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5篇

来源:文书网 1.5W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40×1060×20xx×40300×70200×8012×400 240×2130×330×311×50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321868729535842选择几个数说一说是怎样求近似数的。

3、估算:198×4305×6485×3182×5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2、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18×2222×18

(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xx≈20xx×20 = 400

方法二:18≈20xx×20 = 440

方法三:22≈20xx×20 = 360

(4)比较、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2)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讲讲估算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8题:

(1)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已经种了的93棵树苗是几行?”这块地有几个93呢?

(3)请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估算。

四、总结请学生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

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2、口算。生独立练习。

3、爬台阶。

(1) 出示小狗爬台阶的图,谈话引入。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小老鼠用一根骨头引小狗上楼去,总共有几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2级,还有几级?

(3) 移动小狗的位置,它现在又爬到了第几级,还有几级?

4、说一说,填一填。

(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把算式与图结合起来说一说。如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投影仪。

【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新课讲授】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

教师板书:2.4∶1.6=60∶40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教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织学生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现。如:∶0.5=1.2∶,两个外项的积是×=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教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齐读两遍。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4.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两种方法: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

【课堂作业】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全班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答案:(1)不可以组成比例;(2)可以组成比例;(3)可以组成比例;(4)不可以组成比例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能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

2.理解左与右的相对性,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左右的认识与区分

2.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3. 分辨图片中的左右

教学难点:

分辨图片中的左右,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左与右

a.师:小朋友们,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手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经常用它们来做什么事?(吃饭,刷牙,写字)

b.师:那你们知道我们写字是用哪只手吗?(右手)举给老师看看,我们边举边念:右手右手。(放)那另外只手就是左手,那大家把左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念下:左手左手。

c.师:我们左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那小朋友再看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象左右手这样的一对对的好朋友呢?(我左眼的好朋友是我的右眼)

d.师: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厉害,发现了我们身上的左与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左与右(板书课题:左与右)左与右两个汉字特别容易混淆,大家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辨别这两个汉字呢?(左“工”,右“口”)

e.师:小朋友们找到了好多对好朋友呢,那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好朋友,来玩个游戏,叫“听口令,做动作”(之前先做一个示范如伸左手) 伸右手,伸左手。拍左肩,拍右肩。拍左腿,拍右腿。摸左耳,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伸右手。

师:老师举的也是右手,为什么和小朋友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面对面,站的方向不一样)师:那老师要怎么做,才能和小朋友一样呢?(转过来)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大家都好棒!)

二、深化认识

1.看看讲讲 (出示书上图片,全班一起做)

问:你是怎么想的? 讲一讲

师:身上的左右我们已经知道了,那身边的左与右你们知道吗? 下面啊,小朋友就来介绍下你左右边的小朋友。

用:我的左边是 ,我右边是 ---

师:小朋友都掌握的非常好,现在就和你的同桌说说看!

三、练习

(一)判断

1.我看到羽毛球的左边是篮球 ---( )

2.教室的门在我们的左边 -( )

3.我们敬礼用右手 --( )

(二)在街上(PPT)

先指导两个向左向右分别看到什么,再让小朋友自己完成小丁丁左右看到什么。

(三)摆一摆,谁最快

按题目要求摆放,看谁最快。

(四)画一画

A.在笑脸的左边画3个三角星,在笑脸的下面画2个爱心; 在爱心的右边画1个长方形,在爱心的上面画2个菱形; 在菱形的左边画4个五角星。

(五)找一找

1.从右起,第4个是香蕉。第2个是梨

2.从左起,第1个是草莓,第6个是菠萝

3.香蕉的左边苹果。右边是桃子

师:你能把这些水果都找出来吗?

四、联系实际

A.上下楼梯

1.师:是上楼梯的小朋友走得对还是下楼梯的小朋友走的对?(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2.师: 如果上楼梯不靠右走,会怎么样呢?(会和对面的小朋友相撞,不仅是上下楼梯,平时走路,都要这样靠右行。)

B.在街上

师:刚才我们在街上看见小丁丁和小巧。那我们再来看下胖和小丁丁。

师:我们先看下四位小朋友站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吗?

(小丁丁和我们同向,小胖和我们反向)

那你知道小汽车

五、总结评价

今天大家学习了什么?(左与右)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74~77页。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 使同学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战略。

3. 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好吗?

〔研讨:借助拍手的情境导入新课。〕

二、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 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同学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身的手掌面。(同学摸自身的手掌面)

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外表比,哪个面大呢?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研讨: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身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和观察黑板的外表等等,用同学自身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同学的生活经验,让同学充沛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同学沉溺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和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外表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2. 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

〔研讨:摸身边物体的外表,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外表,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同学对“物体的外表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同时,还可以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等公理,以和其他等量公理,为引进面积单位以和用直接计量法求面积打下基础。〕

三、 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1. 涂一涂。

师: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外表,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想)好,全班分成两大组,来个涂色竞赛。请听清两个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老师说“开始”,才可以动笔涂,时间1分钟。请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每人发一张纸。(小组长按要求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白纸)

师:准备好了吗?开始!

同学涂色。

师:时间到,涂好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隆重宣布竞赛结果:××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平了!我们不服气。

生2:他们涂的纸比我们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们的纸,比你们的大多了。

师:你们小组的纸大,他们小组的纸小,也就是你们小组要涂的什么大?

生:我们小组要涂的面积比他们小组要涂的面积大得多。

〔研讨: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让同学形成认知抵触,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外表,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分成两大组,来个涂色竞赛”,同学兴致盎然。而教师事先发给两组涂色的图形的面积不一样,一组比较小,另一组要大得多,当然涂起来用的时间就多。这样,当同学看到“事实真相”之后,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强烈的感受。〕

2. 练一练。

(1) “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

师:这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地图。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生: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2) 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师:下面请大家动动手,画出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生按要求画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选择3~4幅在投影仪上展示,并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同学们画出的这些图形,都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吗?(能)

(3) “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学校平面图。

师:咱们再来看一幅学校平面图。选择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积的大小。

生1: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

生2:水池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小。

生3: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差不多。

……

师:到底是办公楼的面积大,还是生活区的面积大呢?能一眼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来。

师:怎样比较这样看上去面积差不多的两个图形的面积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研讨:相差悬殊的两个面面积的大小,凭观察就能做出判断。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4) 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出示面积接近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呢?(同学意见不一)

师:咱们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做出判断。你们能不能想想其他的方法?

同学在小组内议论。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资料:4个小方块、纸条、尺子。大家可以借助这些资料,想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同学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反馈。(略)

〔研讨: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驱动器。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当老师出示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时,引起了同学的争论。这个时候的同学,是带着问题在考虑,战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

四、 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 “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图形。

师: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们有比较的方法吗?

生:数格子!

师:那么,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

同学在书上数出结果,写在每个图形旁边。

同学独立完成后,组织汇报。(数梯形的面积时出现了分歧,有少数同学的答案是20格。)

师:究竟哪一个答案正确?

生:应该是18格,梯形中的4个半格合起来是2格。

师:通过数格子,我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生:梯形的面积最大。

2. 出示下图:

师:小明家用方砖铺地,还剩下两个局部没有铺,假如铺满这两块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

同学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师:两块空地各用多少块方砖?

生:第一块空地要用16块方砖,第二块空地要用18块方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数空的格子。

师:怎样才干把这两块地的空格数准确呢?

生:可以把空出的格子先画出来再数。

师:你来试一试。

同学到投影前操作。(画出格线,数出空格)

师:哪一块空地的面积大?

生:第二块空地的面积大。

师:这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生:16 + 18 = 34(块)。

3. 游戏(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规则是:同学们分两组,分别看老师出示的图形。一组同学看图形时,另一组同学不能看。

师:(出示一个较大的被分成4格的图形)请第一组同学看,这个图形一共有几格?

生:(齐)4格。

师:(出示一个较小的被分成6格的图形)请第二组同学看,这个图形有几格?

生:(齐)6格。

师:大家来猜一猜,哪个组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大?

生1:6格比4格多,当然6格的图形大。

生2:不一定。说不定6格的图形格子小。

师:究竟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想不想看看这两个图形。(出示两个图形)为什么4格的图形,面积反而大?

生1:4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大。

生2:6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小。

师:看来,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研讨:比较面积大小,可以通过观察,运用直觉思维做出判断。对于面积相差不多的两个图形,则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叠合法、数方格的方法等。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比较,归结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教科书以“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同学体会这种方法。随后的练习,因为图中没有现成的格子,所以同学既可以对比旁边的方砖,去数空缺处有多少格,也可以先画格子然后数。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这就为下一节课学习“面积单位”做了必要的铺垫。〕

总评

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注重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同学玩中学,学中练,在活动中体验新知,在解决问题中提炼新知。教者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选取同学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

第二,强化面积概念的教学。“面”在小学和初中都是不定义的概念。在教学中,同学很容易把面积和周长混同。关于面积计量,同学先要根据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法(即数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导出几个面积公式,从面积的直接计量过渡到间接计量。所以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两个公理,为直接计量法打好基础。为了防止“面积”和“周长”混同,往往用对比题组对同学进行训练。

第三,注重掌握探索时机,对同学实施有效的引导,使同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者为同学提供积极考虑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不时地引导同学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战略。公开课教案注意从解决问题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规律,并有效发挥活动的作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