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阖补泻法的概述与注意事项

来源:文书网 1W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主要是在出针后用手揉按针孔,使针孔闭塞,称作“阖;也就是补法;如在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揉按时,称作“开;也就是泻法。

开阖补泻法的概述与注意事项

概述

针刺在中国已经应用了数千年。在一本写于公元前479年至公元前300年名叫《内经》的书中,人们看到了有关针刺的内容。该书通过公元前约2500年中国一位名叫黄帝的帝王与其首席大臣对话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关于中医的知识。

中国人不相信魔鬼会使人得病,他们认为应从人体的内部去寻找病因。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阴和阳两种相反的力量。阴具有黑暗、潮湿、雌性的性质,而阳则具有光亮、干燥、雄性的性质。一旦两种力量失去平衡,人就会得病。

针刺是通过使能量进入或离开人体的方式,使阴阳两者恢复平衡的。其手法是在人体的特定穴位,用很细的针刺入人体。

在每个耳朵上有100多个穴位。穴位沿着与人体器官相联系的路线分布着,但并不与神经对应。将针刺入耳朵上的某点,能够缓解身体应部位的.疼痛或不适(不要在自己的身体上试针,针刺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

针刺治疗注意事项

1、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项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针法,不宜留针。

2、孕妇3个月以内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针;3个月以上者,上腹部及某些针感强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也应禁针。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针刺。月经期间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用针。

3、皮肤之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宜针刺。

4、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

5、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需待其恢复后再治疗。

6、体质虚弱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

7、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8、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等部位穴位,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