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文800字初三3篇

来源:文书网 8.76K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作文800字初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作文800字初三3篇

清明节作文800字初三3篇1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依然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家乡的清明节主要以扫墓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咱们一家四口人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坐车回老家——长乐祭祖扫墓。这一天,天气阴沉沉的,偶尔还伴着细细的小雨。咱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祭品,有的拿着镰刀,一路走上山来。山上的空气尤其的'新鲜,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真个心旷神怡啊!咱们顺着弯又陡的山路,连走带爬地来到山顶,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咱们要给敬爱的爷爷扫墓了。

奶奶和妈妈忙着给爷爷上香,摆祭品,我和爸爸负责清除坟上的杂草。“正正,你割得真认真呀!”妈妈夸赞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没割断过,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许多上坟的人们。时近中午,咱们上好了坟,收拾好东西就高高兴兴地下山了。这时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妈妈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作文800字初三3篇2

前些年时,我不大懂清明,只觉得它与正月弥漫的气氛不同。而它所有的习俗和更深一层的意思,却也算不上一无所知,对此我说不大懂,却也说不出哪点不解。

清明的气氛是凄凉哀婉的,古诗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短短几字,勾勒出一副忧愁悲凉的画面。你看,清明的愁,总是不同的,它总是淡淡的,却又哀婉,似乎是因人们的“愁”久久不散,便都融于这天之中了……

四月的清明,却不禁感觉有正月般的彻骨寒意,兴许是天公也寄思念与泪于此,不愿作美。黑夜破晓之际,灰暗的云层和烟雨代之,雨里的远景,呈现一片朦胧的美,一大片一大片连结的,偶有几座高耸的青山映入眼里,待细雨过后,微凉的风伴着轻淡的雾,显得更为清寒。

会有一行人徒步走到山下,路程挺远,说是踏青。雨后的叶,特别青,泥土的气息被风翻起,在空气里与青草香一同酿着。山依旧那般,与从前相比,路上的荆棘少了许多。再晚些,便陆陆续续来了些人,小孩儿跟在大人身后亦趋亦步地走着,而大人们则有两个在前头除了荆棘,为“后者”开出一条路来。汗珠从面颊滑落,滴进土里……

扫完墓后,归途的凉风令人舒爽许多。在别处,你可以闻到淡淡苦涩,那是艾草的气味,若还有未焚完的,你可以闻出它自身的气味,与气候较干燥时相比,有一丝潮潮的味与艾香一同浸进心里。

这天的雨下得不大,也不长,但总断断续续的,难免使人心生烦躁。饭,是凉的,但绝不是生的,我记得有一种墨绿色的小点心,在清明时分几个小摊上有卖着的,一般摊主是近中年的妇女,说话挺和气。点心有些油,泛艾草香,淡得很并不惊艳,却需在摊边买上几个,一是不常见得(至少岛外没见着,觉得稀罕得很),二则是不怕没有人吃下。它,挺甜的,似乎像要冲走清明的凄苦,带着甜味儿到心头最苦的地方。

清明雨来携愁思,看着清明的雨,心底会不由自主地掀起层层涟漪,印象里它的天就没晴过。前有故人诉清明气氛之凄楚,后便有许多人应和着,我还是不全懂,但现在也大抵明白了,或许,我不懂的,可能永远不会懂,有些时候,也不用太执着罢。

清明节作文800字初三3篇3

"The eye because of flows the multi_tears but Pure Brightness, the heart because of had experienced much suffering but is good-natured",这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也是高一所学的台湾女作家琦君的课文《泪珠与珍珠》中的句子。初次见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我还只是青涩的孩子,不懂尘世,不懂烟火,不懂世间。也许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是一种文学的美,有完美的对仗,有不动声色的互文,还有悄悄嵌入的不知从何而来的忧伤。如今七年已经从手边滑过,当我再次品味这句话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眼里已噙满了泪水。虽然我经历的还不够多,但已经开始慢慢理解这句话里蕴含的辛酸、成长与平和。

快要结束的四年大学,还没有离开你啊,却已经开始留恋,开始怀念,开始不舍。昨天下班回到学校,听见广播里悠悠的音乐,看着来来往往的学弟学妹,望着灯光下盛放的樱花,突然感觉好温暖,却又好遥远,恍如隔世。仿佛觉得这些以前从来不认为是美好的事物一下子拼凑成了最让人难以割舍的画面,不愿走开,好想多一点时间沉浸在这慢半拍的惬意之中,可是想留的却留不住。那些好的不好的,在时间的过滤之后,所有的故事都成了最真实却又难以重现的美好。可是时间不等人啊,留下的只是心里多一道的风景或伤疤,留下的只是物是人非的感伤,留下的只是人来人往的过客。

很多时候,我都在问自己“我活着是为了什么”,可是这答案总是久久找不到。当一个人失去了目标,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的时候,他就好像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没有意识,只是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惰性一旦养成就很难戒掉,想着好多事却没有行动的支持。老师教我先做好手头的事情,可是手头的事情都让我难以抉择。一边是我想学习的东西,一边是我消费不起的时间和剩余的唯有的大学生活。这真的很难权衡。可是伤感无用呵,不如奋发图强,先理清头绪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990年8月,开始了我的人生旅程,在世间走这一遭,光看风景可是不行的。只是对于要像伟人说的经历惊涛骇浪,建功立业,这我就不确定了。对于这23载的感悟,我只想说: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都是一种缘分,这些都丰富着生命的内涵,任谁都无法预知,我们所经历的人和事是不是在为未来的某件事做铺垫呢。荆棘、风沙、坎坷、绿洲、清泉、彩虹,感受不同的忧伤,品味各色蜜糖。老去是必然趋势,而成熟是一种选择。让艰辛和泪水熨成宽厚和包容的胸怀;让幸福和童话开成锦绣的捧花;让心灵随着阅历的增长,慢慢地成熟、清醒;让眼睛带着心灵的想法去欣赏周围美好的色彩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