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生活的作文4篇

来源:文书网 3.13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忆生活的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忆生活的作文4篇

回忆生活的作文 篇1

过去的时间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留给我最多的,是时间的回忆。我曾幻想着让时光倒流,倒流到我曾经那个纯洁空灵的童年。但我毕竟做不到,所以在我的内心中,过去的生活只是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回忆着刚上幼儿园的我,心里纯洁、天真、无忧无虑。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开心就闹,开心就笑。简单无比的生活着,但我却那么的快乐!抬头望望天空,天是蓝蓝的,在蓝天下,树枝上已长出了嫩芽,我仿佛看见它正在茁壮成长,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那嫩芽,不正是朝气蓬勃的我们吗?从幼儿园,在老师和家人的关怀中茁壮成长,到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四年、五年直到今天的我!

生活的琐事犹如一个个贝壳,有的光彩夺目,有的平淡无奇,它们散落在我心灵的沙滩上,给我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回忆。其中有这么一颗,让我记忆犹新……

回忆着某天晚上,我期中考试居然连前30名都进不了!我回到家里什么心情都没有,一回到家就关上房门在里面发呆。我爸爸见了,就敲门进来了,并一一询问。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听完,他二话不说,拉起我的手并拿了他最常用的爬山用具。爸爸开车把我载到一座大山下,那出爬山用具说:“今天陪爸爸爬山!”我抬头望了望山,只见山很陡,又高,我摇了摇头。爸爸对我是了个眼色,没办法只好怕了。刚开始像上楼梯一样,还没觉得害怕,可是走到一大半,向上望了望,是那样的陡,那样的峭。再看看下面,人是那样的渺小,是那么的高!使得我进退两难,爸爸似乎看穿了什么,对我说:“既然如此,倒不如向高处爬!就像遇到了困难总不能半途而废,还不如勇敢的前进。”我听了这句话,我的身体好像充瞒力量一样,一个劲的往上爬,我用尽了全省的力气爬上了山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而爸爸却在看风景,我心里哀怨道:“下面的风景和这里的风景有什么不同,非要花这么大劲爬到着来看…”我爸爸回过头来叫我也看看,我不情愿的看了看。 啊!我好想在天上,云雾围绕着我,景色好像格外美丽:天很蓝很蓝,水很绿很绿,山很青很青,犹如一幅画,好美好美!我在那一刻感悟了:人生也不就是如此吗?我们会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遇到诸多困难,我们只要意义可凭诚心来面对它,未来便是那片属于自己,任你翱翔的天空!

黄色的叶子年年都有,飘也飘不完;花儿只要树木在,年年都会开;落叶,花儿归根后,能成为肥料;时间能让花叶重现,却无法将我的记忆重现,只带给我回忆!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只要过了那一个时间段的生活,就绝对不会再有了。

回忆生活的作文 篇2

进入高三的第二学期,一切不再那么平静了。好像有什么东西蛰伏了一个冬天,终于在春天蠢蠢欲动开来。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计较。高考的倒计时牌已经挂了出去,每天抬头看到那鲜红的大字,好像都有东西在啃食自己的内心。这个时候是最容易怀疑自己的时候,时间已经不多了,可不会的东西却还有很多很多。我还有没有希望,我还能走多远,前方到底有没有光明。猜忌、比较,处处存在的较量让心里的疲惫远远高于身体的劳累。这个躁动不安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模拟考试。

现在的你们或许还不知道那次考试的意义。它是对于我们所有人这大半年的一次盘点。那次考试的成绩揭晓的时候,全班同学的情绪DOWN到了谷底。老师念出的全市排名更加让我们绝望到了极点。几乎所有人都产生了怀疑:我们行吗?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来完善自己,为即将来临的高考做准备?

一片风声鹤唳中,我却格外平静。

这个时候,我的名次第一次进入了前一百名。并不算太靠前,但是这让我看见了希望。

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分钟,我埋着头奋笔疾书来为自己编织梦想。作业要比别人提前写完,古文要比别人提前背会,笔记要比别人记得详细。老师说人要和自己相比,可我是个看不见自己的人,那么我就和别人相比!如果十倍的努力不够,我就付出一百倍的努力!如果我缺了那百分之一的天分,我就用百分之百的汗水来填补!

差一点,还差一点了。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时,每节无聊的.课想要睡觉时,每次做题想要撕书时,我都这样一遍一遍告诉自己。只差一点了,只差一点点,坚持一下,我还能再坚持一下。

压力大的想要哭,事实上很多很多的人都明里暗里哭过了。我知道自己不是压力最大的人,还有很多的人比我更痛苦。但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往往是很难理解别人的,那个时候的痛苦,深刻地印在自己心上。这个时候考试频繁,每一次拿着有些刺目的成绩单,暗地里发泄之后,我都反复告诉自己,不要放弃,一定不能放弃。

不要放弃。

这几乎成了支持我走下去的最后动力。我用不同的方式写这段话。写在草稿纸上,日记本上,随笔上,作文中。不要放弃,没有人能随便成功,只要努力就还有成功的可能,放弃了就永远没有任何希望;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到最后,一定会有回报;不要放弃,无论发生了什么,我都会咬紧牙关,带着满身伤口追上去

类似的句子,很多很多。现在看着仅存的那些凌乱的笔迹,我很难体会到当时的感受。可我清清楚楚地明白,那是清晰的痛苦和绝望,是这四个字把我一次次从灰心的深渊中打捞上来,让我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我很喜欢看动漫。最喜欢的一部漫画,相信你们之中的很多人也都看过,是《灌篮高手》。在《灌篮》之中,最后一战湘北对抗王者山王工高的时候,有一句话是对这段日子最好的注解:

到了这个地步,斗志就是胜败的关键。到底自己能坚持到哪个地步,到底自己对自己有多少信心,到底自己能面对怎样的困境在最艰苦的时间里,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经得起考验。

回忆生活的作文 篇3

进入高三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高二的暑假要补课,从那个连蝉鸣都透着燥热的夏天开始,我们就成为了高三的预备生。高一的轻狂,高二的迷惘,这一切在高三来临之时,必须要被我丢的干干净净,因为前进,不能浮躁,不能迷惘。

然而这又怎么会是想丢就能丢掉的?

那个时候的我,成绩在年级二百名开外悠闲地徘徊,偶尔进入一次一百多名,下一次就会马上滑下去。而学校里每年能上一本的人数,不过也就是一百人。

情况非常不乐观。

我并不是个聪明的学生,女生,理科,加上不聪明,这几个条件加起来,足以成为我的噩梦。从高一开始,物理就是我的噩梦。可偏偏对于高考,物理是重中之重。我盘算着手里的筹码,那轻飘飘的重量在高考的面前不值一提,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拼搏的可能。

但现实已经不给我机会斟酌了,我们已经被押上了起跑线,无论愿意与否,枪声已经响起。

学习,学习,拼命地学习。所有人都是这样。那个夏天我们在拼命往前赶课,老师说要争取出最多的时间留给复习。于是一本书的内容,往往压缩在两三周内结束。这让初入高三的我们几乎透不过气来。夏天,就这样不知不觉结束了。

所有的课程在九月份结束。第一轮复习的资料发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结结实实吓了一跳。每科一本的资料,每一本都厚的足够砸死人。翻开来看,那里面没有花里胡哨的图画,实打实全部是题目和总结,一眼看上去几乎让人绝望。所有的课本都摆在桌子上,书包里沉甸甸的是复习资料,所有的工作都已做好,我们已经出发。

每天早晨第一个到达班级,每节上课绝对不睡觉,每道题目一定认真做认真订正第一、绝对、一定,类似的词汇组成了我的那段日子的全部。我的资质平庸,那么我就只有用努力来补偿。一点一点,每一道题,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单词,都是进步,都要力求完美。现实不存在一步登天,那么我就亲手为自己打造一架天梯。

钢笔的墨水消耗得飞快,笔记本上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复习资料上的空白越来越少。那段日子我的心被这样淡淡的墨香填满,充实而又安详。

这是你看不到自己进步的日子,可往往差距就在这个时候逐渐加大。

这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还只是年级的一百五十名以后。

回忆生活的作文 篇4

岁月悠悠,离开侨中17周年了。蓦然回首,生活真的是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想当初,创业初始,栉风沐雨,备感艰辛。

大桥镇素有闽东第一侨乡之称,四万人口,八万华侨。但当年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却甚为薄弱,1300多名小学毕业生,二中收了300名,剩下的部分去了小学附设初中班,部分复读,部分便流入社会。当时正值国家提出到20xx年初步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战略目标,大桥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以及海外华侨为解决青少年读书问题,群策群力,慷慨解囊,集资办学。选址大桥村龙山,兴建初级中学,按每个年级8班,共24个班级规模,请省煤炭设计院规划设计,并取名华侨中学。前期抽调二中朱祥仁老师负责工程基建工作,当时来说,算是全县初中校数一数二规模。

1995年秋,我们这些从各校抽调来的教师和新毕业的见习教师一共16人,来到了大桥华侨中学。上级任命姚锡芳为校长,卓智端为总务主任,余志华为教务主任,我担任副校长。新校区刚刚动工,才开挖了地基,没有校舍,大桥学区腾出安章小学办班,招生两百多人,分四个班级。大桥镇政府腾出农机站办公兼宿舍楼,供我们教师居住,本地有房子的一律不能住校。外地教师除我之外,基本上都是两人一间,吃饭到镇政府食堂,用水和上厕所都困难,更不用说洗澡了。寄宿生租住民房,生管教师和他们同住。我兼任美术课,对我这语文老师来说,可是赶鸭子上架,但只好硬撑着,画些简笔画。照本宣科,指导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简单的美术作品。工作之余,就是看书,做笔记,至今保存有好几本当年的读书摘要。晚饭后,晚自习前,有一段空闲时间,大家经常在一起,沿着公路散步,有时就散步到新校区看看工程进度,期盼着早日搬入新居。晚自习时段,下班的老师去辅导学生,其他老师或批改作业,或在办公室下棋,或在宿舍聊天,常常是海阔天空,上下五千年,纵横八百里。那时学校连电视都没有,更没有什么电脑了。我每周带几本书去学校,有时就去大桥街上书店租一两本书,或在办公室,或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潜心阅读,以作精神食粮。

1996年秋,教学楼、学生食堂首先竣工,投入使用,每一间教室都镶嵌一块大理石,镌刻捐资华侨的姓名,以铭记他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善举。我们全体师生搬到新校区,初一新招生8个班级,400多人,寄宿生全部住食堂楼上,教师租住邻近校外民房。到1998年顶峰时,近千名寄宿生全部住食堂楼上大厅,分男女两区,床架连成排,互相捆绑,犹如一艘战舰,蔚为壮观。新毕业的年轻教师多起来了,学校也充满了生气。教学之余,各种文体活动,也多姿多彩起来。因为没有音乐教师,我便成了“万金油”,当仁不让教起了音乐。拿起教科书,自学了一些乐理知识,走上了讲台,凭着三脚猫功夫,应付学生。晚上得空,便拿出经典老歌选集,教那些年轻的男男女女教师们唱歌,一个晚上就在欢歌笑语中愉快度过。后来,街上也时兴办起了卡拉OK歌厅,我们也偶尔去过过瘾。有时,也去舞厅跳跳舞,我是初学,笨手笨脚,始终不得要领,不能毕业,自嘲为“犁田”,于是往后年轻人们邀约去跳舞,都问:“有去犁田么?”

教师租住的民房有四层,我们住三、四层。东家住二层,一层是做脱水厂炉头的加工厂,工人们很是敬业,每天都是捶打声、电焊声,甚至于午休时间也是叮叮当当,因为工人们吃完午饭,稍事休息几分钟,便开始工作,搅得你不得安宁。常常是半夜三更,运来铁皮、旧油桶等原材料,那拖动铁皮刺耳的卸车声,空油桶滚落地上的轰响声,扰得你心惊肉跳,久久再难入眠。到1997年冬教师宿舍楼竣工之后,才全部搬入新居,逃离纷扰。

1997年底,旅居加拿大华侨张敏儒先生回乡探亲,了解到学校办学困难,捐资25万,兴建综合办公楼,以其岳母之名命名为“紫英楼”。也寓意紫气东来,乐育英才。华侨中学,真的是名副其实,凝聚着海外华侨的一片爱心。

1998年秋,学校形成规模,24个班级,1300多名学生,教师60多人。学校管理也规范化了,教学质量也逐年上升,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大桥人民的肯定与认可。

1999年挥别侨中,去了六中,如今在教育局从事教科研工作的我,常常下校到侨中,每次拾阶而上,总要仰头看看,墙上挂着的“华侨中学创业者”集体照,那是我们告别安章小学校时的合影。端坐其间的我,满头乌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同行者多不相信那就是我,感叹变化之大。岁月这把杀猪刀,虽然侵蚀了容颜,磨平了棱角,但也去除了浮躁,净化了心灵。

由于人口锐减,生源萎缩,今年(20xx年)秋季,华侨中学就要停止招生了,全镇初一新生全部由二中招收,初二、初三学生也一次性合并到二中。耕耘在侨中的教师们将根据志愿和工作需要分流。

曾经书声琅琅的华侨中学将由大桥中心小学接管,要改名换姓迎接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了。那里,一草一木都融有我们的真情实感。那里,曾是我们挥洒汗水和青春的地方。那里,曾留给我们无限美好的记忆。我们热爱的侨中,如今完成了历史使命,就要画上句号,怎能不让人留恋?怎能不让人抒怀!“侨中”,在我们这些侨中人心中就象那沙漠中的胡杨,永不老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