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教研活动发言稿

来源:文书网 2.15W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校本教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和新问题、探索教学规律和教研教改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校际教研活动发言稿

根据近年来对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参与情况认为:多数教师认为校本教研是必要的,并且积极参加,在活动中能比较主动的发言,并虚心接受别人指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但是校本教研还存在实效性、延续性不强,教师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方式比较单一,参加活动的准备不够充分。个别教研活动目的不明确,缺乏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学校个别地方管理不到位,对教学研究靠行政命令、奖惩手段推行,教师不敢不从,也不注重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研组只是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没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教师每周用于看书学习时间少,教育信息渠道狭窄,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面前无所适从。采取切合实际的校本教研,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就显得极为重要。

下面,对本校校本教研的做法,谈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教研体系:

1、建立教研组:按学科建立了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综合科教研组等。

2、成立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集体备课相结合,一周一次。学习教材教法,研究课堂教学,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疑惑,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形成教研体系: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

二、制定教研制度

1、确定教研组长产生的方式:

教研组长是学校根据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业绩,并结合校委会的意见指定产生。据调查,教师普遍赞同教研组长由学校组织竞争产生,通过竞争,教师可以选出大家认为能胜任的教研组长,口服心服,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竞争,产生民主的研究风气,增强教师群体的研究意识,个体的研究热情。组长分别是:语文组组长贾秀珍,数学组组长潘虎,英语组组长赵慧,综合科组长周琴。

2、教研组长的任职期限:

教研组长的任职期限根据本校的情况,一年一聘,这样相对稳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这样,教研组可以制定出适合本校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有利于解决教学中带有针对性的问题。

3、在开展校研活动前,有各科组长组织本科的所有任课教师共同研讨,确定好本组的教研主题,然后所有任课教师根据所确定的主题组织备课,并且要做到同科异构的要求(即,所有任课教师围绕主题备同一节课,讲同一节课,评同一节课)

4、明确教研组长职责及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形成长效的教研体制。

在开好教师会,教研组长会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和教研组工作奖惩办法。注意评价的公平、公正性。选拔教研组长引进竞争机制,采劝能者上,庸者下”,加大奖励力度。对那些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树立研究的信心,发挥其主动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教研活动的内容:

开展教学研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法和学法相结合;教学问题和德育问题相结合;语数科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实践性问题和理论性问题相结合,让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

2、教研活动的形式:

(1)强化理论学习:保证每周的学习时间,起到转变教学理念的作用。建设一支学习性、研究性、创新性的`教师队伍。并逐步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能力

(2)开展常态教研。通过教师个体自主研究,随机研究,回归校本研究的常态性与大众化,变“集权化,习惯性”的校本教研为大众的,自觉的,教师自主的研究,克服“准备充分”的“精英化”表演,使每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有一席之地。形成民主的教研之风,构建教研文化,优化教研环境,提升教研品位。

(3)改进常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集体备课与听课、说课、评课相结合。以教研组为单位,广泛开展听课、评课、说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教研组创新教学研究策略。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要有中心研究课题,教研组成员围绕课题进行研究。对于共同面临的难点问题,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重点研究,重点突破。教研组内倡导实话实说,不怕“伤面子”,给教师形成适度的压力感,激发其斗志,从而逐步走向成熟。

(5)校本教研与师资培训有机结合。校本教研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个体素质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校本教研的效果。况且校本教研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研究能力,执教水平。学校结合校本教研制定出恰当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使校本教研不至于走错方向。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