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高考将分技能与学术两种模式

来源:文书网 1.77W

高考改革方案即将出台,高考将分技能与学术两种模式

高考改革:高考将分技能与学术两种模式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据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

“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鲁昕解释说,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2013年有140万人通过第一种高考方式,进入技术技能类型的教育。这140万学生还有三年毕业,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找到相当好的`工作。”鲁昕说。

鲁昕还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方式,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对于具体流程,鲁昕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办学体制,首先要对这类学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都发生变化。学校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师、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到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校长可以做校长,同时也可以到企业做CEO。“这个体系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鲁昕说。

鲁昕同时透露,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相关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 1200所左右。鲁昕表示,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我们最近已经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鲁昕说。

 专家点评:分类高考还需配套更深层改革

不少舆论认为高考分为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是重大突破,而其实,分类高考在多省市早已开始实施。所谓技能型人才高考,就是针对高职院校的高考,采取和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方式。按教育部的设想,未来可能有更多本科院校以高职教育的身份参加招生。

这样的分类考试,确有积极意义。首先,中职学生进高职,尤其是本科高职的几率会提高。这可一定程度提高中职的吸引力,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可在中考时选择中职。其次,有利于职业院校按自身培养标准招收学生,不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文化课要求,而要重点考察学生的技能,目前实行的高职单招,只考语数外和专业技能,其中语数外科目的难度要低于普通高考。另外,在普通高考中,高职院校的招生也有所不同,有的省市规定报考高职可少考1~2门。

但要说这样的分类高考改革,就能解决提前为学生进行人生规划,以及减轻学生负担,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的问题,未免过于乐观。

首先,由于职业教育地位低,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不是出于主动,而是“被动”—中考时,因考分低,不得不选择进中职院校,中职毕业时,要升学,只能单招进高职;高考时,由于考分达不到一二本线,只有选择高职,曾有省市希望高职少考一门来减轻学生负担,吸引报考高职,但很少有学生因此只报考高职。

其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招收适合职教的学生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学校有办学自主权,自主设置专业、课程,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但在现实中,职教和普通教育学校一样,缺乏办学自主权,存在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没有个性和特色的问题。另外,由于投入不够,一些办学者压缩办学成本,甚至想着从学生身上牟利,导致职业教育质量没保障,也就难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职教毕业的学生,虽然不愁就业,但总体而言,还处于低端。

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需要进行两方面深层次改革。在职业院校招生时,和其他院校一样,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不再实行集中录取,如果高校自主招生,每所高校根据办学定位自主提出招生要求,学生针对学校的要求,参加相应的社会化考试,自主申请学校,这就把学生从应试中解放出来。分类考试,也就在自主招生中,为高校提供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评价依据。

同时,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评价体系,取消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性政策,做到各类教育、各个学校平等竞争。真正形成重能力而不只重学历的能力社会。如果职业教育一直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分类考试无法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反可能降低职业教育的地位,给社会的感觉是技术型人才高考比学术型人才高考要低一等,这无法实现人才的分流,也无法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成才选择。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