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作文参考

来源:文书网 5.81K

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没有谁会拒绝生命,放弃自己生命的人若非出于一种大义便是他的心已先行死亡。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活着,就是一首好诗。

关于生命的作文参考

仔细想想,生命的构成并不是那些血脉和筋骨,它们只组合了一具肉体。生命的构成是时间,无声无息的时间带来了生命又带走了生命。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都有其内在的美丽。可我们在太世俗地活着,公式化的衣食住行衍生着无尽的麻木,这种麻木,谁能说不是对生命的漠视。

欣赏生命吧,让我们的心有一个沉静的时候,笑看生命中那些愉美的瞬间,体味那种无以名状的感动。在秋夜,静听秋虫的低吟;在冬晨,欢呼漫天的飞雪;在夏天,为几只知了而童心大发;在春天,为整个世界被唤醒而鼓舞。生命给了我们清新的早晨和怡人的黄昏,生命给了我们激荡的音乐和忧伤的诗歌,甚至,生命给

了我们一个雨季,让我们怀想那个打着油纸伞,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生命给了我们许多,生命是值得珍惜和欣赏的呀。

欣赏生命吧,这实质上也是欣赏灿烂多姿的自己。

  生命的儿戏

“妈妈,我是怎么生的?”孩子天真地问。

年轻的母亲正忙得不可开交,她甚至连拨一拨那绺垂发也没工夫,头也不回地答道:“宝贝,你是在外婆桥边的一块石头里长出来的。”

“那我跟孙悟空一样喽?”孩子半信半疑。

“你呀,真是个小猴子。”妈妈亲昵地说。

不久,孩子上外婆家去,可他老坐在河边,看着一块石头。外婆老半天不见外孙,心里急了,便跑到外面瞧瞧,看到小孩子心事重重的样子,便上去把他抱起来。忽觉得这孩子比平时重了不少,只当孩子长胖了。又一看,发现孩子怀里揣着一块石头。

外婆问:“宝贝,你抱着石头干什么?”

“外婆,你说这是我的弟弟还是妹妹?”

外婆莫名其妙,孩子为此开导外婆说:“孙悟空不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么?我也是从石头里长的,我妈说的,外婆你呢?”

如此便误导了孩子对生命的认识,甚至异想天开,痴等着一块石头会爆出弟弟或妹妹来。大人总是忌讳一个“性”字。当然,如此追溯下去,便追究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先有蛋,抑或先有鸡?”

上帝的外婆到底是谁?这是对宇宙起源、宇宙万物究竟是谁创造的思索。约二千八百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苦苦思索了七年,才终于开悟“一切都有产生和消亡”。人是从“空”中天外飞来,因为贪吃了地上的果,因而身体重了,不能再飞了,故留在地上接受报应。

中国神话《山海经》说到人是女娲神创造的,因为当时是母系氏族社会。女娲其实是美女蛇,人头蛇身。传说人是她按自己的身形捏成,但人却并不似蛇。女娲造人造得太累了,贪图快便用绳醮着泥浆,四处一挥,泥浆四溅,便成了很多人。可见中国人口太多,有其原委。

神创造生命的传说,世界各地各有说法。希腊神话则说是普洛米修斯盗火到世上,照自己的身体做成人类。希伯来神话则说是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成人,再往人的鼻孔里吹进生气,这样人才有了灵性。达尔文的伟大,在于他驱走了神灵的统治,宣布了创造人类的力量不是上帝,而是人自己的劳动。人成了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是相当宝贵的。人未能很好地爱惜生命,皆因人的身心尚未健全,在理智和感情上都未升华、净化。

宗先生年纪轻,但也事业有成,不但买了楼,还买了车子,年轻人总是喜欢车子。人和车融为一体,年轻的大款心里充满了自豪。宗先生爱车,照他的说法第一是车,第二才是老婆,车子可是他的生命。飘峰是省里一个好去处,有钱的人都愿意往那里跑,可是城里有钱的人何至千万,所以路上川流不息的尽是好车。宗先生恃着技术好,且要赶着上山能包个好房玩乐,顾不得遵守交通规则,把车子开得飞快,超速行驶,有车必超。飘峰很快就到了,只是一段山路转弯甚急,竖了标志,要司机减速。宗先生一路上风驰电掣,遥遥领先。像他这个年纪如日中天,死是怎么回事?死是天外的事,那么那么地遥远,宗先生不会想到这个甚不吉利的字眼。他岂会甘心放慢速度,凭着他的劲头、青春活力一定能够闯过这个关口。于是飞旋着方向盘,踩着油门,一定要绕过前面像乌龟爬一般的车子……

飘峰风光仍然极好,只是哥儿们说起宗先生,不尽唏嘘,往山下那堆烧焦了的石头凭吊,难过地摇摇头:“可惜呀,真可惜!年纪轻轻的就这么……”

偈曰:混沌开启,生命长成;路宽车捷,蜉蝣人生。

摘自《人生快乐禅》

杖子

文/孙桂芳

感悟:境由心生,适当地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能改变生活的意义。生命中的顺境、逆境被“杖子”隔开,努力从逆境处跳过去,就能获得真正的欢乐,生命的春天就会向你敞开怀抱。

你手扶着额头,坐在我对面,告诉我说,那天你打电话来找我,恰巧我不在,是我小女儿接的,甜润的声音,动听得有若歌声。

你说到了这个年纪,愈见成熟的女儿,就像久已不见的朋友,总感觉着有些陌生。所以,乍然听到那甜甜脆脆的声音,真的有如一股春风,刮过你那寂寞的心田,竟漾起了几许柔情。

你说着时,神色之间有些寥落。忽然觉得一向蓬勃的你,原来也隐忍着如许的孤独和寂寞,莫非说这短暂的风雨,真的让你感觉到春业已消逝,只剩下秋的萧瑟了吗?

那么,让我来给你讲一个春天的故事好吗?

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春日,因为生活中突然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波折困扰着心灵,而伏在窗前的沙发上独自悲哀,忽然间从窗外传来了一支甜甜的,却又嫩稚的歌声:

蝴蝶蝴蝶穿花衣,

飞来飞去真美丽,

你也喜欢我呀,我也喜欢你,

唱歌跳舞做游戏。

那歌声很美,深深地扣动着我的心弦。

我不由抬起身来望向窗外,春光明媚,院外的小街正有几个女孩在跳橡皮筋。随着歌声,一个步履蹒跚的小小的身影,晃悠悠地出现在院落和小街之间的那道杖子前。

我不仅有些惊讶,恍如昨日还咿呀学语的小女儿,今天竞能唱一支完整的歌了。

她站在那儿,似想要从杖子那边跳进院来,试了几次,都未能成功,可爱的小脸已经憋得通红。

看她那么地吃力,旁边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欲待帮她,她却紧抿着小嘴,倔强地摇摇头,似乎憋足了劲儿,又试了几次,终于跳过了那道杖子。

那天下午,我对前来看我的朋友学说这件事,小女儿那甜美的歌声和跳杖子的那股韧劲打动了我,使我终于摆脱了多日来缠绕在心灵上的那些苦痛,从冬天里走到了春天。

这时,绕于膝前的小女儿,忽然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说:“妈妈,我也是从冬天跳进了春天。”

朋友忍不住笑着问:“你是怎么跳过来的呀?”

小女儿闪动着可爱的目光说:“跳杖子啊!”

我和朋友都为她那可爱的天真给逗乐了,而我竟也因此有些泪湿,心里满满的似乎有什么在撞击。

我懂了,生命的面貌原来就是这样,冬天与春天,其实只隔着一窄窄的杖子。那么跳过了这道杖子,生命便会从冬天走进了春天。

有人说生命里充满了无数看似巧合的相遇和相知,那种相遇和相知所产生的一种迂回反复的感觉,像光撒在水波之上,再慢慢地散播开来一样。

由此,那个明媚的春天,小女儿的歌声和天真烂漫的想象,使我知道了生命里还有一种盼望,一种坚持,一种希冀……

  让生命变成一支火炬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但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的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则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充当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令人赞叹的,是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着,旋转着,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

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乎要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更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善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还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如此具有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让生命变成一支火炬

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活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假如生命是草。绝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啬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丝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颗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颗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去探索。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啊!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假如生命是云。绝不在天空里炫耀姿色,也不只作放浪的飘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

假如生命是一段原木。做一座朴实无华的桥吧,让那些被流水和深壑阻隔的道路重新畅通!

假如生命只是一根枯枝。那就不必做绿色的美梦了,变成一支火炬吧,在黑夜里劈里啪啦从头燃到脚!

  生命是一捧沙

先来听两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留苏大学生,曾经做过几万人工厂的厂长,优秀聪明,潇洒儒雅,才华横溢,兢兢业业,因为业绩突出本来要去到一所蜚声海内外的大学去做校长的,却在临去该校报道的前一天因脑出血躺倒在家,家里人急忙将其送往医院抢救,人是救回来了,却变成了偏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且这一瘫就是二十几年,到最后,他在进入了耄耋之年之后又患上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每天在家躁狂不已,给家里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的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并且留了洋,身边陪伴他的只有他的妻子,人们眼看着他的妻子一如既往的照顾他,并且成功的把两个孩子培养成人,眼看着他妻子的头发变成了花白色,并且因为照顾他而失去了一次次自己发展的机会,却无怨无悔。而他,还在继续的躁狂着,并且毫无知觉的躁狂着。

还有一位蜚声海内外的药学界泰斗,驰骋药学领域40余年,培养了无数的弟子,而且这些弟子也遍布于海内外各大学府和研究所,她的命运一直随着国家的命运在上下起伏着,所以她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次的颠簸,为了追求自己所热衷的事业,她和老公先后把两个孩子全托给幼儿园,致使两个患了重病的孩子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留下了永久的后遗症。当她在晚年的时候,为了让两个有残疾的孩子

生活的更好,自己不辞辛苦的在几家公司承担顾问,却因为过度劳累,一头栽倒在她的狭小的实验室里,最后变成了植物人,在床上一躺就是五年,五年里陪伴她的只有年过古稀的老伴。

上述的两个例子可能有一点极端,但是足以令人思考,两个主人公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们有灵性的生命结束之后,尽管他们的肉体上的生命还存在着,但是那已经不能称之为生命了,如果说有,也只如行尸走肉一般。

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

哲学上讲,生命就是一种偶然和必然,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文学上讲,生命存在于生与死之间,是岁月的流逝。法学上讲,生命就是一个个的有机体。我以为,生命的特质就是它的消耗流动性和不可逆转性。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捧沙,最初承载了满满的一捧希望,就像一个满满的沙漏,经过一道道岁月的流逝,这沙慢慢的从指缝之间流逝着,最初人们还不觉得,到最后当人们感觉到沙的数量在指缝间越流越快的时候,人们才大惊失色甚至恐慌:这沙快流完了!这一辈子也快结束了!

生命是一捧沙,人们小心翼翼的捧着手里的细沙,偶尔人们会腾出一只手做别的事情,却发现只用一只手捧沙,沙却流失的反而很快,于是人们想尽各种方法把沙的流速变慢,但是并不能阻止沙的流动,换句话说,无论人们如何在意,手中的沙最后都会流向大地,最后与大地合为一体。

手中的沙,越用力从指缝中漏的越快,而且只能消耗,不能存储。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那些把金钱和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沙粒漏出的速度是很难控制的。因而很多人手中的沙早早的就消耗光了。

如沙的生命很脆弱,人们只能消耗,眼看着手中的沙渐渐漏光,却不能再次往手里放沙,宛如一个银行,只能取钱,不能储蓄。

试想,当我们为了某种目标抛弃一切的时候,可曾想到让我们的手中之沙流失的慢一些?

所以,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善待自己手中的沙,努力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选择让自己手中的沙一直保持匀速消耗,是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呢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