,雷珂呀雷珂,你什么时候才能将同学送你的这顶“邋遢王”桂冠丢太平洋里去呢?

点评作文 篇5

我知道,再华丽的语言也不能诠释爷爷奶奶对我的爱,这爱虽点点滴滴,却无处不在。

记得去年冬季的一个傍晚,刮着大风,很冷。我在学校踢完球,感到又累又饿,由于穿的衣服单薄,寒风很快就把我的体温抽光了。正不知怎样走回家的时候,一抬头,爷爷奶奶的身影出现在校门外。

爷爷奶奶又来接我了,而且是在刺骨的寒风中来接我。爷爷见到我立马走过来,脱下他的羽绒服要披到我身上:“快穿上,你刚出过汗,千万不能着凉。”

我看到爷爷的脸被冻得青紫,眼镜上满是雾气,连忙把羽绒服推给他:“爷爷,您岁数大了,不禁冻,还是您穿吧。”

“好孙子,爷爷身体棒,没事。”他不由分说,硬把羽绒服披到我身上。我只好把羽绒服穿好,顿时觉得风不硬了,天不冷了,全身上下都暖融融了。

“晗晗,一定饿了吧?”奶奶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食品袋,她的手冻得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才解开封口,一股香味立刻扑鼻而来,啊,原来是几个热腾腾的肉包子!奶奶把还在冒着热气的包子递给我,我立刻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爷爷奶奶家离学校非常远,爷爷骑摩托车带着奶奶,要一个多小时才能驶到。这么远的路,这么冷的天,包子为什么还这么热?还用问吗,寒风中,奶奶把那个装着包子的食品袋一直揣在怀里捂着。

我的身子不再寒冷,肚子不再饥肠辘辘,我尽情地享受着他们的疼爱。我有好多话想对他们说,可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我知道,再华丽的语言也不能诠释爷爷奶奶对我的爱,我只有把他们给我的爱深深地记在心里。

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每每想起时,总会感到有股暖流从心里流过。望着一天天苍老的爷爷奶奶,我有一句最最重要的话想对他俩说,你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硬硬朗朗地多活个二十年三十年,一定要等到你们的孙子长大,等到孙子有能力回报你们的那一天!

【点评】

《隔辈情更浓》只写了一个片段。卢诏晗描述的这个片段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有两个细节:一个是寒风中爷爷把他的羽绒服给孙子御寒,一个是奶奶把为孙子买的包子揣在怀里捂着。

如果说情节(即事件发生的经过)是故事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故事的血肉。生活告诉我们,没有肉的骨头,谁也不爱吃。写作也一样,没有感人的细节描写,故事是不会有感染力的。生活中感人的细节,多如羽毛。一定要多多留心生活中的细节。

本文使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请看开头,“我知道,再华丽的语言也不能诠释爷爷奶奶对我的爱”。这句话在文中又一次出现,“因为我知道,再华丽的语言也不能诠释爷爷奶奶对我的爱”。同样的句子重复出现,不但能起到强调的作用,而且行文当中还能给人一种回旋的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结尾,作者没有一般化地表白爷爷奶奶如何可亲可敬,也没有说大话空话表决心,而是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硬硬朗朗地多活个二十年三十年”。为什么要爷爷奶奶长寿呢,因为:“一定要等到你们的孙子长大,等到孙子有能力回报你们的那一天!”这是多么感人至深而又多么实实在在的心愿!

点评作文 篇6

我生活在主人的大脑皮层中,整天除了吃就是睡,从来不理会其它的事。

这次,我吃饱了,闭上眼睛想睡,还没睡着,耳边隐约传来阵阵吵闹声。我睁开眼,炽热的阳光灼伤了我的眼睛。我用一只手遮在眼睛上方才看清了四周:一根根又细又长又黑的“柱子”在我的四周摇摆。我再低头一看,我自己也变得和它们一样。

“你终于醒了,”一个甜得要腻死人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你已经睡了N个月了。”我睡多久关你什么事,我偷偷在心底嘀咕了一声。自打我长出主人的大脑皮层的那一刻,我就决定:睡自己的觉,让别人说去吧。

正准备继续睡觉时,一把粉红色的大梳子进来串起了门儿。它在我们中间游走,将缠绵在一块儿的发丝分开。接着,五根修长的手指把我们扎成了一个马尾辫,绑上头花。然后主人将扎好的头发轻轻一甩,发梢打在了主人脸上。主人脸颊上漾起小酒窝,镜子中的她,笑得甜甜的o而我却被甩得头昏眼花,差点脑震荡。

主人背上书包,一蹦一跳地向学校跑去。我随着同伴们,在主人身后玩起了蹦极。一阵微风吹过,我在空中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舞姿再美,可是头好晕哪!我撑着脑袋,紧紧拉着书包的带子,生怕主人一不小心,将我甩了出去,那我可就无家可归了。

终于到了学校,主人终于可以停下来了。我软绵绵地趴在主人肩上,呼吸着新鲜空气: “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还没说完,主人又用力一甩,将我们甩在她的'身后。好痛苦,每天这么被主人甩来甩去,我迟早会命丧她手。我一脸苦恼,可看其它头发好像习以为常的样子,每天被主人这么折腾,不痛苦吗?我心中泛起一丝的疑惑。

老师在黑板前讲得唾沫横飞,主人却在下面玩起了小剪刀。突然,她一把抓过我,在我身上剪了几下。我碎成几截飘落到主人的大腿上。不要啊,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其它头发同情地看着我。

“兄弟,节哀顺变吧!”

“被折磨的道路是漫长的。

“牺牲你一个,拯救了大家!”

……

听着一句句出自“肺腑”的话,我气得牙痒痒。 “哒哒哒……”老师踩着她的高跟鞋,走到主人面前,一把夺过主人手中的剪刀,毫不留情地将主人拎了出来。

我顺势滑落到地面上,转过身,怜惜地看着主人,等等…

“主人,我不想离开你!”

点评作文 篇7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桥面已不止一次听到桥墩的抱怨了

“出头露面,风光无限,那是站在他人肩上”“飞南走北,连接两岸,那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桥墩没完没了,且话越来越难听

经过十几年的碾压、风霜雨雪的侵袭,桥面有的地方露出了钢筋,有多处还穿了孔桥墩也明显地感到桥面在不停地颤抖过了不久,桥面又出现了多处裂痕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津】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题目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从材料的类型看,属于寓言类材料,审题时要由物及人从材料的内容看,故事涉及桥面和桥墩两个角色,二者本为一体,是合作关系,共同构成桥梁,完成桥的使命;但材料中作为合作伙伴之一的桥墩却“不止一次”抱怨桥面“出头露面,风光无限”,而桥面没有任何反驳,最终桥墩发现,在经历车辆碾压、风霜雨雪侵袭后,桥面早已伤痕累累从感情倾向上看,桥面是应赞赏的一方,桥墩是应批评的一方

经过以上分析,再联系“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从桥墩的角度思考,可以立意“不能只看到成功者表面的风光无限,还应注意到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压力和付出”“在别人得到赞誉时,不要抱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默默奉献者应多一份赞许”等;从桥面的角度思考,可以立意“生活中风光无限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等;从二者关系的角度思考,可以立意“成功源于团队精神,团队成员分工不同,缺一不可,精诚合作是成功的保证”等总之,材料的核心是桥面和桥墩的矛盾,我们的作文立意要以解决这一矛盾为基础

【阅卷手记】这道作文题作为高三模拟考试作文题,命题形式符合全国卷Ⅰ的命题趋势,难度适中,立意较为自由,有利于考生发挥写作水平试题没有限制文体,但大部分考生选用了议论类文体,也有少部分考生选择了记叙类文体这是符合高中生的写作习惯以及表达思想的需要的从得分情况看,大多数考生的分数在40分~50分之间,其表现是能准确审题,能依据材料立意,主题基本突出,内容较为充实,表达较有特色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一、审题不准,立意偏差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的前提有些学生在审题时,不能以原材料的核心为基准,或抓住只言片语,或错误类比,或自己给故事添加情节,或改变材料的感情倾向如有的考生抛弃桥面风光的前提,只谈要默默奉献;有的考生从桥面与桥墩的关系类比,推理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爱与被爱);还有的考生觉得桥面风光,但也先被破坏,因此我们不要羡慕风光者……以上立意,都属于审题不准,立意偏差,得分自然比较低

二、角度不准,扣题不够有的作文内容本来是可以和主题联系起来的,但由于叙事角度偏斜或扣题意识不强,导致偏离主题如:“史铁生,这个曾经在地坛玩耍的孩子,这个曾经一次次在地坛思考活着的必要性的人……风华正茂的他因意外而双腿瘫痪,然而,祸不单行,他被诊断出患有尿毒症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无法接受,但是史铁生做到了,他把自己从死亡中拉了回来”这个事例,原本是可以的,但是因为没有扣题,所以主题不突出其实要扣题也很简单,只需分析时扣题就行了,如“史铁生是人人称赞的坚强者,是很多人喜爱的大作家,但这光环背后却是为人难以体味的艰辛”

三、开头太绕,入题太慢一些考生片面追求文采,故弄玄虚,还有一些考生不知如何开头,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这都不是恰当的开头如有篇主题是“面对别人的风光,不要抱怨,要做好本职工作”的作文这样开头:“时间悠然滑过我们的指尖,不为谁而奔跑,亦不为谁而停留,何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世界?消极的

点评作文 篇8

“空气中的温暖不会很遥远,冬天也仿佛不再留恋,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

——题记

一个蝉鸣稀薄的夏日,窗外阳光正好,从指缝间看去依旧灿烂如昔。远处街道上空飘来的细尘气息,记录着这个小镇特有的味道。

我随手关掉音响,刚才还飘荡在房内的歌声顿时消散。正准备出门,却遇上行色匆匆的父亲。让我诧异的是,他并没有系鞋带,显然是忘了。

母亲迎面走来,拦住了他。

俯身、弯腰,母亲开始为父亲系鞋带,纤细却不白皙的手在鞋带间飞快地穿梭。母亲唇角微抿,一缕长发调皮地从耳际落下。她眼神专注,仿佛在编制心爱的丝织品。蓦的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便回旋着淡淡的香樟树的味道。我的心底也蓦然一动,仿佛有什么要破土而出。

平日里一向威严的父亲在此时微低着头,像一个犯错的孩子,午后的阳光扫过他的脸庞,在脸侧投映出一个光影明灭的圆圈。他的目光带着深邃的微阳,仿佛跨过千年,亘古不变地穿过空气中氤氲着的阳光和浮尘,温柔地凝望着母亲。四目相对的一刻,没有任何的文字和语言,只有灿若夏花的笑容。

我倚在门边,噙笑望着眼前的一幕,一首熟悉的歌从心底唱起:爱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

眼前,父亲抬手,将母亲耳旁的一缕发丝归到耳后。一缕红晕泛上母亲的脸庞,宛如初恋中的少女。

此时,夕阳如酡红微醉的芳颜,点点晕染,随之散开,两人并肩离去,逐渐消失在夕阳深处。

我仍伫立在原处,心底的歌儿越唱越响,一直以为父亲是个内敛的男人,不善表达。可刚才他的一举一动都显出对母亲炽热的爱意。是啊,爱不一定要说出来,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心底的爱最感人,平淡的生活更能给人安全感,发出心底的歌声才最美。

学会生活,学会感受,学会爱,让歌从心底唱起,让爱从歌中飘扬!

评卷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亮点有三。一是以小见大。本文的选材角度很特别,可以说没有多少“故事情节”,只有细节。写父母亲临出门的一个细节:母亲为父亲系鞋带,父亲给母亲理头发。表现父母之间的爱情。从心底唱出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爱情之歌。看来,写作文,不一定要什么大事件,其实小细节一样可以表现深刻主题。

二是善于调动各种写作手法。例如人物的描写,神态、动作,细腻而传神。又如景物的描写,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形象,“午后的阳光扫过他的脸庞,在脸侧投映出一个光影明灭的圆圈,他的目光带着深邃的微阳,仿佛跨过千年,亘古不变地穿过空气中氤氲着的阳光和浮尘”。还有联想、想象等手法,也是俯拾皆是,运用自如。

三是语言表达功力深厚。文章写父母亲临出门的细节,作者把这一细节演绎得摇曳生姿,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暗暗叫绝。语言表达功不可没。文章的语言细腻、优美,表现力强。可以说,小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都用文字恰当地表现出来。看来,锤炼语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

点评作文 篇9

里约奥运会勇夺金牌的中国女排载誉归来,在首都国际机场,她们受到上千名球迷热情欢迎。女排主攻手、里约奥运会最有价值球员朱婷格外受到追捧。女排获得奥运冠军后,朱家迎来各方看望和祝贺。新闻《省市县领导看望慰问朱婷父母》,授予朱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慰问英雄父母,授予朱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荣誉称号,送“无坚不摧”牌匾和2万元慰问金。报道引发不同声音:支持者甲说,朱婷为国争光,当地表心意给她父母鼓励是好事;乙说,政府给多了,说浪费纳税人的钱;政府给少了,说政府小气。政府不去慰问,说不干事,政府去慰问,说巴结……反对者丙说,表扬不反对,但一系列做法让人无语;丁说,别大张旗鼓的打扰,“纷纷”前来祝贺好像一幅“浮世绘”……戊说,三八红旗手和最美家庭还是应该符合相关评选程序吧。央视评论:少些套路,多些真诚。对以上的说法,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优秀作文:女排精神,爱你没商量

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返世界排球之巅,主攻手朱婷功不可没,一时间,鲜花掌声和赞誉纷至沓来。网络微博、报纸新闻等媒体纷纷发表贺文,政府更是给予朱婷家慰问与鼓励。但也出现了质疑和声讨,我认为,这不仅是对朱婷本人的嘉奖,更是对中国女排女排精神的赞美与发扬的一种表现,值得称赞,有什么说三道四的呢?

国人无理由不骄傲自豪。有人认为,政府只会为成功者锦上添花,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他们又做了些什么?这样的牌匾和奖金背后的意义是否太过复杂?的确,有关政府部门可能错过了对运动员成长时期的关怀,但成功的嘉奖是政府对她的支持与肯定,更是国家对她的器重与褒扬,这非议不值得认同;还有人说政府办事不经程序,决定太过草率,难道你没有看到他们成功背后辛酸与苦痛吗?难道你没看到赛场上为国争光挥洒汗水的身影吗?

奖励是一种激励的象征。再说,一份牌匾和2万元奖金不仅仅代表政府对朱婷的慰问和鼓励,更是国家对女排精神的赞颂和发扬。不多,你看看俄罗斯政府,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每个奥运获奖者颁发一辆宝马轿车,总理亲自发车钥匙,多么高的规格和礼仪?中国女排里约奥运成绩骄人,我们一同见证了女排奇迹,也见证了朱婷等中国女排姑娘们的努力和拼搏,这份荣耀和奖励理应属于朱平们,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女排精神成为正能量词。君不见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女排精神从未淡出人们视野,经过代代发扬和创新,进化成了团结奋斗,拼搏向上的精神。激励国人,从女排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备受期待地踏出步子,就被困难绊倒,跌跌撞撞,不放弃,伤痕累累,坚强地站起来,满是坚定,拼搏逆袭对手,也战胜了自己。有一种拼搏,叫做永不言败;有一种骄傲,叫做中国女排;有一种不应该的,叫大惊小怪。为何不看看朱平用拼搏对女排精神完美诠释?

朱婷作为女排代表,获得政府的殊荣,不仅是她的荣誉,更是对整个团队的褒奖,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再次荣耀地站在最高领奖台。每天,都应用汗水擦拭着人生的金牌;每天,都应去创新创造人生的辉煌;每天,都应薪火相传女排精神,而不该说三道四。我相信,用女排精神激励我们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恰当不过了。

【修改与点评】

1.本文最大亮点:一是题目《女排精神,爱你没商量》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点名题旨。二是开篇引述材料,简洁干练;提出论点,态度鲜明;三是围绕中心,运用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层层递进地展开论述,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四是在几种说法的对照中,表现了比较、权衡和选择,展示了思辩性。五是本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2.本文存在问题:一是缺少分论点的准确概括和引领;二是语言还是不够简捷;三是多注意比较对照,显示权衡和选择,鲜明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