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

来源:文书网 2.94W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下文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试题题库及答案,希望地大家学习中国诗词有帮助!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

1.打败第一位挑战者的题目:

答案:芳。出自王维《山居秋暝》。

2.打败大多数百人团选手的题目:

答案:C。康震点评:辛弃疾是憋屈了一辈子的文人,上马能打仗,下马写文章的人,但一生未受到重用,从而发愤为词,留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诸多名诗。

3.选手摁抢答器了,你知道答案吗?

答案: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子落灯花。评委王立群点评:这句诗如果翻译成流行语,就是“亲,约吗”。

4.你知道怎样形容“吃货”吗?

答案:C。蒙曼点评:唐朝猪的地位很低,唐太宗认为鸡连肉都不算,按照《礼记》的说法,诸侯吃牛肉,卿吃羊肉,士大夫吃猪肉,所以吃牛羊是高贵饮食。

5.请从以下12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唐诗:

答案:“夜泊秦淮近酒家”。这道题击败81位百人团选手。

6.陈更凭借微量信息答对的题,你猜到了吗:

答案: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7.气场强大的张淼淼第一次攻擂失败:

答案:A。

8.每天与儿子背古诗的理工男弋锒败在这首诗上。

答案:A。这首诗写于25岁的李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离开家乡四川。

9.白居易遇上首都高房价怎么回答的:

答案:C。康震点评:这是一个关于才华的'故事。年轻人白居易来京城发展,投奔前辈顾况,老先生说“居大不易”,据说白居易拿出诗作“离离原上草”,老先生说,既是这样,京城的房子最贵,对你来说都不是问题。

10.请说出上一句:

答案:携来百侣曾游。

11.人气选手朱捷再度止步:

答案:A。王立群点评:原来是一个人,后来成为一支曲。

12.新加坡成长的李幸宜击败武亦姝的一道题:

答案: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有点难哦。

13.你知道古人怎样形容剩男剩女吗:

答案:C。郦波点评:白居易、杜甫在古代都是剩男哦。

14.四期卫冕擂主的彭敏再次成功阻击攻擂者彭红宾:

答案: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5.气场妹子张淼淼最终惜败的题目:

答案:C。蒙曼点评:三个选项均为丝绸之路上的舶来品,但葡萄和苜蓿是唐代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玉米和辣椒是明代从海上丝绸之路带回来的。

16.新加坡成长的才女李幸宜最终惜败的题目:

答案:B。

17.网友支持率最高的陈更,最终败在这道题上:

答案:C。

18.第二季诗词大会武亦姝答对这道题夺冠:

答案:C。

19.最后再来一道第七场“飞花令”,以“人”为关键字,擂主彭敏现场完胜攻擂者陈思婷和25位选手:

来来来,感受一下选手们在这个环节说了哪些含“人”字的诗句,你会几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陈思婷惜败,彭敏继续征战25位百人团选手。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收官题目:

1.识别诗句:兴尽无舟晚欲揖回济。

2.识别诗句:不庐真还兰面破山终楼识不。

3.填空:五岭逶()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对上联:()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下列哪个诗人在当时不受关注,到后世“粉丝”众多?

A白居易;B李白;C陶渊明。

6.王安石“意太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说的是谁的故事?A杨贵妃;B赵飞燕;C王昭君。

7.“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中的“姑”是指?A父亲的姐妹;B丈夫的姐妹;C丈夫的母亲。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历史上“勒石燕然”的是哪一位名将?A卫青;B霍去病;C窦宪。

9.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A古人已用三春足,年少今开万卷余;B古人已用三秋足,年少今开万卷余;C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看看答案

1.兴尽晚回舟。(出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2.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处唐王昌龄《从军行》)

3.迤。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出处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5-9全是C。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