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作文15篇

来源:文书网 1.18W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代人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代人作文15篇

三代人作文1

春节回到家乡,被浓浓亲情包围的暖暖,外婆笑呵呵地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舅舅夸赞我长好高。我们被一大家子簇拥着走进舅舅家新盖的三层乡间小别墅,仿古的青铜色大门,几米高的落地玻璃窗,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这等的气派无不令我和妈妈羡慕不已。

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外婆感慨地说:“现在的年景真是好啊,要啥有啥,我现在老了,国家每月还给百十来块钱,这在以前哪有这等好事?”外婆不由谈起她当年结婚的情景。

外婆结婚时,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领了结婚证,家里准备两个大红箱子,一张床,两副铺盖,一辆自行车就把整个美好给打发了,没有酒席。怀孕时就是家里产什么吃什么,这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时代。

“外婆结婚真是简单!那妈妈你呢?”“妈妈就幸福多了。”妈妈开心地说。

妈妈结婚时,已是20xx年,有热闹的迎亲车队,有专门的摄像,还陪嫁各种电器。妈妈还是她们村里第一个穿白色婚纱的美人儿,再配上高大帅气的爸爸,当时格外轰动。妈妈怀我时,已是科学搭配营养餐,定时产检筛查,在医疗条件良好的第一医院生下了八斤重的我。妈妈当时还有产假补贴,爸爸也有半个月的假可以照顾妈妈,社会的各种福利待遇和保障已充分体现出来。

表姐马上也要嫁人了,会办一个怎样的婚礼呢?

表姐的婚礼真是别具一格!结婚当天,没有冒着尾气的小轿车迎亲队伍,而是清一色的共享单车,刚好顺应了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表姐穿着考究的中式婚服,娇俏喜庆,整个流程呈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喜宴没有在县城的大饭店,而是在家里,请来手艺高超的厨师,四邻帮忙,办了一场古色古香、原汁原味、渗透着纯朴乡情民风的婚宴。

一场场婚礼的演变,代表着一次次社会变革的缩影。改革发展的四十年,不管是国家形象,还是政治军事文化的发展、民生教育交通的等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人们无不在享受着现代化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三代人作文2

爸爸刚一进门,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新买的书包走到他的面前,炫耀道:“你看这新书包,酷吧!”

爸爸立马收起了笑容,板着脸问:“这书包哪来的?”

“爷爷买的。”我望了望正坐在沙发上喝茶的爷爷。

“爸,他的旧书包一点也没坏,买新的干嘛?”爸爸有点抱怨,“你小子也真是的,这已经是你第六个书包了。”

“孩子喜欢我就买了,又花不了多少钱!”爷爷露出慈祥的笑容。

“就是,老爸你落伍的观念也要改一改了。”我附和着。

“唉.现在的小孩生活条件就是好!”爸爸叹了口气说,“我小时候读了九年书也只用了一只书包。”

“对了,老爸,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可否让我‘欣赏欣赏’?”我好奇地问。

“好吧,就让你小子开开眼界。”说着转身走进卧室,爷爷在一旁笑着。

过了一会,爸爸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只单肩书包。这是一只由深蓝色粗布做成的书包,做工粗劣,褪色严重,补丁多多。

“这就是陪你走过9年学习生涯的书包?”我似乎有点失望。

“你可不能小看它,这是你奶奶亲手给我做的,其他书包都不能与它相比。”爸爸的眼中流露出一丝依恋。

“是啊,你爸拿到这书包,足足乐了三天三夜,就连睡觉都抱着它。”爷爷笑着说。爸爸也像小孩一样傻笑起来。

“对了,爷爷,你的书包又是什么样的?也让我开开眼界吧。”我又向爷爷提出要求。

突然,爷爷的笑容不见了,一脸严肃,回到自己房中。

“爸爸,爷爷咋的了?”我不安地问。

“你小子问了不该问的。你爷爷小时候生活在乱世,他只读了两年书。”爸爸严肃地说。我也沉默了下来。

爷爷从房中走了出来,递给我一块破布。这块布虽然年代久远,但叠放整齐,可见它在爷爷心中的价值。他说:“这就是我的书包。”

“啊!”我嘴巴张得老大老大,几乎可以塞进一个鸡蛋。

爷爷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要珍惜机会啊!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是啊!我听了爷爷的话,我思绪万千,感到自己真的很幸运。我出生在一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既不愁吃,又不愁穿,家里各种电器应有尽有……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历史见证啊!我家三代人的书包不也见证了祖国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吗?

三代人作文3

星期六的晚上,我们一家三代人围在一起,拉起了家常

奶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呀,我和你差不多大。那时候我们住的都是小土屋、茅草房,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更别提电视了。晚上照明用小洋油灯,也是只有孩子写作业和找东西时才舍得点。吃得也不好,能吃上玉米面窝窝头就算是好生活了。东西不能随便买,买米、买面要用粮票,买布做衣服要用布票。取暖、做饭都是用柴禾。出门坐小毛驴拉的车,自行车都很少见。有三年呀很困难,地里不长东西,没办法就吃树皮、草根和野菜,冻死、饿死了很多人。那时候我可没想到,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就想着:要是有一天能有口饭吃,有件衣服穿,不挨冻,不挨饿,就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喽!

妈妈说:我和你差不多大的时候,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了。村子里有电了,不过很少有人买得起电视机。一个村子里能有一两台黑白的就不错了。那时候放《霍元甲》、《八仙过海》,全村人都拎着小板凳到有电视的人家去,满满一院子人,可热闹啦!又过了几年,取暖有电褥子了,烧水、做饭用煤炉子了,出门有电驴子了。人们自己种地自己收获,不愁吃穿了。小土屋变成了砖瓦房,但楼房还是很少。那时候好想过那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啊!

我今年9岁了,想不出奶奶和妈妈那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从记事起就住在楼房里,不但有电话,爸爸妈妈还用上了更方便的手机。看电视可以随便选台,想了解什么知识打开电脑就可以查。还有VCD、数码相机,妈妈说这么先进的东西她小时候想都不敢想。奶奶说过去人家外国人都喊咱中国人“东亚病夫”,可现在咱不但成功举办了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金牌数还都是第一,那帮老外可佩服咱们了。

我一定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把中国建设的更美好!

三代人作文4

放学啦!雨还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没带伞,只能等着奶奶来接我。豆大的雨点打在路上,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我的鞋。我不禁对来接我奶奶抱怨:“下雨天真讨厌!”

奶奶一听,笑着说:“这算啥?要是以前,早成落汤鸡啦!你听说过自行车骑人吗?”“自行车骑人?这是啥?”奶奶悠悠地说:“我年轻时,住的地方靠近河。一下雨,门前的路就泥泞不堪。加上积水,车根本骑不了,人们只能下车把自行车扛到肩上前行。你爸像你这个年纪时,总算没这么泥泞了。”

“那时候的路是怎样的?”在我地追问下。奶奶又说:“你爸小时候,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厦门只是个小渔村,路多是用泥土堆成的。雨天,路就变得坑坑洼洼,一不留神,准会摔个狗啃泥!”

听着奶奶的话,我陷入回忆。一年级入学时,校门口的路旁停满了各式的车,自行车、机动车……简直就是一个大型停车场。那时,爸爸妈妈总是小心翼翼地牵着我的手,在车的间隙中穿梭。我们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提防着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前年,金砖五国会晤在厦门举行。政府为民办实事,城区的街道进行了修整。人行道铺设防水砖;社区建起现代化智能停车场;沿街的商铺门口不再随意堆放垃圾。不仅如此,学校门口还树起了宣传栏,布置了花坛,还有供路人休息的木椅。杂乱的情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温馨的花园。接送孩子们的家长、附近的居民,常常三三两两围坐着,伴着清风,天南海北地畅谈着。

改变的不仅是校门口的道路,勤劳智慧的厦门人,开始往天上修路、地下筑路,BRT快速路,空中自行车道,成功大道……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了。20xx年12月31日,厦门地铁1号线正式试运行。将来其他线路开通后,厦门全岛都将覆盖,人们的出行将更加便利。

雨仍淅淅沥沥地下着,我阴郁的心情却已消散了。看着眼前宽敞平坦的道路,我挽起奶奶的手,微笑地踏上回家的路。厦门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变成现在国际大港,真了不起!我为厦门点赞!我为祖国点赞!

三代人作文5

打开朋友圈,看到越来越多的,无外乎别人转发的段子,或者不知道什么媒体写的“震惊”体新闻,或者某个微商又在“安利”新产品,还有无聊的朋友不厌其烦地上传着自己刚p了一个下午的自拍照片。不得不说,自从微信火遍大江南北之后,所谓的朋友圈社交,正在一点点地变味成现代娱乐主义的产物。

朋友圈建立之初,想法是美好的,能够和朋友们分享幸福的瞬间,就像微信创始人在微信首次运行界面上加上的那句话“看见,即存在”。可这般“看见”,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朋友圈充斥着广告轰炸,低俗趣味,耸人听闻,仿佛一切都是可以被物化、娱乐化、商业化的对象。

想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的祖辈、父辈采取的娱乐方式,滚铁环、摇呼啦圈,他们在游戏之余,还不忘强身健体;可到了我们这一辈,越来越多的低头族、“手机奴”出现了。看看身边的人,有多少是手机从不离身,一坐下就掏出来的?有人说这是科技的进步,但科技的进步,应该为人类服务,而不是让人成为科技的奴仆。

诚然,如果我们善加利用,朋友圈确实可以成为我们分享喜悦、交流思想的工具,但若没有强大的分辨力和自制力,“娱乐至上”的洪流就很有可能将我们卷入其中,最后“圈”进了娱乐,“圈”走了思想,把我们变成没有思想、只会随波逐流的空壳。

蒙田说过:“人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根稻草,唯有思考才能给人永恒的力量。”对于朋友圈,我们应该学会取舍,卖假货的微商,删掉;只发段子的朋友,删掉;来历不明的自媒体,删掉。只留下真心观察生活,有经验分享的朋友;只留下每日一篇,将哲理解读的良师;只留下社会热点、弘扬正气的新闻。“圈”进了娱乐,我们更要“圈”进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抵制“娱乐至上”的低俗潮流,拥抱“智慧为先”的人生;我们只有不断加深自己的思考,充实自己的内心,用知识和思想武装自身,才能利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成为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三代人作文6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家乡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人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那你知道以前是什么样的吗?

爷爷今年六十一岁了,小时候住的是破草房。在炎炎夏日,热了就只能拼命打蒲扇,因为当时没有电扇、没有空调,就是连电也没有。夜晚,还要点着昏暗的煤油灯,仔细查看是否有蛇从墙洞钻进屋内,四处乱窜。一到下雨天,家里就像水帘洞,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大家手忙脚乱地找来盆盆罐罐到处接水,场面可壮观了!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屋子到处漏风,住在里面不仅寒冷而且还提心吊胆。就这样爷爷到了十六岁,终于告别了这艰苦的日子,好不容易盖起了一间小瓦房。虽然只花了一千多元钱,但那可是全家四、五年的收入。家里也用上了电灯,就因为大家以前没看到过,所以也没引起注意,大伯小时候还不小心触电昏了过去,还好及时抢救了过来。

到了八十年代,爸爸已经五六岁了,我们家住上楼房了,那是爷爷花了一万多元建成的一栋二层三间的楼房,有了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油烟不会到处乱窜了,苍蝇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出茅房就到了饭桌上,害得大家吃饭也不得安宁。家里不仅有了电灯,还陆续用上了乘风牌电风扇、西湖牌的黑白电视机。到了夏天,电扇一开,舒服啊!可不用打蒲扇了。爸爸十一岁的时候还有一件趣事呢!那时候,没有什么饮料,夏天有瓶汽水喝喝挺不错了。爷爷所在的建筑公司发了一箱可口可乐,爸爸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瓶,才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还以为是药呢!

现在,我十二岁了,我家盖起了四层的高楼,爷爷、爸爸和我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房间里装起了空调,冬暖夏凉。彩色电视机都换成液晶的了,还能收看一百多个频道的数字节目呢!电话、电脑成了我们最方便、迅捷的通讯工具。我家还有一个漂亮的院子,院子里种了茶花、桂花、白玉兰,花开时节争奇斗艳,满园飘香。

爷爷、爸爸和我,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年代,但在这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终于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三代人作文7

爷爷小时候,呼朋唤友,用铁钩推动铁环,圈出自在的童年;爸爸小时候,携上家人,套起呼啦圈,圈出自足的生活。时代在变,“圈”也在变,不知何时,我们这一代早已厌烦了滚铁环、玩呼啦圈这类游戏,将自己套进了一个个“朋友圈”,也将自己束缚进了狭隘的圈套。也许,我们应学会,跳出圈,看世界。

不可否认的是,朋友圈圈出了一方天地。它方便了我们的交流,真正是应了“顺流而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话,只消手指轻轻按上“发送”一键,消息便立即传送到位。同时,它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古时若想了解远方亲人的情况,只能通过书信往来,这才有“洛阳亲友如相问”的亲切,有了“乡书何处达”的期盼。而现在,只用点开朋友圈,不管是配图还是文字,都可以将对方的生活了解得一清二楚。它更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上到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下到邻居家的家长里短,皆可料知一二;不管是五湖四海的朋友,还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都可以给我们带来闻所未闻的新鲜与惊奇。可以说,朋友圈圈出的的确是一方广阔的天地。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朋友圈却又圈住了人心。仅仅从头像来看,我们只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于是才会有层出不穷的诈骗案例,才会有朋友圈狂轰滥炸的微商广告,我们常常忽略了那些真正值得在意的人和文字。网上曾经盛传过这样一件事情:某高校宿舍仅四个女孩子,却有多达六个群,甚至是每两个人就建了一个小群。这件事初读起来甚是可笑,可细想起来确实有着无尽的悲哀。我们的心灵被朋友圈束缚,在尔虞我诈的漩涡中打转。这样的朋友圈又有什么意义?

朋友圈的使用,让我们多了几分人与人之间的猜测怀疑,少了几分爷爷爸爸那个年代人们之间无条件的信任;多了几分对待生活的焦躁,少了几分享受生活的宁静祥和;多了几分心灵的狭隘和束缚,少了几分拥抱世界的`宽广和博大……

也许我们应该拿起滚铁环,套上呼啦圈,感受生活的自在亲近;也许我们应该退出网上的朋友圈,走入现实的朋友圈,享受友情真实和淳朴;也许我们应该解除心灵的束缚,褪去尘世的浮华,触及灵魂深处的渴望和淡然。

跳出圈吧,那将会是一方更广阔的世界!

三代人作文8

童年,像初夏的第一枝水荷洁白无瑕,淡雅芬芳。

爷爷奶奶的童年非常的辛苦,他们那个年代穿的衣服都是粗布做的,而且都是无彩的衣服,他们穿一套衣服都要穿要破,然后再用旧布补好,要是自已穿不下,就给弟弟妹妹穿,一件衣服穿到不能再补为止。如果要出去做客的时候,爷爷奶奶自已没新衣服,就要向朋友借,因为怕弄脏弄破,所以要非常小心珍惜。奶奶说:“在那个时候,要是穿上一件新衣服,就要开心个好几天。”

有一次姥姥给奶奶织了一件毛线衣服,奶奶开心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在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吃也是非常差的,他们在餐吃的都是自已做的粗菜粗粮,只求温饱。桌上没有大鱼大肉,他们买东西都是用票,要用什么鱼票、粮票、肉票……住的房子都是用瓦片盖的,在下雨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还要用脸盆接屋顶滴下来的雨水。奶奶还说:“那个时候我们一家六个姐妹挤一张床睡。”爷爷奶奶那个年代交通工具全靠双脚,要出省是件麻烦的事情,要出远门要凭证明才能去买机票。

到了爸爸妈妈这个年代,就比奶奶的进代进步许多了。穿的都是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衣服了,有喇叭裤、羊毛衫、尼龙裤、健美裤。这些都挺好看的。吃了也是有了进步了,可以买到吃的东西了,不用再用票,可以直接用钱购买了。桌上有了大鱼大肉了。住的也有改变了,房子是用石头砌成的,有一层二层的楼房了,下雨天不会再漏雨了,也不用再好几个人挤一张床了。出去的时候也方便了,有了自行车和摩托车了,出门也方便多了……

到了我的年代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时代进步非常大,我们穿的衣服都是名牌,而且质量很好,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吃的是更好了,讲究健康食品。在厦门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名菜和水果。住的房子是高楼大厦,有宽敞的客厅,高档的沙发,明亮的书房,各类书籍摆事实放整齐。有了电脑,可以上网查资料了解世界的情况,方便极了。周末还可以开车出去野餐呢。

三代人的童年岁月,有着各自的不同经历,我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相信明天会更好!

三代人作文9

家是慰藉心灵的港湾;家是身处迷途的一盏明灯;家是寒冷冬日的温暖阳光;家是远方游子的精神寄托。回家,就是跨过万水千山,与家人团聚,通往回家的路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

爷爷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共和国同龄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候不像现在,马路上通常是没有什么车的,人们出行通常只能靠两条腿步行或是骑自行车,当时有一辆“凤凰”或“永久”牌自行车,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因为自行车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奢侈品,没有什么人能够买得起。爷爷是普通人家,家里子女多,买不起自行车,出行只能靠步行。爷爷是建阳师范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为了照顾祖爷爷、祖奶奶,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十多公里的回家路,爷爷往往要走上半天。 爸爸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学任教。那时候自行车、摩托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爸爸回家主要是靠乡镇公交,十多公里的回家路,爸爸要在颠簸的山路上,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家。 我是零零后,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幸福的一代。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汽车代步,汽车渐渐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私家车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与日俱增,汽车悄悄走进平常百姓家,老百姓的生活也“安”上了车轮。尤其是新时期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的出现,大大缩减了人们的回家路。每年春节,近200公里的回家路,我们坐高铁只要四十多分钟就到了。

祖辈们十倍的回家路程,我们用比他们少的时间就到达了。 科技的高速发展,让一切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同样的路程,从几小时的徒步,从一小时的车程到如今的“高铁速度”,三代人的回家路,不变的是漫长的路程,变的是科技的高速发展,缩短了三代人的回家路。现代科技还将会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三代人作文10

俺家住在那偏僻的小山村——井塘古村,同乡的人都说我家靠“读书”读出了个书香门第。读书成了我家的传家经典。

爷爷读书我自豪。爷爷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环境改变人,时代造英雄。爷爷喜欢读农民起义的故事。虎门销烟的民族正义;太平天国的浩荡壮举;黄花岗烈士的坚贞威武,无一不是民族之书的悲壮画卷。爸爸读书我骄傲。爸爸是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长大的。从小学读到大学,物理学、电力学等书籍成了爸爸的“狂读”。爸爸说,他是为国富民强而读书。爸爸还常常教育我:自己喜欢的书就要多读。我读书我快乐。我比爷爷、爸爸几辈人更幸运。爱心书屋,社区俱乐部,穷乡僻壤的农村学校,变成了书的海洋。我们博览群书,步入了流光异彩的殿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我领略了历史巨著《红楼梦》的风骚。“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国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更让我在写作课上妙笔生辉,其乐融融。

遨游“西游记”神话宫,孙悟空上天入地,呼风唤雨的风采令我折服,令我神往。

读书,我读懂了生活,我的生活更色彩斑斓。“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我有了自己的追求与自尊,读书让我多了一双观看世界的眼睛,让我找到了做人的标尺。 读书,读懂了自我,更增添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希望,让我更加坚信“乘风万里浪,面壁十年书”的雄心胆略。读书,我读懂了父亲。“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读书,我读懂了母亲,我深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淳朴与厚爱。书是我良师益友,因为书里有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灵魂塑雕。书是我的民族精灵,因为那里有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书是我的青春年少,因为那里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养生诀窍。

不知什么时候,大家送我一个“读书迷”的雅号,爸爸说我变得成熟了;老师夸我更聪明了;同学说我更个性了。我更自信,幸福与快乐将伴我一生。

三代人作文11

十一黄金周,爸爸、妈妈和我准备骑车去新建的“绿博园”玩。为了提前选好行动路线,我找来家中的一张郑州市交通地图。左找右找,就是不见“绿博园”的影子,于是,我迷惑不解的问妈妈:“我怎么找不到绿博园在哪呢”?妈妈拿过地图看了看说:“这是去年的地图,那时还没绿博园呢”。一旁的姥姥、妈妈不禁同时感叹起来:郑州变化太快了。

为了解郑州更多的变化,好奇的我缠住了姥姥和妈妈,让她们给我讲讲,从前她们眼中的郑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郑州真的变化那么大吗?姥姥不紧不慢的给我说起几十年前她小时侯的郑州:“郑州原来小的很,人也很少,只有二七塔、火车站周围还有几条不宽的马路,那时的二七塔还是木质的塔,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出门全靠步行,就连我们学校现在的位置也是田野,一到晚上到处都是黑乎乎……”。

啊!原来姥姥生活的环境这么落后呀!

听了姥姥的介绍,我一脸的困惑,妈妈生活的郑州也是这个样子吗?妈妈接过话来,面带笑容的说:“我们小时候虽然比不上你们现在,可比起你姥姥那会可好多了:房子长高了、人增多了、交通信息也方便许多,有了“四桥一路”、二七塔商业区、金水河、郑东新区、热闹多了,印象最深的是宽敞马路边栽种的法桐,大片的绿荫,晴天为你遮阳,雨天为你挡雨,空气格外清爽,真正是名副其实的一个“绿城”……

短短的几十年间,郑州的发展变化这么大呀!

听了姥姥、妈妈的叙述,使我对家乡郑州的发展变化有了新的认识,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里,我也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她身上的现代元素:二七商业圈、郑东新区CBD、3G手机、BRT快速公交、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地铁和中原经济圈宏伟规划……,一座有着古老历史文化、又充满现代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正大步向前奔跑。

路更宽更长了,水、草、树也更绿了,人们徜徉在绿树丛荫的花园里,享受着这一切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我的家乡郑州真得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我惊叹于家乡的变化,也为家乡感到自豪和骄傲!

让我们记住郑州的昨天,努力郑州的今天,一起把郑州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吧!

三代人作文12

又是一年春节,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享用丰盛的年夜饭;人们穿上喜庆的衣裳走亲访友,互相祝福。而不同的年代的春节,人们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爷爷说,他小的时候,物质条件艰苦,温饱问题是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因此春节就是能在除夕夜多加一两个小菜,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坐在床头守岁,大年初一穿着洗得褪色满是褶皱的旧衣裳到亲戚家去拜年。年前每户人家总会用攒下来的钱买上一些鱼肉,用来正月里招待客人,知道这些东西来之不易,家人都不轻易下筷,因此往往搁置大半个正月。

到了爸爸那个年代,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开始为置办年货而忙碌了。打米胖、制米糖、捣年糕……忙得不亦乐乎。除夕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酒酿胡辣,饭后,小孩子们三五成群,聚在村口看大人们放鞭炮,临睡前还会把新衣裳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枕头边。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起了个大早,兴奋地换上衣服在院子里蹦蹦跳跳,走亲访友也能在果盘中挑选到心仪的小零食解馋。

如今我们这一代,欢度春节的方式日益新颖多样。临近除夕,小镇就已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门前张贴起喜庆的对联,马路上悬挂着大红灯笼,大街上熙熙攘攘,人们拎着沉甸甸的年货,脸上荡漾着喜悦的笑容。大年三十,妈妈会张罗一桌子美味佳肴,一家人围坐一圈,其乐融融,奢侈美食尽可以在年夜饭上大快朵颐。酒足饭饱之后漫步小镇街头,欣赏漫天绚烂的烟花,回到家里观看春节晚会。正月里,大家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互道新年祝福,也可以选择在这期间举家外出旅行……

时代在变迁,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庆祝春节的方式愈来愈新颖、丰富,但亘古不变的是:在这传统佳节之际,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感受幸福之际,不忘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用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

三代人作文13

从家乡电的出现,到我们已经适应电存在的今天,几十年过去了。在这几十年里,电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不同时代的人,对电的渴求与需要也不一样。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眼中的电是怎么样的——

外公外婆说,小时候他们对“电”, 是没有丝毫概念的。他们靠蜡烛来驱逐黑暗,度过每一个夜晚。每天晚上点着蜡烛吃完一顿晚饭后,几个妇女便走到院子里唠家常。那个时候,又赶上土地改革,家家户户都兴起一股“种田热”。外公外婆每天一大早就要去田里干农活,晚上哪有什么闲情娱乐呀,吃完晚饭,也就洗洗睡了,于是他们也少了对光的需求。

他们说,电,是沙漠中难寻的一滴水,悲剧的是他们没能见到。

爸爸妈妈说,小时候他们是非常快乐,无忧无虑的。妈妈喜欢读书,每当她放学回家,就钻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关上门开始读书。那个时候“电”已经开始走进普通百姓家,虽然没能家家户户都用上“电”,可是妈妈那个读书的小房间里却装上了那么一盏电灯。但是那些读书的美好夜晚,最让妈妈记忆深刻而又最头疼的问题是突如其来的停电。爸爸说,在炎热的夏天经常停电,停电时他经常约上几个同伴到外面疯玩。所以他小时候一直觉得电并不是个便利的存在。爸爸妈妈终于享受到了电,但是却因为一阵又一阵的停电风波,使得大家开始畏惧电。

他们说,电,是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有时照得大地一片银白色,有时却又蒙起神秘的面纱。

我说,我在成长,“电”也在成长。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里还时不时地会停电。每次停电的时候,我经常抱怨“怎么又停电了呀”!随着“滴”的一声,我家的电就来了。这时的我便会欢呼雀跃地奔向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停电这类事情已经很少发生,我也越来越深知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与便捷。但电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说,电,是春天,它融化了冰雪,让小草般的我们破土而出。

从外公外婆到爸爸妈妈,再到“90后”的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活的变迁,还有我们心中对电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三代人作文14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人团圆,亲友相聚,共享天伦之乐;它也象征着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用各种方式辞旧迎新,表达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不同时期,表达方式不同,也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生活。

爷爷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平时很少有肉吃,大年三十公社会发四五斤猪肉、少量的萝卜和白菜。年夜饭要把肉留下来,过年招待客人,一碗肉端来端去,直到出元宵。爷爷的春节没有新衣服,只是在除夕,把平时穿的衣服洗干净,在火炉边烤干当作新衣服穿;没有电视看、没有鞭炮放,只是听听快板、或者烤上一堆火,家人围聚在一起,聊聊过去、现在和未来,守更待岁。

爸爸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每到过年,家家户户会打冻米糖,熏腊肉,买上两箱红富士苹果、备几样年货,队上再分几斤大草鱼,年味十足。孩子们最期盼的是大人带去买一套新衣服,玩品种多样、色彩斑斓的花炮。春节期间,提着大大小小的礼品走亲访友,孩子们还能获得红包,是压岁钱,也是美好的祝福;还有舞龙、舞狮子,好不热闹呀!

我出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生活条件更上了一层楼。春节过得非常幸福,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大鱼大肉、各种海鲜美味,应有尽有。人们会把新衣服穿得红红火火、到处都挂上红灯笼、贴上红对联,是为了驱赶传说中凶猛的怪兽年。现在手机、通信、网络非常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微信、短信、QQ瞬间联系、网络拜年,还能用来抢红包、扫五福等活动;人们还可以通过5G网络购买各种年货、打高清视频电话、联络春节联欢晚会的各个会场,连线海外的华侨传递新春的祝福,5G网络简直让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从爷爷到我的春节生活,三代之间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显示了我们祖国的欣欣向荣,人们的小康幸福生活。我希望我们中国的小康生活越来越富裕、富足,拥有一个更加棒的未来!

三代人作文15

题记: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不说经济、科技等大的方面,就从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60年,三代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了祖国的变革。

正文:

我们小区是一个并不大的小区,看守后门的谈爷爷,在我们小区里人人都认识。

谈爷爷如今已经有70多岁了,但身体依然很健康。他个子不高,再加上轻微的驼背,大概也只有我这点身高,差不多一米六。他长得很慈祥,眼睛小小的,眉毛很浓,笑起来还会动呢。

一、二年纪的时候,作业少,一吃完的饭,我就跑到楼下的传达室和其他人一块儿乘凉。

喜欢聊天的谈爷爷总是给我们这些年纪不大的小朋友讲一些各种各样的故事。

这天,他又讲起了有关生活变化的事情。引来了许多人围观。

谈爷爷先讲起了他自己的事迹。他告诉我们他当时生活很拮据,很困难。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干活……

谈爷爷讲了很多,但那时候我年纪太小,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了解,只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因为这离我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

谈爷爷还很风趣地说,他中年时总是很羡慕自己的孩子。因为相比之下,父辈们的的生活要好的多。

我的爷爷也经常说这样的话,我想这是老一辈们的“通病’。吧。

谈爷爷讲的最起劲的还是我们这一群孩子们的生活,他细细地谈论着我们,细细地谈论着自己的感受。

谈爷爷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与他们那代人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在饭店里,想吃什么有什么,可以随心所欲地点餐。而他们童年时,连饭都吃不饱,生存都成了问题。吃不饱,也穿不暖

还有很多现在已经十分普遍的高科技产品,在当时也是没有。比如说电脑,电视等。有时候,我在家里有电脑,爷爷在一旁,总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该怎么用。

变化很大的还用爸爸妈妈的工资。从爷爷奶奶的几十块到爸爸妈妈的年轻时的几百块再到现在是几千块。虽然物价也在同比上涨,但是人们的生活还是越来越宽裕。大家也可以把更多的钱财花在旅游、阅读等休闲活动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祖国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从谈爷爷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信任和肯定,也感受到了所有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