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成长作文3篇

来源:文书网 1.93W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灵的成长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灵的成长作文3篇
心灵的成长作文 篇1

记得,故事发生在三年级的美术课上。

同桌的画笔忘带了,想和我一起使用自己心爱的蜡笔。我心想:我要不要把蜡笔借给他呢?不借吧,可他在别的方面也经常帮助我;借吧,又怕他会把笔弄断。嗯,算了,还是借吧,毕竟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嘛。

“喏,给你。”我笑着对他说。

“谢谢你。”

“没事,要是用别的,再管我要。”

看到,同学用“我们”的蜡笔画出了栩栩如生的动物,画出了阳光下的我们,她那红彤彤的小脸上,呈现出了认真的神情。

“诶呀!”同桌稚嫩的一声尖叫打破了我们的宁静。

“怎么了?”我的蜡笔停止了挥动,被分成两截静静的躺在那里。

“我……我,不小心弄断了你的蜡笔。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你……能原谅我吗?”同桌小心翼翼地问。

此时,我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想法占用了短短几秒的时间,在我的脑海里突然闪过:这,这应该怎么办?那可是我最喜欢的蜡笔呀,她怎么会这么不小心,居然给弄断了,我真不应该把笔借给他。可转念一想,毕竟她也不是故意的,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此时此刻,我的大脑里,就好像有一个白天使,一个黑恶魔,在举办一场辩论会。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甘示弱。

“唉,没什么的,不就是一根蜡笔吗。没关系,没关系”我对她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学会了包容和大度。我似乎从一个自私并喜欢推卸责任的稚嫩的小孩子,变成了懂得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的少年。

不知不觉间,时光飞逝,六年的小学时光已悄然接近尾声。在这成长的`路上,我经历了很多,从少儿,变成了少年。从懵懂无知,到成熟稳重,这都是我满满的回忆。与此同时,我的心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多少年以后,这份成熟的心灵,与年少的我,将继续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心灵的成长作文 篇2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我的心灵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在上小学的这四年里和我在幼儿园时完全不同,从幼小的心灵到成熟稳重的心灵,这一切都在慢慢的进行着、变化着……

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心里非常长的害怕,因为马上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幼小纯真的心灵里有一种恐惧感。哭,是我们的一种发泄,也是我们的一种传达,传达着一种害怕和恐惧。开始,都是老师来帮助我们找朋友,渐渐的,我们自己就成为了好朋友,慢慢的,慢慢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了。一眨眼的工夫,几年就过去了,又到了离别的时间了,离别的时候又是那么的不舍得,可是,终究还是要分开的。

上了小学一年级以后,我们开始了新的认识,又要认识新的朋友,还要开始课堂的学习,我们的心灵产生了疑问,如果我不会怎么吧!我们每到考试心灵就会有一种忐忑不安的颤抖,上了小学,多了一些忧虑,也多了一些快乐。

上了二年级,我觉得自己不应该像一年级那样的无知了,要打好基础,好好的学习,不能再只顾着玩了。上了三年级以后,我觉得我自己长大了,应该更加的独立了,不能再向一二年级似的,三年级的我有所退步。四年级的我,就像是一个崭新的我,就像大人们所说的,我像是一个小大人了。是心灵重新给了我信心,让我又找到了感觉,从此,我有开始努力的学习,不能辜负了老师和家长对我的期望。

人生是很慢长的,也是很短暂的,心灵虽然一直在变化,但是心灵不管变化到什么程度,有一样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心灵是纯洁的,不论以后的道路上,你受到了什么样的挫折,你都不能退缩,心灵给你的力量是无穷的!

  心灵的成长作文 篇3

今天中午在婆婆家吃饭。儿子告诉我:“妈妈,你看人家的孩子真爱学习!”我立刻到一墙之隔的房间看,令我镇静,也令我欣喜。

一个感人的场面在我眼前: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在高桌的一角写作业,桌上摆满了日常用品;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儿趴在床上写作业,被子晾晒在院子里;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趴在一个方凳上写生字。三个孩子聚精会神、乐在其中的模样让我欣慰,也让我心疼。孩子的奶奶在房间一角刷碗,我说:“你家孙子很用心学习啊!”奶奶满面笑容回答:“可不是!外面还有一个孙子已经写好了。”我转眼一看,一个十多岁的大男孩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玩游戏呢。

这家的爷爷是在我公公(公公退休后一直在单位当门卫直到去世)去世后,来单位当门卫的。大约六十多岁,说话和蔼可亲。大儿子和媳妇出去打工挣钱,小儿子在部队,媳妇在家种地,先后也都在县城买了房子。经济条件比只种地时大有改善,也重视起孩子的学习,把孩子都送到县城学校读书。几个孩子也争气,学习很努力,成绩比在乡下进步多了。

一间房子,一个桌子,一张大床,还有些简单的厨具。爷爷带着大孙子住在单位大门口,奶奶带着四个孩子住在这个房间,吃饭时集中在这个房间,挺热闹。如此简陋的房间里生活着的他们,很快乐、很热闹、很和谐。只要回到家,这些孩子二话不说先写作业,奶奶做好饭,他们三下五除二把饭吃完,然后去上学。

这只是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几个孩子算是留守儿童中比较快乐的。现在,乡下年轻夫妇大多是把孩子让爷爷奶奶货外公外婆带,一年中除了麦忙和春节回家团聚,其他的时间都在外地打工,平时寄一些生活费给家人。天各一方的思念也只是通过偶尔的电话联系。家里的庄稼管理全靠老人,孩子也是靠老人一日三餐的照顾。

由此,我想起去年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也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妈都在外地打工。这个瘦弱的男孩因为思念爸妈,变得少言寡语,忧郁沉默。他奶奶也曾说过:“老师,你多照顾照顾他!”一个午饭间,他趴在桌上懒洋洋的,打不起精神学习,我就走到他身边轻声问他:“你怎么了?”他回答:“老师,我想妈妈了!”我说:“就给妈妈打个电话吧!”说着,我把手机递给这个学生。拨通后,这个孩子叫一声“妈”,就流下泪了。看着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摸样,我抱着孩子的肩膀安慰他:“你爸妈为了你和妹妹生活得更好,出去挣钱。你在家要好好学习,再过一个月该过年了,你要考出好成绩给爸妈一个惊喜!”和妈妈通话后,这个学生的情绪慢慢调整过来,几天都在快乐和兴奋中度过。我给他妈发短信说,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鼓励孩子,不然会影响孩子学习和心情,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年后,这个学生的妈妈告诉我说:不去外地了,让他爸一个人出去,我在家陪孩子。自此,这个学生整个下学期情绪比较稳定,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顺利度过整个六年级毕业升学阶段。

现在回老家,见到的不是年迈的老人,就是几岁、十几岁的孩子,很少能见到青年、中年人,都外出工作了。只靠一亩三分地,是不够一家老小生活的,为了生计,大家不得不走出家门外出挣钱。这些外出人也不想和父母、孩子分开的,他们魂牵梦绕的是家人的平安和健康。在家的老人不仅揽下家里所有的农活,还有孙子辈的生活起居。

我不担心这些孩子的生活,他们的吃穿比以前都有所改善,而且老人对孙子辈的疼爱到了有点娇惯的程度,几乎是要什么就会满足。可毕竟是隔代人,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时辅导孙子学习,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沟通和心理教育欠缺啊。少了爸妈的温暖、爱抚和教育,有的孩子在孤独寂寞中成长,有烦恼事情闷在心里,不愿意向其他人诉说,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和指引,形成内向、孤僻甚至扭曲的性格。虽然在学校老师特别关注和爱护这些留守儿童,但怎么能抵得上父母的关注和爱护呢。一个高中生女孩在自杀前留有遗书: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后来又跟着外公外婆,长大后又跟着姑姑在外地求学,很少和爸妈一起生活,没有得到过父母给予的温暖,要求死后把骨灰撒在父母所在的城市,因为活着时没去过。是啊,十几年很少和父母在一起,几乎没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些孩子的心灵缺失不是父母寄来多少生活费和学费可以弥补的。

现在,许多外出工作者因为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也接触过一些城市文化,对孩子的教育开始重视起来,纷纷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或者有爷爷奶奶在县城租间房子,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或者干脆就让孩子居住在私人开的周托里,两周回家一次,和爷爷奶奶团聚。孩子可以学到所有学科(许多乡镇学校课程开不全),也开阔了眼界、扩充了视野,增加了阅读量,和城里孩子拉近了距离,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包括身体长高体重增加、学识的增多、心理的成长、个性的彰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社会活动实践经验等,如果各方面都得到及时充分的发展,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挣钱固然重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