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0篇)

来源:文书网 1.17W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0篇)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1

前一个月复习文言文,进行到八年级的大篇目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遇到一件小事。下课回办公室的路上,一个学生拦住了我的去路,说自己在做课外资料时遇到了问题。我低头看题,是关于“泉香而酒洌”的释义。孩子答的是:“泉水透着芳香而酒色清澈。”补课班老师在“芳香”和“清澈”上各打了一个叉。我不解,孩子告诉说:正确答案是“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并转述老师的解释,说这是文言中常用的词序颠倒法。

我立刻疑惑了。欧阳修明明是说“泉香而酒洌”,为什么偏要解释成“泉洌而酒香”?或者我们相信别一种说法,欧阳修原来写的不过是“泉清而酒洌”,是苏轼大笔一挥改成了“泉香而酒洌”。那么,苏轼为什么这样改,而我们既然接受这改动,认为它比“泉清而酒洌”、“泉洌而酒香”好,在解释的时候,为什么又认定“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才是对的呢?

认为“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为正确,理由大概是泉没有香味。然而泉真的不能有香吗?以科学思维的观点看,大概确是如此的。然而以文学思维的眼光,则泉有香味并不是什么特例。不但泉可以有香,花还能闹——所谓“红杏枝头春意闹”,山、月也会冷——所谓“淮南皓月冷千山”,太阳也可听得声音——所谓“羲和敲日玻璃声”,声音也可有形而圆——所谓“呖呖莺歌溜的圆”。这就通感吧:感觉之间的混而相通,在一种感觉印象中交错着别一种感觉印象。通感的心理基础在于人的感觉本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说,在感觉的世界里,它们其实是一个浑然的整体,统摄于一个统一的、全体的人。因此,通感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经验,所以颜色有冷暖之分,声音也有明暗之别。

只是可能在文学中,通感的表现更精微、新奇、独特。只有在科学的、分析的态度中,人的各种感觉才分裂为彼此隔绝、互不相关的领地。正是因为科学的“分而治之”的态度,破坏、瓦解了人之为人的统一感,把一个统一的、整体的人分析为许多彼此隔绝、排斥、分裂的人的碎片。

文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解放、重整、醒觉,重新恢复人之为人的统一感。欧阳修所说的“酿泉人”,地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地方,那么野芳的幽香不就是泉水的幽香吗?怎么能说泉无香?“酿泉为酒”,酒既有香,泉又怎可无香?这是感觉的、感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全体、整体的思维方式,也是文学的思维方式。

《醉翁亭记》是抒情的文学,不是科学的说明。所以,我们读它,首先以感觉、感性的方法领悟它、感受它、喜爱它,而不应该仅仅以科学的、逻辑的方法说明它、分析它、解剖它。

我在语文路上走的时间并不长,拿不准是否真的有文言翻译中的“词序颠倒法”,如果真有,我浅白的以为语法的这种设置在这里是不适用的。事实上,如果真要从语法上为之解,能不能说“泉香而酒洌”也应该是互文——“泉香而酒洌”者,泉又清又香,酒也又清又香也——所以,仍然不能回避泉是不是香的问题。

教语文第八年,我才开始尝试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思考和整理这些错位的问题,可能确实比其他许多老师晚了许多也浅了许多,但我也确实略略想了如下问题:

1、语文课缺少魅力,效果不佳是初高中孩子,尤其是毕业班的孩子的共识,视语文为一门尴尬的学科,是为了什么?

2、语文课,理应有人文教育乃至伦理教育的功能,但是这里的人文功能、伦理功能是不是都应该作最广泛意义的理解?我以为,语文课的人文性,其着眼点在通过开发学生的感受力,特别是对于语言的感受力,养成正确的趣味,从而激发出学生身上美好的人性。

3、科学思维在语文课堂上的大行其道,是不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文学趣味的普遍堕落?每年到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中国人总少不了抱怨一回,疑心人家歧视我们。然而,回头检视一下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语文思维的缺失,是不是让我们错过了许多文学感悟力很好的孩子?

前些年,许多语文人在一起研究“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个歌名是不是正确,我们的语文课堂,某种程度来说,一直在延续这个问题的讲解。我还是希望,自己作为老师,能够在语文课堂为学生保留那美好的一刻,那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充溢着丰盈而统一的感受力的一刻,哪怕它短暂、哪怕它转瞬即逝——因为,除了在语文课堂,这样的一刻已经毫无容身之地。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2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在关注课堂实效的同时越来越淡漠了朗读这个主要环节。“三分文章七分读”,好的文章必须要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其真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强调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长期的教学探索,我总结了如下的几点:

教师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也是培养学生朗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 决定了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朗读时感情饱满,声音洪亮,节奏明显,读得抑扬顿挫,这无疑就会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如诗词、文言文教学,教师通过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直接朗读指导。教师在范读时对多音字的读音、长句的停顿、句子的重音要重点指导。如《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两个“轻轻的”要读的轻快,这样才能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留恋惜别之情。教师在范读时还要让学生再联系诗句的内容,把诗人所描绘的情景在头脑中构成一幅幅画面,把优美的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只有这样,才能把老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思考联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的范读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文体特点,可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高声朗读,可悄声默读,可激情昂扬,可委婉低沉,只要便于感情表达,便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既便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又便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由诵读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赏析。如在散文《鼎湖山听泉》的教学中,我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由的吟诵。学生很快便理清了作者的行踪,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在散文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好胜心强的时期。针对这种心理,课堂上可采用比赛的朗读方式,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一位同学的朗读作出点评,并评出“朗读能手”。也可在全班推行这种朗读方式,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各自互评,评出“优秀小组”。在准备朗读、评比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也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小说教学。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对话富有特色,彰显个性。课堂上,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在准备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菲利普夫妇、于勒和我,学生在朗读时激情昂扬,语气语调模仿的活灵活现,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阵阵高潮。

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普及,配乐朗读也成为学生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因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朗读时创设情境,放些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背景音乐。如:我在教学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时,配上一首雄壮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配上一首悲怆凄凉的《二泉映月》。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说过,朗读是体味作品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能称之为“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我们的语文课应以读为主,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品味、理解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文章直接对话。老师们,让我们的语文课读起来吧﹗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3

作为一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第 5课《落花生》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这篇课文,读后问学生学到什么,受到什么启发,从中受到什么教育。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我很喜欢这篇课文,因为课文中里“我”父亲讲了一句话,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父亲接着说:“对,这就我是对你们的希望。”我教学时重点强调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说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同学经常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以为自己就很完美,很可爱,这样认为是不对的。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让全班学生知道,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要像花生那样不只讲究体面,也要讲内心。而平时的衣着打扮要求整齐清洁就行了,不追求华丽和昂贵。学生时代要讲究勤俭节约,勤奋好学,要把心思花在学习上,而不要花在衣着打扮上,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讲的“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学习《火烧云》让我们明了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苍桑,世态变迁,都能从语文课本里找到历史足迹。可以说,语文课本中的佳作,是富含生活浓汁的蜜,越品越有味,越钻研越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师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互融。教学《荷花》这篇课文,同样是在欣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学生的体验却是千姿百态、见仁见智的。有的说:“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 有的说:“荷花,你的美让我陶醉。”有的说:“荷花,我要为你画张画,把你的美永远留下来。”有的说:“荷花,你是美的使者,谢谢你把美带给了我们。”有的说:“荷花,我要赞美你,我要歌唱你。”有的说:“荷花,你出污泥而不染,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有的说:“荷花,你翩翩起舞的姿态真是太迷人了,我一定会梦见你。”这是在融合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之后和语文的崭新对话。我们完全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想:生活中爱画画的盼望着为荷花画张画,生活中爱唱歌的想到了歌唱荷花,生活中爱跳舞的迷恋于荷花的翩翩舞姿,生活中爱读书的折服于荷花的纯洁不染……

阅读即生活的体验。阅读书本,就是阅读生活。《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当我们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数遍后,发现这真是一篇精彩极了的文章。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领悟到的东西——爱。我被课文精彩的段落吸引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我们读了这段话,仿佛也领悟了:一个人活着,需要鼓励和赞扬,使自己能鼓起勇气去驾驶生活的小船向前挺进,另外,还需要一种警示的力量,提醒自己小心谨慎,更加努力。缺少前者,可能会失去信心,停滞不前,而缺少后者,则会骄傲自满,误入歧途,后悔一生。当然,课堂中的阅读是极为有限的,必须向生活延伸。大量的课外书籍以及标语、广告、产品说明等,都可以从中读到语文知识,读到生活的经验,读到人生的哲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指导,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对生活的各种体验。

作文即生活的再现。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实写照。写作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当前作文的最大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造成学生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废话连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的需要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同样,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我会全身心的地爱孩子,用爱撑起一片蓝天,驱逐孩子心头的阴霾,让每张笑脸在阳光下灿烂。——这是我多年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我一直努力的,本人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4

作文是语文中占分比最高的,因此写出一篇好作文对于拉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临近高考,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对作文的关注,我们最近也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一是开办专题讲座,上台讲的既有邀请的名师专家,也有本校的语文老师,集中传授一些写作的观念和方法;二是注重面批互批,利用语文课堂和自主学习时间,师生、生生之间就作文进行互动与个别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年级同学的作文有了一些提升,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努力增强了信心。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昨天老师刚刚讲可以用名言来开头,今天全年级同学的作为开头就都是名言了,不管用得对不对,反正能想到的名言都上来了;某位同学写出了一篇关于昆曲的文章被当做范文印发,紧接着就会出现上百篇关于昆曲的作文。

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在于我们许多同学在作文上犯了一种“急功近利”的病,他们迷恋于寻求一种可以应付所有作文的“技巧”“方法”,试图以“一招鲜”而“笑傲江湖”。然而,一招鲜的前提是你这一招必须达到圆熟、出神入化的境界,对于功力不够的普通学生来讲,这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你要用名言开头,那你必须拥有丰富的、涵盖各种话题各个领域的名言宝库,碰到任何一个作文题,你都能运用自如。否则,想要靠着几个名言对对付所有作文题,那就必然是生搬硬套、面目可憎了。另一方面,当你的“一招鲜”成为了所有人的招术后,那就变成了“套路”而再也难有吸引人的魅力了。

基于此,我们写作还是应该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自我的.思考,写一些真诚的文字为妙。拿到一个作文题,确立了自己的利益方向后,还是应该着力于自我的感受和思考去构思文章,剖析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反观现实”这样的“套路”是屡见不鲜的。你要明白,“究其原因”之后,若没有合理的原因分析,这套路就失效了,甚至还会起反作用:这几个字同样会“引领”阅卷老师去特别关注你最空洞最贫乏的地方。我们在写作时,切不可以“套路”去蒙混过关。

也有同学表示,写作文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也是套路吗?其言大谬,这不是套路,而是“思路”,是规范、合理的逻辑顺序。我们反对的是没有实质内容的“套路”,而对于有条理的、有力度的、有个性的逻辑思考,则是大力提倡的,也是希望所有同学能够真正掌握并且合理运用的。换句话讲,你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也就不屑于去玩什么“套路”了。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5

今年暑假后我迎来了语文教学第二年,任教三年级的语文课程。这对于我这个一直没教过语文的“门外汉”而言,显得那么茫然。昨天我满怀憧憬和向往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这如同大地久旱遇甘露一般,深深的滋润了我,启发了我。

一直以来,我的课堂总感觉缺点什么,又说不出来,直到昨天我才发现:原来课堂还是可以这样上的。

首先谈谈听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吧。任老师把识字教学贯彻到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没有一丝的突兀感。各种各样的识字方式,很大的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看到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回答自己识字的小窍门,作为一个听众的我都感到了幸福,更不用说课堂上的孩子们了:看他们那渴望的眼神,自信的语言,得意的微笑……“我神州,称华夏……”孩子们同桌间拍着小手,打着节拍,晃着脑袋,朗朗的诵读声传出很远,使得听课的我们都不由自主的溶于这种愉悦的课堂当中。

接着,第一小学的李娟老师带着浓浓的书香风韵来到了课堂。她向我们展示了优秀的语文素养,孩子们在她的带领下,细细的体会着汉字书写带来的美。尤其是李老师在指导书写时采用的拼图指导,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在研究中学习,在展示中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这节课中,我对比了自己的书写指导,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要增加的。

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在被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使得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出现了更多的疑惑。现代学校的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高效的批注阅读法课堂,她以《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给我们介绍了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我们从中学到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是标注好词好句

二是关注句子中的标点符号

三是找提示语

四是感受、联想、标划。

听完几位老师的示范课,我感觉他们都不同程度的表现了以下的几点:

一,预习展示紧扣教学目标,从抓关键词、段意连接等方面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二,师生互动性高,每堂课上都展示了融洽的新型师生课堂关系;

三是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中表扬学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使得他们乐在语文的学习中;

四是注重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中将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进一步的整合;

五是关注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学习的方法非常多,关注了学生的品读悟,体现了人文化。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展示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尤其是ppt展示中字体的处理、动画的效果差强人意。另外学生学习中读的还不很充分,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

一天的研讨在沉思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收获却很多。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6

作文教学,在我看来必须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的想象,写自己的感悟,只有建立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上的作文,素材丰富,写起来流畅,读起来才动人心扉。

作文不能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只有让学生写自己的课堂,写自己的旅游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写自己的熟悉的事和人,学生写得真实,轻松,不用绞尽脑汁想。课堂是孩子们每天经历的,让孩子们写自己最喜爱的一堂课,他们会给我们惊喜,他自己选择,当然选他最喜爱的写,精彩自然就有;他去旅游了,你告诉他就按照他如何安排,就如何写,参观顺序就是他当时的路线而已,那就是移步换景,看到什么,感受如何,写下来就是游记;自己读书,有时会感动哭了,有时会和人物一起欢笑,有时也会自己忍不住笑,有时还会不同意书中人物的观点,脑中立刻展现自己的想法,读过后掩卷深思,也会浮想联翩,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自己经历的事,如何写?就写谁做了这事,哪里做的?何时做的?你的看法?这事是好是坏,你持什么态度?好的学习,传播正能量;坏的鞭笞,压邪扶正。天天见的人,他的外貌如何,喜欢的穿戴什么?啥脾气?品行如何?总体上你总有个评价,他做了哪些事体现了他这个人的品质,围绕自己的想写的内容,选择典型事就行啦。

结合生活,还有一个需要大量借鉴。生活丰富,但也很难写出好文章。语言能力需要锤炼,需要学习训练。那就要大量阅读,广泛阅读。写作是一个创造输出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质量全靠自己的积累。必须有读书的根底才行。每天与文字打交道,熟能生巧。书海遨游,文字为伴,入脑入心,字词变为灵性相随,写时才会文思泉涌。

作文是经过大量的书写练习,才能能力不断提高。唯有常写不断,写作才能不断进步。作文不是教出来的,一定是练出来的。不是有许多人问那些有名作家写作技巧吗?得出的回答怎样呢?文无定法,唯有不断写而已。想成为作家,就必须每天坚持写,与文字为伍。

日记是作文教学的好帮手。每天让学生坚持日记,不仅锻炼他们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为学生习作积累可靠的素材。若是认真写每天的事,完全可以是一篇小作文。通过日记的坚持,让学生锻炼了意志力,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7

接近高考,不论是教师仍是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对作文的重视,咱们最近也采取了五光十色的教育方式:一是开办专题讲座,上台讲的既有约请的名师专家,也有本校的语文教师,会集教授一些写作的观念和办法;二是重视面批互批,使用语文课堂和自主学习时刻,师生、生生之间就作文进行互动与单个沟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通过一段时刻的尽力,全年级同学的作文有了一些提高,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也为咱们接下来的尽力增强了决心。但不行忽视的是,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呈现了一个新问题: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显着。昨日教师刚刚讲可以用名言来最初,今日全年级同学的作为最初就都是名言了,不论用得对不对,横竖能想到的名言都上来了;某位同学写出了一篇关于昆曲的文章被作为范文印发,紧接着就会呈现上百篇关于昆曲的作文。

呈现这种现象,其本源在于咱们许多同学在作文上犯了一种“急于求成”的病,他们沉迷于寻求一种可以敷衍一切作文的“技巧”“办法”,企图以“一招鲜”而“笑傲江湖”。但是,一招鲜的条件是你这一招有必要到达圆熟、炉火纯青的境地,关于功力不行的一般学生来讲,这是很难做到的。

假如你要用名言最初,那你有必要具有丰厚的、包括各种论题各个领域的名言宝库,碰到任何一个作文题,你都能游刃有余。不然,想要靠着几个名言对抵挡一切作文题,那就必定是生搬硬套、面目可憎了。另一方面,当你的“一招鲜”成为了一切人的招术后,那就变成了“套路”而再也难有吸引人的魅力了。

基于此,咱们写作仍是应该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自我的考虑,写一些真挚的文字为妙。拿到一个作文题,确立了自己的利益方向后,仍是应该着力于自我的感触和考虑去构思文章,剖析原因,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力写出自己的共同见地。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究其原因”“归根到底”“反观实际”这样的“套路”是层出不穷的。你要理解,“究其原因”之后,若没有合理的原因剖析,这套路就失效了,乃至还会起反作用:这几个字同样会“引领”阅卷教师去特别重视你最空泛最匮乏的当地。咱们在写作时,切不可以“套路”去蒙混过关。

也有同学表明,写作文便是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也是套路吗?其言大谬,这不是套路,而是“思路”,是标准、合理的逻辑次序。咱们对立的是没有本质内容的“套路”,而关于有条理的、有力度的、有特性的逻辑考虑,则是大力提倡的,也是期望一切同学可以真实把握而且合理运用的。换句话讲,你把握了正确的思想办法,也就不屑于去玩什么“套路”了。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8

语文老师大抵都知道这句所谓的名言: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也有很多老师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离如今这个时代太久远,学生无法理解,因此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我倒是觉得,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可以像鲁迅先生一样,将那个时代如此真切地剖开摊在我们面前,也只有鲁迅先生的作品,才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个特定的时代。抛开其作品的时代性不说,单单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赏析,鲁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学习语言运用的最佳材料。

鲁迅先生的《故乡》这课,我备了足足一周时间,才有底气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一起聊《故乡》。

这课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二单元需要学习的读书方法是“感悟、品味、欣赏”,我先让学生读单元提示,连读三遍,然后说说学习本单元需要重点学什么。学生把握的很准确,告诉我要“仔细辨析作品浓厚的文化内涵、情感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艺术的特色”。我让学生又将这句话连读三遍,告诉学生九年级学习小说和七八年级不同,不仅要知道小说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而且要思考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表达这些东西。

我采用了余映潮老师的切入方法,一上课,就将作者、时代背景等知识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齐读。理清文章的线索、给文章分段之后,我就开始带领学生潜入文本,品味文字。

我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第三段:“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让学生在文章中找“我”记忆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将两个故乡对比着读一遍,抓住不同的色彩,来理解两个故乡的差异。学生很快就在文中找到了,作者描写现实中的故乡,用了“苍黄”,而记忆中的故乡,则是“金黄”。我让学生思考这两个颜色带给人的感觉,“苍黄”是一种很灰暗的黄,给人一种压抑的、萧瑟的感觉,而“金黄”则是鲜亮的、金灿灿的黄,“金”字本身就有一种质感,给人明亮的、欢快的感觉。

在比较两个故乡不同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体会“阿”字和感叹号的含义。学生纷纷说“阿”表示很意外,觉得自己记忆中的故乡很美,如今见到的却荒凉萧索,心里觉得出乎意料。我问学生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阿”,学生都说应该用低沉的、悲伤的语调来读。我就让学生酝酿感情,读出悲凉来,学生读得很有感染力。

接下来,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看到故乡和自己记忆中的不一样,很意外,还可以怎么表达呢?”一名学生说:“这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吗?”我说:“对啊,这个疑问句也可以表达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出现巨大反差时的意外啊,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加上一个‘不’字呢?”学生齐读这两个句子,讨论这两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但是,他们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于是我向学生解释:“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我’因而产生了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所以又对怀疑加以否定,这个否定的疑问句反映了‘我’复杂的思绪、沉重的心情。”解释完之后,我又总结道:“每一位文学大师,都是遣词造句的高手,鲁迅先生用一个‘阿’字,就写尽了‘我’的疑惑、意外、难过、悲凉,文中如此精练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细细品味。”

接着,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我’一方面怀疑眼前的是不是自己的故乡,说‘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一方面却又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不是很矛盾吗?”看到我一脸疑惑,学生们兴奋极了,热烈讨论着,希望能够为他们亲爱的老师排忧解难。一番讨论之后,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故乡本来就破败荒凉,只不过小时候有少年闰土在,有纯真的友谊在,所以觉得故乡很美。而且小孩子无忧无虑的,看到什么都觉得好玩儿,故乡有西瓜有猹,当然会觉得故乡美了。孩子眼中的故乡,和为生活所迫的大人眼中的故乡是不一样的。一种意见认为,故乡二十年前确是很美的,但是二十年过去了,故乡变得荒凉萧索,‘我’不愿意承认故乡这种不好的变化,所以就用‘故乡本也如此’来自我安慰,这句话里其实是有一种难过的。

孩子们问我哪一种理解更正确,我没有下定论——时间还不到。当我们研读到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时候,或许孩子们自己会得出结论来的。我只是在黑板上写下了“反差——疑惑——悲凉——自我安慰——忧愤”这几个词语,来帮助学生理清文中‘我’的心理变化历程。

第二课时,我们研读了闰土的变化,照例是潜入文本,品词悟句。学生谈到小闰土的脸色时,我追问学生“为什么是‘紫色的圆脸’,让小闰土的脸‘粉嘟嘟’的不是更可爱吗?”学生略一思索,便答出了“因为他经常在海边看瓜,被太阳晒成了紫色”,我顺势告诉学生,写人要考虑到人物的身份、生活环境,比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衣袖,是‘油晃晃’的,符合他屠户的职业特征,所以以后写人,不能再“千人一貌”,让所有的女孩子都长“瓜子脸、柳叶眉、樱桃口”。

中年闰土的脸色是“灰黄”,我再次提起文中出现的另外两个表示黄色的词语——现实故乡的“苍黄”和记忆中故乡的“金黄”,让学生体会鲁迅用词的讲究。我又引导学生将孔乙己的“青白”脸色与中年闰土“灰黄”的脸色相比,让学生明白,孔乙己的“白”,是因为他鄙视劳动、从不劳动,而中年闰土的“黄”,是因为他常年种地,再次强调描写人物要考虑到不同的身份。

我们继续品味词语。学生谈到闰土见到“我”后脸上“欢喜”、“凄凉”的神情,我让学生想象那种“凄凉”,想象当时闰土心中会涌起哪些思绪;学生谈到“那时是孩子,不懂事”,我告诉他们即使是现在这个社会,所谓的“懂事”,其实就是不断妥协不断放弃;学生谈到闰土要的“香炉和烛台”,我告诉他们“没文化真可怕,因为没文化的人,连自己为什么会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到压迫和剥削都不知道,更别提想办法改变命运了”......

或许是我的语言点燃了学生的思想,我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连续的两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毫无倦意,反而越来越兴致勃勃,课堂上小手如林,都争着阐述自己的想法,一扫往日死气沉沉无人应答的气氛。我忽然想起了黄厚江老师在《语文课堂寻真》中的一段话:“教师必须先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发现,然后才能用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体验,用自己的阅读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用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的发现。”原来,要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老师必须先自己“活”起来——当然,所有的“活”,都是以深入钻研文本、品味感悟语言为前提的。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9

我享过不默写的福,更吃过不默写的亏。

我自己读高中时,语文老师几乎从不默写,课本上、考纲上要求背诵的内容,他会提醒我们自己去背,自己去写。需要背的文章,两三节课教完,我们基本上也就能背下来了,自己再注意一下字形,都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等到考试,同学们的默写得分都还不错。看看现在学生们疲于奔命地背诵、默写、重默、罚抄,我越发觉得当年无需默写真正可算是享福了。

20xx年,我初登讲台,语文该怎么教,大部分倒是继承了我当年老师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其他的不说,在我的班级也是基本不默写的。一篇《劝学》教完,提醒孩子们多读几遍,背诵,自己写一写个别易错的字,也就结束了,很快就开始了下一篇课文的学习。有一天,同班的数学老师跟我讲:“你从来不给学生们默写嘛。”我很诧异:“为什么要默写?告诉他们要背要考,自己去背不就行了吗?”数学老师笑着摇摇头,走了;我也继续上课,不默写。很快考试了,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与其他班级相比我的班均分低了好几分,满分10分的默写就低人家4分。现在,我终于明白数学老师那善意的提醒了。

十多年过去了,在年复一年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对默写有了更多的体验与思考。我发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默写检测还是必需的。一方面,现在大多数高中生已经习惯了默写,如果没有默写,很多人就没有背书的意识和动力,没有明确的“任务驱动”和及时的“反馈检测”,学生就不会学习了。(可以说,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非但没有养成,甚至可能被扼杀了)另一方面,语文学习需要不断积累,需要背诵、记忆很多内容,适当的默写检测,客观上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积累的习惯,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毕竟语文学习,功夫在平时。平时抓紧一点,总不会是坏事。

但是,默写绝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方式,更不是提高教学质量“一抓就灵”的灵丹妙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默写的功能被无限放大了。对很多高中毕业生来讲,他关于语文学习最深刻的记忆可能就是默写:默课文,默词语,默翻译,默答题格式、默作文套路……内容无所不包、形式层出不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强化。更可怕的是,默写之后还有罚抄,写错的抄写100遍并不是天方夜谭,早已成为习惯、成为经验,成为教师敬业、认真负责的标志。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语文老师。如今的高中,从高一到高三,考试频繁,一月一考,早已成为“标配”,一周一考可能还算不上是“顶配”。每次一考,各种数据一目了然,平均分、上线率、贡献率,全方位多层次地把你的“优势”和“问题”揭示得体无完肤。正如一些领导所言,老师们都是要“脸面”的,如果看到自己班级的成绩不好,甚至远远落后,那肯定是要采取一些行动的。就语文而言,如此密度的考试之下,要确保分数不那么难看,要在一个月甚至一周之内有一些提高,默写就成为了最好的法宝。

谁都知道,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阅读与写作;谁都知道,阅读与写作要提高,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与熏陶。然而,刚开学不久就要考试,就要“分析”,就要“比较”,就要“领先”,除了大力默写,还有什么更好的灵丹妙药吗?当我们的教学只是指向月考、周考时,谁还会去考虑什么长远的发展呢?这个长远的发展,暂时先不考虑所谓终身发展吧,作为高中,总应该以高考为目标吧?如今的语文高考,非常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化积累和思维品质,如果三年的语文学习,充斥的是默默默,你还有多少时间是在进行真正的阅读和思考呢?

当“一抓就灵”的默写被“抓出血”来的时候,语文教学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我们的教育也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

  语文教育心得体会10

那一年暑假后,学校安排我直接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当时,我动了一个小手术,不能立即上课。一周后回到学校,老师们说到这个班,真是怎一个“乱”字了得啊?听完科任老师的一纸纸诉状,我真是着急。可急有什么用,得想办法啊。

初三刚刚并班,学生思想动荡,不稳定,班集体缺乏凝聚力,以往的老师全换掉了,学生心理也要有个适应。而且,最关键时,我这新班主任不露面,群龙无首,岂能不乱。可是面对这乱,不能乱发脾气,不能向希特勒那样实行高压政策。初三的学生,有思想,有主见,高压不成,恐怕会适得其反。思考再三,我决定使用我特殊的通行证。 第一天上完课,面对乱脏脏的教室,我说:“值日表还没安排妥当,今天谁来自愿值日?”话一出,教室内鸦雀无声,没一个人响应,我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一丝失望,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我笑嘻嘻地看着他们,停顿片刻,说:“我们共同组成了这个班集体,这个家,今后,我们将与她荣辱与共,每一个人都应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别忘了,我也是其中的一成员,一分子。今天,你们全部回家,值日由我做。路上骑车要小心!”说完,我走出教室,等学生出来。不少学生拿出书包,放在自行车上,但并没有回家的意思。几分钟后,我走进教室,里面还有几个人,磨磨蹭蹭地整理着书包。我拎起水桶,打水,泼地,清扫?渐渐的,我发觉扫地的笤帚不止我这把,而是两把,三把,四把?移动的脚步,越来越多。

整理完教室,擦擦脸上的汗,看着周围近一班的学生,一种叫感动的情感在内心涌动。正在此时,不知是哪个调皮鬼喊了声:“王老师,你的花脸真可爱!”学生们笑了,我,也笑了。

人,可以拒绝冷漠和虚伪,却无法拒绝真诚和真情。我知道,我用“爱”这张通行证,已走近了学生。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经常这样对学生说。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只要求学生,忽视了自己。这个家,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老师的呵护与经营。 携一片阳光进课堂。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只有感到教师亲切,才会愿意和你亲近,才会相信你说的话,甚至是爱屋及乌,才会乐学你所教的学科。而让学生乐于亲近你,你必须在上课之前准备好阳光,带阳光走进课堂。

记得一次上课,刚走上讲台,从学生中就传出了一声摔炮响。顿时,教室内鸦雀无声,空气也随之紧张起来,不少学生有些担心的盯着我。凭心而论,我判断出了炮声的源地,知道是小A,也想批评他几句。可那样的话,小A这节课都会心神不宁,更不用说专心听讲了。其他学生,也会因我得满脸乌云而影响上课情绪。但是,又不能置若罔闻。于是,我笑着调侃道:“我知道大家愿意让我来上课,有同学都喜欢到我一来,就拉鞭放炮了。”学生们一听,都笑了,轻松的氛围,也随之扩散,漫开在整个课堂。

课后,小A主动找到了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表达了对我的谢意。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们的课堂总是很轻松,学习兴趣也很高。尤其是小A,对语文课,更是热情高涨。

走过了十多年的教学之路,我总觉得,在课堂上,老师的音容笑貌,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哪怕是一含笑的﹑鼓励的﹑期待的眼神,都会让课堂充满灿烂阳光。在这样阳光遍地的课堂,学生的内心也会是一片敞亮,心会被温暖润湿,学习效果会很好,并且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如果老师面无表情,甚至是满脸冰霜,训斥声不断,学生就会处在阴云笼罩之下,紧张包围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灵里,又怎么不会有阴霾,又怎么不会有叛逆呢?所以,聪明的你,不要太吝啬,即使你遇到了不快,即使不幸降临在你身上,进教室前,别忘了为学生携一片灿烂阳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