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服饰文化有什么

来源:文书网 2.58W

在畲族文化中,不得不说的就是畲族独有的服饰文化了。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畲族服饰文化内容,欢迎阅读。

畲族的服饰文化有什么

  畲族服饰的历史

明代中期,官修方志仍然称在潮州,夫妇离异自由轻率随便,且妇女大多不缠足。嘉靖年间的潮州社会“父子或至异居,夫妇之间亦有轻相背弃者。

”明中叶福州人谢肇淛曰:“今世吾闽兴化、泉、漳三郡,以屐当靸,洗足竟,即跣而着之,不论贵贱男女皆然,盖其地妇女多不缠足也。

”潮州也有同样的情形:“潮人喜穿木屐,至妇女皆然。”

妇女入庙烧香,朔望充斥,然皆中年以上者。

及岁时应节,踏青步月,观剧赏灯,少艾结群,直排守令之闼,拥挤公堂,沸若鼎溢。

遨游寺观,跳叫无忌,不复知人间有男女之别矣。海滨之妇,或捕鱼虾、拾蛤蜊以资生计。

山城闺阁,日陟冈峦,樵苏为业,蓬头赤脚,多力善耕,虽昧逾阃之戒,然瘠土民劳,亦其势然也。

可见清代中前期以前,闽南、潮州下层妇女并不像我们想象中传统的一副循规蹈矩的“淑女”形象。

“文公帕”是古代潮汕妇女的服饰,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广东潮州妇女出行,则以皂布丈余蒙头,自首以下,双垂至膝。时或两手翕张其布以视人,状甚可怖,名曰文公帕,昌黎遗制也。”福建的泉、漳二州也有此俗,但称为“文公兜”,以为是朱子遗教。

然而椎髻蒙面的风俗本来就不是汉族的特征,与儒学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前文所引的《三阳志》先强调其俗“与中州异”,接着又说:“嘉定间,曾侯噩下令谕之,旧俗为之一变,今无复有蛮妆者矣。”明确指出这种妆容属于“蛮妆”。

只是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并未如文中所说的因地方官的劝喻而绝迹了,因为直到晚清民国,潮属妇女仍以高髻椎结为特色,如《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唯其髻发,则殊可怪。

如惠来则多将发于脑后结束成小刀形,而旋其末于顶,贯于一红染之竹筒;筒长二寸许,圆径大小如银元,发突出筒外寸许,乃结以经绳,横以约长五寸之针,循下牢插,四围点缀以珠,借壮观瞻,行时动摇不定,如鹭鸶之踣伏颅上,诚奇观也。”

实际上文公帕的原始形态应是一种裹髻的`布饰,其来源似与畲族有关。

从福建和浙江的地方史料看,这种发饰应该是畲族的民族服饰。如清同治的《汀州府志》说:“(畲族)女不笄饰,裹髻以布”,清光绪的《处州府志》则说:“畲妇戴布冠,缀石珠”并引风俗诗云:“筠筒绿拥髻,布幅青搭额”。

畲族的这一发饰还保留至当代,比如福鼎的畲族妇女,出嫁时都把头发纽成一束,高高地堆在头顶,结成髻,冠以尖形布帽,形似半截牛角。

饶宗颐教授在《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中,郑重地指出:“潮州人文现象和整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是分不开的。先以民族而论,潮州土着的畲族,从唐代以来,即着称于史册。

陈元光开辟漳州,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即与畲民结不解缘。

华南畲民分布,据专家调查,皖、浙、赣、粤、闽五省,畲族保存了不少祖图和族谱,无不记载着他们始祖盘瓠的传说和盘王祖坟的地点均在饶平的凤凰山,换句话说,凤凰山是该族祖先策源地。

”由此可见,畲族文化与潮汕文化的关系历史上就是极其密切的。

倘若运用“文化之源多层次说”的观点,对“潮汕文化”这一文化综合体,来一个“血液会诊”与“源流”考察,那么,人们将会立即发现,粤东畲族祖先所创造的文化,无疑是潮汕文化中一支古老的来源,也就是潮汕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

  畲族的服饰特点

民族服饰以头饰的“凤冠”和“牛角帽”闻名,服饰的颜色以黑色、蓝色为主。您现在看到的这双“脚龙套”,又称“鞋袜”,用蓝色土布缝制,鞋帮前部用黑色土布,加白点作为装饰;后部为暗红色“硬布”,上绣有缠枝梅花图案,既美观大方,又可保持鞋袜不变形。

鞋底亦为蓝布,用白线纳制,形成片片鱼鳞纹,周边则镶有锯齿纹。

客家人的服饰,与唐宋时期中原人民的服饰差别甚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显然是在长期与畲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畲族的影响,吸收了畲族服饰文化的有益养分所致。

  畲族的女子服装

妇女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款式各异。畲族妇女服饰以象征万事如意的“凤凰装”最具特色,即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纹,镶金丝银线;高高盘起的头髻扎着红头绳;全身佩挂叮叮作响的银器。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但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在气候热的地区,妇女们不分季节都穿短裤,裹绑腿,腰间束彩色条带。

  畲族的男子服装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