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谈读书作文五篇

来源:文书网 6.37K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谈读书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谈读书作文五篇

谈读书作文 篇1

八十九岁高龄的冰心曾在《忆读书》一文中深情地写到“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冰心奶奶根据自己多年的读书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字箴言的内涵,让我和我的学生学过之后都受益匪浅。 关于读书,我也有话要说,特别是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来,阅读成为了我津津乐道的好习惯。

尽管我的“阅龄”不长,无法像冰心一般列举出那么多重头的名著名篇,却也热切地想把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摊开来和我的学生一起分享分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读书方面丝毫不假,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单靠布置读书笔记是远远不够的,重点还在于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科数目陡然增加,一时间仿佛手边有了读不完的“书”,而真正读“书”的时间却少了很多。这里此“书”非彼“书”,就是所谓知识技能信息与阅读兴趣之间的冲突,不要在功利性的阅读获取上失掉了儿童追求愉悦的天性。我曾见过初中班的孩子捧着彩图版的《安徒生童话》看得忘食的,这时你并不用提点换本原版故事书或许对作文更有帮助,因为阅读全在手捧书页心境愉悦的状态之中。“开卷有益”,书读得多了,自然而然择书的深浅就心中有数,教师、家长只能从旁指引,无法代步。 读书除了培养兴趣以外,还要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新书发下去之后,给定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由翻阅,时间一到,让学生分别讲述他们所看到的内容。结果当然五花八门:有的说看到了某篇吸引人的小故事,有的评述对这本书的深浅好恶,而真正养成了阅读《序言》、查看目录习惯的学生却很少。 我读书的时候,一般都会先看目录。目录是提纲挈领,是作者思路的高度概括。通过目录,知道作者的一个大概思路,沿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会让你的思路和逻辑越来越系统、严谨和清晰。因为,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开打思路,学会更深入地、角度的思考。带着一个清晰的框架去读书,你会感觉自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寻找你关注的部分,从而综合地分配哪些章节粗读,哪些章节需要细细品读。

古语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一本书就像和作者对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可以提高学识,丰富人生的阅历。读书的时候,最好要有一支笔,把精彩的观点或阐述划上线,或把自己的感受随时写下来,或把相左的意见批注在旁边,再去现实中寻找解答,这都是实现对话的有效途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多方位调动感官来读书的习惯,也是终生受用的经验。

书读得多了,还需要搭建一个良性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可以发表见解,交流心得体会,这是教师完全可以在班级内帮助完成的。例如,建立阅读兴趣小组,定期地组织阅读探究活动。分组查阅相关作家的生平资料、作品风格等信息,一来实现组内的资源共享,二来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多维的思考方式。总而言之,读书活动要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之中进行,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完成“要我读”到“我要读”的心理过程的转化。 一朝踏入教育行业,深知自己任重道远。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未来要读的书还有很多,如何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仍是我不懈探索的课题。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我也能有一天自豪地说出冰心老人的话——“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谈读书作文 篇2

全国读书人惠及几亿人口,分别处于各个年龄段,但中学生却对于读书时间发出“没有时间”的荒谬结论。然而,我从《谈读书》中找到了其根本原因:读书,从来都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不愿意“挤”时间去读。

世间有许多人比我们繁忙,他们或是伟人,或是领导,亦或是科研者,但他们依旧会每天抽空阅读,以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卿,曾在采访中谈到自己的作息安排,其中有一句发言令我记忆犹新:不管每天我工作到多晚、多疲惫,睡觉前我一定要读30分钟的书。不必远说,你应该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我们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步暇接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闲读几页书。

静心细品,从古至今哪位文人雅士的成功之道不是读书。忆往昔,孙中山乃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何让他这番英勇?是读书。看今朝,央视著名才女主持人董卿,那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优雅,又隐匿着厚实教养气质从何而来?是知识。

反观于我们,中学课程固然很多,但是我们抚心自品:周末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可以读书,但却选择打游戏或刷抖音来消遣;宁愿在家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也不愿迈出舒适圈去图书馆阅读;再或者,如果我们每天抽出半刻钟,那每天至少可以读3、4页,每个月大约可以读100页,日积月累,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如果正值活力的青少年期不去努力读书,难道想“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吗?所以,我们能否读课外书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挤”的问题。

正如高尔基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但还要记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谈读书作文 篇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力量的汇聚,是文化的盛宴,更是沟通古今、连接中西的重要桥梁。因此,读书是一个提升素养的过程,涵养品格的途径。

从古至今,书香都浸润着中华文明,读书也根植在每个人的传统思想中。古有科举制度,今有义务教育,我们都在书香的熏陶下启蒙与成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读书不仅是一项生存的技能,也是掌握各个领域的方式。除文学外,数学、科学、医学等都可在书中寻得答案。除此之外,读书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腹有诗书气自华”,叶嘉莹、董卿等人都因读书而散发出独特的馨香。

读书必须眼、口、手、脑配合使用。眼睛看、嘴巴念、动手记、用脑思,方能得到更佳的效果。朗读使我们扫清字词的障碍,体会书中的意境和情感;默读可加快读书的速度。适宜长篇文章与经典小说,是我们读书的主要途径:诵读将表演性、艺术性与文字结合,更能彰显书的灵活与魅力。读书是思想的来源与写作的灵感,而思想与写作使书中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读思结合、读写配合才算真正的'读书。

每一个人都具备读书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其原因在于学习的态度,包括读书的执行力,叶嘉莹把读诗当作一种幸福,将诗融入自己的生命,故成为国之重器。相反,方仲永不善读书,凭一点点才气便欺世盗名,最终江郎才尽,无一用处。

读书在于勤、在于恒、在于持久、在于坚守。从一点一滴读起,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坚持成为一种信仰。

谈读书作文 篇4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光读书还是无法“进步”,而要同时进行思考。正如波尔克所说:“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可见读书并思考的重要性。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读书从不一味地读,而是先对着书思考,猜想其中的布局谋篇,再进行阅读。这样,不仅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同时还节省了时间。

读书并思考,也有许多方式。例如马克思,他有针对性地阅读,思考。每逢认为有价值的地方便进行摘录,并写下自己的思考。这样有针对性的读书与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拓宽思考的层面。

又如毛泽东主席读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记号并做批语,有时还根据自己的思考纠正原文的标点和错别字。“光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先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学会辩证式的思考也对读书有相当大的意义。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万卷“在于真正收获的”万卷。“总而言之,读书最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读书时自主地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思考方式,同时也能获益良多。

谈读书作文 篇5

一本好书就如一位亲密无间的好友,它像与生俱来的一道灵光,照亮你的天空;像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牵引你走进感知和灵魂的深处。它使你的身上澎湃着智慧的潮汐,让睿智的目光中总有一种憾人心魄的力量。

许多东西都是今天拥有明天失去,唯有从好书中引发的思考,可以永久的盘踞在你的脑海里。这些思考,有可能引起争辩,有的又使人感到妥帖,有的可能引起思潮,有的又可能平静如镜。将嬉笑怒骂尽收眼底,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品尝醇香可口的清泉,泉水流经的地方,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彩蝶飞舞,小鸟欢唱。这样美丽的景象,无疑能够洗涤自己的灵魂。若不慎读到一本坏书,就好似进入一条被污染的河流,流过之处,花不能生草不能长,无一丝生机,只有一片死寂,这只能毒害灵魂。

读书如流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心有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卷有益,择善而读。

对一本好书,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到那有着美丽风景的思想的远方,去共赴一场精神的盛宴;读一本好书如饮醍醐,心灵相互感应,渐渐不再浮躁和慌乱。

一本好书像一位智慧长者,让你不至于在这个日趋喧嚣功利的物质年代迷失方向,迷失本性。它闪烁的光芒无法概括,就如同阳光不能被概括。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书是一个多情的种子,如果说你一不小心沾惹上了‘她’,这一辈子就休想摆脱‘她’的纠缠。”

书是最好的朋友——在彷徨中它是顾问,在消沉时,它是慰藉。书是时代的见证,是旅人返乡的航船和骏骑。书是忙碌者最好的娱乐,是解除疲乏的安神丸,书是心灵最好的说教,也是大自然永恒的花园和苗圃。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