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学结

来源:文书网 1.22W

中国的建筑节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建筑业在墙体改革及新型墙体材料方面有了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高能耗的高档旅馆、公寓和商场出现了。如何在发展中降低建筑能耗,使之与当时能源供应较紧缺的现状相协调,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为此,建筑节能工作首先从减少采暖能耗开始,1986年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新建居住建筑,在1980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3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中国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它的颁布,开启了中国建筑节能新阶段。以它提出的指标为目标,建筑节能的设计、节能技术纷纷发展起来,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先后制定。

工程学结

20世纪90年代,建筑节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节能工作有效开展。1990年,建设部提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战略目标。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建筑节能作为项目之一被郑重提出;从1994年起,国家对北方节能建筑实施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一批节能小区相继建成。1995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并于次年执行,修订后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第二阶段建筑节能指标提高到50%%。同年,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这个专门的规划以及1996年9月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市政公用事业节能技术政策》,为其后建筑节能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表明建筑节能地位的空前提高。建筑节能的地位最终由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确定下来,建筑节能成为这部法律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21世纪的到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设领域明确了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科技工作将“四节一环保”作为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取得了明显效果。部分地区执行更高的65%节能标准。2015年《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对民用建筑领域的全面覆盖。

在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中规定,2015年底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提高到90%以上。除新建建筑外,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有效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批成果和经验。而兼顾土地资源节约、室内环境优化、居住人的健康、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的目标绿色建筑,成为新世纪建筑节能发展的亮点。

绿色节能建筑:未来科技住宅建设的主旋律

绿色建筑节能成果丰硕

绿色建筑节能是生态环境与建筑有机结合,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空间的建筑。体现了新世纪建筑节能更高的追求目标。

进入21世纪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保证了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编制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4年建设部针对北京奥运会,开展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课题研究,形成了中国第一套绿色建筑项目标准。同年8月建设部颁布实施《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次年,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揭晓,40个项目获得此项殊荣,中国在推进智能与绿色建筑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5年,历时5年编制完成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颁布施行,自此,绿色建筑的评定有了明确依据。“十五”期间,重点攻关计划“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研究”项目完成。

2015年,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年8月,《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出台,2015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根据评价标识工作实际情况,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使用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申报评价程序。

一系列工作,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经过多年的攻关和研究,绿色建筑形成了六大技术体系评价标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及运营管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实现定量化检测标准,达到标准的即为绿色建筑。

建筑加固技术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技术避免了其它加固方法增大结构尺寸、减少建筑使用空间、增加自重、施工周期长、等缺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原有建筑布局。加大截面法是一种常用的墩柱加固方法,在原有的墩柱的表面增加一层混凝土及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增加的横向钢筋能提高墩柱的剪切强度及延性能力。裂缝采用环氧树脂压力灌浆处理及粘贴钢板处理。裂缝处理并灌浆,结合粘钢法加固处理,增强了屋架上弦的刚度。植筋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其工作原理是:在加固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界面混凝土内部结合力界面摩擦力植筋的抗剪力。

=============================================================

根据学校安排我于xx-xx年xx月xx日到武汉第xx建筑公司武汉xx-x项目部进行建筑施工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了解施工现场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是武汉市xx-xx国企投资公司开发的公寓楼,承建单位是武汉第xx-x建筑公司,分别是五号和六号楼,及高尔夫球健身楼,地基由xx-x第四桩基公司承建。由北京xx-xx设计院设计。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子为异性柱。面积为13000平方米,由3栋楼组成的商住楼,现浇钢筋混泥土六层框剪结构。

二实习内容

1:木工

1)模板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2)各种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4)现浇结构模板拆除的时间和顺序;

5)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项;

6)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维修的方法及要求;

2:钢筋工

1)钢筋的种类及外形特征;

2)钢筋的焊接方法及质量要求;

3)钢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艺;

4)钢筋的绑扎的方法及质量要求;

5)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要求;

6)各种构件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隐蔽工程记录方法及主要内容;

3:混泥土工

1)搅拌机的种类,规格,拌和的原理;

2)震动器的种类,适用范围;

3)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及标志牌的内容;

4)施工缝的留设及其处理方法;

5)混泥土的养护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内容;

三收获与体会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比如说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1 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 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工程学结 [篇2]

需求工程是系统工程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

首先定义问题范围,然后将所有后续开发信息与问题范围关联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控制和把握项目活动,开发出既合适又经济的解决方案。

需求的作用

需求使人们可以在开发的早期就能管理风险。远在投入大量开发资源之前,就可以追踪与需求冲突的风险、评估其影响、理解减缓风险和善后计划的作用。 因此,需求是构成以下活动的基础:

1. 项目规划

2. 风险管理

3. 验收测试

4. 综合平衡

5. 变更控制

由于需求工程是应用于开发生命周期初期的学科,通过适当的需求管理来对质量进行提升会产生很大的比例放大效果。开发早期阶段投入的相对很少的工作,在后期阶段能够得到几倍的回报。

需求与建模

捕获需求

1. 与客户面谈

2. 从非正式文档中提取需求

在诸如信件、研究、活动表和其它类型的描述性材料中,都可能隐含地包括需求。

3. 通过场景标识能力需求

当编写完场景大纲之后,可以直接根据场景来假定能力需求。有时所需要的只是对状态的简单解释。例如“准备航海”可以解释为“用户使航海船只处于航海就绪状态”的能力。在其况下需要更多的工作。

4. 需求研讨会

举行需求研讨会。这可以是快速引出并捕获需求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5. 通过经验了解需求

6. 通过原型获取需求

模型是系统的抽象,关注的是系统的某个方面,以排斥系统的其它方面。模型在这方面的优点是它能够被用于收集、处理、组织和分析较少的相关信息,应用各种特殊的技术进行与其相关的研究。

工程学结 [篇3]

作为非专业道桥专业的学生,为了扩展我的知识范围及对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好基础,扩展发展方向,我们学习了该门课程,对道桥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有关原理和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该门课程分为道路和桥梁两部分,现对主要学习要点做些初步总结。

一.道路工程

1.道路工程概念

道路工程是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道路通常是指为陆地交通运输服务,通行各种机动车、人畜力车、驮骑牲畜及行人的各种路的统称。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林区道路等。城市高速干道和高速公路则是交通出入受到控制的、高速行驶的汽车专用道路。

2. 道路的组成、等级及分类

道路由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组成。道路在工程上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和乡村道路。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3.道路路线设计

路线设计分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①平面设计要点

道路平面线形最基本的是直线和曲线。直线最短捷,但为了适应地形、地物条件,避开路线上的障碍物,并满足某些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往往插入曲线,以便车辆能够平顺地改变方向。这些曲线多用圆曲线,也称弯道或平曲线。

最小曲线半径 :是保证汽车在设置超高的曲线部分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超过轮胎和路面的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其中并须考虑使乘车人感觉良好和驾驶员操纵方便。确定最小曲线半径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因素: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速度与平稳性、乘客的舒适程度、车辆和轮胎的损耗、燃料的消耗以及修建费用等。

缓和曲线 :当汽车从直线地段驶入曲线时,为了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发生和消失,并能使汽车不减速而平稳地通过,在平曲线两端采用适应汽车转向和离心力渐变的缓和曲线,用来连接直线和平曲线。

平曲线超高和加宽:超高是指在设计平曲线时,由于受地形、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可能都采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当采用较小的平曲线半径时,为使汽车转弯时不致倾覆和滑移,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需将路面外侧提高,把原来的双面坡改成为向内侧倾斜的单面坡。加宽是指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各个车轮的轨迹不相同,靠平曲线内侧后轮的曲线半径最小,而靠平曲线外侧前轮行驶的半径最大,即在平曲线路段上行车部分宽度比直线路段为大。为了汽车在转弯中不侵占相邻车道,平曲线路段的车行道必须靠曲线内侧加宽。加宽值根据车辆对向行驶时两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行车摆动幅度在平曲线上的变化,综合确定,它又与平曲线半径、车型以及行车速度有关。

曲线的衔接: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与平稳,需要妥善解决曲线之间的衔接。在平曲线内,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称同向曲线,为避免断背曲线,两同向曲线可直接相连,组成复曲线。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称反向曲线,半径大而无

超高的反向曲线可直接衔接,如需要设置超高,则应插入缓和曲线,或在反向曲线中间留有足够长的直线缓和段。

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得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过障碍物。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②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指的是确定道路的纵坡、变坡点位置、竖曲线与高程的设计。 最大纵坡: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及临街建筑等因素所限定的纵坡最大值。

最小纵坡: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不得小于0.5%。

竖曲线: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平顺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③横断面设计

根据行车对公路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确定横断面的开工、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公路横断面的主要组成有:车行道(路面)、路肩、边沟、边坡、绿化带、分隔带、挡土墙等;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有:车行道(路面)、人行道、路缘石、绿化带、分隔带等。在高路堤和深路堑的路段,还包括挡土墙。

4. 路线交叉和道路交通设施

道路相交或道路与铁路相交部位称为道路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的咽喉。 ①平面交叉:是道路与道路在同一平面内的交叉。简称平交。平面交叉是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一般分为十字形、t形、y形、x形、错位和环形等六种交叉形式。由于进出交汇处的车辆之间相互干扰,形成许多冲突点和交织点,容易造成交通拥挤、堵塞和发生交通事故。

②立体交叉:是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高程上的交叉。利用跨线桥、地道等使相交的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交叉。简称立交。

③道路交通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减轻潜在事故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隔离封闭、防止眩光等多种功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信号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

5.路基工程

路基是指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有三种基本形式: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路基。 路基设计内容有:

①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

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两侧路肩宽度之和。路面宽度根据设计通行能力及交通量大小而定,一般每个车道宽度为3.5~3.75m,技术等级高的公路及城镇近郊的一般公路,路基宽度尽可能的增大,一般取1~3m。

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路基高度分为中心高度和边坡高度。

②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

路堤填土要分层压实,使之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土质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需检验路基顶面工作区内天然状态土的密实度,必要时应挖开分层夯实,使之达

到一定的密实度。

③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一般路堤边坡可根据填料种类和边坡高度选用。设计路堑边坡时,首先因该从地貌和地质构造上判断其整体稳定性。

④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⑤路基稳定性设计⑥坡面防护和加固设计

⑦挡土墙设计

挡土墙是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在公路工程中,它广泛应用于支撑路堤和路堑边坡、隧道洞口、桥梁两端及河流岸壁等。挡土墙的类型可按照设置位置、墙体材料、结构形式等进行分门别类。它的结构类型包括:重力式、锚定式、薄壁式、加筋土挡土墙。挡土墙土压力的计算是根据公式进行的。

5. 路面工程

路面是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面的存在保护了路基。路基和路面相辅相成,是不可分离的整体。

①路面需满足以下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平整度、抗滑性、抗水损坏能力和低噪音及低扬尘性。

②路面由面层、基层、垫层和土基等结构层组成。分为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路面。

③路面按其力学特征可以分为:

1)刚性路面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能产生板体作用,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如水泥混凝土路面。

2)柔性路面

抗弯强度较小,主要靠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抵抗行车荷载作用,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残余变形,如沥青路面、碎石路面等。

有些路面材料在修建早期具有柔性路面特性,后期近乎刚性路面特性,对这种路面有时称为半刚性路面,如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石灰炉渣等材料建成的路面。

6.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国际道路联合会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把直达干线也列入高速公路范畴。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①特点

公路运输具有门到门直达运输的灵活性,尤其适宜于客运和鲜货、集装箱的零担运输。这种功能,高速公路更为突出。有些发达国家在较长运距的运输中,公路比铁路的效率高、运量大、成本低。据统计,1970~1972年有19个发达国

家的公路与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年平均值之比分别为9.2:1和2.9:1。

②功能

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在野外大多按地形的不同,分为80、100、120和140公里/时四个等级;通过城市大多采用 60和80公里/时两个等级。高速公路平面线形大多以圆曲线加缓和曲线为主,并重视平、纵、横三维空间立体线形设计。

③分类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④设计

高速公路设计有它的特点,不同于一般公路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基本依据:车速、交通量、通行能力是高速公路设计的基本依据,三者之间又是互为因果的。

2)几何设计标准:高速公路的几何设计标准和要求,同一般公路有较大差别。各国设计标准也有差别。

3)总体设计:①线路最短距离。②过较大山谷时建桥跨越。③高山越岭线山腰用隧道穿过。④通过城镇,往往采用高架道路。⑤在山坡较陡路段,常傍山设高架道路。⑥考虑远景发展,征地预留较宽范围。

4)线形和纵断面设计:①平、竖曲线的配合。②行车道。③视距和视野。④超高。⑤中央分隔带。⑥立体交叉。

二.桥梁工程

桥梁是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车辆、行人等跨越河流、山谷、湖泊、低地或其他交通线路时使用的建筑结构,它是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梁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和墩台基础。五小部件: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伸缩缝和灯光照明。

主要技术指标有:计算跨径、净跨径、标准跨径、总跨径、桥梁全长、桥梁高度、桥梁建筑高度、桥下净空、净矢高、计算矢高和矢跨比及涵洞等。

桥梁种类繁多,按结构体系划分为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斜拉桥等五种基本体系。

按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下承式桥。

按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临时桥。

按材料类型分为木桥、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桥、钢桥。

按用途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

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

① 梁桥

用受弯为主的梁或桁架梁作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其上部结构在铅垂向荷载作用下,支点只产生竖向反力。梁式桥为桥梁的基本体系之一。制造和架设均甚方便,使用广泛,在桥梁建筑中占有很大比例。

梁桥又可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

简支梁桥:主梁简支在墩台上,各孔独立工作,不受墩台变位影响。实腹式主梁构造简单,设计简便,施工时可用自行式架桥机或联合架桥机将一片主梁一次架设成功。但简支梁桥各孔不相连续,车辆在通过断缝时将产生跳跃,影响车速的提高。因此,目前趋向于把主梁做成为简支,而把桥面做成连续的形式。简支梁桥随着跨径增大,主梁内力将急剧增大,用料便相应增多,因而大跨径桥一般不用简支梁。

连续梁桥:主梁是连续支承在几个桥墩上。在荷载作用时,主梁的不同截面上有的有正弯矩,有的有负弯矩,而弯矩的绝对值均较同跨径桥的简支梁小。这样,可节省主梁材料用量。连续梁桥通常是将3~5孔做成一联,在一联内没有桥面接缝,行车较为顺适。连续梁桥施工时,可以先将主梁逐孔架设成简支梁然后互相连接成为连续梁。或者从墩台上逐段悬伸加长最后连接成为连续梁。近一、二十年,在架设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成功地采用了顶推法施工,即在桥梁一端(或两端)路堤上逐段连续制作梁体逐段顶向桥孔,使施工较为方便。连续梁桥主梁内有正弯矩和负弯矩,构造比较复杂。此外,连续梁桥的主梁是超静定结构,墩台的不均匀沉降会引起梁体各孔内力发生变化。因此,连续梁一般用于地基条件较好、跨径较大的桥梁上。

悬臂梁桥:又称伸臂梁桥。是将简支梁向一端或两端悬伸出短臂的桥梁。这种桥式有单悬臂梁桥或双悬臂梁桥。悬臂梁桥往往在短臂上搁置简支的挂梁,相互衔接构成多跨悬臂梁。有短臂和挂梁的桥孔称为悬臂孔或挂孔,支持短臂的桥孔称为锚固孔。悬臂梁桥的每个挂孔两端为桥面接缝,悬臂端的挠度也较大,行车条件并不比简支梁桥有所改善。悬臂梁一片主梁的长度较同跨简支梁为长,施工安装上相应要困难些。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多采用悬臂拼装或悬臂浇筑的方法施工。为适应悬臂施工法的发展,保证主梁的内力状态和施工时一样,出现一种没有锚固孔,并把悬伸的短臂和墩身直接固结在立面上,形成预应力混凝土 t形刚架桥,这种桥在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

②拱桥

指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以承受轴向压力为主的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拱结构由拱圈(拱肋)及其支座组成。拱桥可用砖、石、混凝土等抗压性能良好的材料建造;大跨度拱桥则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建造,以承受发生的力矩。按拱圈的静力体系分为无铰拱、双铰拱、三铰拱。前二者为超静定结构,后者为静定结构。无铰拱的拱圈两端固结于桥台,结构最为刚劲,变形小,比有铰拱经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是普遍采用的形式,但修建无铰拱桥要求有坚实的地基基础。双铰拱是在拱圈两端设置可转动的铰支承,结构虽拱桥不如无铰拱刚劲,但可减弱桥台位移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在地基条件较差和不宜修建无铰拱的地方,可采用双铰拱桥。三铰拱则是在双铰拱的拱顶再增设一铰,结构的刚度更差些,拱顶铰的构造和维护也较复杂,一般不宜作主拱圈。拱桥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板拱、肋拱、双曲拱、箱形拱、桁架拱。拱桥为桥梁基本体系之一,一直是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

③ 刚架桥

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连成整体的框架结构。根据基础连结条件不同,分为有铰与无铰两种。这种结构是超静定体系,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框架底部除了产生竖向反力外,还产生力矩和水平反力。常见的刚架桥有门式刚架桥和斜腿刚架桥等。

工程学结 [篇4]

实施“千名后备干部培养工程”是路局、路局党委贯彻落实全路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为全局各系统培养和储备后备干部队伍。我很荣幸成为路局“千名后备干部”中的一员,现已入吉林大学培训一个月之余,下面将自己在思想认识、学习生活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这次培训,我从内心感激路局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学习,不辜负路局领导对我们的期望。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遇,经过近一个月来在吉大的学习,我深深感到,吉大做为全国重点大学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办学经验,老师们精彩的授课,使我感到受益匪浅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学识上的差距,因此,我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充实自。我看到自身的压力和责任,局长和党委书记亲自为我们做开班报告,使我看到路局对我们寄予的厚望,而我在上学受培的同时,还有很多同志在负担着我的工作和责任,所以我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不好好学习。

二、认真完成了阶段性学习任务

路局、路局党委以及段在安全生产压力这么繁重的条件下、在这生产大忙时节,花这么大的精力、财力和时间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培训,对于我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多得的机遇,这一切使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因此我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因此我非常珍惜每一堂课、每一分钟,都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能做到及时复习和预习,按要求完成每学科作业,并撰写心得体会,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班委组织的各项活动

从入校那天起,我就认真学习了学员管理手册,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违反学员手册以及吉大的规定。一个多月以来,尽管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时间安排十分紧凑,但是我没有出现一次迟到早退现象。课上认真注意听讲不走动、不盹睡,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课下认真遵守作息时间和宿舍就寝制度,不打牌、不饮酒,时刻牢记自己的单位领导的嘱托,不给路局、段领导添乱、抹黑。服从指挥、听从领导,对班委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我都能积极参与,参加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在自己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还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首先,感受到路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次学习有跟踪、有考核、有淘汰,同时,了解到我们此次学习路局在人力和资金的投入都是十分巨大的和对学员的期望也是非常高的。为我们争取了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为我们创造最优良的学习环境,为我们脱产学习,解决工学矛盾,承担了大量的安全生产的风险和压力。其次,感受到了学习任务的艰巨。从课程安排上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学习任务十分艰巨,课程安排的之多、课时之紧,并且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考试,成绩将记入学员考核表。日常上晚自习时有演讲,更多课程更注重的是管理实战,目的是提高的作为一名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最后,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经过一个多月的生活学习,通过与其他兄弟单位的思想交流与沟通。了解了兄弟单位的一些好做法,好的工作思路和管理经验,学习到了兄弟单位很多为人之道,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收益。

以上是我在吉林大学一个月以来的学习生活情况,作为一名后备干部,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路局、段领导对我的培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