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小学数学教学语言

来源:文书网 1.08W

发展数学语言教学一

如何规范小学数学教学语言

一、数学语言要注重科学性。

数学教材中所呈现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文字叙述的。其特点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由于小学数学教学是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识能力确定的,教材中给出的和使用的名词、术语绝大多数是不加定义的,是借助生活实践中学生所熟悉的实例,描述性引出或者具体的测量或计算给出。

如“增加”与“扩大”,“增加了”与“增加到”,“扩大了”与“扩大到”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者在讲到与其他概念相关的应用题时,着重讲解区分这些概念。比如“增加了15米”的含义是比原数多了15米;“增加到15米”的含义是包括原数在内共15米,即原数与增加部分一共是15米。而“扩大”在数学中是用于倍数关系,与日常生活中用语“扩建”、“扩展”之类词中的“扩”字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如何科学地运用数学语言,要求教师要养成“说话不忘先说根据”的习惯,特别是做判断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这种根据并不要求严格的逻辑依据,可以通过实例或通过多方面的说明使学生理解。

笔者在讲解计算法则时,无论是口述或是板书,都注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解题,无论是简单题还是复杂题,无论是计算题或应用题,都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给学生以科学的表达示范。

二、数学语言要注重启发性。

数学论的总原则是启发式。数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指从语言表述的角度来贯彻这一数学原则。笔者认为,作为数学教师,应该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由于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使学生对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就连那些本来因抽象而使其感到乏味的数学内容,也有一定认知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教者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去发现问题,启发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索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接着老师“趁热打铁”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计算法则复述一遍。经常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发展数学语言教学二

1.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

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发展数学语言教学三

1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例如: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 ),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3重视动手操作,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发展数学语言教学四

运用数学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成功得到的赞誉可以促使人不断地奋发努力,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该运用教学语言,经常性地鼓励一下学生,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表扬学生,尤其是那些厌学的学生。人身上都会有优点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教师只要细心去观察每一位学生,本着一视同仁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都会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就可以抓住机会给予表扬。人都是喜欢赞美的,学生也不例外。只要你能够鼓励他,使他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就能够取得进步。

如上课时,当你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让他回答,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他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还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你也要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地听课,积极地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得到提高。

运用戏剧化的语言批评学生

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运用戏剧化的语言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起到提醒学生上课要聚精会神听讲的作用,避免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假期过后,教师们都会发现,上课精神不集中的学生比平时多了,纪律貌似荡然无存,这些都可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师展现他教育言语的时候了,用戏剧化的语言,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既批评了学生,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在教学中,教师就像一名演员。一名好的演员,不但自己演得好,且能够和观众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记得与学生交流思想,这样你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有时得故意装傻,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帮助学生把别人的话听懂,同时加上自己的理解,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充分表现疑问的语气,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气要婉转、轻柔,谆谆教导,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和学生幽默时,语调要诙谐,充满喜剧色彩,在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目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讥讽他。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