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来源:文书网 1.36W

我镇地处监利县西部,拥有版图面积144.4平方公里,第二轮承包耕地面积101906亩,总人口70265人,其中农业人口60889人,农业户数14460户,农业劳动力31762人,辖38个行政村,362个村民小组,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98元。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一、综合配套改革情况

1、精减机构和分流超编人员。我镇现有班子成员9人,机关工作人员51人,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按监办[2004]17号文件规定做到定编、定职、定岗,并将完成竞争上岗及分流工作情况在网上公示,镇机关不存在编外借、聘人员。镇机关按规定只设置了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管理所(现有在岗职工15人)。

2、合理设置县直部门延伸派出机构。根据监办发[2002]48号文件,我镇属县垂直部门管理的单位仅国税、地税、工商、土管、交通、派出所、法庭等七个延伸派出机构。撤消了企管会、文化站、教育组、水产站、林业站、农机站、房管所、环保站、物价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等十家单位。我们对县直部门延伸单位,一是抓好编外人员的清理,按政策一个不漏的清退到位。二是对编内人员一律实行竞争上岗。例如:交通分局原有16人,通过竞争上岗,现在只9人在岗。国土所原有职工12人,通过竞争上岗,现在只有5人在岗。对编内所有下岗人员按政策予以妥善安置,主动分流人员每月按基本工资的70%发放生活费,竞岗分流的落岗人员,严格按基本工资的60%发放生活费,目前,各单位运行正常。

3、对涉农转制单位的人员实行基本养老保险。我镇转制单位涉及到水管站、兽医站、农技种子站、城建所、文化站、水产站、林业站、计生服务站共8家。实行转制后。原有的77人都参加了养老保险,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

4、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一是政府与各服务单位或个人签订了规范细化的服务合同,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二是实行定期考核细则,严格按合同中的方案对各服务组织或个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必须由群众代表签字才能认可。三是按合同足额兑现“以钱养事”资金,不克扣,不挪用。四是对“以钱养事”资金管理制定了实施细则,严格按合同规定兑现。

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1、实行了农村中小学校经费“校财局管”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了初中、小学两个核算点。即:**镇初级中学义务教育经费初中核算点,**小学义务教育经费小学核算点,配备了专用电脑及软件设备。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集中支付”原则,按时足额支付公用经费、危房改造经费,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学校的相应账户,保障了我镇中小学春秋两季开学正常运转。2015年,春秋两季共拨公用经费334.1万,校舍维修费182万元,贫困住宿生生活困难补助18.2万元,共补助初中贫困学生188人,贫困小学学生82人,初中人平每年750元,小学人平500元。

2、2015年,我镇春秋两季开学严格按省物价厅、财政厅、教育厅的收费文件标准执行。只代收了作业本费、非免费教材费,并对此进行了“三公示”,即:收费文件公示,收费项目公示,收费标准公示。全镇中小学制定了在岗绩效工资补贴发放方案,严格按方案

对在岗教师进行绩效考评,按考评等级,按时直接拨付到教师个人工资账户。

3、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情况:拨付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年3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500元,此数县财政局已足额直接拨付到了学校账户。

4、“普九”债务:全镇“普九”债务共94.44万元,其中**初中47.35万元,**小学26.96万元,**二小20.13万元。由县财政分期直达债权人个人帐户。

三、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严格执行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制度。2015年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情况:拨付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共计174.64万元,其中农业税附加免征补助资金125.59 万元,转移支付缺口补助资金27.65万元,村干部在职补助11.4万元,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10万元,均已按数全额拨付到村。不存在抵扣、挪用、截留国家转移支付的现象。

2、切实执行“乡财县管”制度。自2015年以来,我镇的财政资金全部进县财政笼子,实行按月拨付制度。每月由镇财政管理所编制当月预算计划报县财政局,经审批后按月拨付。

3、按时足额发放村干部工资。年初由镇政府行文,根据村的规模大小,定编、定员、定报酬,发放标准与工作绩效挂钩,年终考核评定等级按数发放到人。

4、不折不扣落实五保户的供养经费。按照省、市、县的规定:集中供养的73人按人平1800元,分散供养的67人按人平1525元,每年分期拨付给镇福利院或以“一本通”发放到人。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乡政府与“六大”服务中心签订了“以钱养事”承包服务合同和固定支出项目合同,服务组织与服务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和劳务合同,劳务合同既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又责任明确、职能具体、便于量化考核结算。

对合同承包主体履行合同情况实行日常检查考核与半年、全年综合考核结合。强化“三卡一台账”管理(农民签字卡、村组织签字卡、乡镇签字卡,项目服务台帐),确保日常管理到位。半年、全年综合考核以业务主管部门、乡政府、村级组织和服务对象为主。政府成立了考评工作组,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基本原则,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评”的方式对各中心进行了半年、全年综合考核。“一听”,即听各服务中心工作汇报;“二看”即看各服务中心工作运转情况;“三查”即各服务中心根据考评细则和评分办法进行自查;“四评”即乡考核组根

据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评分,然后上报乡党委研究,确定最后得分。县业务主管部门也依照考评细则对各中心进行了严格考评。

2011年,县政府下达我乡“以钱养事”资金指标72.73万元,其中固定项目支出26.97万元、常规项目支出45.76万元,通过精心组织、认真考核评估,各中心考核分值均在90分以上,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并报县综改办审批,全额拨付了2011年度“以钱养事”服务经费。

(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我乡现有九年制学校2所,初级小学1所,完全小学3所;乡内有在籍初中学生736人,小学生822人,在编教职工122人,特岗教师18人。

2011年,我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层层审核,逐级把关,补助金额36.05万元已全部以“一折通”的方式直达家长手中,全乡有中学生254人、小学生142人享受补贴。

县财政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了教师工资。教师工资由信用社直达教师个人帐户。全乡“普九”债务全部化解完毕。

(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公共财政实质上就是法制财政。在公共财政建设领域,通过旧制度的改造,新机制的建立,完善收支管理体系,实现了公共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首先

强化了部门预算,在科学确定部门预算编制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定员定额标准,强化部门约束力,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的监督检查。其次是强化财政政务公开工作,切实按照“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规范性”原则报送政务公开信息和资金信息;加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杏询点的建设,强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对财政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再次,通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了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其中:村级经费转移支付资金45.01万元、乡政府运转经费22.15万元,五保供养金127512元,计生经费4.02万元。以上资金已全额拨付使用。

(四)农村税费改革

2011年,我乡在上级税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始终把原原本本落实税改政策、实实在在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严格执行政策不走样,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控管理,有力地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做到了领导、群众、基层干部“三满意”。

(1)结合实际,做好各种惠农资金的兑现工作。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分阶段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牢牢把握“三个坚持”,即:坚持政策公开、减免补贴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坚持政策统一;坚持程序过程公开,规范操作。在具体分解落实过程中,我们按照“进村、入户、上墙”和“公开、公平、公正”的

原则,对农户各种补贴本着“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一起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全乡的各种惠农补贴逐户逐地进行核实,切实履行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农民签字认可、张榜公布的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并直接以“一折通”发放到户,避免了中间环节循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为了确保税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我们又多次组织人员深入乡村进行督导检查,通过“听、看、查、谈”,走访农户,实地查看张榜公布表,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核对了农民档案的有关数据,并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2011年度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面积23574.30亩,资金1628510.01元,玉米良种补贴资金238963.60元,水稻良种补贴资金5009.55元,油菜补贴资金55310.00元;退耕还林面积6108.40亩,补贴资金1124214.50元;移民扶持资金129000.00元;“汽车、摩托车”补贴455台,共计592909.00元;“家电下乡”补贴1381台,补贴金额336284.13元;全乡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2)有效化解债务,切实减轻村级负担。清理化解村级债务,是巩固农村税改成果的关键举措,为化解旧债,遏制新债,我们一方面出台系列相关文件,并成立农村财务代理中心,对全乡各村债务进行清查、核定、冻结,实行村级帐务、资金“双代管”,从源头上控制了增加新的债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

化债途径:一是划转债权化债。在自愿协商的前提下,动员债权债务人结对互抵。二是盘活资产化债。主要将村级集体闲置的固定资产,经村民代表会同意,公开进行拍卖用于化债。是清理挤水化债。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对形成的村级债务逐笔审核,挤出债务中的水份。四是削减高息化债。主要是对民间借款,在清理核实基础上,按金融部门规定的同期同档利率计息。五是节支化债。全面落实村级零招待费制度,实行报刊限额征订,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并将转移支付资金、村级集体收入节余部分,全部用于化债,通过采取±述化债途径,2011年度全乡共化解18个村级债务,金额为12.6万元。

(3)加大农民负担的检查、整治力度,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测网络。一是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体系。二是建立村级财务管理体系。我们在村帐站管的基础上,成立了村级财务代理中心,把全乡29个村的资金和帐务统一归并入乡农村财务代理中心,资金和财务统一由农村财务代理中心代管,各村均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从根本上杜绝了村级财务混乱和管理松懈的现象。三是建立农民负担监督审计管理体系。规范填写、及时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乡政府以村为单位,将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采取办公开栏、开群众会等形式进行了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同时,加大了涉农部门收费监管力度。建立了涉农收费

公示栏,设立举报电话。用铁的手腕、铁的纪律来规范涉农部门的收费行为。四是进行农民负担专项检查。2011年,乡政府先后组织两次农民负担专项检查,查负担卡是否全部发放到户,查是否搭车收费和加码收费。通过检查有力的确保了全乡农民负担政策落到实处。

三、农村公益性“一事一议”工作

2011年,乡党委、政府按照县政府、县财政局、经管局的安排部署,全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开展村级“一事一议”工作,由村民筹资筹劳,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2011年我乡共29个村申报了“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我乡主要开展的项目有:村内道路建设、人畜饮水、便民桥修建等29个项目进行了“一事一议”。项目累计投资额达268.62万元,其中村民筹资20.38万元,筹劳折资123.34万元,部门帮扶4.50万元,财政奖补120.4万元。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篇3]

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利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有利于为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

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三项改革,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根据上级统一部署,这次农村综合改革,要从乡村实际出发,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措施,搞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县正积极稳妥推行农村综合改革。

存在问题及建议:

1、要加快推进县镇财政体制改革。县镇政府财力不足、运转困难的问题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由县镇财政承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支出责任的局面,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2、城乡差距扩大趋势仍然在继续。目前,除了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差距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也很显著。当前,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需要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建议中央要保障农村发展的资金供给。建议中央财政应该在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比重的基础上,统筹城乡以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提供制度性支撑。

3、中央确定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指导方针及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还缺乏有效的体制和制度保障。应该激发中产阶级、民间社会组织的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建立起“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社会机制。

4、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从多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第一,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当逐步增加投入比例,稳定广大农民对政府长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预期;第二,进一步完

善保障办法,在保大病的同时,兼顾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第三,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使参保农民有的选择余地,促进医疗机构改善服务质量和降低价格;第四,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参保者和医疗单位三方制约机制,规范保险基金的运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五,在基本医疗方面,尽快实行全国统一联网,使流动人口个人账户可转移。

我镇地处监利县西部,拥有版图面积144.4平方公里,第二轮承包耕地面积101906亩,总人口70265人,其中农业人口60889人,农业户数14460户,农业劳动力31762人,辖38个行政村,362个村民小组,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98元。

一、综合配套改革情况

1、精减机构和分流超编人员。我镇现有班子成员9人,机关工作人员51人,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按监办[2004]17号文件规定做到定编、定职、定岗,并将完成竞争上岗及分流工作情况在网上公示,镇机关不存在编外借、聘人员。镇机关按规定只设置了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管理所(现有在岗职工15人)。

2、合理设置县直部门延伸派出机构。根据监办发[2002]48号文件,我镇属县垂直部门管理的单位仅国税、地税、工商、土管、交通、派出所、法庭等七个延伸派出机构。撤消了企管会、文化站、教育组、水产站、林业站、农机站、房管所、环保站、物价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等十家单位。我们对县直部门延伸单位,一是抓好编外人员的清理,按政策一个不漏的清退到位。二是对编内人员一律实行竞争上岗。例如:交通分局原有16人,通过竞争上岗,现在只9人在岗。国土所原有职工12人,通过竞争上岗,现在只有5人在岗。对编内所有下岗人员按政策予以妥善安置,主动分流人员每月按基本工资的70%发放生活费,竞岗分流的落岗人员,严格按基本工资的60%发放生活费,目前,各单位运行正常。

3、对涉农转制单位的人员实行基本养老保险。我镇转制单位涉及到水管站、兽医站、农技种子站、城建所、文化站、水产站、林业站、计生服务站共8家。实行转制后。原有的77人都参加了养老保险,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

4、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一是政府与各服务单位或个人签订了规范细化的服务合同,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二是实行定期考核细则,严格按合同中的方案对各服务组织或个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必须由群众代表签字才能认可。三是按合同足额兑现“以钱养事”资金,不克扣,不挪用。四是对“以钱养事”资金管理制定了实施细则,严格按合同规定兑现。

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1、实行了农村中小学校经费“校财局管”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了初中、小学两个核算点。即:**镇初级中学义务教育经费初中核算点,**小学义务教育经费小学核算点,配备了专用电脑及软件设备。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集中支付”原则,按时足额支付公用经费、危房改造经费,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学校的相应账户,保障了我镇中小学春秋两季开学正常运转。2015年,春秋两季共拨公用经费334.1万,校舍维修费182万元,贫困住宿生生活困难补助18.2万元,共补助初中贫困学生188人,贫困小学学生82人,初中人平每年750元,小学人平500元。

2、2015年,我镇春秋两季开学严格按省物价厅、财政厅、教育厅的收费文件标准执行。只代收了作业本费、非免费教材费,并对此进行了“三公示”,即:收费文件公示,收费项目公示,收费标准公示。全镇中小学制定了在岗绩效工资补贴发放方案,严格按方案

对在岗教师进行绩效考评,按考评等级,按时直接拨付到教师个人工资账户。

3、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情况:拨付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年3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500元,此数县财政局已足额直接拨付到了学校账户。

4、“普九”债务:全镇“普九”债务共94.44万元,其中**初中47.35万元,**小学26.96万元,**二小20.13万元。由县财政分期直达债权人个人帐户。

三、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严格执行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制度。2015年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情况:拨付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共计174.64万元,其中农业税附加免征补助资金125.59 万元,转移支付缺口补助资金27.65万元,村干部在职补助11.4万元,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10万元,均已按数全额拨付到村。不存在抵扣、挪用、截留国家转移支付的现象。

2、切实执行“乡财县管”制度。自2015年以来,我镇的财政资金全部进县财政笼子,实行按月拨付制度。每月由镇财政管理所编制当月预算计划报县财政局,经审批后按月拨付。

3、按时足额发放村干部工资。年初由镇政府行文,根据村的规模大小,定编、定员、定报酬,发放标准与工作绩效挂钩,年终考核评定等级按数发放到人。

4、不折不扣落实五保户的供养经费。按照省、市、县的规定:集中供养的73人按人平1800元,分散供养的67人按人平1525元,每年分期拨付给镇福利院或以“一本通”发放到人。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