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里埃尔·莱斯特个展《有墙隔耳》散文

来源:文书网 2.23W

中国有句俗话叫隔墙有耳,旨在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谨防言语过失。而加布里埃尔·莱斯特个展取名为《有墙隔耳》,艺术家用幻灯片,雕塑,摄影等艺术叫墙壁“说话”。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个展《有墙隔耳》散文

走近展区,我们先看到《兄弟》,在墙壁上留有三双长短不一的黑色长袖。在之前,我搜索到的图片是有三个人的手从背后的墙的袖子穿出来,分别拉着大提琴,中间的打鼓,还有拉小提琴。一方面,大提琴,鼓还有小提琴这三个演奏乐器是兄弟。另一方面,演奏的人也像兄弟。只有大家配合,才有杰出的乐章!

再往里面走,有一堵白色的墙斜倚在另一个墙边,再走几步,我们就看到一个黑色的空间,里面摆放着一个高级公寓的模型,下面的转盘不停地拖动着转,而另外一处亮光打在房屋上,好像是地球的自转,被光线照的一面仿佛是白昼一般。

走上二楼,我们看到的是创作者的艺术作品。在墙面上挂着几幅城市的踪影,第一个地方是在上海博物馆的后门这边树木婆娑的影子。第二个地方是在几朵大红色的花朵里透视的.高架一景。第三个地方是从一小片竹林里窥探吴淞口。第四个地方是从一片绿叶里看外白渡桥。此外,创作者还拍摄了两段城市掠影的片段。如果说上海博物馆象征着文化,那么高架象征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而吴淞口象征着贸易,外白渡桥象征着上海的过去。从这些植物的角度看这些景观,画面变得生机勃勃,不再刻板。我相信创作者不是随意的挑选,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精心地挑选的。无论是上海博物馆,高架,吴淞口还是外白渡桥无一例外都是这座城市的基因深刻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

在摄影作品旁边,在一个桌子上摆放着三个透视的模型。第一个是丛林风景,创作者用六块板组合成一处立体的风景,在一片丛林茂密的树林,树枝互相缠绕,茂盛地向上生长,而后的建筑物作为一个背影出现。我想,这可能是人与自然最美好的和谐的一面吧!

第二个是城市家居的摆设,创作者用一面面不同的墙隔开成一个个空间,上面黑装设了一个个窗口,几个墙的空间交错叠加,使得空间显得格外宽敞。无独有偶,在表现立交桥的时候,创作者也用了同样的手法,一个个斜倚的高架的侧面,使得立交桥栩栩如生。

再往上走,来到三楼,第一个就会看到《偷听》,在一个墙面上有一个立体的耳朵,宽厚的耳廓,里面还刻着纹路清晰的内耳。这样一只雕刻细腻的耳朵的造型使得墙面仿佛也有了生命,感觉俏皮有趣!旁边摆放着《穿过的眼睛》,有一个中老年的男子的面庞上,头上有着清晰的皱纹,浓厚的眉毛,笔挺的鼻梁,还抿着厚嘴唇,仿佛在思索。有意思的是创作者挖掉了他的眼睛,中间一个洞,显得深邃透彻。

中间有一个有洞的墙,里面仿佛是一个人举手投降一般。它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打破了人们日常的思维,墙应该是静止的,不动的。走近这个洞,我们听到“哒哒”投影仪的声响,上面投射到墙上有几十张各种旅行风光的幻灯片。墙不会说话,图片照在上面,仿佛墙在“自我介绍”。我在这里举几个我看到有趣的,有几个人在大鲨鱼的建筑物的嘴下摄影;有一群人在一个张着大嘴巴的模型下拍照;一个人蹲在狮子的大嘴的模型里拍照;三位美女在一个猫的嘴巴里拍照。诸如此类,不甚枚举,我要说的是,摄影本身就是一个创作,而通过投影仪的方式,既充满着怀旧的色彩,又显得别致!

在内墙上,挂着一组《行走的人》的照片墙,里面的人在沙滩上,在海洋,在山丘,在高楼大厦里,一个地方连续拍着几个不同的姿势,使我们身临其境,仿佛跟随着他的脚步,领略了各色的风景。沿着他的行走轨迹,在一组组相片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很多秘密。

参观完整个展览,我不禁感叹创作者的独到的眼光。《有墙隔耳》的展出提醒着我们要放慢步伐,多关注生活,怀揣着儿童般的好奇,再次打量着世界,原来这个世界别有洞天,连墙壁也会“说话”!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