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来源:文书网 7.73K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我国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时,除了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企业文化外,还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是孔子。儒家思想可供企业文化建设借鉴的地方比较多。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借鉴儒家 “仁”、“信”、“义”、“和” 思想。

(一)“仁”的思想。“仁”,仁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精义所在。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有多种释义,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解释是“爱人”。孔子本人在一次回答弟子樊迟提问时作过这样的回答(见《论语·颜渊》)。许慎《说文解字》也作如此解释:“仁,亲也”。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尊重自己的员工,理解支持他们,信任宽容他们,关心体贴他们,从而有效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度,企业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信”的思想。“信”,言行相一,即信用。《周易·系辞上》说得好:“人之所助者,信也”。《论语·为政》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颜渊》说“民无信不立”。要使企业成功必须讲“信”。“信”是儒家伦理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也是中国交换伦理的重要典范,很值得我们在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学习和借鉴。企业对外讲诚信,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业效率;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企业对内讲诚信,能实现内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义”的思想。“义”,道义、主义。孔子说:“君子明德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还提出“见利思义”的思想。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使员工自觉地意识到在讲“义”时,要承认“利”的必要;追求“利”时,则要接受“义”的约束。这样,就能实现“以义估利”,“举义兴利”,调节和规范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使企业遵守法则,正当经营,把赚钱看作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自觉地把企业赚钱与国家兴旺和民族利益联系到一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捐助教育、办慈善,将利益回馈社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四)“和”的思想。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中处理人际关系、民族文化、社会关系的传统原则。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也正是得益于这一“和”的传统。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有“三和治企”,“三和”指“人和、物和、利和”,即治理企业要将人员间的关系协调,企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儒家思想从不同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起作用,是企业运转的润滑剂。企业家应该以超凡的卓识远见,注意吸收借鉴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用于教育员工,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协调一致的精神,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增强。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他们分别著有《老子》、《庄子》。这两部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道家思想中吸取合理营养。

(一)“道法自然”的思想。“道”是道家的中心思想。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性,人们应按规律办事。企业文化建设,首先,企业管理者应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按规律制定规章制度;其次,涉及企业改革改制时要对企业自身特点和周围环境全盘考虑;第三,对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善于抓大事,将常规事务分权予下属,使责权明确、各尽其力。企业管理者看似清闲,实际工作却井井有条,正是“无为而无不为”。

(二)“辩证治事”的思想。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相互对立的,如新与旧、盛与衰、高与低、长与短、福与祸等,而且这种对立关系也是可以转化的。商场如战场,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应该有清醒认识。当处在经营困难时期,企业应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困难局面得到改善并要向好的方面转化,即获得成功;当处在顺境时,企业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企业的竞争对手也在以难以觉察的速度迅速崛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落后者甚至被淘汰。以辩证治事的思想来认识事物、治理企业,也是许多企业反败为胜走向成功或者戒骄戒躁保持领先的法宝之一。

(三)“点滴为始”的思想。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企业都有同一个梦想,即不断发展,日益壮大。要实现这个梦想,就需从零开始,然而很多企业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急于求成,盲目扩大规模,不顾自己的条件,也不顾事物发展的步骤性和规律性,结果出现了管理困难、资金浪费、负债增加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哪个没有明晰的发展史?那些有上百年历史的企业,哪个又不是厚积薄发才有了今天的业绩?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启发今天的企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成败,以一个“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来顺应规律,治理企业,同时以一个“点滴为始”的思想看待企业成长,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三、儒家道家文化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存在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既要看到传统文化优秀方面,也要看到传统文化消极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折中的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维持之术。老子说过“不敢为天下先”的话。这些思想渗透到企业中,既会影响企业竞争一流的意识,也极大地影响到企业内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加拿大华裔总督伍冰之的父亲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想摘天上的星星,那么你连地上的尘土也得不到”。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商业竞争更加激烈,充满风险,谁若过分谨慎,事事不敢为天下先,以得过且过的心态办实业,时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败。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谈起通用的企业文化时,其中有一句名言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

(二)怎样看待成败,怎样评价经常失败的人。现代教育科研成果表明,人是在不断犯错误中学习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成功的人也是失败比别人多的人。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评价一个人时,往往不是看他做成了多少事,而更多的是看他犯了多少错误,得罪了多少人,失败了多少次。在这种标准下,那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各方面关系照顾较好的老好人往往占优势,而那些冲劲大、对关系顾及少、一头扎进工作中的人往往吃亏多。长此以往,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企业的危害不言而喻。

(三)重历史、重经验、重权威及官本位思想。“不识古,不成义”,“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大官说的话比小官顶用,上司仿佛在所有问题上都比下属聪明。其实,过去的经验,不能原封不动地用于指导今天的现实生活,许多经验留给今天参考的往往只剩下核心的思想精义。重历史轻现实、重经验轻实践、重权威轻真理、重官位轻真理的思想作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只会使企业封建气息浓厚,难有长足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今天的企业应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抛弃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使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同任何一种文化一样,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开放型的,必须兼收并蓄,企业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同时,还应结合本企业状况,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建设经验,以便形成本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两方面影响

中国文化传统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无疑是一分为二的。

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中国文化传统中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思想,有助于中国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管理特色的形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作用日益凸显,企业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而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高度重视人的作用,有很多对人的重要性的表述,例如,《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论述,而《孟子》也告诉我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确实在中国传统社会管理中也是如此实践的。在中国当今社会,虽然部分企业在管理中有重物轻人的倾向,但对人的重视依然成为管理主流。

2、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视道德教化,有助于确立优秀的价值观念来引导职工行为。西方管理思想强调制度管理,而中国文化传统在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更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从孔子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认为人皆有羞耻之心,关键在于要用高尚的道德去教育、感化他们,使人们明白何谓高尚、何谓卑鄙,区分道德和不道德行为。孔子便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用政治和法律来诱导人们,用刑罚来整顿人们,人民只是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羞耻之心;而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便不但具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乐于服从。这种重视道德感化的思想,有利于在企业中确立一种优秀价值观,然后用这种优秀价值观念来引导和制约职工的行为,确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样,《孟子》还告诉我们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因为如此,中国众多企业家都具有这样的共识,先做人,后做事。因为“有德不可敌”。

3、“以义致利”思想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对于企业而言,一个重要的文化伦理标准就是如何处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发生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把握正确的义利观。而中国古代先贤在这方面早就有明确论述,孔子同样早就告诉我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育人们要 “见利思义”,应该做到“义利兼顾”,而不能够“见利忘义”。这种“以义致利”的思想,有助于使企业家更好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不仅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而且也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4、重视“和”的思想。有助于企业和谐氛围的塑造。“和”的思想,可谓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思想之一,《国语》中有89处提到“和”字,《礼记》中有80处提到“和”字。和谐氛围的塑造,历来被中国的管理者所重视。“礼之用,和为贵”。企业文化倡导企业全体员工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需要在企业中营造和谐氛围,从理念、制度、行为等各个层面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形成合力。然而,值得重视的是,中国文化传统并不提倡无原则的和谐,不提倡一团和气,“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因此,中国著名企业三一重工集团就提倡“事前拼命吵,事后拼命做”的企业文化,在事前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甚至激烈争论,一旦达成共识,就须同心合力去执行。这种“和而不同”、注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成为三一集团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文化传统对于企业文化也存在负面影响:

1、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对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法人不利,也对企业内部员工创新精神的倡导不利。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传统都强调整齐划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更重视组织之间的共性而忽视其个性,不利于企业强调自主创新,开展有特色的经营,也不利于当今互联网经济时代下的创新。企业的最好状态,包括员工的最好状态,就是成为一个个有强大活力的鲜活主体,在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下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活动。因此过分强调大一统思想无疑会影响企业发展。

2、平均主义制约人的进取精神。强调平均主义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不论是 “枪打出头鸟 ”的民间经验或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经典论述,都体现出高度的平均主义思想。这必然会给企业家奋力进取带来很大的心理障碍,同时也会造成社会人群中的思维定势,压抑人们的进取精神。

认清文化传统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希望中国企业家在企业战略思维中明白这一点,从而扬长避短,将企业经营得更好。同时也希望政府管理部门要敢于放手,不能用大一统思想去要求每一个经营主体,从而使我们的企业真正具有创新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第一,有博大的专业方面知识。这就要管理者多读书,多接触文化知识,特别是要注意从传统文化中间吸收知识。孔子曾经“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说明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有不断进步。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这样在代表企业的时候才能不有损于企业形象。

第二,沟通能力是每个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先学着适应别人,融入别人的话语当中,然后就是展露自己的自信,从而达到和别人协调沟通的目的。

第三,说服别人的能力。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这一能力,要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让别人信服,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中国古代就有这样一群人存在,他们就是纵横家。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以苏秦张仪最为著名,他们名满天下,事业有成,而全凭的是他们说服别人的艺术。[page]

第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说的很明白,现代社会的问题是越来越复杂,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五,坚持的力量。荀子的《劝学篇》里就重点谈到这个问题,坚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这段话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这个比喻对于当前的企业管理界而言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很是值得管理者学习和借鉴。

第六,洒脱的胸怀。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人的胸怀。张培合先生要求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词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这一主题:洒脱的人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明代杨慎的代表作品,他给了我们一个宽广的境界。

第七,对企业要有忠诚度。朝秦暮楚的人是不会有长久的事业的,这一点是不断被历史证明的。有一则寓言,它是这样的“有一天,鸟类和兽类之间发生了战争,蝙蝠看到兽类很强大,就飞到它们的队伍中说:“我有牙齿,又是胎生哺乳的,是兽类,我也来参加战斗吧。”过了一会儿,鸟类渐渐占了上风,蝙蝠悄悄地来到鸟类中间,说:“你们看,我有翅膀,会飞行,是你们的朋友,我来帮助你们吧。”后来,鸟类和兽类讲和了。兽类骂蝙蝠是叛徒,不再理睬它,鸟类知道了,也不欢迎它。蝙蝠很难为情,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活动”这就回答了蝙蝠为什么是晚上出来活动的这个“著名问题”。

第八,管理者要学会难得糊涂的艺术。“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这句话出自《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说“水清无鱼” 。

第九,部门之间互相理解,协调工作,这是一个成熟企业文化的表现。

才管理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识才、求才、信任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四个环节

历经六百年的风风雨雨,才出了唐宋八大家这屈指可数的大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人才很重要,发现人才更重要,即韩愈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周文王在寻访贤人的途中,有一天在渭水南岸看到一位气宇不凡的白发老者在钓鱼,每起一钩就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文王在惊讶之余,就与这位老者攀谈起来。而更令文王惊讶的是,这位老者竟然对治国之道颇有精辟的见解。文王大喜过望,就把老者请上车,一同回到都城。老者姓姜名尚,字子牙,因为文王在与他同归时说:“吾太公望子久矣!”就号称为太公望,俗名姜太公。在姜太公的辅佐之下,文王开始了对周围小国的攻伐,为周朝的立国奠定了基础。

其他的历史典故比比皆是,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从楚国换回来的,但是秦穆公慧眼识英雄,并不因为百里奚是奴隶而低看他,终于百里奚帮助秦穆公实现了霸业。

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他对待门客,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怪人面目出现,起初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曾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的都满足他而从来不嫌弃。当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时,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事孟尝君。通过“薛国市义”、营造“狡兔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

而不懂发现人才的人难逃败亡的命运,项羽是盖世英雄,开始的时候拥有陈平、范增等谋士,武将有后来名震寰宇的龙且、韩信,但是项羽视大才如无物,弃之如敝屐。韩信于是投靠刘邦,拜为大将,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幸好还有一个范增,但是项羽竟然怀疑范增的忠诚,没有什么比一个老臣的忠心被怀疑更让人寒心了,范增只好远走告老还乡,在回家的路上病发身亡。项羽也因此失去了他那最后的谋士,从此命运就不再眷顾这位骁勇善战的项王了,终有乌江自刎的结局。

三顾茅庐是个著名的例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出山帮助自己统一国家大业。第一次,三人来到隆中,得知孔明不在,失望而归。第二次,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立即叫人备马,到了草屋,诸葛亮还是不在,三人又怏怏而回。春天来了,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张飞和关羽都不耐烦了。三人第三次到隆中,来到草屋,知道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便等他。孔明醒了,,两人礼让一番,便谈论起国家大事,刘备一再邀请,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这样的诚心诚意,如何不答应刘备呢!

从此后,刘备才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二,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拥有一帮能力出众武将,而没有一个战略策划大师,终究不过是一个小军阀而已。

获得了人才,而不信任其人,反而处处牵制,到头来不过一场空。用人就要敢于用到底,即用人不疑。唐太宗李世民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其事迹见于《唐太宗论贤录》:唐太宗谓徐景公曰:朕观群臣,惟有卿贤,有人言卿是非者,何也?徐景公曰:臣闻,春雨如膏,滋长万物。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普照万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羊羔虽美,众口难调。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折,兄弟听之疏。朋友听之别。夫妇听之离,乡里听之恨。堂堂七尺躯,提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大意是说:唐太宗对徐景公说:我看群臣之中,只有你很贤德,却还是有人说你的是非,这是为什么啊?徐景公说:我听说,春雨有如润物的精华,(它)滋长万物。农夫喜爱它的润泽,行人讨厌它引起的泥泞。秋夜的月亮像一面明镜,雅士淑女喜欢玩赏它,盗贼讨厌它的光辉。羊羔虽然味美,众口终究难调。是非天天有,不去理会它自然就没事。君王听信了臣子就有被(枉)杀头的,父亲听信了儿子就会遭到责罚,兄弟听信了就会互相疏远。朋友听信了就会断绝友谊。夫妇听信了就会离异,乡里之间听信了就会互相仇恨。堂堂七尺男儿,一定要提防只有三寸的舌头。舌头有如龙泉剑,它杀人还不见血。

另外,合理使用人才也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在使用人才时也应用其长处,例如:某村庄有一个农夫与五个儿子。大儿子忠厚老实,二儿子聪明伶俐,三儿子是个驼背,四儿子是个跛子,五儿子是个聋子。大家都在为他的五个儿子如何在农夫过世后的生活而发愁时,农夫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他让大儿种地,二儿经商,三儿搓草绳,四儿摆摊子、修自行车,五儿子去炸石头、开山路。三年后,这户人家成了村里最富裕的一家。这就是他善于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每个人长处的结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