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班数学教案三篇

来源:文书网 1.73W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小班数学教案三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目标: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过程:

1、请幼儿帮猫妈妈(老师)收拾鞋子,初步学习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幼儿分散收拾。

·讨论:你是怎样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鞋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起,是好朋友。

2、游戏:对对乐。

·幼儿一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3、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柜中。

·师生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建议:

1、活动分组进行,鞋子数量稍多一些。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单只鞋子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

3、请幼儿操作幼儿用书中的“鞋子对对碰”练习,巩固按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的活动。

评价:

1、根据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并能说出配对的理由。

2、在“对对碰”游戏中能寻找与自己手中鞋子一样的另一只。

课后反思:

在”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是孩子们愉快学习的方式。这节<鞋子对对碰>真正反应了这种学习方式。孩子们自由收拾中初步感受配对的含义,虽然有些孩子第一次整理时配错了鞋子,但他们也有一种尝试的愉悦心情。在讨论中,孩子们初步懂得了什么是一对,怎么样才是一对。在比较中认识了对。游戏也是孩子练习配对的方法,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在游戏中,孩子们对鞋子的配对也正确了,能够找出一只鞋子的另一个,同时也检测了孩子们对鞋子配对的掌握情况。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数数蛋宝宝

设计意图

随着我院小班主题探究活动“动物宝宝”的深入,我们生成了活动分支DD有趣的蛋宝宝。3~4岁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幼儿喜欢小动物,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小班幼儿“泛灵”这一生理特性,以幼儿爱不释手的蛋宝宝为载体,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2.能边数边说数字,不漏数。

3.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点数4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小蛇头饰,故事《鸡妈妈孵蛋》课件,篓子;蛋宝宝人手10个,蛋蛋盘人手1个。

3.环境准备:活动室有关于5以内数的点卡和玩具的区域设置。

活动过程

1.拍手共念《五指歌》,感知点数节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起数一数,一、二、三、四、五。”教师设置去追小松鼠的情景,带幼儿发现地上散落着很多蛋宝宝,引出活动。

2.“捡蛋”DD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的数量物。

(1)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

(2)放蛋入篓。要求:放一个数一个。

(3)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3.“数蛋”DD学习有序点数5的数量物。

(1)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2)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是先数这个,还是先数那个呢?到底该先数哪个呢?谁来帮帮我?

(3)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一排蛋蛋盘点数顺序DD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4)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蛋盘该怎么数呢?

(5)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蛋盘的点数顺序DD一排一排地数。

(6)幼幼互动,巩固点数:找个好朋友数一数,看看他盘子里有几个蛋。

4.偷蛋DD巩固5以内的点数。

师幼共同玩游戏“小蛇偷蛋”。师:我是一条小花蛇,没事最爱偷吃蛋,“哧溜”一下偷走你的蛋,请你快快数数看。

5.“孵蛋”DD巩固点数,并说出总数。

(1)欣赏故事课件《鸡妈妈孵蛋》,学习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师:孵蛋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我们来听个故事解解闷吧。

(2)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要求幼儿每次都能说出总数,如:鸭妈妈家有几个蛋?怎么数的?一起数一数,有几个?(5个)

6.“剥蛋”DD继续巩固5以内的点数,体验活动的乐趣。

师:看看我们的宝宝孵出来没有,轻轻地,别伤着宝宝。看看是什么宝宝孵出来了(鸡、鸭、鸟、乌龟等),数一数你孵出来几个宝宝。噢,原来这些小动物都是蛋宝宝孵出来的。现在,我们把蛋宝宝送出去晒太阳哕!请宝宝把剥下来的蛋壳放到篓子里,收拾干净。

活动延伸

1.科学活动:蛋宝宝找妈妈。

2.生活活动:找一找,周围有什么物体数量是5。

3.活动区活动:增设数学角的各种材料,数量在5以内的点卡、实物和图片。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蛋”这个简单的材料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物,难点是说出总数。节律感是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基础,因此活动开始,我设计的是以幼儿边拍手边念《五指歌》的环节。接下来捡蛋、数蛋、偷蛋、孵蛋、剥蛋五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服务,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

运用三大教法,让幼儿趣味学数学。一是操作法。活动一开始,我就设计了独立探索(捡蛋)和互动分享(数蛋)两个环节,给每个幼儿充分操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找到点数的规律,让每个孩子在独立操作、亲身体验中找到答案。二是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小班数学教育的灵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要让幼儿保持兴致、惊喜不断,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进行有效教学。活动中我创设了奇趣的数学点数游戏,如“小蛇偷蛋”、“剥蛋宝宝”等,让幼儿对点数始终兴趣不断。三是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很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更能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我通过课件将生活中简单的数学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不仅向幼儿清晰生动地再现了5的点数的不同排列方式,也体现了数学活动中分层教学的思想。

篇二: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学习5以内的计数

活动目标:

1、复习5一杯的计数,进一步感知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学习5以内的等量对应。

3、培养观察力和对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数量1―5的拼图卡片。

2、幼儿用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的计数和等量对应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拼图,漂亮拼图都藏在这些五颜六色的小花后面,只要找出数量相同的小花就能拼出美丽的图画,大家快来找找吧。

2、教师拿出其中一张卡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张卡片上有几朵小花?哪张卡片上的小花和红色色的数量一样多?

3、小朋友说蓝色的小花和红色的小花一样多,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等量关系。)

4、3朵红色的花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3朵蓝色的话用几个圆点来表示?所以这两种小花一样多,我们来看看对不对?(拼图验证)

5、还有谁来把剩下的拼图找出来?

二、巩固5以内的等量对应

1、还有一些小动物带着漂亮的气球和彩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发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第3页的内容。)

2、小老虎拿了几个气球?谁拿的彩旗和小老虎的气球数量一样多?我们用笔把它们连起来。

3、数一数还有哪两个小动物拿的气球和彩旗数量是相同的呢?请小朋友用笔把它们连起来。

4、幼儿操作。

三、展示部分幼儿作业,收拾操作材料,结束活动。

篇三: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的:

1、认识数字5,能点数5的数量。

2、学习一对一的点数5以内的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自制大张挂图(草地`小河)鸡妈妈,鸡宝宝,蝴蝶,青蛙,鱼吐泡泡,刺猬图片,数卡1-5。

2、鸡妈妈,鸡宝宝,蝴蝶,青蛙,鱼吐泡泡,刺猬(大张的)。

3、练习,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数字5,初步感知5的数量

师:1: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今天(出示图片鸡妈妈)鸡妈妈特别高兴,因为她生(出示图片蛋宝宝)蛋宝宝了,请小朋友帮鸡妈妈数一数,她生了几个蛋宝宝?那我们用数字几表示?(数卡5)5像什么?5个鸡蛋就用数字5表示,请小朋友跟老师学说3遍,5个鸡蛋。

2:鸡妈妈每天非常辛苦地在鸡窝里孵蛋,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蛋宝宝有动静了,蛋壳破了,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操作蛋壳),请小朋友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鸡?(数卡5)5只小鸡也可以用数字5表示,那老师要问问小朋友了,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我们的左手可以表示5,我们的右手也可以表示,请小朋友伸出

那么的左手,我们来数一数,在伸出你们的右手,我们再数一数。

二、通过挂图,小鸡去捉虫,点数5以内的数

师:1:鸡妈妈可高兴啦!她带着鸡宝宝去捉虫,她们来到草地上,看到了谁?看到了美丽的蝴蝶在跳舞,小朋友数一数,蝴蝶有几只呢?(请个别幼儿回答,再全体幼儿数)5只蝴蝶,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5只蝴蝶也可以用数字5表示(出示数卡5),蝴蝶这么开心,我们也加入她们,一起来学蝴蝶飞,飞5下。

2:鸡妈妈带着小鸡来到了小河边,看到河里的小鱼在游来游去玩游戏,吹泡泡,有几条鱼呢?(个别幼儿回答,再全体数)那我们用数字几表示?2条鱼我们就用数字2表示(出示数卡2)他们吹了几个泡泡?(个别幼儿回来,再全体数)那我们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卡4)我们也来加入小鱼的游戏,我们游2次,吹4个泡泡。小朋友你们看,小河里除了有小鱼,还有谁呢?小青蛙有几只?(个别幼儿回答,再全体数)3只青蛙我们就用数字几表示?小青蛙在唱歌,唱得真好听,我们也来唱一唱,边唱边跳3次。

3:她们又继续往前走,走呀走,遇到了谁?有几只小刺猬?(全体回答)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卡1)小刺猬告诉鸡妈妈和鸡宝宝,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他要去收获水果了,太阳快下山了,鸡妈妈也要带着几7宝宝去多收获些虫子了,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我们一起喊5声加油!

三: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

师: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老师是鸡妈妈,

小朋友是鸡宝宝

2:宝宝们,我们一起去捉虫咯!

3:宝宝们,我们来到了草地,你们看,那是谁啊?我们向蝴蝶问好:“蝴蝶,你们好!”宝宝们,有几只蝴蝶呀?小手比给妈妈看,我们可以用左手,也可以用右手比,我们跟蝴蝶一起飞,飞5下哦,宝宝,我们要继续走咯,跟蝴蝶说再见!

4:宝宝们,我们现在来到小河边了,河里有谁呀?我们想他们问好:“小鱼,你们好!”宝宝,小鱼有几条呀?小手比给妈妈看,(我们可以这样比,也可以这样比),小鱼在干什么?吹了几个泡泡?也比给妈妈看,(这样比,这样比)我们跟小鱼游,跟小鱼一起吹泡泡,游2次,吹4个泡泡。宝宝们,你们看,河里还有谁?我们向小青蛙问好:“小青蛙,你们好!”小青蛙有几只?比给妈妈看,(这样比,这样比)小青蛙唱的歌真好听,我们也来加入他们,边跳边唱3下,宝宝,我们不要打扰小鱼和小青蛙了,我们跟他们说再见!

5:咦,宝宝们,前面那是谁呀?有几只呀?我们向小刺猬问好:“小刺猬,你好!“小刺猬,你要去哪里啊?”小刺猬告诉妈妈,果园里”

的水果成熟了,他要去收获水果了,我们不要耽误他,我们跟他说再见吧!

6:太阳快下山了,宝宝们,我们赶紧捉虫吃吧!(小鸡捉虫)宝宝们,吃饱了吗?来拍拍肚子告诉妈妈,来拍自己肚子5下。吃饱了,我们回家休息吧!

四:完成练习

师:1:天亮了,宝宝们,起床咯!

2:昨天,妈妈带宝宝出去捉虫子,有的宝宝捉了一只,有的宝宝捉了2只,现在,妈妈要请宝宝来帮妈妈完成作业了。 3:教师示范讲解练习做法(连线题),幼儿完成练习

五:结束

篇四:小班美术《这是我》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2.能发现自己的五官特点,喜欢自己。

活动准备:

1.图片

2.各种脸型的图画纸。

3.《幼儿画册》第三册P5.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子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幼儿:照镜子

师:如果没有镜子照,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幼儿:可以问别人。。。。(提示幼儿可以用手摸的方法)

师: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用手慢慢地从额头往下抚摸自己的面部,按顺序说出自己的五官,以及五官之间什么和什么靠近,什么和什么分开等。

2.带领小朋友欣赏一些自己的照片,让他们尝试观察自己。

师:看到你自己了吗?喜欢你自己的长相吗?

你的脸庞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脸上有什么?在脸上什么位置?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我的脸上有。。。。。。

3.老师让幼儿做一做各种表情,引导他们感知自己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和舌头在脸上什么位置。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的两只眼睛一样吗?能让它们变得不一样吗?怎么做?

自己尝试变换开心的时候和不高兴的时候眼睛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嘴是什么样子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4.画出自己的五官。

建议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脸型的图画纸,画出自己五官的特点。

篇五:小班数学《我的玩具》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能用目测的方法说出物体的总量(5以内)。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玩的玩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老师手里有几个娃娃?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三个,自己数的。

二、利用课件,让幼儿学习按物点数和目测的方法。

1.点数

师:那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我有几个球?

(如幼儿不能说出,再一起手口一致地数一数。)

师:从哪边开始数呢?(告诉幼儿数数时从一个方向开始数,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从右到左。)请小朋友举起右手指,按同一方向数,说出玩具数量。

2.以此类推,五个小汽车。

师:今天,教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玩具有几个?

3.学习目测玩具。

老师介绍目测的方法:先用眼睛一下子看出物体的数量,再接着说出物体的总量。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玩具,看看哪个小朋友本领学得快,能够目测出玩具有几个?

4.出示课件,请幼儿目测出玩具的数量。

三、游戏“数手指”,巩固目测5以内数量。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自己的小手了,我们一起来玩数手指的游戏,好吗?

师:老师说几你们就伸出几根手指好么?接着,在快乐的氛围中一起玩游戏。

篇五: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初步感知物体的粗与细。

2. 学习比较生活中粗细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粗细不同的两根木棒,户外事先选择两颗粗细不同的.树。

2.每人一根计算棍和一支铅笔。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两棵粗细不同的树。

1、问:那棵树粗?那棵树细?

2、引导幼儿亲自体验,比较两棵树的粗细。

请三个幼儿手拉手围住粗的树,一个幼儿围住细的树。引导幼儿感知三人围得树粗,一人围得树细。

二、 学习比较粗细。

1. 教师出示一根木棍,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细还是粗?如果幼儿说粗,教师就出示一根更粗的木棍进行比较;如果幼儿说细,就出示一根更细的木棍进行比较。

2. 教师小结:一个物体是无法进行比较的,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进行比较粗细。

三、幼儿操作

1. 幼儿取出铅笔和计算棍,比较谁粗谁细。

2. 幼儿相互比较各自的铅笔和计算棍,谁的粗、谁的细?

四、找一找活动室里,什么粗?什么细?

五、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粗与细”。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物体,那个粗?哪个细?并按要求涂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2、寻找生活中高矮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墙面上粘贴画有大象和老鼠、长颈鹿各山羊的两组画画。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墙上布置的动物画面,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问: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二、游戏:比一比,比较同伴的高矮。

1、教师请一位高个子的幼儿,再请一位矮个子的幼儿,两个幼儿分开站在前面,引导幼儿目测比较它们的高矮。

2、引导幼儿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更清楚的看到他们的高矮。

3、请两个幼儿背靠背站好同,引导其他幼儿通过观察他们的头部感知个子的高矮。

三、完成幼儿用书中的“比高矮”。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动物,哪个动物高?哪具动物矮?并按要求涂色。

重点提示:比高矮时,引导幼儿要底端对齐。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比高矮。

小班数学教案(分类)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的名称、玩法,并能建立玩具的概念。

2、学习将玩具分类

活动准备

汽车类、飞机类、皮球类玩具,分类筐3个。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选择玩具玩,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玩具叫什么名字?可以怎么玩?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玩玩具的过程。

3、将玩具分类:向幼儿介绍标有不同标记的筐,请幼儿按玩具的不同类型放入相应的筐中。

4、带领幼儿参观分类后的玩具筐,一起检查玩具放得对不对。

5、与幼儿共同小结每一筐中放的玩具的类型。

6、指导幼儿完成《数学》P5页的练习。

篇六:小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能发现物体上图案的排列规律,真培养观察力及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有花边的物品,白纸,印章,视频。

活动过程

一、欣赏活动:美丽的花边。幼儿互相交流展示自己收集的有规律花边的手帕,毛巾或其他物品,说说花边是怎么排列的?

二、教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规则花边的物品,和幼儿一起观察并讲述花边的排列规律。

三、教师制作“花边手帕”。

1、教师将正方形的白纸对折两次,打开。白纸被分成四个小正方形。

2、教师在中心位置用印章盖个图案,再在四角、四边用不同的印章出有规律排列的花边图案。

3、幼儿欣赏,并引导幼儿说说花边图案是怎样排列的?

小班数学教案(找对应)

活动目标

训练幼儿的观察力,联想判断力,能准确讯速地找出形状相似的图案。 活动准备

从纸张上剪下不同的图案,印章画。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张大纸,上面的剪下图案之后镂空的空白处,引导幼儿说出各个图案像什么?(动物、水果等)

2、出示从纸上剪下的图案,引导幼儿 一一对应地找出它们各自是从哪个空白处剪下来的。

3、请幼儿来分析并将对应的图案放回原处。

4、游戏:盖印章。

教师展示用印章盖出来的图案若干同,让幼儿找出相对应的,是哪个印章盖出来的图案。打乱图案顺序,再让幼儿来找相同的印章和图案。

5、指导幼儿完成《数学》P7的练习。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能正确分辨早晨、白天、晚上、深夜,并会排序。

活动重点:

能正确分辨早晨、白天、晚上和深夜。

活动难点:

知道早晨、白天、晚上、深夜的顺序,并给他们排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太阳和月亮的形象已熟知。

2、材料准备:

(1)太阳和月亮头饰各一个。

(2)太阳、月亮的包包各四个。

(3)教师用早晨、白天、晚上、深夜图片各一张。

(4)幼儿用白天和夜晚小图片人手一份。

(5)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向大家介绍“好朋友”——太阳姐姐和月亮姐姐。

教师利用头饰情景表演,通过太阳和月亮的争吵引出主题。(它们都想在白天出来玩,引出争议)老师调解太阳和月亮,让它们和小朋友们一起来了解白天和夜晚。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上课、做游戏你们高兴吗?

幼:高兴!

师:老师也很高兴。这不,我们有两位好朋友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了,让我们来欢迎它们。(教师从黑板背后出示太阳姐姐和月亮姐姐)

太阳: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太阳姐姐。

月亮:你们好,我是月亮姐姐,今天这里这么热闹我也想参加你们的游戏,可以吗?

太阳:不行,不行,现在是白天,你怎么能出来玩呢?白天应该是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啊!你快回家吧。

月亮:不行,我就想和大家一起玩嘛!

师:好了,你们俩别吵了,我们让小朋友来说一说吧。

二、观察图片,分辨不同时间。

1、出示教师用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主要内容,形成早晨、白天、

晚上、深夜的概念。

图1:早晨,小朋友起床了;

图2:白天,小朋友在室外游戏;

图3:晚上,全家人在看电视;

图4:深夜,小朋友在睡觉,屋外是星星和月亮。

2、讨论:让幼儿讲一讲早晨、白天、晚上、夜里分别在做什么事情,启发幼儿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理解。

3、通过小朋友的讲述月亮姐姐知道错了不应该在白天出现,与小朋友约好以后在天黑了再出来。

4、小结:通过画面让幼儿知道四者之间的顺序;早晨过后是白天;白天过后是晚上;晚上过后是深夜;深夜过后又是早晨;让幼儿知道白天与夜晚是一直这样相互交替的。

三、游戏:

1、看谁找得对!(出示一组早晨、白天、晚上、深夜的图片,按老师说的顺序找,找得对的有小惊喜!)

2、游戏“开火车”

(1)引导幼儿分辨早晨、白天、晚上、深夜的图片,并按时间顺序摆放。

师:小朋友们,快来找,早晨在哪里?白天、晚上、深夜在哪里?

(2)什么时候做什么?教师说出一个时间段,幼儿自己想象用动作来表现,如:教师说“早晨”,幼儿做起床的动作、刷牙的动作等等。

延伸活动:

游戏:“图片找朋友”每个幼儿手拿白天、晚上的小卡片各一张,去找教师扮演的“太阳姐姐”和“月亮姐姐”做朋友,结束活动。(播放找朋友背景音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的设计是以月亮姐姐和太阳姐姐做客贯穿整个活动,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本节数学课《认识早晨、白天、晚上、深夜》,小朋友通过图片认识了早晨,白天,晚上,深夜,知道它们的特点,以及排列顺序。同时分别 知道了早晨、白天、晚上、深夜应该做什么。通过本节活动也让我充分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