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教学设计

来源:文书网 2.71W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序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序曲》教学设计

《春节序曲》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学难点: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锣鼓、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大屏幕演示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场面,并轻声播放“春节序曲”)

1.师指画面问: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

2.根据学生回答,师引出课题《春节序曲》。

(设计意图:一上课,便以热闹的场面、欢快的音乐展现了春节喜气洋洋的情景,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愉快的春节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住。从而也激起了学生欣赏乐曲的热情。)

3.简介管弦乐。

4.简介作曲者及乐曲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乐曲背景有所了解,能更深入的理解音乐。)

[注:在上述环节中,录像画面一直演示,乐曲一直轻声播放。]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

二、整体欣赏,划分段落。

1.学唱主题音乐。

2.整体欣赏,想想:(1)乐曲情绪的变化线?速度变化线?节奏变化线?(2)想想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欣赏时,生边和师随音乐哼唱主题]

3.听后回答:(1)乐曲情绪线、速度线、节奏线?

(2)乐曲分几部分?曲式结构?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变化线使学生分段有了依据,不是单单凭感觉分段,从而降底了分段的难度。)

4.找一找,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主旋律各是哪几条?

(设计意图:找找各部分的旋律,使学生真正从理性上来认识各部分音乐。)

三、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提问:乐曲一开始所表现是怎样的场面?

2.欣赏第一部分:(分三部分欣赏,分别用a.b.c.表示。)

(1)欣赏a:1)听前提问:乐句

在演奏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2)两句在演奏时,仿佛两个人在干什么?

3)绘了怎样的场面?

4)分两组唱唱(唱出力度的不同)

(2)欣赏b:1)b与a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2)你在音乐声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3)欣赏c:1)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2)一次比一次热烈的音乐声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这三部分都围绕乐曲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但又各有侧重点,a.b.这两部分是通过对答式演奏及两个乐句对比,让学生想象过节时的情景,而c.这一部分通过音乐一次次热烈,让学生联想到人们的心情,从景到情,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4)再次完整欣赏A段,边欣赏边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手舞足蹈的表现音乐,感受更加深刻。)

《春节序曲》教学设计2

教学说明:

本课内容是上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节日欢歌》的第二课时,课堂中选取反映节日题材的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在课堂设计中,学生通过聆听导入、名曲赏析、活动体验等多种环节,熟悉优美的民族音乐,从中领略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特征,同时以节日音乐中的欢乐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好日子》,通过喜庆的情景导入。

2、《春节序曲》作品赏析,了解并掌握音乐作品的情绪、调式等。

3、学生通过体验拓展,以不同的形式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心态。

2、在对比、欣赏、聆听和实践体验中了解掌握五声调式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三段体。

3、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热烈的情绪。掌握五声调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

聆听欣赏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打击乐器、扇子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好日子》一段MTV,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充分进入喜庆气氛之中。

2、《好日子》把我们带进了节日的欢乐中,我们知道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喜庆的气氛。(举例)

3、由欣赏的感受导出课题:节日欢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二、名曲欣赏:

1、欣赏全曲,设问:请同学们感受音乐展现的是怎样的场面,可以想象描述一下吗?(播放《春节序曲》MTV)。

2、分段欣赏:

引子: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等如何表现的?

第一部分:(共2个主题)

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你能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一下这场面吗?

1)第一主题锣鼓喧天的感受,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打击乐器(锣、鼓、铃、三角铁等)表现一下过节的喜庆气氛吗?

2)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分析一下音乐的调式特点。(五声宫调式)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的音乐在旋律设计上出现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提示: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学生唱一唱旋律。

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老师提供扇子等道具)

第三部分:

请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体会到是第一部分的缩短再现。

3、整首乐曲的结构是:引子 A+B+A,(学生初步认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4、认识音乐家——简单介绍李焕之。(课件展示)

5、完整的欣赏一遍,感受音乐带来的节日喜庆,并区别出不同的主题表现。

三、拓展活动:

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个小组的拓展活动: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

四、互评小结:

学生互相点评刚才小组表演的效果,并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春节序曲》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湖南湘教版第七册第十一课音乐欣赏《春节序曲》P51

教材简析: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是李焕之创作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具有浓郁民族音乐特色的西洋管弦乐曲。作者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题,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节序曲》体验与感受过春节热闹的场面。

2、通过聆听《春节序曲》,体会乐曲的情绪,熟悉主题旋律。

3、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初步分析作品的结构,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创造性地参与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

能在乐曲中感受春节的喜庆气氛,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

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节奏、速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绢花、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师生随音乐节拍拍手,动一动。

师生问好

介绍乐曲作者和创作意图

1、聆听乐曲《欢乐中国年》,随音乐放松(课件)

2、聆听

通过多媒体,播放欢快的歌曲,既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又引出了过新年进入课题。

了解作者和作品取材,创作意图

二、初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

1、听全曲

提出问题:

仔细听一听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1、 聆听

2、回答听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归纳出对乐曲的总体印象。

三、复听音乐,划分段

1、复听全曲,提出问题

为什么呢这样划分?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仔细在感受一下为什么划分为三部分。

1、 生听后回答,说说划分的理由

2、再次感受

通过听、分析、讨论、等方法感受和理解音乐。感受乐曲浓郁的民族风格。

四、分段欣赏,感受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及所表现的情绪方面的不同以及了解乐器的演奏。

(1)聆听第一乐段

提出问题:下面一起来听一听第1乐段,你觉得这个乐段的情绪、力度和节奏是怎样的?(播放一段乐曲)

你觉得这么热闹的场面如果用图画来表示你觉得用什么颜色最好?生:

红,粉。

师:

如果用线条表示呢?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画一画

(2)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提出问题:第一乐段听完了,接下来我们在来欣赏第二乐段,听一听这一乐段的旋律跟第一部分由什么不同。(播放二乐段)

这一段的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那么听到这一段的乐曲,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呢?

这段用线条表示的话,你觉得用什么样的线条好合适呢?

5、哼唱主题

(1)师范唱

(2)用da哼唱主题

6、我们刚才哼的主题出现了几次,分别用什么乐器演奏。让我们再听一遍。

双簧管、大提琴、小提琴

7、学走秧歌步(跟主题走)

这么美得旋律老师忍不住想跳一跳秧歌舞了,你们想不想学一学。

秧歌的基本步伐叫:

四方步。

(师示范:

1、正面一遍,背面一遍 2、分解动作两遍 3、加快速度两遍 4、播放音乐原地来一遍)

8、跟着音乐走秧歌步 (第一次女生走,第二次男生走,第三次大家一起来,在跳的过程中用da唱模唱旋律)

1、 聆听,说一说

2、 感受

3、 画一画

4、 聆听

5、 想象

6、 画一画

7、 唱一唱

8、 认识乐器

9、 律动

11、全体同学合作

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其情绪。

利用比较法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音乐。

通过了解作品,认识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并通过“秧歌”来参与、感受音乐。

(五)欣赏第三乐段

提出问题:请你聆听这段音乐,边听边想,这一段和我们刚才听到的哪一段相似,又有什么不同、情绪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听出来的?你有何联想?

2、小组合作表现作品

1、 聆听

2、小组合作

帮助学生记忆各段音乐主题,理解乐曲情绪的变化发展。掌握复三部曲式结构的知识。

全体学生参与,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六)师小结(再次听赏全曲)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春节序曲》这首乐曲它不光适合春节,在各种喜庆的节日我们都可以用到它。比如奥运会,世博会等活动,让我们在这喜庆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课吧,同学们再见!

再次听赏全曲

  教学反思:

课前我先播放一首喜庆节奏欢快的歌曲,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也能很好引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说说过年的习俗等,使学生即欣赏了乐曲,又了解了过年的各种习俗,更加热爱生活。

这堂音乐课以欣赏为主,“动”、“听”结合。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理解音乐,我采用了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一、用不同的打击乐、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分句。从仔细观察教师的表现,到亲身体验音乐乐句的不同表现,学会分析音乐段落,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二、课堂交流,及时巩固了课堂教学,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检查了学习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这节课上,通过“组织教学”、“情景导入”、“主题音乐学习”、“知识拓展”、“体验表演”、“课堂小结交流”六个教学环节,一步一步走进音乐。从感知到进一步的体验,再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但能表现音乐,还能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

《春节序曲》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分析

《春节序曲》是李焕之《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于1954—1955年间,这一乐章广受人民的喜爱,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乐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曲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热烈欢快的大秧歌的场景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是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情绪。

学情分析

①多数学生的性格较为内向、表现欲不强、缺乏勇气。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通过情境创设法、游戏法、比赛法、集体合作创编表演法等形式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采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像,很好地渲染气氛,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② 很多学生的胆子较小,有从众心理,因此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集体合作表演的形式,这样就可以让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体会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并对学生的创作成果多给予赞许,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喜庆气氛,并在积极参与中感知这类题材音乐作品的多种特点;乐于与同伴一起交流欢快节日题材的歌(乐)曲的感受和见解,主动、自信地参与到表演活动中。

2、在听、唱、赏、奏、创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和“欢快节日”这一主题相关的歌(乐)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3、初步了解《春节序曲》的作者、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等相关知识;能哼唱乐曲的部分主题;了解管弦乐队中几种乐器的音色。

重 难 点 分 析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感受、体验音乐内容和情感,理解其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辨别乐曲的曲式结构、记忆主题旋律,准确理解乐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策略分 析

以学生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为导入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听、动、演、赏、唱、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欢乐节日的热烈气氛,亲身体验陕北春节情境,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分组创作、合作表演,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红绸带、手绢、秧歌曲谱等

教学过程与手段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媒 体

设计意图

导 入

一、导入

播放春节晚会中新春来临时“倒计时”的视频片段,引出话题。

欣赏

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入手,通过看画面、谈感想,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自然导入《春节序曲》的欣赏。

通过导 学

二、片段欣赏

1、欣赏片段一,思考: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特点?

2、欣赏片段二,思考:与前段相比,在旋律、节奏、速度上有

什么不同?

3、导出课题

①提问:是否听过?

请学生“讲曲名、猜曲名、创曲名”。

②师揭示曲名

简介作曲家和作品创作背景。

③师生互动,谈谈全国各地过春节时的一些民俗活动。

师小结:主要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等。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全国各地的春节民俗活动更是千资百态,如广东有舞狮、做大戏、武术表演等;湖南有舞龙灯;我们崇明在年初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后来就含有开门大吉、高升发财的意思。

在陕北地区,人们则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来欢度春节,那就是敲锣打鼓、扭大秧歌舞。

三、“主题”学习

1、欣赏引子

① 听音乐思考: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② 根据老师给定的锣鼓节奏,先边念边模仿演奏,再请学生进行敲击,给音乐伴奏。

2、欣赏主题1 。

根据音乐力度的变化,学生拍打节奏,再听音乐,想象场景。

3、欣赏主题2。

通过老师唱,学生即兴表演秧歌舞后,用语言描绘刚才看到的场景。

4、欣赏主题3。

①教师演唱陕北民歌《新春秧歌闹起来》,学生学唱前四句(主题3)。

②学生欣赏,思考:主题共出现了几次,分别用什么乐器主奏?

③谈主题给你的感受。

四、实践体验

1、分组操练,教师巡回分别指导。

打击乐组: 创编喜庆锣鼓节奏,并进行合作演奏。

舞 蹈 组: 生生互动学习走秧歌舞的基本步伐――“十”字步。

歌 咏 组: 生生互动学唱陕北民歌《新春秧歌闹起来》。

2、合作表演

五、完整欣赏

思考:乐曲最后一段和哪段相似?有何不同?用字母写出乐曲结构。

欣赏、比较,讨论

欣赏,模仿伴奏

听音乐拍节奏,想象场景

表演舞蹈,唱陕北民歌

分组练习

合作演奏

通过片段欣赏,从音乐要素入手把握乐曲的情绪,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略的了解;并通过两段乐曲在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比较欣赏,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要素对作品的情绪、风格、音乐形象的刻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简要介绍曲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乐曲情绪、风格、以及乐曲所描绘情景作铺垫。

通过敲击锣鼓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为后面的创编、演奏做铺垫。

使学生在听、动、赏中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理解乐曲,运用联觉提高学生的欣赏与表现能力。请学生即兴表演,发挥学生的特长,其他同学通过直观感受,进行描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了解主题3取材于陕北秧歌调,并通过学唱,加深学生对主题的印象,为下面的思考做准备。让学生了解民间音乐与作品创作的关系,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使学生懂得学习民间音乐的重要性。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特长,选择小组进行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由前面的初步感受乐曲,到学生切身体验,再到完整欣赏乐曲,逐层深入,使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以及乐曲所描绘的陕北春节情景。运用视、听结合,从视觉上对管弦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课堂演练

六、课堂拓展――“小舞台” 节日欢歌大比拼

比赛规则:

① 分四组,一个裁判,一个统分员,说出什么节日什么歌名的同学加10分;说出节日、歌名并能演唱的加20分,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② 以积分多的小组为胜利,比赛时间4分钟。

欢歌大比拼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一首反映春节题材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感受了陕北春节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闹气氛;通过同学们自己敲、唱、跳,亲身体验了陕北春节的热闹、欢腾;通过进行节日欢歌大比拼,同学们对节日里的歌曲有了更广泛的了解。由此使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欢快的节日更少不了音乐的陪伴,让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板书设计

一、片段欣赏

二、“主题”学习

三、实践体验

四、完整欣赏

五、课堂拓展――“小舞台” 节日欢歌大比拼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