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网络新技术在数学教学中

来源:文书网 2.49W

网络技术的作用一

如何网络新技术在数学教学中

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技术集声、光、电等为一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分别出示一枚硬币和一个大圆形杯盖让学生想办法测出它们的周长,学生很快就测出来了。这时,我就用屏幕上的小动物来表扬学生:“你真棒!”

接着,我又在电脑屏幕上出示悦耳的音乐和钟山县圆形广场的图片,并提问:“怎么求我们钟山的圆形广场的周长?大家能用滚一圈或绕一周的方法测量吗?该怎么办?”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等教学完“圆的周长”后,我再次提问:“小明和小杰进行一次跑步比赛,小明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小杰沿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的圆形路线跑,如果他们分别跑一圈,谁跑的路程长一些?为什么?”我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圆的周长”来解决问题。网络技术联系实际生活的事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普遍较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利用网络技术创设一组联系实际发生的台风移动中心的情境,并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让学生能在平面图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另外,我还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进行实地测量。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位置,然后再以它为中心,判断各个建筑物的方向,测量各个建筑物与中心的距离,并画出平面图。

由于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相同,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合作与交流。这样的过程可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会根据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从而更全面地感知周围的事物,提高了思维能力。

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二

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近几年来,在教育界兴起的“情境教学法”做到把编者、学者、教者很好地凝聚在一起。这需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首先,小学数学课程的编辑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授课内容,更要熟稔地掌握电子技术,要考虑到如何把课件做得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把学习内容与电子信息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次,编者要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教学情境为授课教师的授课提供便利。教师则要应用自身的优势,直观、形象、生动地讲述教学任务。

例如:在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有一节课,内容就是观察物体的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圆锥,这些简单的物体在教室就可以见到,即使教室里没有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只不过这样一来就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我见过一位数学老师在上这一课的时候就用了电子教学课件,他把书上要用的图都放进了课件里,并且每张图他都找了很多张不同的角度来让学生们观察,他还把这些做成了一个小视频,学生们在上这节课的时候都全神贯注地在听老师讲课,没有人走神,因为老师以动画的方式为他们带来了极为生动的一堂课。

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满足儿童好奇心理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从而对学数学产生兴趣。其实兴趣并不是先天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需要外界事物有足够的创造性、新颖性和需要性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心理,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各种图文并茂的演示文档,可以制作有趣的小视频,可以播放优美的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素材的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用视频为学生们播放“天宫一号”上天的过程,那砰砰的巨响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那种震撼,同时在天宫一号上天的时候首先要进行一段加速度,虽然说小学生不需要了解什么是加速度,但提前了解也并没有什么坏处,说不定还激发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另外让小学生认识到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又到达了一个高峰点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结,对他们渗透了很好的爱国教育。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面的旋转》(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体时,学生对于圆柱体的形成过程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书本上的图形是静态的、呆板的,学生不好理解。如何培养学生兴趣,进而去认识它呢?可以先用课件展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思考:这个长方形快速旋转时会形成什么图形?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讨论。学生小组交流,会出现各种不同想法或描述,经过一番讨论和激烈的争辩之后,个个跃跃欲试,急欲求知。这时就可以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用3DMAX软件制成的长方体旋转成圆柱体的过程的三维动画,让该演示在电脑上演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深刻感悟圆柱体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求圆柱体特征的欲望。这种动态的演示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圆柱的特性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要让小学生在四十分钟内自始至终的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师只有创造出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而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供生动的画面,还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现实的生活材料。

二、借助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圆柱的体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一节,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通过运用3DMAX制成的CAI课件,可以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它的高切割成16等份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切割成32等份的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的难点——近似的长方体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通过分解步骤,自主探究,迎难而解,为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认知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活动机会,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