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有哪些答题技巧

来源:文书网 1.04W

同学们在准备考研历史学的名词解释复习时,需要掌握好一些答题技巧,才能更好提高学习效率。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答题方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有哪些答题技巧

  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答题技巧

1.答题公式

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作用、意义、影响。

2.表现形式

一般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响与作用句(结尾句),其特点是:总、分、总。概括句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分述与内容对应,结尾与作用、意义、影响对应。例如:

A.推恩令(07年):"①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②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在本封国内分封子弟为列侯,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青苗法(10年):①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②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将各地常平仓的钱谷借给请贷的农户收获后加息归还。③意在抑制民间高利贷,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

可以看出,三段论不是三个段落,而是指由上述三部分构成的完整答案。

概括句:它是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个名词的主要特性的句子,在整个答案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直接而准确地告诉阅卷老师,这个名词解释是什么,从而使其了解自己对该名词的掌握程度,是最能体现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考生容易忽略这一项,应予以注意。一个完整的概括句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时间、地点、施动者、行为、原因、目的、性质。当然,也不可过分拘泥,因为有的名词是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如文化方面,就没有"行为"一项。又如"推恩令",也不具备地点一项,有时原因与目的又可以合并说明。但时间一项一定要有,主要应指出朝代。

分述部分:此部分是详细解释名词的具体内容。一般而言战争类应写明交战双方、原因、经过、结果;改革应主要写明改革内容。该部分要尽量简洁地多写些要点,而不是就一点深入论述,因为名词解释按点给分的`特点十分突出。就其与概括句的关系而言,尽管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但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即有些内容可放在概括句中,也可放到分述部分,如战争的原因。

结尾句:这部分较为简单。应指出该名词对历史最主要的影响与作用。

  考研历史学单项选择题答题技巧

1.审题

尤其要注意答题项(答案所指的内容和项目)及条件限定语(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的审查。下面我们以真题为例进行说明:

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D)A.氐 B.匈奴 C.羌 D.鲜卑。

此题对答题项的审查比较重要,要注意是"最多",而不是"最少"。如错认为最少,就可能将C选为答案了。作为限定语的"十六国"并不重要,因为所有选项都在十六国范围之内。又如:

唐代官方颁行的儒家经书注疏是(C)A. 经典释文 B. 四书集注 C. 五经正义 D. 十三经注疏。要注意"唐代"这一限定语,这样就可以排除B、D两项。剩下的只须在A、C之间选择了。此题中的主干语"儒家经书注疏"并不重要,因为四部书均为儒家经书注疏。

审题特别重要,有时抓住某一项所指,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甚至不需要你特别了解每一选项的具体内容,如:属于唐朝后期"南衙北司之争"的事件是:A.甘露之变;B.河阴之变;C.夺门之变;D.高平陵之变(07年)。此题中我们只要注意审查"唐朝"这一限定语,就可以轻易选出正确答案"A",因为其他三项均不属于唐朝事件,至于四个选项具体内容如何,与正确答案已经没有关系了。

2.排除选项中的干扰项

事迹排除法,主要针对人物。一般而言,选项中的四个人物都有比较显著的事迹,而且其他三个人物肯定与正选人物的事迹不同,我们也许不了解正选人物的事迹,但只要大约了解非正选人物的事迹,也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

如: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B)A.北魏太武帝 B.梁武帝 C.唐武宗 D.北周武帝。其他三个皇帝均以灭佛著名,正选也只有梁武帝了。

又如: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B)A.张衡 B.一行 C.苏颂 D.沈括。这里比较麻烦的是苏颂,他的成就表现在医学、天文学等多方面,但他最著名的是编写《图经本草》,以及在一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水运仪象台"。所以正选为"一行"。

  历史学考研复习方法及世界史部分重点

一、复习策略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每个人的情况和进度以及知识结构不一样,自己觉得最适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不要因为别人所说的一些内容你掌握得不是很牢固而扰乱自己的复习规律,包括老师的一些建议,如果你觉得不适合你,就坚决按照自己的路去走。

2、如果觉得自己没有需要查漏补缺的地方,就把手头的辅导资料多翻一翻,每翻一遍用时一节课左右,强化印象即可。

3、如果还没有进行实战练习,尽量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在正式考试的时间点,模拟考试环境自己做一套题,找找手感,尤其是问答题答题的感觉。一定要写完整,不要想当然认为自己知道从哪些方面写,或者知道怎么写,就偷懒不去写了。根据老师多年的教学和阅卷经验,平时多进行实际练习和光知道而不动笔的同学,在试卷分数方面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二、特别提示

1、不要琢磨哪些内容不会考。有同学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提出某些知识点可能不会考,也许你的预测是正确的,但是万一考到不就得不偿失?既然在琢磨这个问题,何不花一点时间整理一下、关注一下呢?

2、需要琢磨的地方。一是老师在课堂上提出来可能重点考查的方向,二是你自己感觉可能会考的地方。有同学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对有些可能会考的地方的分析是建立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说明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的一些直觉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要重视自己的这种感觉。

3、一定要提前适应考场。同学们不要怕冷怕辛苦,一定要提前一天去自己的考场适应一下,包括整个考场的布局,自己座位的位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到了考场上才能充分发挥水平,而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

4、冬天气候变化大,注意保持身体健康,不要在最后几天感冒了。最后一周要张弛有度,把最好的体力和最佳的状态留在考场上再用。

三、考前重点关注纵向内容

1、重点关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军事、文化

2、东方(埃及、西亚、印度)主要关注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

3、基督教(从罗马帝国到中世纪到宗教改革,其中主要是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关系,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十字军东征,政教之争,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

4、中世纪西欧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

5、中古时期其他文明(伊斯兰文明、拜占庭、俄罗斯、印度、日本)主要关注名词解释

6、近代早期世界历史的巨变(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

7、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重中之重:尤其是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各个阶段的社会转型)

8、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9、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

10、第二次世界大战(重中之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遗产)

11、战后国际关系(尤其是冷战)

四、考前重点关注横向内容

(一)宏观理论问题

1、文明的传承与对话

(1)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融合与冲突及其历史作用

(2)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互动(重中之重)

2、世界历史中的革命

3、宗教、民族与国家

4、灾害与人类社会

(二)宏观视野下的具体历史问题

1、古代世界各区域的交往与交通(古代中国与世界)

2、西欧早期近代大转变时期的社会

3、现代化背景下的世界历史

4、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5、世界历史研究之史料与史学

(1)典型史料及其研究现状

(2)著名的史学家及其成就

五、典型例题

(一)名词解释

1、埃赫纳吞改革

2、汉谟拉比法典

3、希腊化时代

4、色诺芬

5、诺曼征服

6、阿维农之囚

7、重商主义

8、戴高乐主义

(二)论述题

1、论述世界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

2、论述古典时期希腊史学的主要成就

3、论述西欧地区在15—16世纪发生的历史性转变

4、论述近代欧美文学艺术主要流派的特征

5、论述国际联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