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新语文试题

来源:文书网 6K

语文试题

精选最新语文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恫吓(hè) 沆瀣(xiè) 拗不过(niù) 余勇可贾(jiǎ)

B.句读(dòu) 剽悍(biāo) 入场券(quàn) 荷枪实弹(hè)

C.锃亮(zèng) 鲫鱼(jǐ) 舶来品(bó) 方枘圆凿(ruì)

D.粳稻(jīng) 伎俩(liǎng) 金銮殿(luán) 便宜行事(biàn)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汲取(jí) 诘难(jié) 怡情(yí) 狡黠(xiá)

B.锲而不舍(qiè) 玄虚(xuán) 要诀(jué) 滞碍(ài)

C.儒家(rǔ) 诓骗(kuāng) 藻饰(zǎo) 味同嚼蜡(júe)

D.脂粉(zhī) 孜孜不倦(zī) 佝偻(gōu) 恪尽职守(k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烦躁 名信片 相映成趣 掎角之势

B.羸弱 万户侯 坐镇指挥 不计前嫌

C.精粹 挖墙脚 金榜题名 额首称庆

D.哂笑 核辐射 老生长谈 罄竹难书

4.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就能沿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B.他的发言听起来味同嚼蜡,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C.他真是个怪人,读书时专爱寻章摘句。

D.“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的根深蒂固。

5.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无可比拟)

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得代价。”(不可想象)

C.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可怀疑)

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不动声色)

2012临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任何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不仅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一个个脚印,而且表达着人类对时代和未来的思考。

C.云南热带作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都使云南跻身为国内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D.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7.填空

①香菱是古代小说《 》中的人物,作者 。

②《杨修之死》选自我国第一部 小说《 》,作者 。

③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

④燕子来时新社, 。

8. 请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名句、作者或作品题目。

(1)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4)月亮与诗人有不解的情缘。李白在《 》中浪漫地“举杯邀明月, ”,在《望月有感》中表达了“ ,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感受。

(5)山河破碎时,中国优秀文人的爱国忠愤喷涌而出:岳飞“ ,笑谈渴饮匈奴血”(《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9. (语文综合性学习)

学校文学社举办“读名着,品经典”诗文朗诵会,要求主持人在每个作品朗诵前说一段主持辞。请你为《木兰诗》或《老人与海》拟写不超过100字的主持辞。

要求:①介绍并评价人物性格或作品内容。②至少引用一句作品中的名言或使用一种修辞格。③语言生动。

10.(语文综合性学习)

⑴ 学校组织了“好读书,读好书”的一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①选择下面句子中的一个加点字,解释意思(只用两个字作答),然后给这个字配上一个反义词(只用一个字作答)

好 (A)读书,读好(B)书。 (A) / (B): ,反义词 :

②欣赏名着《水浒》中两个精彩的打虎场面,写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A.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领下。

(打虎英雄: )

B.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打虎英雄: )

⑵ 现代社会,网上阅读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如“追梦少年”、“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易记好懂。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至少四个字),并将你网名缘由写在下面。

11.语文综合性学习

(1)请仿照划线句子的格式特点写两句话。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快乐是 , 。

(2)华兴中学学生会下发通知布置社区服务活动事宜,通知正文中有两处语病,一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全体同学明天上午8点到新华社区开展服务活动,③活动时间为半天。④活动的内容是敬老院。⑤主要活动有三项:跟老人谈心,给老人表演节目,为老人打扫卫生。⑥我们将努力使敬老院蓬荜增辉。

(1)第 句,修改:

(2)第 句,修改:

12.语文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问题: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着 26 13%

(1)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二、阅读理解

(一)古诗阅读

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后面题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乙女共沾巾。

1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 回答14—15题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4. 从文中可以看出,本文写于 (季节),李清照是 (朝代)人。

15.试赏析结尾句中“瘦”字的精妙所在。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6~18题。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6.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17.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

2012临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着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A.不耻劳辱。 B.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1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徐令彪之少子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超乃顺风纵火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21.按要求填空。

A. 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 (成语)的性格特点。

B. 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

动物的眼睛

欧阳军

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诱惑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一类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顾名思义,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

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蜓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因此蜻蜓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蝴蝶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

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一只苍蝇飞了过来,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中的一只鸟,草地里的一只鸡。

马的瞳孔是左右宽、上下扁,像一个平放着的纺锤体。由于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能够帮助它们老远就能看见两边的敌人。

猫的眼睛一日三变。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得很小,像线那样;在黄昏中等强度照射下,瞳孔又会变成枣核般的形状;在晚间昏暗的条件下开放得像满月那样圆。

(选自《知识窗》2009年第11期,有改动)

22. 请简要说明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23. 蝴蝶和蛤蟆“看世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4. 猫的瞳孔晚间变得很圆是为了适应什么样的需要和环境?请仿照文中画线句的句式回答这一问题。

25.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动物眼睛的?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6-- 29题。

惜春小札

李国文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没声儿地离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

典型的春天,应该在长江以南度过。没有阴霾的天气、泥泞的道路、苍绿的苔痕、淅沥的雨声,能叫春天吗?没有随后的云淡风轻、煦阳照人、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能叫春天吗?只有在雨丝风缕、春色迷人的江南,在秧田返青、菜花黄遍的水乡,在牧童短笛、渔歌唱晚的情景之中,那才是杜牧《清明》诗中缠绵的、撩人的春天。

然而,在北方,严格意义上的一年四季,春天是最不明显的,或许也可以说是并不存在的。“五九六九,沿河插柳”,这是地气已经转暖的南方写照。“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而在北方,河里的冰,才刚刚解冻;等到它完全融化的日子,春天也差不多过去大半了。

春天有未褪尽的冬天,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人们管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倒春寒”。于是,本来不典型、不明显的春天,又被冷风苦雨的肃杀景象笼罩。

北京的颐和园里,有一座知春亭。但知春亭是否“知春”呢?好像也未必。通常都是到了“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的那一会儿,才在昆明湖的绿水上垂下几许可怜巴巴的柳枝,令北京人雀跃不已,大呼春天来了,其实,“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承德的避暑山庄里,有一幢烟雨楼。不过名为烟雨楼,至少在春天里,是没有烟雨的,“烟雨”二字,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在高寒地带,只有塞外的干燥风和蒙古吹过来的沙尘,决不会有那“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烟雨葱茏的风景。

看来北方的春天,就像朱自清那篇《踪迹》里写的那样,她“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

因此,捉住春天,把握春天,然后,充分地享受春天。

虽然李商隐告诫过“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但春天,是唤醒心灵的季节,是情感荫发的季节,也是思绪涌动的季节,更是人的生命力勃兴旺盛的季节。

人的生物钟,如果能够耳闻的话,可以相信,在这个季节里,响动的准是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聩之声。甚至血管里跳动着的激流,也会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力量。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人的一生,何尝不如此呢?也有其春华秋实的生命过程。那么青春年少的日子,也就是最美好的春天了。然而,一生中的这个春天,似乎比北方真正的春天还要短促得多。

人,有各式各样的活法,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无论怎样的一生,你千万要珍惜你生命中属于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岁月。因为,青春只有一次,一去便不复返。

使你的青春放出光华,享受青春的美,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欢乐。

(选自《中华美文》,有改动)

26.根据诗歌的特点判断“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与文中的哪句出于同一首诗,简要说明理由。

27. 文中江南的春天和北方的春天各有哪些特点?作者将二者对比有何用意?

28.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29. 文章在结构上是怎样将描述自然和表达哲理结合起来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写作启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