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开头问候

来源:文书网 8.66K

“六度分隔”假说如果要问你与比尔·盖茨、克林顿或者萨达姆是朋友吗?这似乎不太可能。或者让我随便点一个人,如果你想联系上他/她,应该怎么办?你可以这样做,找一个最有可能和他有联系的亲友,把问候转达给他/她,然后让他/她也照样去找下一位亲友。那么,一共需要多少个这样的亲友中转,才能找到对方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让人有点吃惊:不论你想找的那位是腰缠万贯的首富、卓越的政治家,或者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普通人,大约都只需要6步。6步?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然而社会心理学家确实通过一个个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的现实性。哈佛大学的“连锁信”实验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从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招募了一批志愿者,随机选择出其中的300多名,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该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由于几乎可以肯定信函不会直接寄到目标,米尔格兰姆就让志愿者把信函发送给他们认为最有可能与目标建立联系的亲友,并要求每一个转寄信函的人都回发一个信件给米尔格兰姆本人。出人意料的是,有60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股票经纪人手中,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5个。也就是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1967年5月,米尔格兰姆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实验结果,并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说。六度分隔现象,又称为“小世界现象”,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150法则”验证“六度分隔”假说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人际关系网络的威力有了重新的认识。那么,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为什么会是六度(6个人)呢?这可能要用人际关系网络小世界性质的另一个特征——“150法则”来进行解释了:只要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每个人的日常密切联系的人际网络是150人左右的话,通过6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所可能达到的人数就是6个150相乘,即约11.39万亿。而联合国公布的2007年世界人口总数为67亿。显然,这个数字不仅大大超过了世界人口总数,甚至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所有朝代的人数之和。150法则,指150是我们公认的“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无论你曾经认识多少人 ,或者通过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与多少人建立了微弱的联结,那些与你保持较强联结的人仍然符合150法则。从另一层面讲这倒也符合“二八”法则,即80%的社会活动可能被150个较强联结所占有。古往今来,许多团体都无意识地采用了这一规律。从欧洲发源的“郝特兄弟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持民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们有条不成文的严格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14世纪以后,瑞典陆军编制有旅,每旅辖3个营,每营辖4个连,每连编制150人。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的SIM卡只能保存150个手机号。微软推出的聊天工具MSN只能是一个MSN对应150个联系人。尚未证明的“理论”尽管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米尔格兰姆的理论屡屡应验 ,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严谨的证明,所以它毕竟只是一种假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于是这些社会学家又都不约而同地把注意的焦点聚在E-mail。两所大学做了有趣的实验。哥伦比亚大学:跟踪E-mail的传播过程哥伦比亚大学的“小世界研究计划”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志愿者,他们的任务就是发送数千封E-mail,并让这些E-mail最终能够到达指定的接收者,当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每封邮件你只能发给你认识的人,每次只能发一封。然后研究者会对这些E-mail进行跟踪,观察它们到底是怎么传播的。与当年米尔格兰姆做实验只挑选了1位目标人选不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这次的实验对象扩大到几万人,目标人选也增加到20位。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参与者通过他们的关系网,把电子邮件成功地传到了远在西伯利亚的目标收件人。这一结果让研究人员兴奋不已,他们认为,这一研究的意义不只是传传电子邮件那么简单,其意义深远,比如,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脑病毒或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究竟是如何通过网络传播的。俄亥俄州大学:为网络里的关系网画张地图 在另一个研究项目中,俄亥俄州的研究人员正在试图绘制出一张互联网的社会地图。如果成功的话,这张地图将会告诉我们把人们联系起来的方式究竟有多少种,信息究竟是如何在社会上传播的,还有,整个社会网络究竟有多大(或者说有多小)。他们的这项计划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提供研究资金。他们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发现,世界上一个个独立的人,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关系纽带互相交织,继而形成一张庞大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的。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这项研究计划的社会学家詹姆士·穆迪说:“E-mail看上去好象是个人对个人的很隐私的事情,谁会想到它们集合在一起的时候会有这么大的社会学意义呢?米尔格兰姆的理论很有创意,但它仅仅只是第一步,我们希望能证实并完善他的理论。”“如果能为整个网络中那些我们能信任的关系网画一张地图的话,我们就能对整个网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六度分隔”应用:让人脉成为财富的原动力吧无论是人际网络,还是万维网的架构,还是通过超文本链接的网络、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联系网络、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甚至人类脑神经元以及细胞内的分子交互作用网络,都有着完全相似的组织结构。通过网络使“六度分隔”理论在人与人之间构成弱纽带,当然理想的状态是人人都置身在连接世界中,这个目标在不断接近。社会中普遍存在“弱纽带”,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变的非常“接近”,这在社会关系中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无怪乎,交友网站、blog网络、电子游戏社区等在近几年的发展势不可当,非一个“火”字不能形容。尽管米尔格兰姆的理论至今仍旧是个假说,却实实在在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和社会人脉网络。有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一家德国报纸接受了一项挑战,要帮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的关联。结果经过几个月,报社的员工发现,这两个人只经过不超过6个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脉关系。原来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他有位朋友住在加州,刚好这个朋友的同事的女朋友在女生联谊会有一位结拜姐妹,这位结拜姐妹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儿,而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片子。其实,人脉网络、社会网络并不高深,它的理论基础正是“六度分隔”。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就能同世界任意一角建立起联系,成为一个小世界。很多时候,你苦苦寻觅的人脉资源就掌握在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的手中。所以,重新认识、整理和经营好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也许你就会发现想认识心目中的偶像并不是一件难事,也许你将拥有一个原来看不到的更为宽泛的人际关系网络。

邮件开头问候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