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来源:文书网 2.87W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下面对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谈几点认识:

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现代内部控制概念及内容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者为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控制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是管理当局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设计的自律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由五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由反映最高管理当局、董事和企业所有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态度的各种控制行为、政策和程序组成。内部控制结构是人制定的,也是由人完成的,为企业提供了自律架构,树立员工的控制意识和企业文化的氛围。企业的诚信原则、道德价值观、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等对内部控制结构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2.风险评估: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正确认识风险,就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受制于企业的经济环境、规章制度、经营环境等因素,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生产、销售、财务等指标结合起来,以使错误和不合法行为的发生降低到最低水平。

3.信息与沟通:指企业的各部门管理人员能够取得在执行、管理、控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经营、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并且能够交换。

4.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管理当局为保证管理目标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任何企业都可能有许多这类的政策和程序,但一般都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职责分工、授权与批准、充分的凭证和纪录、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独立检查。

5.监督:监督活动是有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设计和运行效果进行经常或定期的质量评估,以确定内部控制结构是否按照既定的目的运行,以及对特定情况下发生的变化进行适当的修正。对内部控制监督所需的信息,来自于多种渠道,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报告、有关控制活动的例外报告、有关管理机构提交的报告、经营人员的反馈信息以及顾客对账单费用的意见等各个方面。

二、关于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实施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效果,归纳有四个目标:

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的有效使用。

2.保证会计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的存在、可靠和及时提供。

3.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4.保证各项法律和规范的遵守,以使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三、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

内部控制只能为企业达到其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因为内部控制还有其固有的局限,管理当局在制定内部制度时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及许多对于内部控制本身就无法控制,例如:

1.内部控制只适于正常且经常反复出现的业务活动,而不能对特殊的、非正规的业务活动(例外事项)进行控制。

2.内部控制可能因企业员工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或误解上级指令而失效。

3.内部控制还受到控制成本的限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立的成本不应高于因舞弊和错误所造成的可能损失。

4.当企业员工相互勾结、内外串通共谋时也无法控制。

5.当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不能正确使用权力时无法控制。

6.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变化,使内部控制削弱或失效。

尽管管理当局力争取得有效的控制效果,但由于上述及其他限制因素存在,内部控制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是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也存在着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关系。

四、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束缚,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

1.企业管理层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甚至把内部控制制度看成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而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高度来考虑。

2.有的企业虽建立了财会规章制度,但仅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而未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3.忽视财务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的作用。有的企业没有财会部门的稽核,有的内部稽核不规范,未形成制度。

4.在日常经营管理方面,比较麻木,内部管理缺陷视而不见,使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发现和解决。

五、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会计法》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当前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