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踏花散文

来源:文书网 2.92W

其实不必刻意,出城向西就是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苍山虽远,自有碧水相随。那刚刚通水的南水北调大运河,一汪碧水宛如玉带一般缠绕在这华北平原之上。美不美家乡水,秀不秀家乡山。无论走到哪里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是在雕琢着“亲切”二字,把这两个字深深镌刻,令人品味耐人深思。

寻山踏花散文

生于山石草木之间长于田间地头,对于那厚厚的土地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在办公室拘禁一段时间就会感觉思维凝滞气息受阻,需要投身于大自然中,徜徉于山石草木之间傲啸于白云蓝天之下,放纵自己的身心。难得的一次全家出门的机会,昨夜的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敲醒了春天的门楣。空气虽然是凉凉的,但是那种沁入心脾的清新却是用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达出来的。初春郊外麦田返青,渠水在汩汩流淌,清水在日光之下泛着点点鳞光。各种花儿开放了,丁香玉兰散发出馨香;樱花榆叶梅展开层层叠叠的花瓣;连翘迎春发出耀眼的黄;棣棠二月兰铺天盖地而来。每一树热火朝天每一朵热情饱满,而杨柳也是暴绿吐翠了。大自然万物复苏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感染着心绪颇不宁静,对于我们的目的地,孩子们也有一个信念——登顶。

有人说人生如爬山,翻过一道山坡还有一道山坡,的确如此。从远处看那山仿佛近在咫尺,等到用脚丈量时才发现是那么艰辛,路在脚下曲曲折折地蔓延向远方无尽地延展,一直延伸到很远。翻过一道山梁还有一道山梁,那些山连绵起伏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

封龙山,海拔高812米,面积110平方公里左右。位于石家庄西南25公里元氏、鹿泉两县交界处。封龙山山势蜿蜒起伏,似伏龙欲飞,为太行一脉。远古时候,祭地为禅、祭天为封,封龙山是古常山郡国为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祭山神、祭龙王之处,这也便是封龙山之名的由来。我是第一次登上此山,车停在山脚下我们一步步走上去。其实开车完全可以到半山腰,经过商量全家人一致同意步行。不是吗?走在洁净的山间柏油路上,两边是榆树杨柳树,那些树的树枝柔柔的长长的,拂在肩上头顶,像是谁在用温柔的手在抚摸你,那一瞬间人都融化了。榆树叶子是疏疏朗朗的榆钱却是饱满肥硕,随手捋一把榆钱丢在嘴里,甜甜地的汁水浸满每一个味蕾,怎一个“鲜”字了得!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已到半山腰,树木多为柿树和枣树了。正午时分我们到达千佛窟。佛教是封龙山宗教之一,山上的东石堂和西石堂是历代佛教活动场地。我们到达的是西石堂,西石堂在封龙山南坡,座北朝南由三个石窟组成,都是就山崖挖凿而成,这几个石窟既受大同云岗石窟的.影响,也吸取了邯郸响堂山石窟的特点,形成了封龙山石窟特有的风格。一号窟是尊大卧佛,窟长四米,高二米,佛身舒直,头枕右手,侧体向前而卧。佛面部安祥仿佛达到涅磐境界。此龛造型精湛,据有关专家讲为华北地区独有。看守佛堂的大婶说,此佛雕刻于北齐,历时1000多年。佛前香烟缭绕,对面竟有两米多高手指粗细的三柱檀香也是青烟袅袅。不时有善男信女顶礼膜拜,那种虔诚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连爱闹腾的儿子不由的小声说话了,也许是被这庄严肃穆所感染了吧。二号窟是千佛洞,中央如来坐佛庄严慈善,似在说法,四壁小龛数以千计的小佛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给人以千变万化之感。可惜保护措施不到位,佛头多已损毁佛身也多风化,但是佛的姿态依然衣带飘摇,呼之欲出。窟顶依稀有斑驳的色彩,佛像四围全是酥油灯和檀香,数以百计。三号窟为三壁三龛式,表示许多佛变故事。在一号窟东侧山崖上刻有“武平三年秋礼”等字,这可证明,西石堂开凿年代始于北齐,根据雕刻风格来看,唐、宋、明都有继刻。为发展旅游保护文物,西石堂前所建抱厦高大宽敞并且彩绘,成为封龙山一处完美的景观。抱厦把三个佛窟完整包围保护的很好。抱厦之外就是陡崖峭壁,崖边一株桃树花开正艳,想着山下桃红已谢,此间桃花灼灼,那一树玫红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百年的沧桑。风儿吹过,片片桃花飘飞散落,又如花瓣雨一般滴洒于山崖之下。踏归去马蹄香,拈花细赏游客笑。中午就在这里吃饭了,十几互不认识的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山里人就是那么朴实。整条石头就是饭桌,蓝色塑料小凳就是座位。洗手吃饭,自己去厨房揭开锅盖,那种锅是烧火的大灶上的五印大锅,几十人就餐是没问题的。面条汤稠稀自便,馒头咸菜随意,在这里吃的都是免费的午餐。据说上了封龙山到中午12点整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只要是有修行的人就有免费的午餐,这一次是真的见到了。可惜家里人都不喜欢吃面条,我自己填饱肚子了。

之后有柏油路有山间小路,我们仍然选择的是山间小路,走在青石条铺就的台阶上。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溪水,因为是枯水季节,水流很小很细,即使是枯枝败叶也阻挡不住潺潺溪水下泻。头顶蓝天蔚蓝不时有成团成块的白云从头顶飘过,那一线的天空更见风致了。山上不知名的树木还没有返青过来,桠杈的树枝伸向碧蓝,绝美的风景画!从山谷中走出,又走过一段柏油路,就看到“双龙寺”。然而双龙寺以上却是道观。不知道道教和佛教有何渊源,这个道观里有一个修行的道士,他不是本地口音,五十多岁,蓝色对襟道袍,蓝色长裤,千层布鞋。有几分道骨仙风,他对他院里里的那口黄铜大钟看护挺紧的,不允许小孩子摸一摸的。三重大殿几乎是笔直排列,第一重是“三清观”,这些建筑物都是近几年新修的,修筑也比较粗糙。吸引全家都就是“登顶”。笔直的台阶,两米多长一脚多宽,很能激起人的挑战欲望。上到第二重殿堂,忘了殿名是什么了!女儿不愿意上了:“妈妈,你们上去吧!我不想上了。”说实话,我也是腰酸腿痛的,可是回望我们已经把两个山头甩在身后了,仰望白云好像触手可及。“咱们休息一下,你缓一缓。必须登顶,是对你自己的挑战。”女儿自读高中以来一直都在挑战自我,初入学成绩几乎是班里倒数,我当时都有些心灰意冷了。所幸我同学告诉我:都不是事儿,孩子刚到新环境,需要适应。女儿可以说是同学看着长大的,他对孩子比较了解。就这样孩子一步步走下来,虽然我看不到她,远隔数百里,但是我知道孩子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趟过一道道沟沟坎坎,闯过一个个艰难险阻。这一次带她出来,也是想告诉孩子:爬的高看的远,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她自己经历过的才会印象深刻。爱人在引导孩子并且讲二十多年前他们读高中上封龙山的经历,当时他们是披荆斩棘上了,山上根本无路可走。也许是在我的严格要求下也许是在孩子爸爸的鼓励下。女儿虽然不情愿但是始终走在我们前面。

再有一段笔直的台阶就到“云霄殿”了。我们还站在台阶下,女儿已经站在大殿门口了。其实出了“万佛窟”,就看到“云霄殿”之上大大的“令”字了。再往上就没有建筑物了也就到达峰顶了。初见“令”字,我的目标就是这里,因为是徒步且带着孩子,我们不可能走远,所以路线目标是早已定下量力而行量力而为即可。最后几级台阶洛洛和小波几乎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站在大殿门口,山风在耳边“呼呼”刮过。眼前一树浅粉的桃花花瓣片片飘落,那一片片小小的粉粉的花瓣在风中回旋打转带着几分流连几分不舍,飘悠悠飘悠悠下落,一直落到看不到底的深涧中。风中带着丝丝缕缕的香甜还有雨后空气中特有的一股股泥土味道。深深呼吸,山里的洁净把一身的污浊荡涤的一干二净连思想也清爽了许多。

上山容易下山难。那成百上千级的台阶的确有些令人生畏,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再依恋和不舍都阻挡不住时间流逝,必须得往下走了。脚落在石级上,震的前脚掌发麻后脚跟发疼,小腿肚子有些发颤。下山的滋味也不好受。一路走来,一路花花草草不断,孩子们永远是不知道什么叫做疲劳的,平坦路上还要一路小跑,我和爱人也不得不随着跑。

快到山脚下了,农民在浇园。一尺多宽的小渠,渠水是那么清爽,一块块五彩斑斓的石头在水中泛着迷人的光泽,伸手进水了却是冰凉澈骨。孩子们还是不管不顾地乐此不疲地摸石头玩。摸完再抛掉,石头在水渠中溅起一朵朵水花,映着西斜的夕阳,折射出五彩的光线,一切的一切又是一幅巨大的水粉画。只是,谁?如此大手笔!

平淡的日子里不妨寻山踏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约吗?走起!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