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点评作文集锦10篇

来源:文书网 6.78K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点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点评作文集锦10篇

点评作文 篇1

色彩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身边也无处不在。可那一抹色彩却又与其他色彩那么不同,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步入初中,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至今还清楚的记得第一天我走进班级的情形:一张张全新的面孔正在放出光芒,我们慢慢地了解彼此,可大家都没有统一的服装,也没有统一的标志,使得放眼望去,教室里、操场上色彩斑斓,令人两眼发晕。

开学的第二天早晨我早早来到学校,巧遇老师叫同学们下去拿东西,我带着好奇心飞奔到楼下。定睛一看,原来是校服,是我们学校的标志!我兴奋地把衣服搬到楼上,等待校服的分发……

我用颤抖的双手打开包装,有两套崭新的校服出现在我眼前。一套是红色与黄色交相辉映,红色是象征着热情而黄色象征着有希望。这套校服充满着热血与激情,同学们也给这一套校服取了一个有趣的外号叫“番茄炒蛋”。也就是这样一套校服给予了我内心极大的满足。还有一套是灰白相衬,从外边看上去一副坚韧不拔、坚不可摧的样子。这一套以白色为主灰色为辅,白色象征着纯洁的心灵,灰色代表着沉着冷静。这两套校服装满了学校对我们的期望和对我们严格要求的象征。

转眼之间,三年即将过去。此时的我感概万分,当初初崭新的校服已经变得破旧。也许初中毕业之后这些衣服将没有穿戴价值,可却确是我心灵的寄托。三年走过,这身上的校服陪我笑、陪我哭、陪我跌倒再陪我爬起,这校服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变老了,同我们逝去的时光一起变老。

那一抹“番茄炒蛋”与“灰白相衬”的色彩虽然没有灿眼夺目的特效,可它却值得我用一生来铭记!

教师点评:校服是我们学生的身份象征,也是我们美好校园时光的见证。质朴的文字中蕴含了小作者对学校的热爱,对这三年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点评作文 篇2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感到有点恶心想吐,头目眩晕。我想从床上坐起来,但全身乏力,头沉的好似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来。我索性继续躺在床上。

这时妈妈走了进来,她瞪着双眼,眉毛怒气冲冲地往上挑,脸颊因生气而变得通红。她终于像火山喷发似的朝我怒吼:“都快9点了还不起床!”“我……我……难受“我支支吾吾的说,声音软绵绵的。”怎么了?不舒服吗?”当妈妈看到我难受的样子时,原来的怒火就变成了关切的话语。妈妈询问了我的感受后,断定道:“是感冒了。“妈妈叫我躺在床上先睡会儿,她稍后再来叫我。我乖乖地照着妈妈的话做了。

一会儿后,在妈妈温柔而有力的呼唤下,我渐渐地从梦乡回到了现实。我努力的睁开沉重的双眼皮,妈妈正微笑的看着我,一股淡淡的辛辣味向我袭来。这是什么味?我在床上挣扎的想要起来一探究竟。妈妈把我扶了起来,我也趁机看了妈妈手上端着的是何物。原来是一碗红糖姜汤,那股淡淡的辛辣味就是姜散发出来的啊。妈妈用汤勺小心翼翼的,一勺一勺的喂着我。我犹豫了一下,便一喝而尽。“慢点喝,小心呛到。”妈妈嗔怪道。而我毫不听劝,依然大口大口的喝着。忽然我被呛到了一下,开始咳嗽起来。“你看你,叫你慢点喝,你就是不听。”妈妈拍了拍我的背,责备地说,但语气里却充满了关心。我的目光无意间落在了妈妈身上,碰巧和妈妈的目光碰上了,我看见妈妈的眼神里充满怜爱和着急。她是在担心我吗?我错开了妈妈的目光,不经意间看到了妈妈额头的汗珠上,这大概是妈妈得知我感冒后在厨房里忙碌,为我煮红糖姜汤留下的最好的证据吧?妈妈真伟大啊,她是如此关心自己的孩子啊!我心里顿时感到暖烘烘的。“发什么呆呢!干嘛看我这么久?”妈妈也许是察觉到了我把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许久,才忍不住的向我埋怨道。“没什么。”我慌忙的解释道。“是不是觉得我太老了?”妈妈自嘲道。“不,不!在我眼中妈妈最漂亮了!妈妈我爱你!”我用尽力气扑向的怀抱,妈妈楞了一下,抱紧了我。

其实啊,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向来都不喜欢吃姜的,只要食物带有一点姜味就不吃。可那天我却奇迹般的喝完了那碗红糖姜水。不为什么,只是妈妈的爱让我不再挑剔,也让那碗红糖姜汤的香味越发扑鼻而不是刺鼻,味道也比蜂蜜更甜了!

初一:陈芷萱

点评: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读来令人倍感亲切;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母爱进行;边叙事边抒情,结尾集中表达情感,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美中不足的是,文章主语的使用有些频繁;中间段落篇幅较长,容易使读者产生视觉疲劳;语言比较直白朴实,写作亮点不是很明显。作者可以多使用些修辞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自然;将较长段落做下合理的细化;一句话中出现一次主语即可,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点评老师:苏璐璐

点评作文 篇3

普天下最平凡的是父母,最伟大的也是父母,从来没有一种文字能写尽父爱和母爱,文章是有长短尽头的,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却是无痕的岁月,贯穿着我们生命的全部。

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是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喝着母亲甘甜的乳汁成长;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父母为我们的生病熬过多少不眠之夜;父母为我们的升学花费了多少心血,对这种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呢?幼年时母爱香香的甜甜的,多少个星斗满天的夜晚,我是在母亲的怀抱中,童话故事的陪伴下酣然入梦的。天冷了,母亲为我添衣裳,夜里帮我盖好被子,怕我受凉,当我患一些发烧感冒,即使看过医生,母亲也小题大做,整夜不合眼陪我一宿,后来我却不理解她。小时候,我们总把这些当做天经地义,因为我们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们长大了,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承担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古人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因此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对待父母,看待亲朋好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学会感恩,这样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我们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我们有了苦闷,最为牵挂的也是父母,父母之爱,深入大海!

感谢父母,是你们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让我们体验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布满荆棘的路途上,我们踉踉跄跄,但是我们没有忘记,是你们引领我们坚强地走向前方,生活中,是你们一直在默默地陪伴着我们。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质朴与平凡中蕴含的伟大与坚强。

从古到今,人们都说“百善孝为先”,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懂得做人的人,不仅要懂得好好学习、诚实守信,还要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从现在起,让我们在思想言行中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点评作文 篇4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一个方向,同样再未来的路上我们也需要一个方向。

现在的我们不断的学习着,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为来能够过得更好,但是当我们连未来的路都还不确定时,我们又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如果连未来的路都还不确定,那么你现在所学一切都会对未来的你有用么?如果对你未来有用的'东西你又没有好好去学,那时的你又会是怎样的后悔呢?你可要知道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卖的,所以趁现在我们要好好的思考一下我们自己未来的路要怎样走。

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我们努力地动力,现在的你确定好自己的方向了么?

在我们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时,我们不能只考虑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是不是最好的,我们还要结合自己的所长来考虑,结合实际来考虑,确定的目标要是自己能够实现的,不能好高骛远,去追求那水中花镜中月。

在我们确定了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时,不是说你一切都可以不用去管了的,我们要朝着目标去前进,去努力,去拼搏。

现在的我已确定了自己未来的路,定下了自己的目标,你呢?

点评作文 篇5

总体感觉,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指向明确,大多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兼顾了考查学生价值取向、语文素养以及逻辑思辨能力,有效地防止了宿构与抄袭。绝大多数考题都有明确的指向。有的试卷还明确了具体的问题要求,比如北京卷。有的尽管不是明确的,但仔细推敲一下考生也还是可以明白命题者的意图,比如上海卷、浙江卷。既没有为难考生,又有一定的区分度。

北京的作文素材来自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是建立在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写作任务,有意识地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关联起来了。文体要求也十分明确,这样的写作,就事论事,就是论理,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准,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理性思考水准。

新课标I卷的漫画作文,指向考生身边教育现象,家庭教育如何看待孩子学业成绩的波动,如何鼓励与惩罚孩子几乎是每个考生都会遭遇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区别在与如何说,说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具体个人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以及文字表达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组漫画还有一个如何分组的问题,是横着分,还是竖着分,不同的取向,也会有不同的立意与表达。是发散还是聚焦也可以看出不同考生的不同水平。

上海卷、浙江卷都属于现象评述类的文章,需要考生紧扣材料,展现鲜明的观点,还要有充分的论据论证,思辨性要求比较强。尽管如果没有平素的思辨性训练,可能会偏执一端,但还是让每一位考生都会有话可说的,至少也是能够看到考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水准的。

江苏卷同样也关注了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但相比较而言审题相对要困难些,尽管“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大家是熟悉的,但熟悉“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却不多,何况还要谈个性与创新。这当中缺少必要的背景信息,写起来也是有困难的。“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语出华德民先生前些年为《冀成诗文选》的书序,“写作的窍门儿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冀成先生说他对这句话“琢磨了挺长时间,没琢磨透是怎么一回事”至今也只体会到恐怕说的是“写作,有话则短,精炼自己的语言;无话则长,调动自己的情感”。实话说,我也是今天才在网上找到这句话的出处和的。没有这样的背景,如何去谈“个性”与“创新”?窃以为,如果没有“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或者没有“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恐怕审题的困难会小些。

另外,据网上消息,广州有考生看到漫画作文题后有点傻眼,“看到是漫画我也懵了一下,和之前练习的题型不太一样。”“我想了很久是写话题呢,还是任务驱动呢?”听说“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个术语时总觉得有点费解,是以往的作文没有任务吗?难道每一次具体的写作不是在某种驱动下进行的?如果我们没有弄出这么个名词,没有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强化训练的话学生会不会“懵”,会不会在“是写话题呢,还是任务驱动”上纠结呢?

高考作文:不为难考生,又有一定的区分度,充分体现它的选拔性功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好在改变已经开始。

点评作文 篇6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 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思路分析】

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意义的。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 …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可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声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有红,有蓝,有绿… …为生命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对生命有个性化的感悟… …

审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其奋斗的思想历程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素材,屈原为生命抹上汨罗江一样的色彩,司马迁为生命抹上黄土地一样的色彩,陶渊明为生命抹上秋菊一样的色彩……

【优秀例文】

  为生命着色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要依赖别人着色

――题记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是春的万紫千红 、夏的浓荫绿树、 秋的金黄世界 、还是冬的洁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烂明艳……

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 ;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洁白的白色,纯美,高洁……

灰 ,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

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一种落叶的方式——用拼尽全力的翩舞来托起生命的辉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间划出一道貌岸然最亮丽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灿烂!

人生的境界在于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生命的画板,让我们自己着色!

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让你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许我们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喧嚣之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诠释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成为栋梁之材!

不要问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蓝天中飞到你的极致,这便是最好!

蒙娜丽莎向你发出永恒的微笑,惠特曼的诗篇在召唤,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为你的青春伴奏!

让我们拿起画笔,倾听心声,为自己的生命着色!

【点评】在众多的文章中,这篇自己站了起来,令人过目不忘.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有材料,二懂材料,三懂用材料."白色――东坡,灰色――陈子昂,陆放翁,杜工部,李太白,红色――陆幼青",色之性也,人之性在淡泊,沉郁,灿烂中交融,这绝非是"妙手偶得",而是得益于长期的阅读与冷静的思考。

  为生命着色

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让生命存在,而且是多彩的存在,这是我们全人类的责任. ――题记

纺衣车间的女工用单针走线来衡量她们的生命,所以她们生活的色彩是单调的;田间辛苦劳作而仍入不敷出的农民用耕耘的田的块数来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生活的色彩是黯淡而痛苦的;一个文艺工作者用还有多少期《泰晤士报》未读来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生活的色彩是充满憧憬的。

……

每个人的生命都涂着一种属于自己的颜色,无人能取代与更改,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棵平凡的草一样,却有着各自骄傲的理由。

是的,我们是幸福的,比起他们:

当肆虐的海啸袭击那片土地时,那些惊惶而不知所措的受灾人民,他们的生命是什么颜色 ?

当那些饥民由于长期没有进食,无力站立,,匍匐在干涸的土地上,看到那双似鹰爪的小手,又能让我们用何种颜色描述他们的生命呢?

当求知的眼神通过那纯净而充满期待的眼神而展现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读懂了他们生命的颜色。

当井矿下塌,看到亲人被活埋于井下,老母或妻儿哭的死去活来,我们一定领悟得到他们生命的色彩。

于是在痛定思痛中,我们明白:为生命着色,不仅为自己,如果有余力,也应想到那些无力为自己着色的人们。

德雷莎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走出高墙,走入贫民窟,将爱带到了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一颗平凡的心,自由的给,自由的爱,直到它受到伤害……”比起她,我们大可不必这么伤感,只需付出力所能及的一份。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们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珍爱生命的缘故。是的,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不仅让生命存在,而且让它存在的多彩,这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很喜欢泰戈尔的这样一句诗:

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于是,我给自己的生命涂上了夏花和秋叶的颜色——而明白行动就是这支涂色笔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点评】套用一位扶贫大学生的话: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副担子,那就是让生命多彩的存在,不仅为自己,更为全人类.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小作者那颗坚强博爱的心,不禁被他感动,为他喝彩。

点评作文 篇7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试题点评: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一定会闪烁出思维的火花来。例如,什么事物让"我"陶醉?"我"是怎样被它陶醉的?该事物为什么会令"我"陶醉?等等。

下面我们做一些具体解说。

一、确定题目和写作内容。针对文题不要把此题误以为话题作文,不需要自己重新拟题。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思考,你打算选择什么事物来写。譬如,一幅画、一张照片、某个工艺品、某处胜景、某本书、某首诗歌、乐曲、电影等,并把确定所要写的事物填在文题的横线之上。同时要明确选定一种文体后,就应该按照这种文体的要求写下去。至于"话题内容",实质上就是整篇文章的题材。要先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去组织安排好材料。

二、不要平行式的泛泛写来,人和事的记叙、描写要具体,取材时"以小见大",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三、注意写出新意。作文,贵在创新。例如,内容新颍、结构精巧、语言鲜活等创新写法都能引人入胜。这里特别要注意:一般来说,文题的"导语"材料只当"引"文,不一定照搬抄写。即便需要用时,也不一定大段照抄,可以概括地重新组织语言,为"我"所用。还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不要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想成思维定势,因为文题中明确规定了。否则,就会像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吃力不讨好。(朱庆和)

点评作文 篇8

  暑假趣事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腾冲的火海。

一到那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宽约10米,长约30米的大瀑布,使我不禁想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走了一会儿,便看见了许多的泉水,有温度很高的大滚锅,有泉眼很小的眼镜泉,还有水面冒着一串串珍珠的珍珠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滚锅和珍珠泉。

珍珠泉的水面不断冒出如珍珠的小水珠,仿拂有一只只无形的手把一串串美丽的珍珠

从泉水里拎到水面。因此而得名珍珠泉。

传说大滚锅是一名农夫发现的。一天,一名农夫赶着牛去山上吃草,农夫把牛赶到一片草地上,就干活去了,干活的时候,听到牛凄惨的叫声。农夫以为野兽来吃牛,急忙跑过去看,只见牛掉进了一个泉里,泉水的温度很高,农夫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牛被滚烫的泉水活活烫化。大滚锅因此而得名。

同学们,腾冲的火海是不是让人流连忘返呢?腾冲的火海是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呢?

暑假乐事

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北戴河,我们一起坐游轮、打球、观日出、观日落,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畅游美丽的大海。

海滩上,太阳抚摸着的大地,我高兴地向大海跑去,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海面上波光粼粼,向一面望不到边的不停抖动着银色光辉的缎带。海水轻轻扶着沙滩,拍着我的双脚,细小的海草就像淘气的孩子,依恋着我的双脚,我慢慢走向水中,感到一股清凉,从脚底升起。

我再也禁不住大海的吸引了,一个猛子扎入水中,这时我感受到在大海中游泳有一种独特的感觉,这时一个浪头打过来,拍到了我的头上,海水溅到了我的眼中,我顿时感觉眼中又涩又疼,我第一次尝到了这种感觉,我用手揉了揉眼睛,终于把眼睛睁开了。又一个浪打了过来,我慌忙憋足了一口气,可是太晚了,海水恰好涌进了我张得大大的嘴里,啊,好咸呀!我仿佛吃了一大勺盐似的。这时又一个浪花向我奔来,这次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我顺着浪头一跃,感觉脚下像踩着一朵浪花似的,我整个身体被推到了浪尖,这次我终于躲过了海浪,原来冲浪这么有趣呀!

我向远处望去,感到海水和天空连到了一起,太阳把海水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粉红色,几艘游轮在远处的海上行驶着,我仰望着天空,看到几只海鸟在天空中盘旋。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金黄的沙滩、游轮和鸟儿组成了一幅壮观的、和谐的风景画。

在北戴河我感受到了冲浪的有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感到非常快乐。

点评:这篇作文写得很精彩!

1、作文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先概括介绍自己游览北戴河的感受,之后具体描写,思路清晰。

2、描写时由海滩的景色,写到在海水中的感受,再写自己在海水中游泳的经历,最后再勾勒海面上的美丽风光,以人物的行动为线索,条理清晰。

3、描写时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人体的多种感受来表现,描绘细腻逼真,给人一种如临其境之感。

4、描写语句运用了拟人、比喻和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文笔细腻,生动。

5、结尾注意了扣题,中心突出。

美中不足:只是个别语句不太流畅。继续努力!

点评作文 篇9

在我国浩瀚如海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就如一串串璀璨的珍珠,给这条历史长河增添了一分亮丽,并闪耀于世界之林。 汉字,神奇而有趣,古老而丰富,又充满着活力。我曾看到过这样一段对汉字的感悟:精灵般的内心、风情万种的外形、深邃的岁月、历史的温度、生命的气息。读了这段话,不仅使我最初对汉字的理解升华成了一种爱,也使我有了自己对汉字的一种有趣的感受: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段故事;一个指事字,图文并茂;一个形声字,音像具备。其实,汉字有时就像是一位少女,在不同的时光绽放出不同的美丽;或是一位少年,散发着特有的阳刚之气。 书法是汉字中一门独特的艺术。不知为什么,我对书法情有独钟,也许是受曾祖父的熏陶。

我的曾祖父对书法有着很深的造诣,小时候看他写毛笔字,让我对书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国书法源远流长,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以及审美观的不同,写出的字的形态特征也就不同。王羲之的字清新端秀、妍美流畅,有天下第一行草之称。顾真卿古朴有力、巧拙并用,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还有欧阳询、苏轼、米芾、赵孟等也都是各创一体的书法家,有的婉若游龙,有的连绵飞动,有的俊迈刚劲,真是各具特长,风格多样。 世界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说过:“如果我在中国,不会是位画家,但肯定是位书法家。”可见,汉字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书法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书法源于汉字,而汉字的美又体现于书法,她因书法而更神奇更有趣,让我们一起从汉字书法中去寻找知识的灵感吧!

点评作文 篇10

材料内容:一只老鹰从峰顶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抓住一只小羊的背上,想抓住小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与去年的命题作文不同,今年作文采用的是材料作文的形式。岑学贵认为,今年作文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提高,但这是符合发展的。首先,今年作文题体现了公平性原则,材料让所有学生都有话说;其次,体现了开放性原则,鼓励学生创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特长,选择擅长的文体,可以是寓言,也可以是故事沙龙、议论文、记叙文,立意可以赞扬、可以否定、也可以一分为二;体现了选拔功能原则,因为话题可以自己选择,但是并不表示谁都可能写好,因为材料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后者已经把立意表明得较清楚,而前者需要学生在全面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行立意,所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令一些考生无所适从。

郑应认为,今年采用材料作文倒是在意料之外,不过与传统的材料作文不同的是,今年把材料作文的特点和话题作文的特点相结合,摒弃了材料作文要求抓主旨、抓最佳选题的限制,加入话题作文的一个话题尽情展开的好处,让学生自由地写、自由发挥,同时又不过分散乱。取材作文的限制性加上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倒颇有一番“旧瓶装新酒”的意味。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