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

来源:文书网 1.08W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与家长沟通并不是简单地向家长汇报或回答家长的问题,对于家长来说,沟通是与幼儿教师共同营造和谐教育氛围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沟通具有家园合作共育使孩子的成长优势最大化的重要意义;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沟通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教师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那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同班的老师去上海培训后带回一本《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打开这本书,看目录就让我心中一震,书中主要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沟通的多种途径、与不同类型的家长、不同性格的家长、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存在不同教养误区的家长、不同年级幼儿的家长、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家长、难以沟通的家长沟通方法,这九大方面展开讲述。而每一大方面又分的很细致,数了数,光是家长的种类就有43种,于是毫不犹豫寒假时带回了家。

如何与大班幼儿的家长沟通

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晏红老师对于每一个话题都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帮助老师迅速唤醒自己的经历与记忆,提高读书学习与实际工作对接的'效率。真是越看越有味,让我受益匪浅。

如在小班开学初,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刚入园的孩子,希望时刻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因此面对小班的家长,与其沟通就要从他们的心理入手,可以利用电话、发微信、放学面谈等方法及时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吃饭、入睡、活动、心情等都可以作为和家长交流的内容。到了大班,以上就不能作为交流的内容了,书中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与大班家长的沟通之道,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提醒家长注重幼小衔接教育

我们这一届的孩子还有一学期就要幼儿园毕业了,面对入小学的准备,我们班的家长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一种家长觉得孩子到了年龄就该上学,不需要什么准备;一种家长则是孩子要上小学了,一会给孩子报了拼音,一会给孩子上英语,一会又是舞蹈等等,面对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孩子们焦头烂额,家长还时不时在旁边督促:“认真点,要上小学啦!”面对班中这样的家长,我们与他们沟通就要让家长知道入学资格是平等的,他要求我们尊重每个孩子上学的权利,从孩子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心理年龄、前期经验、早教质量、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考虑,不能只简单告诉孩子该上小学了,而没有给孩子时间慢慢消化和吸收“上小学”的概念和“学生”的意识,他虽然也会配合家长的要求上小学,但是突如而来的生活与学习变化缩短了孩子的心理适应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入学适应。另一种过度的施加“上小学”的压力,只会让孩子觉得“原来上小学怎么累”让他产生恐惧心理,对于适应小学生活也是不利的。

二、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入学要面临的变化

孩子从幼儿园到上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让孩子能够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面临六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1)师生关系的变化(2)同学关系的变化(3)行为规范的变化(4)学习性质的变化(5)学习方式的变化(6)期望水平的变化

可见,上小学是孩子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其中既有新奇和快乐,也有挫折和困难,需要孩子具有相应的能力与心理准备。面对这些转折,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让家长清楚孩子的这些可能的转变。孩子可能在上小学初期被一些表面现场所吸引,如小学生的漂亮的书包、校园里的生活设施……然而,表面的兴趣不能持续很久。所以孩子对学校的感情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孩子从大班升入小学需要一年的时间,作为幼儿园大班的老师要带领家长一起不断地培养孩子的“学生”意识,让孩子有准备地接受这六大变化。

三、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

有些家长不太清楚幼儿园教育、大班幼小衔接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根本区别。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

(1)熏陶孩子的上学意识,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绩。

上小学了,有的家长会用学习成绩的高低来代替意识,其实这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熟的“上学”意识。如孩子上学需要具备的时间意识——需要掌握课间10分钟能做哪些事情;规则意识——懂得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好,在交往中尊重对方才能交上朋友;任务意识——需要学习完成教师和家长交待的简单任务,而不是有始无终等等。只要和家长深度进行沟通,相信家长便能和幼儿园同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上学意识。

(2)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强行灌输知识。

一些家长的功利心太强,主张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知识。某些研究的确发现,在小学一年级,不少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比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成绩好。但是这种优势是暂时的,二年级之后的学习成绩不再取决于是否提前学习了,而是学习习惯是否良好。有些孩子觉得自己上过了,会了,于是就不认真听讲,养成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动脑筋等不良习惯,而不良习惯的危害是长远的。

四、指导家长利用暑假做好入学准备

幼儿园大班结束后的暑假是孩子入学前准备的最后时期,孩子对上学的兴奋和渴望心情此时达到高峰。家长带孩子参与到入学前的准备过程,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孩子对上学的向往和自信。家长没做一件事情都要耐心地告诉孩子“为什么”和“怎么做”,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认识水平和“学生”意识。

书中写到根据入学的需要和孩子的特点,暑假期间的入学准备可以分为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作者还列出了清单。看了作者列出的清单我觉得非常的实用,在大班下学期的后期,我将会介绍给家长,相信对于家长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与家长的沟通之道,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我相信我会在自己的实践中积累更多创新、有效、有针对性、科学的沟通方法,做一个享受工作乐趣的老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