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故事(精选21篇)

来源:文书网 2.93W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端午节的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端午节的故事(精选21篇)

端午节的故事 篇1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故事 篇2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国人,父兄都被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队伍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故事 篇3

在古代先民们认为五月为“恶月”或“毒月”。五月南方天气已十分炎热,雨水大量增多,山洪暴发突然而无妨。人们为了求生,便利用自然界中葫芦绑在身上,险中求生,这时葫芦被称为“腰舟”。

由于葫芦特殊功能,能在危急时刻救人性命,人们便对葫芦产生了崇拜。后来演变成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挂葫芦习俗。在北方即是家里没有葫芦,便用剪纸剪一个葫芦贴在大门上。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作用。葫芦本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由于葫芦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民间有用葫芦去病化煞习惯,可将桃木八卦葫芦挂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驱瘟、带来好运作用。

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谐音。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自农历四月末就有小贩在街上叫卖了。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端午节的故事 篇4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

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非常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非常多。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故事 篇5

端午是一个好节日,既不用像春节你来我往互相伤害,也不像清明之类的蒙上一层恐怖的阴影,充满民族色彩,活动又多是我童年十分期待的。

我在北方,离水远。并没有划龙舟这样的大型的活动,所以一些闲散的小活动深深地撩动着童年的我,每每都期待的前一晚睡不着觉,因为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要踏青。等我到了南方我才知道,原来清明也会踏青,现在想想可能是清明我们家乡的雪还没化完吧。现在的我并不能记踏青哪里好玩,只记得童年时的兴奋,未知的的树木,各种没见过的花草。前一天晚上睡在哥哥家里,跟他挤在一张单人床上,两个孩子也并不觉的挤,再用他的闹钟订上五点半,期待到恨不得一下子就到天明。好不容易盼到天亮却只有我一个人醒来,哥哥也因为赖床而只剩下我向窗外忘,看着早早踏青的人呢忙碌着,有的已经回来,有的刚要出发。

踏青的过程总是轻松愉快的,虽然我并不能记得很清。哥哥家里很早就有车,总是叔叔带我们开去很远的郊区外折下高高的树枝,还记得信佛的姑姑说过就是植物也有生命的,所以不能折老树枝,不好的。父亲也会去很远的地方折给我蒲棒的叶子,长长的,高的有一人多高,有的还带着绿色的没长成的蒲棒,散发着清香的气息。妈妈也会买上一束香草,里面有种子,像豆荚一样黄色的干草,有着特别的节日的味道。

折完树枝我们就会去逛早市,回到家里就要用到刚刚折回来的树枝来挂葫芦,葫芦是早早买好的,那些年葫芦还都是纸做的,带着长长的流苏。翠绿的树枝映陈着,漂亮到让我难以忘记。等到下雨天,雨水带着葫芦的颜色滴下来,像彩虹汇入街道。

记得在老房子的时候每到端午之前好像都会有婶婶和姑姑们一起来我家包粽子,有肉的有豆子和大枣的,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包粽子。后来因为我们搬出老房子了,粽子我也不太喜欢吃,而新房子也不够大不能凑齐一大家子人一起包,所以已经很久不包粽子了。逛早市妈妈总会买很多我喜欢的东西例如鱼形的氢气球,和一个淡绿色的香囊,里面也装满了香草,带着特有的味道。早饭的时候妈妈会拿出许多的茶叶蛋,前一天煮好的,很入味。吃完早饭,我就回央求妈妈帮我把氢气球系上一块重物,让它保持着漂浮在空中但是并不碰到天花板,这样就能随着屋子里的气流来回走动了。

再然后我就长大了。稍微大一点的我就开始自己准备我的端午了,各种颜色的绳子编成一起就成了端午戴的五彩绳,听说可以避邪。所以还没到端午我们就会买来一堆绳子在课堂上悄悄的编,编好后送给喜欢的人,我也干过这样的傻事。

再到后来我就上了高中,遇到了我第一个真心喜欢的人,爱情真的是很美妙的东西,真的会有心大力撞击胸膛的感觉,看过了时间规划局这个电影,那里的人开始启动自己的时间的时候就会有彭的一声的心跳声,是一种大力到让人上瘾的声音。我想我那时也是这样上瘾的。所以端午节的彩绳只编两条,我一条,他一条,他的是黑色配红色,我的是蓝色配白色,他的皮肤黑尔健壮,黑色,刚好配他不良少年的形象。那年给他五彩绳的时候他正在外面上网,我直接给他送了过去,他还是露着坏坏的笑,然后我也直接和他一起玩一款当时很火的游戏,我们在那晚一起建了新角色,通宵了一晚上,第一次通宵的我竟然也不觉得困。第二天走出网吧大门时我被端午早上的阳光晃到了眼睛,多年以后仍然忘不掉。尔我也仿佛偷偷的发了誓,说我再也不会爱上任何人了除了他。

然而我爱了很多人,可那种上瘾的心跳的感觉,却像随着我的青春一样再也不见了。我们的家乡很小,有一个西湖公园,我曾经跟我的好闺密说过,端午的早晨去那里走一圈,你想见的不想见的人就都可以见到了。

虽然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里。

端午节的故事 篇6

以临近端午节前夕,孩子们都听到要过节都高兴的发出了欢快的笑声,幼小的孩子们都等着大人们包粽子,讲故事。而我们也将人世尘俗抛掷脑后,投入到节日的.欢乐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节,我很想念屈原前辈。屈原是谁你们可能不知道,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楚王时期有一个人叫屈原,那时的他怀着才高八斗的智慧,他向楚王自荐,可是却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绝和抹杀,最后,楚王却因不耐烦将他逐到边疆,后来,屈原觉得自己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己一心钟爱国家可没人知道,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罗江。那个地方的人觉得他很伟大,我们为了纪念他,他们不想让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鱼吃粽子别吃屈原的尸体,后来称这一天为端午节。这一天便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你们听了故事一定很是感动吧!其实我也是很感动的一塌糊涂呢!

可是听了这个故事,我虽然敬佩他,但我觉得,他就不应该就这么结束自己,是个人就会有不足之点,他肯定也会有不足之点,他应该继续学习和改正他的不足之点,从而改变的更好,而不应该因为一点挫折就当懦夫。如果屈原能明白这点而不去投江的话,他将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说道端午,我不得不把故事放到一边了,还是讲讲我家乡的习俗吧!

我家乡的习俗你可能还是不知道,每当端午过节的时候,我们家乡就要荡秋千,我也不例外。今天,我也荡了秋千,其实他的寓意是荡掉所有的怨恨和烦恼。

最后还是要给大家说一声“祝大家节日快乐!”

端午节的故事 篇7

楚国的大夫屈原早就瞧出秦昭襄王没安好心,屡次三番劝过楚怀王,要他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终于听了靳尚、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连自己的命都丢了。如今楚顷襄王做了国君,不但没把这批人治罪,反倒重用他们。屈原看着这一批人只图眼前安乐,目光短浅,胆儿又小,一味向秦国迁就让步,割地求和,这样做正是拿肥肉去喂老虎,楚国早晚要亡在他们手里。他心里苦闷得没法说。他痛恨靳尚、公子兰这批人,以为不能跟他们在一起共事,就打算辞职。可是一想到楚国的地位这么危险,又不忍心就此走开。他劝楚顷襄王收罗人才,远离个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好为国家争气,替先王报仇。靳尚、公子兰他们这几个人就怕屈原在楚顷襄王面前老提起反抗秦国的话,怕打起仗来自己不能过好日子。他们把屈原看作眼中钉,非拔去不可。

屈原还是劝楚顷襄王去联络诸侯共同抗秦。靳尚、公子兰他们就天天在楚顷襄王跟前说他坏话。靳尚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见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不报先王的仇,公子兰不敢提抗秦,楚国出了这种不争气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呐?’大王,您想想这叫什么话啊!”楚顷襄王问了问公子兰,公子兰也这么说。楚顷襄王大怒,把屈原革职,放逐到湘南〔现在湖南省洞庭湖一带〕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国强兵打算,反倒给人排挤出去了。到了这时候,他简直要气疯了。他不想吃,不想喝,弄得面容憔悴,身子也瘦了。他憋着一肚子忧愤没处去说,在洞庭湖边、汨罗江〔在湖南省湘阴县北,向西流入湘水;汨mì〕上,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歌儿。

屈原有个姐姐叫屈须。她听说兄弟的遭遇,老远地跑到湘南去看他。她找到了屈原,一见他披头散发、脸庞又黄又瘦,不由得掉下眼泪来,说:“兄弟,你何必这样呐?楚国人哪一个不知道你是忠臣?大王不听你的话,那是他的不是。你已经尽到了心了。老悲伤又有什么用呐?”屈原说:“我伤心的不是我自己的遭遇。楚国弄到这个样儿,我心里象刀割一般!”屈须说:“可是君王不肯听你的话,反对你的人又有势力,你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怎么斗得过他们呐?你的脾气太耿直,我担心你会吃亏,如今果真落到这个地步。叫我怎么放心呐!”屈原说:“我知道我忠心耿耿会招来不幸。可是我怎么能够眼看着国家危险不管呐!只要能救楚国,就是叫我死一万次我也愿意。如今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国家大事我没法儿管,我的主张没处去说,我大声呼喊君王,君王也听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疯了。这样儿下去,还不如死了好。”屈须摇摇头,说:“别傻了!要是你一死,国家就能够好起来,那我也愿意跟你一块儿死。可是你这么糟蹋自己,对国家不但没有什么帮助,反倒还会带累别人也这样消沉下去。”屈原叹了口气,说:“那么怎么办呐?”屈须说:“将来君王也许会明白过来,那时候你还可以给国家出力。”屈原在流放中,经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地,还是经常受冻挨饿,生病没钱医,死了没钱葬,遇到天灾人祸,就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悲惨的景象,更加深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欢写诗,这会儿诗写得更多。《离骚》这首有名的长诗,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端午节的故事 篇8

端午节到了,家家都飘出粽子香味。节日味道随着粽子清香沁入肺腑。试想,在当今快节奏生活中,如果没有了粽子,还真很难找到其他属于这个古老传统节日特征。沈从文《端午日》里那样丰富多彩民风民俗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也一点点消失在时代步伐中。可那些多姿多彩节日习俗,总是让人怀念。我也总会在这个传统佳节之际不由梦回童年,一遍遍在心里回味儿时过端午情景。

老家在苏北一个偏僻乡村。每年端午,都已是农村“大忙”季节。家里人多劳少,农忙时候,我都是算是主劳力之一,也就只有在端午这一天,我可以不下田,专门在家里忙家务。记得那时爸爸会一大清早就到镇上称点肉,买点鱼放在家里。平时吃不上这些,也只有过节这天才奢侈一次,打打牙祭。我则早早起床,忙活好其他家务,就提着篮子,去田间地头采集各种野草回来留着下午烧水洗澡,说用端午这天百草烧水洗澡可以保整个夏天身体健康,不生皮肤病。那时在农村老家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习俗之一。百草当中最重要是艾草和菖蒲,当然还有河边金银花,田头薄荷草等,我把各种野草采回来,放在我家那口八张锅里,把锅里放满了水,再在锅里放些鸡蛋和蒜头(有时蒜头是放在灶膛里烤),这些都是必须得有,也是端午习俗之一,然后就开始烧,一直把水烧开。烧开水,是青绿色,水烧开了,鸡蛋也煮熟了,蒜头也煮烂了。蒜头我们不稀罕,我们稀罕是煮鸡蛋。我们姐弟几个最起码可以一个人分到一个鸡蛋,因为平时鸡蛋都要省下来卖钱补贴家用,只有端午这天才能吃到煮鸡蛋。那时我们总是把圆滚滚热乎乎鸡蛋捧在手里把玩,舍不得吃。鸡蛋壳也沾染上了青绿色,看起来更加诱人,闻起来除了蛋香还有清香。那时我们经常是把鸡蛋把玩到晚上,才小心剖开鸡蛋壳,慢慢把鸡蛋吃掉。水烧开以后,捞出里面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木桶里,待温了后洗澡。把弟妹们洗好澡以后,还得给他们系上丝绒线。那时端午时候,镇上到处都是卖丝绒线,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因为在老家端午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洗完澡孩子,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要系上这些绒线,一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晚上相会搭建七彩桥。

说实在,我一直都不知道这些习俗是怎么由来,也没有听村上老人讲过。只知道那时家家都这么做。而且我一直奇怪是那时每年端午我们村上竟没有人包粽子,但家家却都热热闹闹。即使是农村最忙时候,也冲淡不了节日气氛。下傍晚总是看到几乎所有孩子都洗干干净净,手里都拿着煮鸡蛋,脖颈上系着五颜六色丝绒线,在小伙伴面前炫耀。我是直到上了初中才知道端午是纪念屈原节日。以前我对这方面知识了解完全是空白。因为家乡河流少,所以所谓赛龙船等这些与水有关传统习俗我们那里都是没有。

时隔十几年,那些儿时节日习俗,也在老家逐渐消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如过节,节日气氛也淡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找不到那些曾经用来烧水野草踪迹了。只是不知道,孩子们现在不系丝线,牛郎织女没有喜鹊搭建七彩桥,他们怎么相会呢?哦,忘了,现在老家,连喜鹊也很难见到了。

端午节的故事 篇9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故事 篇10

每当我一个人散步在池塘边,看见嫩绿的芦苇叶长茂盛的时候,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人们会用它的叶子包粽子,粽子可好吃了,粘粘的,一口就能出个蜜枣来,真让人回味无穷。

想知道端午节怎么来的吗?下面要我来告诉你们吧!一次我无意中,从《七彩语文》中得知,每年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自幼聪明,才华出众;二十多岁就参与楚国朝政,楚怀王很信任他,尽管朝廷中有些官员想方设法栽赃陷害他,破坏他和楚怀王的关系,但是他公正廉明,直到楚怀王去世。

后来,楚怀王儿子继位,他年轻气盛,亲信常言,将屈原免职流放。不久楚国一天天衰败,最终被秦国吞灭,屈原憎恨世界浑浊不清,没有光明,非常痛心。于是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江里,当地老百姓直到了,都划船去救他,船在水面上像巨龙一样腾飞,也没能救出屈原,人们听说被水里蛟龙困住,又开始往水中扔五色线扎好的粽子,希望能赶走蛟龙。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买绿豆糕,赛龙舟,门前插艾条等一些民间习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故事 篇1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的故事 篇12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蓄兰沐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关于端午节故事短篇:纪念介子推说

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关于端午节故事短篇:源于勾践操练水军说

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端午节的故事 篇13

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马上到了,突然发现在胶东半岛东部的小矿山的偌大院里就留下我一个人,在这里一个人就这么留下了,那么的孤独和荒凉,站在院里让蒙蒙细雨给我洗礼。大家都回家过节了,放了3天假,导师回长春了过节却说回去办理学院事情留下了我一个人在这里,这个小山村这个大院里。

在过2天就是端午节,又是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却全世界承认的韩国人的文化节日,在我故乡是另一种含义的,我们把它称为五月节,是为了怀念我们的民族原始祖先-在中原族屠杀中逃出的2对蒙古族男女的,小时候这一天我们会早早起来用艾草堵住耳孔,不说话的情况下把前一晚上放在外面的井水喝一口,听说这是个受到诅咒的水,可以保佑你健康吉祥。然后吃奶油和炒米喝完奶茶拿着妈妈给煮的鸡蛋到附近最高的沙丘上,此时是沙丘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有我们这样的小孩,也有大人,大家一起说说笑笑一起游戏,直到累了才去河里洗澡回家,因为在我们那里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可以下河游泳的。

现在长大了,上大学了,离开家了,对于艾草,鸡蛋和那个现在政策看来有点民族化的故事慢慢的从我的生活中疏远,更多的是圣诞节。情人节来代替,故乡还是故乡,但变化很大,人还是哪个人却岁月不饶人每一次看见发现父母都会老了很多,每一次回去的时候充满了愉快的心情离开的时候却成了淡淡的忧伤,每一次都祝福家乡和亲人们吉祥如意。

终于毕业却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去适应这个社会,就如屈原当时不适合在南宋的朝代生活一样,屈原可以选择死亡来结束他的一切,而我只能逃避-参加考研一族,然后继续上课在长春街头奔跑于生计的兼职。偶尔会觉得自己很累但就那么一瞬间,下一秒我会想去图书馆看书还是去文化广场散步还是鸽子楼对面的饭店来点烧烤或者坐239去高新开发区来不来的及画一张图挣点外快呢。

或许我应该给自己放个假了,就这个3天,在这个山东的东部烟台所属的小山村,背上陪伴我三年的我的包拿上我廉价的数码相机消失在大自然中让自己自由的感受自由的感觉,是啊,给自己放个假,那怕这三天我不属于导师-课程论文-没完没了的工作,属于自己的我。

走,过节去,不管是青岛的啤酒还是烟台的海鲜或者泰山的山味跟我没有关系,但我可以留下我的足迹在那里让我的人生回忆中增加几道亮丽的风景线。

端午节的故事 篇14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

一年春夏之间,两岸连续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曹娥她爸怕错过渔汛,他不顾曹娥反对出江去捕鱼。

父亲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后来,曹娥沿江向上、下游找寻还没见到父亲。太阳快落山了,曹娥从她父亲的伙伴口中得知:他们一起在张网,突然一个大浪,将她父亲的小船推进漩涡,让水冲走了。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大叫一声“父亲、父亲”,拔脚朝下游追去。

她在江边来回哭叫。第八天,曹娥望着江水,看见她爹在跟水搏击。曹娥纵身向江水扑去。

又过了三天,江面风平浪静,人们却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盘旋,隐隐约约像有人在游动。人们赶过去,发现正是曹娥和她的父亲。曹娥虽然死了,但是她却能够找回父亲的尸首,将他负到江堤边,人们都说这是她的孝心感动天。

据说波涛汹涌的曹娥江水在流经曹娥庙时总是平静的。当地百姓认为,那是因为江水自觉愧对孝女曹娥。

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他们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塑了她的像,尊她为“孝女娘娘”,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将这条江改名曹娥江。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各省各府都有来拜曹娥孝女娘娘的,许多人题词送匾赞扬曹娥的孝行。

据说,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许多人将端午节视作怀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端午节的故事 篇15

五月初五那天,我早上一起床,就看到每家每户门前都插着艾草,我们家也不例外。

我们的早点是粽子。在吃粽子时,我想起这么一个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当时楚国被别的国家所灭,屈原不愿投降,为了表达他的爱国精神,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湖南的旧罗江自杀了。老百姓为了不让鱼把屈原尸体吃掉,就包了许多许多的粽子,扔进旧罗江喂鱼,表达了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以后,每到端午节,人们都包粽子纪念他。

端午节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传说。据说白蛇精白娘子迷恋上了凡人许仙,白娘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不做任何坏事,她和许仙结为夫妇,一直过着美好的生活,不久便生儿育女。可是有一天,有个叫法海的坏和尚一心想拆散他们一家,就把许仙骗上了山,对他说,他的娘子是一条白蛇,在端午节的时候,给她喝雄黄酒,她就现出原形来。正如法海所说,许仙给白娘子喝下雄黄酒后,白娘子立刻变成一条巨大的白蛇,扭动着身子。这下许仙竟然被吓死了。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去盗仙草,一路上山高路远,凹凸不平。爬到山顶时,山神来和她决斗,白娘子和他打得你死我活,遍体鳞伤。历经千辛万苦,白娘子终于拿到了仙草,救活了许仙。狠毒的法海见还没拆散他们,又把许仙骗来,给他一个圈子,让他在白娘子梳头时,戴在她头上,会保她平安的。毫无警备之心的许仙真的照办,他把圈戴在白娘子头上,白娘子就被收了进去,关在雷峰塔内。。。。。。。

我吃着喷香的粽子,想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幸福的白娘子,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端午节的故事 篇16

介子推曾经作为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子追随重耳四处流亡。重耳断粮数日,再不吃东西就会死人。这时候介子推竟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成了肉汤送给重耳吃。重耳吃饱喝足之后,询问缘由,发现了介子推的伤,很是感动。重耳表示,以后自己得到国君之位,一定要重赏介子推,报答活命之恩。

可是,等到重耳回到晋国,夺得国君之位后,遍封群臣,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心中怨恨,于是写了一首《龙蛇之歌》来表达自己的哀怨。然后,介子推带着母亲离开了朝堂,回到了故乡。有人把介子推的歌谣告诉晋文公,晋文公遗憾不已,连忙派人去寻找介子推。打听到介子推住在山中,就到山中寻找。可介子推就是不肯露面。晋文公也是阎王脾气,竟然下令放火烧山,认为介子推为了活命,必然出山。没想到介子推竟然抱着一棵树,活活烧死了。

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纪念,表达自己的悔恨,晋文公下令,以后五月初五那一天,都不许生火做饭——大家提前几天做好了粽子之类的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后来,其他国家了解到介子推的故事,也很是感动,推广开来。中原大地,长江流域,都在五月初五纪念介子推。

端午节的故事 篇17

《后汉书·曹娥传》记载,曹娥,虞皂湖乡曹家堡人。父曹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沉。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自投于江而死,三日后抱父尸出。”

译文:“曹娥之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当时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哭寻父亲。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三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

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上虞县官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后蔡邕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为一谜面,谜底为绝妙好辞)。

在浙江的东部地区,当地居民把端午节看作是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端午节的故事 篇18

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吴王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并将伍子胥赐死。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故事 篇19

吃粽子。这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起源于对屈原的祭奠。吴均《续齐谐记》记述:屈子投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目的是让水中

动物吃饱了,就不再伤害诗人的躯体。以后的吃粽子便是从吃竹筒米演化而来的。端午节家家都要吃粽子。粽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就外形而言有三角粽、一角粽、方粽,还有小粽联束成串,在唐时称为“百索粽”,宋时称为“九子粽”。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魏晋时代已经盛行,周处的《风土记》已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记载。唐宋时代,粽子已成名食,不仅为皇宫所喜爱,而且成为民间市场和一般百姓家中的美食。唐都长安有专门制作经营粽子的店铺,还“将粽揍(堆)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以吸引顾客,“百索粽”还是唐代皇帝赏赐臣下的名食。到宋代,端午粽子种类更多。明清时代,粽馅也丰富起来,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核)桃等;清代乾隆年间还出现了火腿粽子。今天,粽子已经成为超市和民间市场的美味食品,每逢端午节,更是到处“风和角黍香”,传统文化和谐地保留在现代生活之中。

端午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他们大清早起来,就穿上漂亮的新衣,佩戴上婆姨们在节前为他们制作的黄布虎、猴子、彩粽等吉祥物,和四邻小孩子在一起交谈、攀比,看谁的佩戴多,谁的最好看。端午节这天,新婚的女儿女婿要“回娘家去戴草帽”,吃端午饭。端午饭的主食是粽子,热腾腾的箬叶粽香味四溢,馋得人直流口水,席间谈天说地,笑语欢声,粽子拌白糖、蜂蜜,品味出生活的甜蜜温馨。爷爷的兴致来了,居然和孩子们互猜起谜语来:

珍珠白姑娘,许配笔叶郎,

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

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

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谜底就是“粽子”。端午又是“女儿节”,这一天“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午节(女儿节)归宁之俗,含有孝敬父母长辈、回娘家看看之意。女儿回婆家时,娘家要给女儿、女婿赠送雨伞或草帽,以示关爱;还要带一些粽子给婆家的人,一则表示亲家的友情,二则也是包粽本事的显示。

端午节的故事 篇20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除了这四个大家熟知的节日以外还有很多节日,比如有:七夕、元宵、重阳……

而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即将到来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说端午是太阳的节日,中国还有一个是月亮的节日,就是中秋。端午节是在中午过,是驱邪的节日。太阳可以驱邪嘛。其实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这个节日,这是一种战斗的图腾,是向邪恶进军的,艾草代替的是剑。

中国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黄酒。这是一个很悠远的民族的节日。屈原选择在端午节殉国,把端午节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来这是一个伸张正义的节日,表现的是对龙的图腾崇拜,是出于人们对自然的恐惧;而屈原,赋予了这个节日新的意义,《离骚》是千秋绝妙词,“若无泽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绝妙词”。这个古老的民族的习惯,因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义。拿今天来说,现在讲究和谐社会,所以每个战斗都是为了和谐。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希望大家牢记在心!

端午节的故事 篇21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磨快镰刀收割麦子的时候,路旁河畔,田头地角,荒山野岭,坑坑洼洼,艾蒿长得挨挨挤挤,热热烈烈,已经高过了麦子的个头,齐刷刷站立在山村乡野,如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迎风飘展,如同淳朴善良的村姑,一日比一日更显妩媚风韵,她散发出浓烈馥郁的芳香,氤氲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心间,这当儿端午节便姗姗而来。端午前一天的下午,母亲忙完农活,让我在不远处等着她,她便会跨过一道一道田埂,穿过一畦畦麦田,登上高而陡峭的山崖或者深入到很少有人去的山沟。五月的阵阵热风伴着麦香混合着艾蒿的气息追赶着母亲的背影,风一吹,那些艾蒿就摇曳起来,在母亲的灰蓝衣衫映衬下,艾蒿露出银白叶背格外亮眼,母亲一面采撷艾蒿,一面叮嘱我别过去。她走一步,采一株,放入竹篮,采一株再一回头,看看远方的我,母亲采撷的动作,似优美的舞蹈,似诗中节律的跳动。她那近乎苛刻挑剔的态度,让童年的我甚是好奇,我问母亲:“我们田间也有野艾呀,为何去那么远的地方采集?”母亲笑着说:“近处的艾蒿是人们脚踏、牛马驴羊所啃啮的,而远处山沟里山崖上是人们少去的地方,那里的艾蒿光洁鲜亮、枝大叶肥。”母亲采撷艾蒿免不了被露水打湿裤脚、前襟,甚至被山树刮破手臂,但母亲毫不介意,宝贝似的挎着一篮子鲜嫩的艾蒿从山坡上披着夕阳的余晖走来,母亲的笑声流淌在艾香里。

一路艾香把我们送回家,母亲又开始忙活着插艾,她插艾蒿是极有讲究的,她总是洗净手,换上干净的衣衫,先是坐在庭院,一一遴选野艾,叶大厚实的插用,嫩叶、叶尖放在簸箕里晾晒留做他用,然后像一位虔诚的信徒,小心谨慎地在我家门楣上、门板上、门环上、窗棂上,甚至床头上都插满了艾叶。末了,在我们衣襟上也别上一些鲜嫩的艾尖,之后在胸前比画着什么,嘴里念叨着什么,在一旁的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做祷告状,不住地问母亲:“为什么插野艾呀,你在念着什么?”母亲一脸的严肃说:“野艾是一种仙草,能保平安。”顷刻之间,淡淡的艾蒿草浓浓的香味,也在院落里弥漫开来。这些白白亮亮的闪着淡绿色的精灵,如菊一样在晚风里羞涩地摇曳,如同节日的盛装,如同美丽村姑头上的蝴蝶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夜,许多蚊蝇不叫、毒虫不咬了,我们枕着郁郁的艾香甜甜入眠。艾蒿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成了一种有灵性的仙草,有时身上生了毒疮,母亲用艾叶熬水擦洗患处,用不了多少时日就好了,有时肚子疼痛,用隔年存放的艾草熬汤喝下,肚子竟奇迹般地好了。每每此时,母亲总会认为是祷告起了作用,认为是艾蒿这种神奇的仙草在冥冥之中庇护着我们一家岁岁平平安安,年年健健康康。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