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一地理寒假作业答案大全

来源:文书网 2.25W

  寒假作业1答案

2015年高一地理寒假作业答案大全

一、选择题

1.B 2.B 3.D 4.A 5.B 6.A 11.B

解析:19时日落,说明昼长夜短,阳光应该直射北半球。

12.A

解析:北回归线以北到北极圈之间地区,当昼长夜短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13.B

解析:已知日落求昼长,用日落时间减去12,然后乘以2。即(19-12)×2=14小时。

14.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生机勃勃的圈层,它占有大气圈下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

15.C

解析: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

二、综合题

17.(1)西北

解析:顺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所以A点在B点西面;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顺时针),可判断该图为南极俯视图,B更靠近南极点,所以A点在B点北面,所以A点位于B点西北方向。

(2)23°26′S 90°W

解析:晨昏线正好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由此可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S;根据图中45°E,可判断夜半球的中央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45°E下一条经线)为90°E,由此可推太阳直射点经度是90°W。

(3)A

解析:由上题可知,90°E为0点,北京时间(120°E)=0点+(30°/15°)×1=2点,由上题太阳直射23°26′S,可判断A选项正确。

(4)3

解析:全球划分日期的界线为0点和国际日界线(180°),再过3 小时,45°E变为0点,此时A、B两地属于同一天。

18.(1)夏至 23°26′N,180°

解析: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此图表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23°26′N,太阳直射的经线为平分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根据图中90°W,即可判断太阳直射经线为180°。

(2)晨 3

解析: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因此为晨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因此甲的地方时为6点,乙比甲晚3个小时,因此乙地日出时刻是3点。

(3)24

解析: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因此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24小时。

(4)A、D

解析:当太阳直射23°26′N时,23°26′N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因此A、D符合题意。

(5)66°34′

解析:该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90°- =66°34′。

  寒假作业2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解析:北方夏季的暴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冬季寒潮是锋的活动,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式。

3.A 4.D 5.B

解析:高空气流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吹西风,飞机逆风飞行。

6.A

解析:秋季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是高压控制。

解析: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气流向右偏。

7.A

解析:②是副热带高压带。

8.B

解析:图中d为水平气压梯度力;a与气流垂直,是地转偏向力;h为摩擦力;c为近地面风向。

9.C

解析:海洋热容量大,阴天日较差小,二者结合,所以温差最小。

10.A

解析:甲处是副热带高压。

二、综合题

11.(1)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2)南

(3)C

  寒假作业3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通过水循环,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

2.A

3.C

解析:海陆间水循环是海洋水蒸发,经水汽输送,至陆地上空,变成陆地雨,因此甲是海洋,乙是陆地,①陆地径流,②是海水蒸发,③降水,④是水汽输送。

4.C

解析: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说明靠近赤道附近,推断这是以副亚热带为中心的环流圈。在洋流圈的西北部是寒暖流交会处,容易形成渔场。

5.C

解析:根据等温线值判断甲是南半球,乙是北半球;甲处是寒流经过,乙处是寒流经过。

6.D

解析:南半球西风漂流属于寒流性质;只有纬度相同处的暖流水温比寒流高;大洋的.东西岸既有暖流也有寒流。

7.B

解析:是在东北信风吹拂下形成的。

8.A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北半球是夏季,因此北京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

9.D

解析:暖流对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而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二、综合题

10.(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径流输送

(2)海陆间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水循环;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3)地表径流输送

11.(1)副热带

(2)顺 逆 暖 寒

(3)热量平衡

(4)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5)向北 顺洋流流动方向

  寒假作业4——5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地质作用是来自自然界的力量;岩层断裂后发生错动才能够称为断层,油气田储存在背斜构造。

2.B

解析:移动沙丘的迎风坡缓,a、c是固定沙丘。

3.A

解析:主要是遏制沙丘向前流动。

4.C

解析: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是三角洲。

5.C

解析:修路要沿地势平坦处,施工难度小,运行安全。

6.C

解析:河流在平原地区,以沉积为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