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格心理学的读后感范文

来源:文书网 3.03W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格心理学读后感,仅供参考。

关于人格心理学的读后感范文

  人格心理学读后感篇一

这个寒假,我呆在家里潜心阅读了《人格心理学》。虽然我对心理学有一些兴趣,但平时都只是看一些心理学现象和结论,并未认真读过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这次借助寒假,我读完了《人格心理学》,并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该书对人格的定义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及过程。人格的形成与遗传有关,也与后天的环境有关系。影响人格发展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出生的前五年。六大人格心理学流派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三个问题上:(1)遗传对环境的影响,(2)意识行为决定还是无意识行为决定,(3)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人格研究方法有许多种,比如假设检验方法,个案研究法,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人格评价。人格心理学者通过科学研究来考察人格过程。这些研究多数采用的是假设检验法,其中的假设来源于理论推断。它们在实验中得到验证而原来的理论则得到或得不到支持。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是经历假设,论证,继而继续向前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从我的感觉而言,心理学这门科学,不像化学和生物那么直观。化学和生物分析的东西很多都是可以观察到的,比如DNA的内部结构,分子原子等等。而心理学主要是分析人的一个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是反映在人的大脑中的,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它不会像生物化学那样可以看到物质的内部结构,只能通过人们表现出来的现象去猜测心理状况,因而我感觉对心理学进行研究的难度比较大。

前几年看过一部很火的电影——《盗梦空间》。这部影片讲述由莱昂纳多扮演的造梦师,带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影片剧情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影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玛丽昂·歌迪亚等主演。后来我自己查阅了该影片的相关资料,该影片根据弗洛伊德的梦理论改编,反映了潜意识和显意识的关系,潜意识对显意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是一个科幻迷,同样也很喜欢《盗梦空间》这部电影,因而便想多了解一些关于弗洛伊德的知识。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曾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起作为临床精神病学家独立工作。早期从事催眠治疗工作,后创造精神分析法。193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不久因颌癌逝世。他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后又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包括被压抑的无意识和潜伏的无意识)。认为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支配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并把人格区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学说被西方哲学和人文学科各领域吸收和运用。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人格心理学》的第三章至第六章都是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讲解。弗洛伊德发现了意识,他认为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有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和潜意识虽有区别,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潜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识中来,当意识中的东西没有被注意时,也可以转入潜意识中。潜意识的主要作用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潜意识是人格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潜意识的主要特点是:无矛盾性、无时间性、非现实性、活跃、能量大、易变形和替换等。后期,弗洛伊德对自己的人格理论提出的较大的修改,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说。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它又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在本我与现实之间、本我与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作用。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它由两个部分内构成:自我理想和良心。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它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冲突和对立,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弗洛依德把自我比喻为三个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它要尽力满足专横的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的超我的规范。自我在三个暴君之间周旋、调停,力图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

在书的最后十多章分别讲述了六大人格心理学流派从不同角度对人类的行为进行解释。从本质上看,不同理论对人类行为的解释过程都是心理治疗师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心理学家很少能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解释人类行为。心理学还在向前发展!

这是我第一次潜心阅读心理学的书籍,我从本书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包括潜意识,显意识,自我,本我等等。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变量都在起作用,不可能用一些简单的理论就解释清楚。我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盯着电脑或者学习和计算机有关的知识。通过这次阅读心理学的书籍,我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同时意识到要多看看不同学科的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努力为未来奋斗!

  人格心理学读后感篇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哲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在教育教学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处于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是成长的必修课,研究问题行为,纠结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如把焦点放在成长的目标,以及可以做到可以实现的成长点。换个说法,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关注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整体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地面对未来。

人本主义的理论假设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主要责任。我们有时会对环境中的刺激自动地作出反应,有时会受制于无意识的冲动,但我们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和行动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本主义有助于学生关注自身,遇到问题去寻找内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本主义为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吃喝拉撒睡等基本的生理需求,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所以,每个学段的一年级学生都会有一个新生适应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很重要,包括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等各方面,要满足的就是学生对安全的需求。然后,对班集体的建构满足的是学生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同时,每个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达到一个融洽的氛围,也会促进学生对尊重的需求:平等民主的沟通关系,是当代教育中需要具备的师生关系。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对家庭的情感和归属。最后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前面的所有都做到以后,学生才能心无旁骛地学习,追求更高的成就目标,实现成绩和名次的飞越,尤其是对自我的超越。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能专心学习的孩子在智力上存在问题的非常少,有很多是生理的需求没法满足,比如运动的需求,现实的教育中为了追求分数,要求孩子少说话,要求孩子从早到晚地坐在书桌前、凳子上,根本无法满足孩子们天然的运动的需要。有很多是问题家庭带来的,问题家庭的孩子普遍缺乏安全感、缺少尊重、缺少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在中学为什么有那么多过度异性交往的现象,和这样的家庭息息相关。

反观我们的教育,在学校制定的教育政策和教学常规的安排上,经常无视孩子们这些需求,被牢牢的束缚在教室里,这么多的需求不仅得不到满足,而且随着学制和年龄的增长,学校变态的束缚日益严重。我们的理论怎么才能真正的在学校教育中实践,怎么才能让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政策的决定者真正意识到:低层次需求的满足应当是高层次成就目标实现的基础,甚至有时会事半功倍。这是一个仍然需要探索的课题。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 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问题家庭有可能出现一个“好孩子”。比如,当今社会比较普遍的留守儿童问题,有很多儿童也可以健康的长大成人、顺利度过人生的每个阶段。其实,我们要相信儿童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天生的拥有自我实现的动机。所以,父母老师们不要轻易地给一个孩子贴标签、下定论。年轻的他们拥有无限的可能。

罗杰斯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既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这也应该成为每个老师的教育信念,也是教育的价值之所在,也要求我们用善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善,真正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人,促进家、国、世界的和谐有序发展。

  人格心理学读后感篇三

关于人格的定义在学界莫衷一是,比如,Burger(2008)将人格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p. 3);Santrock(2010)则将人格定义为“个体身上持久稳定的特征”(p. 409)。比较两者的定义,相似之处在于两者定义均强调了人格的稳定性,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凸显了人格的内隐(intrinsic)特征。在Burger(2008)的人格定义中,特别强调了人格的内部过程,他认为个体的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将影响人格的外在(extrinsic)表现。情绪有高涨有低落,动机有善意有邪恶,认知有正确也会有偏差,这些内部过程的正面负面特征也会影响人格的外在表现,这也就不难理解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中有对于人格偏差(Personality Disorders,)的诊断内容。在Burger(2008)人格心理学一书中,删除了原来对于迈尔斯﹒布里格斯(MBTI?)(Myers, McCaulley, Quenk, & Hammer, 1998)的介绍。MBTI?性格类型理论强调其十六种性格的区分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性格类型都有优势与盲区,且性格是与生俱来稳定持久的。Burger(2008)则指出,人格的定义中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心理过程虽然都是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却不等于说外部环境对人格没有影响(p. 3),其中早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孩子将来养成怎样的人格类型;青少年期同伴的关系促进或抑制了孩子的人格发展;而孩子的认知模式则将决定我们人格的外在表达方式,即行为。

Burger(2008)的人格心理学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特质流派理论、生物学流派利润、人本主义流派理论、行为主义流派理论,以及认知流派理论分章节展开了一定程度的讨论,这些流派对于人格的诠释与演绎,基本与该流派所构建的心理咨询的干预方法所对应。比如,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成人的人格在生命最初的五六年里形成,同时对于早期人格发展的解释主要围绕性的主题(Burger,2008,p. 32)。与此相对应,精神分析流派在处理成人人格障碍时,均会帮助来访者回到人格发展的早期,将潜意识中人格发展早期的重要事件意识化来寻求治疗。

特质流派认为人格是由很多人格维度所构成的,特质流派的学者将组成人格的人格维度命名为“特质”(trait)(Burger,2008,p. 94),比如外向、乐观、谨慎、自尊、成就等。每个个体的特质的外显表现程度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来衡量,其中大部分人在特质上的表现处于平均水平,而也会有少部分人处于特质的极端位置,这就是心理测量中经常提到的特质的正态分布。比如,如果我们把外向定义为一个特质,则大部分人在该特质上处于中间水平,而有少部分人会显得非常外向(其极端为张扬),也会有少部分人显得非常内向(其极端为自闭)。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在接受心理测评时,都会发现在某些人格特质上有着极端的.表现。大五人格是特质流派中比较著名的理论(McCrae& Costa, 2003)),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的主要维度定义为“开放度”(openness),“内省度”(conscientiousness),“外向度”(extroversion),“亲和度”(agreeableness),以及“神经质”(neuroticism)。Santrock(2010)在回顾了近年来对于大五人格的研究后指出,(1)内省维度(conscientiousness),是预测学生学业水平的最佳特质维度(Noftle & Robins, 2007);(2)从五年级到八年级,内省维度(conscientiousness)与较好的人际关系有着极为紧密的正向联系(Jensen-Campell & Malcom, 2007);(3)无酗酒及行为问题的成人比较起那些有酗酒及行为问题的成人来看,前者有着较高的内省度(conscientiousness)。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根据人格特质进行学业规划与心理治疗的早期干预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早期行为主义流派把对于人格的描述局限在可观察的行为层面上(Burger, 2008, p. 218),而目前比较为学界所接受的对于人格的描述通常包含认知的过程。行为主义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不过是对于情境的条件反射而已。由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这使得我们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对刺激的反应方式,所以每个成年人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格(Burger, 2008, p. 219)。这些对于刺激的反应方式形成了所谓的图示(schema),在悄无声息地指导着我们应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因为人格的稳定性,也造成了我们行为的稳定性。如果要改变某种行为,比如,克服对猫狗的恐惧,则必须切断刺激物(猫狗)与行为(恐惧导致逃跑)的联系。行为主义流派的咨询师,会通过将猫狗与来访者正面情绪建立联系的方式来改变既有的图示。认知行为流派的咨询师,则会增加对于来访者进行理性情绪分析的方法,以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来促进新的行为的形成与巩固。如果换成了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询师,可能会追根究底地去探寻来访者惧怕猫狗的内心深处的原因,希望通过挖掘来访者的潜意识来根治恐惧的外显行为。

那么,人格到底是稳定的还是变化的呢?中国的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到老”或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无不希望证明人格的稳定性。让我们来看看西方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结果。在Roberts, Walton, and Viechbauer(2006)在通过对于92个纵向研究的元分析中发现,个体人格变化最大的阶段在成年早期(20岁到40岁之间)。McAdams and Olson(2010)的研究也发现个体在成年中期以后,相比较成年早期与青少年时期,人格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在Mroczek, Spiro and Griffin(2006)的研究中发现,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新的生活经历,社会历史的变化也会对于人格的变化产生影响,但是其对于成年中期或后期个体的影响通常没有对于成年早期的个体影响那么大。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对于人格的变化做出一个基本的判定,即青少年时期与成年早期是人格形成的时期,人生经历与生活事件对于这段时期人格的发展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成年中期与后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个体的人格发展趋向于相对的稳定。但是,在个体层面上,人格的稳定性也有区别。比如,研究发现,婚姻稳定且职业发展稳固的个体有着较好的社交能力,更加内省,且人格稳定(Roberts & Wood, 2006)。

研究人格的意义是多个层面的。人格的研究是咨询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操作,决策心理学,职业咨询这些领域的研究,都会多多少少涉及到人格对于该领域研究的影响。在实用层面上,人格研究之于心理健康人群的积极作用在学业规划,职业辅导,以及招聘选拔中已经有着很深层次的运用,比如利用人格测评辅助专业选择与职业选择。而在人格研究之于心理不健康人群的实践中,基于人格异常标准区分病与非病以及基于特质分析预测个体压力反映与易感人群,也是人格研究的重要方向。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