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

来源:文书网 2.59W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

【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1

在我的家乡许昌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许昌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许昌的风俗!汉族火把节:火把节是许昌孝山汉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我们都玩得很开心很快乐!

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我的家乡!今天可真快乐!

【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2

我的家乡在晋江,这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过年也有我们自己的风俗。

三十晚上,我们跟别的地方差不多,就是多了一个跳火堆而已。因为我们这边比较信佛,所以我们初一到初七是这样的……

初一凌晨,一家大小纷纷起床,先刷牙洗脸,换新衣,然后,在厅堂设案,摆上供品,燃香点烛,敬拜“天公”,燃放鞭炮。

初一早餐,大家都给吃面线,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信佛吧。亲友之间互相走访,拜年贺新年。客来人往,请甜、吃甜、饮甜,以示有个甜蜜的开头。初一的禁忌甚多,如:不能动刀切东西,不能扫地,不能打骂吵架,不能打破家中器皿……凡此种种均。寓有吉利绵长、聚财纳福、和睦美满、年余岁丰、喜庆如意等……意在新年伊始,取个吉兆,有个好的“彩头”。

初二是“女儿日”,嫁出的女儿常偕女婿、孩子回娘家省亲。初三经常是团体活动的日子。初四旧俗称“散正”,表示春节结束。初五就是工厂开工的日子了。

初七是“人日”,也称“众人生日”,一般各家各户都合家吃“七宝羹”即线面为主,另加猪肉、鱿鱼干、蚝、蒜等调品的线面饭。既祈求长寿,又表祝福。初九为天帝,俗称天公的诞辰,家家户户事前杀鸡、炊糕、炊甜粿,并备办“三牲”、“五果”、“六斋”、清茶、红酒等于当天凌晨,搭“天公桌”,点“天公灯”,行香跪拜。

这些就是我们这边过年的风俗了,可真多啊!

【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3

我的家乡位于福建闽南金三角的东南部——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她背山面海、气候怡人。品种丰富的海鲜美食和淳朴善良的列屿人民构成了当地独特的.风情。

海边的人们大多以出海捕鱼为生,渔民们为祈求出海平安,每年会有很多祭祀活动。常听爸爸讲他小的时候过节的各种趣事。他说最隆重的要属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每家每户为这一天的活动要提前一星期开始准备,杀猪宰鸭,制作糕点等。当天的祭祀活动从傍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凌晨,烧的金纸也常把整个小镇笼罩在浓烟中。在祭祀活动后宴请亲朋好友,非常的浓重。去年的中元节我正好在老家,体验了一把“别具风味”的祭祀活动,我发现从贡品上就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各式各样的海鲜、水果、精致糕点,家人们一天就准备好了。祭祀活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没有见到空中的浓烟了。人们不再大力操办酒席,或亲人或三五好友相聚,并且实行了光盘政策。

时代在变迁,古老的祭祀活动虽然隆重热烈,但是造成不少铺张浪费的现象。新时代的祭祀,在保留人们美好祈愿的同时变得更加环保、文明,这不正是一种进步吗?

看着忙碌的家人,望着碧海蓝天,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我仿佛看到了,看到了明天的列屿镇变得更加美丽!

【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4

每年二月初二,爸爸都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并在这一天爆玉米或炒黄豆,还会吃春饼。我对此充满好奇,这是什么风俗呢?

原来在爸爸的家乡,二月二是“春龙节”。自这天起,传说掌管雨水的龙王抬头苏醒,雨水会渐渐多起来,万物开始复苏。

关于“春龙节”,有很多传说,最有名的一个和武则天有关。传说,当年武则天当上了女皇帝,让玉帝震怒。于是,玉帝下旨龙王,三年不得降雨。但龙王不忍百姓受苦,在二月二这天偷偷降了雨。玉帝因此将龙王压在山下,并扬言待到“金豆开花时”才能放了龙王。聪明的百姓将玉米爆开,并做好春饼,家家户户供奉上,救出了龙王。

从此,二月二那天,爆玉米、吃春饼、祭龙王就成了一种风俗。这既是表达了百姓们对龙王的感恩之心,也是对龙王的唤醒,祝愿新年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现在,供奉龙王的形式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春饼这种美食代代相传了下来。民以食为天嘛!每年春龙节,我最期待的事就是和爸爸一起做春饼。

大盆大盆的木耳、白菜、青笋、肉,光色泽就能让人馋涎欲滴。爸爸“当当当”地剁肉糜,我笨手笨脚地切白菜和木耳。一会儿,水灵灵的大白菜叶就在我的鬼斧神工下,变成了小月牙儿、火柴棒和青柳叶。肥嫩嫩的木耳也不能幸免于难,一根根细细长长的像蚯蚓,哈哈!但这些并不影响春饼的口味,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嗞啦”,“啊”每次爸爸煸炒馅料的时候,我都无一例外地帮他配音。既然是龙抬头的日子,那就该热热闹闹。厨房间,一时里炒菜声、尖叫声、锅碗声、欢笑声混作一团。龙王也会被我们吵醒吧?

每到最后一道工序煎春饼时,我都守着油锅,馋得口水直流,恨不得直接从锅里捞一个出来解馋。不知熟睡的龙王是不是和我一样被这四溢的香味吸引呢?

爸爸离开家乡很多年了,每年过春龙节吃春饼时,就会给我们讲一些家乡的故事。我们一家人也会一起吃着美味的春饼,一起憧憬着未来一年的新变化。

这家乡的风俗,包含着思念,也充满了期盼。

【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5

在我的老家仙游,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做寿。

无论男女,只要是年龄过了五十,每逢整十岁就要做寿。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办酒席,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过来,为的是为寿星送上祝福。

人到齐后,随着一声开席的鞭炮声,做寿也就开始了。寿星家里围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欢声笑语。

主人家开始上菜,大家就边吃边聊。

大概上了三四盘菜后,寿星就过来和每一桌的人干杯。有酒的喝酒,没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干杯,再给寿星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寿星听了当然开心,连忙叫我们多吃点,然后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干杯了。

做寿时,主人家必须上两道菜:莆田卤面和海蛎汤。莆田卤面其实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变得极其的美味。海蛎汤也非常不错,没有放什么味精却也能让人一碗接一碗的喝。这两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征一样。但其实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们当作家人,而并非简单的

客人。所以是再简单的菜肴,也能吃出浓浓的乡情、乡味。

做寿结束时,又是一阵散席的炮竹声。客人要和寿星说声“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然后感谢款待,寒暄几句也就走了。于是那几天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热闹!

客人不是为了蹭吃而来的。其实整个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寿就像是为家人过生日一样。主人也是不收钱的。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而美好的仪式,有时办的比婚礼还盛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做寿。其实和过年也有点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开始,转眼又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消逝了……

【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6

每每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们村里都要举行一项隆重的仪式——放烟花。

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普通的放烟花,而是全村一起放烟花。

在大年夜的傍晚的时候,应该是六点多的样子,全村人就要开始准备烟花了,除了烟花,我们还要拿个盘子,里面放上猪肉、豆腐、米饼、油饼。食物准备好后,我们还要将火纸剪成那种一条一条,连在一起,可以拉长的那种东西,这是用来烤的。

准备好这些之后,我们都来到一块平坦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坑。我们把烟花放在地上,把盘子全部放在一块水泥地上。然后把纸剪成的东西扔进坑里点燃,当火烧到最旺的时候,我们就弯腰三拜。当火灭时,这便象征着可以开始放烟花了。

我们全村人一齐点燃烟花,大大小小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块又一块美丽的图案。那烟花的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如果我不闭着耳朵,耳膜就会很难受。哇!那场面真是壮观啊!把漆黑的夜空照得跟白天一样,这时候全村人的心情都高涨起来,绚丽的烟花仿佛要将黑夜吞并。

过了一会儿,壮观的烟花会结束了,全村人都带着自己的盘子回家了,他们都回去吃团圆饭了。

在刚才壮观的平地上,又恢复了以前的寂静,只留下一阵阵刺鼻的火药味……

【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7

除夕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很忙,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都很忙。

我看见我母亲用她的擦洗在全家人面前光彩照人。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水把“福”字倒贴在大门上,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倒贴?”父亲告诉我:“福落福来,意为福来快。”突然意识到,哦!原来贴春联有这么多知识!

我的家人在楼上忙着的时候匆匆赶回爷爷奶奶家。

我和爸爸回到老家后,开始贴春联,爷爷奶奶妈妈忙着做饭。我们家分工明确,又开始忙碌起来。我和爸爸在贴春联上已经是“老伙伴”了,协调性可谓完美。所以,短时间内,我们就能完成所有门贴春联。即使贴完春联,也不能停下脚步。走一会儿跑一会儿都停不下来。

终于到了下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聊起了一些开心的事。那是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咚”在天空中笑了笑,我催促爸爸赶紧放烟花。首先,放一挂土红色,他像一条龙,在他身上舞动着金色的鳞片;然后,有好几种烟花,像金菊、流星、串珠……笑脸在天空中绽放,把夜空变得美丽。声音过后,各种烟花纷纷飘落在空中,像美丽的花朵,五彩缤纷,真的很美!

春节的气氛很热闹,春节的人都兴高采烈,春节的孩子们更开心。我喜欢春节!

【精品】家乡的习俗作文八篇8

元宵节,必须点面灯(我们叫做灯盏),也就是回民说的明心灯。灯盏是用荞面之类的,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捏成元宝状,粮仓状,动物状。粮仓状的还要用剪刀在边上剪出许多小锥体,象征着麦穗的饱满,还有十二生肖,一般是根据家里人的生肖情况,一般都要捏有一个狗。这些灯盏蒸熟后,在上面的小窝陷中倒点胡麻油,插上事先搓好的灯芯,然后将所有点燃的灯盏端出去,放在院子中央,算作是祭天神吧,几分钟就可以端进来,然后全家开始挑自己的。小孩子要挑燃烧最旺、灯光最明亮的,据说,这样象征眼睛明亮,心地聪明;那条狗形的要放在大门上面,最大的、剪得小锥体层数最多的,要放在粮仓上面,然后给各个房间放。这个节日持续两天,十六晚上要用一根较长的棉花软灯芯,照遍墙角,这是在找蚰蜒,据说蚰蜒这玩意,很厉害的,晚上睡觉时会钻到人耳朵中,然后等你感到头痛,它已经在你脑袋中生了许多小蚰蜒,所以在十六这天要找着并消灭它们。这天小孩子是要挑着灯笼满村庄逛,比比看谁的灯笼好看,谁的最大,男孩子还要相互逗着玩,看谁的最后给烧着了。以前山上有个山神庙,一帮小孩子挑着灯笼去庙里,从山下远远望去,弯弯曲曲的,一个个小红点,极其好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