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散文 优秀文章精选

来源:文书网 2.96W
  篇一:如何品味散文语言

一篇散文的艺术魅力,往往从优美的语言上表现出来,所以有人称散文的艺术为“语言的艺术”。作家在创作时,一定会用贴切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其内在的思想感情,读者只有透彻了解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散文的鉴赏方面。散文的语言凝炼优美,富于哲理,而且往往富有由作家个性与其优美精辟的语言相融合形成的某种特色。在语言上,有的散文寓意深刻,有的散文朴素自然,有的散文能够使读者从作家的文学语言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阅读散文要通过理解语言来感知艺术形象。

品味散文 优秀文章精选

那么,怎样来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感受其艺术表现力呢?依笔者经验来看,一般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领悟——通过联想和想象领悟语言的表达效果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一段文字: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这段对初春小草的描写文字优美,作者借助了联想和想象,从色彩、人物活动、人的感受等角度细致地表现春草的生机和怡人的美感,读者也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那软绵绵的、生机勃勃的春草,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来感受意趣盎然的春草形象,才能体会作者那浓浓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二、推敲——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

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作者只有在谴词用语上下一番功夫,选择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只有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才能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语言文字敏锐地感受主要体现在透彻地了解精妙的语言所表达的作家思想情感的意义和情味,也就是认真揣摩品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语,这样的语言能够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语言同文意有什么关系。

三、感知——悉心培养对散文作品的审美情趣

散文的方在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写上常常创设出一种意境,在总体形象上给人以美感,为读者描绘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诗情画意。

如朱自清的《春》,作者在写花色鲜艳时,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那火焰的炽热气势,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同时映入读者的脑际,给人以生活实感。当然,语感要通过阅读不断地培养,有了良好的语感,“才可能通过文字的桥梁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才有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以及对散文作品鉴赏能力。

我们老师要教好一篇散文,同样要注重其语言的鉴赏,教学生从领悟、推敲、感知这三个方面去鉴赏,让他们在品味咀嚼语言的过程中,去感知散文中的文学形象,感悟散文无穷的艺术魅力。

  篇二:品味散文的纯美

摘要

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灵活的文体。从教材的体系中发现这些篇幅短小,取材广泛,结构灵活,表达自由,具有强烈感情。优秀的散文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的语言范本,诗的意境享受,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想,撞击他们的心扉,因而达到教学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散文、审美教学

散文是语言艺术,是美的化身,它的浓烈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使其深受师生的喜爱,因此相对其他文体,教学中更受学生的欢迎。如何真正使散文教学获得成功,深入学生内心,给他们一次爱与美的洗礼呢?在此,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闻一多主张诗歌要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我认为散文要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等方面去赏析。

一、深情朗读,品味散文的语言美

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修饰,体裁的运用,章句的排列等若配合和当,往往使作品更为出色,体现了外在装饰般的动人的美。如果将这种美声情并茂朗读出来,是欣赏和理解内涵的第一步。对这种美的观照和审视将强化我们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也加深我们对散文美的多方位的认识。

  1、注重语感的培养。

散文的语言十优美,如果以朗读带动和促进散文语言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给学生最直观、最有效的范例。因此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朗诵水平,在语速、语调、感情方面做细致的指导,让学生听时形成做朗读标记的习惯。散文本是一种适宜朗读的文章,文章的情感抒发不同,指导的方法也就不同。比如朱自清的《春》,恬美而有生气,感情极其细腻、丰富。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以轻松,欢快,轻柔的语调进行朗读,以此营造出一种和谐,惬意的氛围。梁衡的《夏感》要读出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就要选择稍快、热情、奔放的语调。《背影》则要读出它的平和、质朴、感动。《散步》则要读出一家人温馨、和睦、幸福的美感。

  2、配乐朗读,渲染气氛。

乐曲是有声的力量,当它与文本散发的情调相一致时,对文本的理解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适合的音乐背景伴于深情的朗读,对学生是一种有力的直观的冲击,在这样强烈的情感氛围中,学生能自然而然的进入文本的意境之中。比如《春》可以配之以的'《寂静之声》,开头的深山鸟语就把学生带入了鸟语花香的春天;而像《荷塘月色》则可选择恬静的《月光奏鸣曲》体会夜的幽寂和月光的朦胧。;《绿》可选择《大自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3、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

单一的朗读方式会让学生感到倦怠,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可将各种读法交错使用,从读的熟悉程度来说,有泛读,熟读,背诵;从是否发声来说,有朗读和默读;比读的形式来说,有单读,齐读,散读,诵读、赛读等;从读的方法来说,有跳读,速读,精读,细读,自主读,合作读等等,各种读法,各有用处,要有机地交错使用。

二、披文入境,品味散文的意境美

散文和诗歌一样追求意境美,“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文中有画”才会牵动读者的幽思,拨动读者的心弦,以致耐人寻味。

  1、展开想象,身临其境。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我们可以见出该段重点是荷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突,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调动了人的各种感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品析修辞,咬文嚼字。

《春》这一课,其中的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来自::品味散文)田野??踢几脚球??”这段描写春天的小草,一个“钻”字,用了拟人的手法,就把尖尖的草破土而出的情状写活了,春草那绿绿的情态,多种多样的姿态仿佛触手可及。

朱自清的《绿》中的:“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清新洒脱的比喻,奇特富有神韵的想象,让人痴迷陶醉,拍案叫绝。

三、心灵碰撞,品味散文的情感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是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正是揭示了此种情形下的鉴赏方法。散文是主情的艺术,因而最牵人情思。教师要充分利用作品中的信息源,创设情感教学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来解读作品,以唤起学生心中的情感波澜,与作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契合以至共鸣。

举朱自清的《背景》为例,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尤其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此时似电影镜头叠现的情势,使“我”多次的流泪。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在文中,我们却一再发现,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泪流满面,那一种强烈的情感,一次次撞击着读者的心,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赤子心。文中还运用了多出细节描写,中间两次实写背影,详略有度,尺寸各异,作者用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工笔细描父亲穿铁道买桔子而出现的背影,饱含作者铭感五衷的深情,把作品推向抒情的高潮,嗣后写离开车站的父亲只用了一笔:“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地人里,再也找不着了”,作者对父亲离去的失落、依恋和愁绪交汇的感情潮水也随之夺眶而出,感人肺腑。

四、挖掘文眼,品味散文的哲思美

文眼有时出现在篇首,有时出现在篇末,有时出现在篇中,它使文章的内容前后互有照应,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深刻的文章内涵,无论在哪,理解文眼对理解文章的主旨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此一来,抓住文眼就能举纲张目,有效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许多文眼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文章的主旨。

比如《紫藤萝瀑布》中,这样写道:“花和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仓,那里面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由花到人,由花的生命想到人生命的价值,觉得要从悲伤和痛苦中解脱出来,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共同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理解了这些情景交融的语句,我们也就会跟着走进了这一片美丽的世界,认识一种新的生命,懂得了作者对未来的满怀憧憬。小思的《蝉》中,“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出现在结尾,不仅是蝉的生命意义,也是人的生命意义,先抑后扬的写法,更使读者对生命产生了至高的敬畏。。

因此,我们只有用尊重散文教学规律的眼光,引导学生慢慢去欣赏、去体味,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入,理解透彻,才能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李扬镜:《中国现代散文精品欣赏》,海南出版社,1995.9.第1版:35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6册)

刘勰《文心雕龙》

呼唤具有审美特质的散文教学

《散文教学艺术漫谈》——杨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