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练习题

来源:文书网 3.03W

单项选择题

2017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练习题

1、桥梁建筑高度是指(  )。

A.桥面(或轨顶)标高与设计洪水位之高差

B.桥面(或轨顶)标高与通航净空顶部之高差

C.桥跨结构最下缘与设计洪水位之高差

D.桥面(或轨顶)标高与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2、湿陷性黄土填筑路堤说法错误的是(  )。

A.路床填料可使用老黄土

B.浸水路堤不得用黄土填筑

C.黄土路堤边坡应拍实,并应及时予以防护

D.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00mm的块料

多项选择题

3、 冷拔低碳钢丝进场验收时,除应对质量说明书、包装、标志等进行检查外,还应逐盘进行(  )试验。

A.抗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抗扭强度

D.伸长率

E.弯曲

4、 关于预制场地建设的说法,说法正确的有(  )。

A.场地建设前,施工单位应将梁场布置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B.预制场建设规模和设备配备应结合预制梁板的数量,与预制工期相适应

C.主要运输道路应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

D.预制梁场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和应尽量使用合同段既有的钢筋加工场、拌和站

E.预制梁板如果采用土工布包裹喷淋养护(北方地区应根据气候情况采用蒸汽保湿养护),养护水不能循环使用

简答题

5、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40m,左线长3216m,右线长3100m,隧道最大埋深500m.进出口为浅埋段,IV 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Ⅰ、Ⅱ、Ⅲ 级围岩大致各占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并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应对瓦斯重点设防,加强通风、瓦斯监测等工作。

考虑到该隧道地质情况与进度要求,所以该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开挖。同时针对该隧道采用的新奥法施工,提出了“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的基本原则。

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塌方冒顶事故,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洞内外观察,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

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电钻钻眼应检查把手胶套的绝缘是否良好,电钻工应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爆破作业人员不能着化纤服装,炸药和雷分别装在带盖的容器内用汽车一起运送;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器电压为110~220V,同时加强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通风设施由专职安全员兼管。

在交通监控方面,隧道由监控分中心统一监控,监控中心设有完善的子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调度指令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等。

【问题】

1.补充本项目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并指出隧道监控量测时出现冒顶塌方的危险信号(征兆)有哪些?

2.指出并改正项目部安全管理措施中的错误。

3.除背景资料中给出的监控子系统外,还应有哪些监控子系统?(至少列出三种)

6、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强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指标。

场地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放样,动土触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填筑路基。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的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每层的填筑周期超过5d,在雨期,填筑周期达到15d以上),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与砂土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碾压时,采用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同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

由于变更后取用的路堤填料需增加较长运距,而在合同中没有该变更的价格,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

【问题】

1.背景资料中所列土壤类型,哪些不得用于填筑路堤?哪些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2.指出施工单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3.根据公路工程变更后合同价款的确定方法。

4.施工单位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时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说明理由。

7、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特大桥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其桥跨布置为70m+4×120m+70m,主梁采用箱形截面,墩身为空心墩,墩高50~75m,桥墩采用群粧基础,平均桩长约60m。施工单位为本桥配置了以下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反循环钻机、混凝土高压泵、混凝土搅拌站、塔吊、载人电梯,悬臂式掘进机、架桥机、预应力张拉成套设备、爬模设备、钢模板、钢护筒、挂篮设备。

3号桥墩在施工到40m高度时,作业人员为了方便施工,自己拆除了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另有作业人员携带加工好的部分箍筋乘电梯到墩顶施工。

2.问题:

(1)患有哪些疾病的人员不适合在本桥墩作业?该桥墩的作业人员应配备哪些个人安全防护设施?

(2)指出3号墩作业人员的错误做法。

8、1.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

(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

(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2.问题:

(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列出工程变更从提出到确认的几个步骤。

(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

(3)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5)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9、 背景资料:

弯山隧道是某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6车道,宽2×14m。左线ZK44+300~ZK45+700,长度1400m,右线YK44+310~YK45+722.3,长度1412.3m,洞身围岩为Ⅲ级~Ⅳ级,施工单位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两隧道之间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右洞从进口主攻、左洞从出口主攻的方法开挖。隧道立面示意图见下图。

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进出口主要各配备1台凿岩台车钻眼,1台挖掘机配合1台侧卸式装载机装碴。6台15t自卸汽车出碴。洞口IV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及超前砂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支护,Ⅲ级围岩采用组合锚杆、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

支护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挖;②超前支护;③初喷;④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⑤复喷至设计厚度。超前支护在开挖前施工,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工。

该隧道洞内Ⅲ、Ⅳ类围岩采用HBCφ22组合式锚杆,超前砂浆锚杆采用钻机钻孔Ⅳ级围岩地段锚杆孔均采用手工手持YT28风钻钻眼;Ⅲ级围岩锚杆孔均采用台车钻眼,采用高压注浆泵注浆。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施作。

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落实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隧道施工不出现坍塌事故。隧道监测项目见下表。

问题:

1.该隧道内的施工排水用什么方法?

2.该隧道的监测项目表中哪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哪个项目?

3.写出正确的支护施工工序。

4.指出初期支护中的错误做法。

10、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为分离式双洞隧道,洞口间距50m,其中左线长3996m,进口里程桩号为ZK13+956,右线长4013m,进口里程桩号为YK13+952。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YK14+020—YK16+200段分布有冲刷煤屑、瓦斯包体和含水瓦斯包体岩层节理及裂隙发育。其中YK14+850—YK14+900段穿越背斜组成的复式褶皱带,为挤压强烈、地应力相对集中地段。

开工当年10月5日,该隧道右洞采用全断面法开挖至YK14+872处,二衬距撑子面68m。

10月6日,监理单位发现YK14+859—YK14+866段初期支护变形超限,立即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停止掘进,10月13日,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变更的要求对变形超限段进行了处理,10月20日,YK14+859—YK14+863段发生塌方,至10月23日,塌方段在拱顶部位形成高2-3m,宽2-3m,长3-4m的塌腔,施工单位立即会同监理,设计和业主对塌方段进行了现场确认及变更立项,由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为防止类似塌方事故,施工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对塌方段的塌方预测

10月27日8时,在未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的情况下,34名工人进入洞内开展塌方段及未塌方段的处理作业,作业采用的台车配备了普通配电箱和普通电源插座。10时起,由于风机出现故障,洞内停止通风,11时20分左右,右洞发生瓦斯爆炸,34名工人全部遇难。

问题:

1.根据地质条件,指出该隧道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

2.列举施工单位可采用的隧道塌方常用预测方法。

3.根据背景资料,简述对塌方段的处理措施。

4.指出施工单位的哪些错误做法可能导致了本次瓦斯爆炸事故。

5.依据现行的《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判断该事故等级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