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高中作文三篇

来源:文书网 1.58W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高中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高中作文三篇

感恩高中作文 篇1

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记得曾经着迷过的的动画片人物。

昨天,小表妹嚷着要看动画片,我打开电视,顺手就在遥控器上摁了xx,电视上正在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我不觉一愣,有多少日子未曾看过看过少儿频道了?好像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久到我都忘了自己曾是多么痴迷CCTV14的节目了。动画片放了一拨又一拨,已经很少有自己熟知的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却依然放着,长不大的大头儿子依然每天活跃在银幕前,陪伴他也陪伴我们度过童年的是那永远不会老去的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但我们是在长大的,他们送走了我们的童年,又走进了另一群孩子的童年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带给孩子们欢乐。

不记得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我捧着碗,碗里装着满满的饭和菠菜。然后我就坐在小板凳上看《大力水手》,看着看着就入了迷,饭也忘了吃了。等大人们吃完了,收拾了碗筷,看见我碗里还没动一点儿,不免就怒火中烧了,把我拎起来就要揍我,看你还不吃饭我连忙求饶:我吃,我吃,然后捧起碗来,把菠菜往嘴里塞,大人们见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我猜,那时的我一定是想,吃了菠菜后也变得很大力气,把欺负我的大人们一拳打到天上去

小时候就是这样,很傻很天真的相信动画里的一切,还会为动画片中主人公的命运着急。还记得看黑猫警长抓贼时激动到打翻碗的我,还记得看蜡笔小新跳舞时哈哈大笑的我,还记得因为东方神娃找不到母亲而潸然泪下的我那些记忆的碎片,拼凑出了我童年的日子。回想起那些日子,当时的想法真的是过于天真和幼稚了,但我依然感恩那些着迷动画片的日子,那些为了能准时守在电视前而撒谎说作业做完了的日子,那些被父母戳穿谎言后伤心的日子。那些日子教会我很多,什么善,什么是恶,什么人在乎你,你应该珍惜什么人

我们在成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不再每天惦记《猫捉老鼠》中汤姆有没有抓到杰瑞,不再关心有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一休,他们都将被我们遗忘在记忆深处,尘封在那也许永远也不会再触及到的地方。这么说来,这只是一段可有可无的记忆吗?不,不是这样的。没有那段日子的存在,就不会有如今的我们,没有那段着迷他们的日子,我们怎么会相信正义能战胜一切?没有那段着迷他们的日子,我们拿什么去说服自己困难背后就是胜利?

感恩那些着迷他们的日子,那段无忧无虑,值得珍藏的日子!

感恩高中作文 篇2

秋风乍起,却已不似夏日般温和,有些生冷地拍打在面颊,一阵寒意让我加快了回家的步伐。走动巷口那盏熟悉的路灯,灯柱虽已斑驳,却依旧温暖。

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已经快10岁了,和别的孩子一样,由爸爸妈妈接送。有一天回家时,我一本正经地对爸爸说:“从明天开始,我要自己上学了,因为我已经长大了。”话音刚落,爸爸先是一愣,紧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只是用他宽厚并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地拍拍我,并没有多说。而我不知道的是,爸爸的沉默里其实满含无奈与担忧。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自己收拾好书包,用稚嫩的声音对爸爸妈妈说:“我上学去了,晚上我自己回家。”一转眼,天空早已被镀上一抹绮丽的颜色,似乎沉淀了一天中所有的美好,我带着这份美好,漫步在回家的路上,走到熟悉的巷口时,天色已渐晚,熟悉的路灯散发着依旧温暖的气息。可越走越近时,我似乎看见一个人影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似乎十分焦急。走近一看,原来是爸爸,他赶紧上前来接过我的书包,我十分清晰地看见他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牵着我走回家,那盏斑驳的路灯目送着我们,地上的影子一长一短,渐渐消失在远方。

回到家,饭桌上早已热气腾腾,我褪去一身的疲惫,觉得十分满足。从此每天放学回家时,走到熟悉的巷口,都有一盏熟悉的.路灯,虽然微弱却十分温暖。

光阴荏苒,一转眼我已经进入高中了,每天放学回家也越来越晚,不变的依旧是那盏灯,可渐渐我却开始逃避,甚至厌恶,不想再让爸爸等我回家。于是我每天故意放慢脚步,希望回家的路可以再长一点,可爸爸并没有多说什么,我们之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有一次我故意拖到很晚才回家,天真的我以为他没有等我,可是当我看到熟悉的路灯下熟悉的的身影时,我顿时感到心跳漏了一拍,爸爸也没有问我,只是默默地接过我的书包,透过路灯微弱的光,我看见他两鬓已经泛白,脸上早已被生活的风霜雨雪涤荡出一道道印记,我转过身去,强忍住眼泪,跟在他身后,朝家的方向走去。

又是夜幕降临,看着城市里的万家灯火,心中似乎也变得明亮,远处巷口的路灯,虽已斑驳,温暖依旧。

感恩高中作文 篇3

中国古代没有歌星影星,孝子孝女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孟红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病危的婆婆想喝汤,家中又没钱买肉,遂割股煨汤呈给婆婆。婆婆喝下几天后含笑而逝

书上所谓感恩

诸位一定觉得说感恩有些多余,教科书上已经说得足够详细。况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感恩的传统。十八世纪的传教士惊愕于没有宗教洗礼的中国竟有如此的道德传统(见诸《中国人的宗教》)。

中国古代没有歌星影星,孝子孝女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孟红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病危的婆婆想喝汤,家中又没钱买肉,遂割股煨汤呈给婆婆。婆婆喝下几天后含笑而逝。

这便是中国人推崇的所谓感恩,或曰书上说的感恩。张爱玲认为割股煨汤只有疯狂的恋人才会做。为了婆婆临死前吃炖肉,儿媳妇把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这完全是一种扭曲的孝道。区分某种孝行是否出于感恩并不是看这孝行有多么悚人,而是要关注一下驱使孝行发生的动因。

孝是礼儒的一个集中体现,因为孝是自上而下的,迎合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因而得以宣扬。一切过分的举动——包办婚姻、子从父命,在孝或曰感恩的大旗下得以合理合法。

元代郭居敬编成《二十四孝》,颇受世人推崇。其中有一篇确实我忍不住脊背发凉。汉代郭巨,家贫。生了个男孩(已经三岁了)。巨害怕抚养孩子会影响供养老母,遂语其妻: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他的理由倒还充分——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呜呼,要孝道不要人性焉!

这便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感恩。埋儿奉母不但会赢得极高的社会评价,还会从察孝廉的选官制度那里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这无异于上终南山去做隐士。从动因上看,此类孝行不是感恩,而是一种吞没一切的,集体无意识的热情。

传教士初到中国的确是被中国的道德水平怔住了。然而当他们与中国人交往,一天天加深了了解之后总算看清了中国人的狡诈、欺骗、丑恶的一面(详见《中国人的宗教》)

这并不足为奇。中国人的道德实质上是道(或曰礼乐)而非德(或曰思想品德)。二者的区别很明显,在于动机。传教士认为中国人未经宗教洗礼是不对的。中国人信仰的是人际关系,后来演变为礼乐。一切传统美德皆指向统治阶级,并由他们垄断对于感恩在内的一切道德标准的最终解释权。

因而,中国人的道不是德,即使是道也仅仅是统治者的道。中国人的道仅限于谢主隆恩。而劳动人民得不到丝毫的精神慰藉。并且在礼乐的大旗下,这些都是合理合法的,更是被宣扬歌颂的。

这样的孝、这样的感恩、这样的道德结果怎样呢,这是有史可稽的。礼乐自产生以来遭遇过两次危机。一次在战国,所谓礼崩乐坏,诸侯称王、食九鼎(如楚)。此时道有多么沦丧正史野史已经写得足够叫人触目惊心了。

另一次发生在近代中国百余年民主革命大浪潮中。彼时,打倒孔家店是街头巷尾的流行语。推翻了礼乐又能如何?无非是又一轮无休止的政治迫害与权力厮杀。缘何?中国人习惯了尊卑分明的阶级体系,不会用那颗温热的心去感知、感受、感动、感恩。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道德实际上是一种冷冰冰的、机械的、缺少人文关怀的,庞大的精神泡沫和思想统治的机器。

故而,学会感恩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从中国的历史、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来看,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会感恩。

近几年,有了感动中国这一奖项,是个进步。当然,这是不够的。学会感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当感恩不再成为话题的时候,才能算大功告成。在此之前绝不能盲目乐观,我们已经看到,几千年来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们不该有丝毫的优越感,一切尚需从头开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