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常见的24个问题解答

来源:文书网 5.76K

问题1:我的基础还可以,上课讲的也都能听懂,但是一到自己做就做不出来了,帮忙分析一下原因。

高三数学复习常见的24个问题解答

答:这个东西是靠着逻辑吃饭的,是靠着逻辑演绎向前推进和发展的。当一个老师把你抱到了逻辑的起点上,告诉你这个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比如说饿了就应该找饭吃,下雨了就应该找伞来打,告诉你了这个逻辑规则,你自己肯定会按照逻辑的顺序往前跑,这就叫为什么上课听得懂。

为什么课下自己不会做了呢?是因为课下你找不到逻辑的起点,就像一个运动员空有一身本领,跑得飞快,没有找到起点,没有到起点做好认真的准备,结果人家一发令,你没反应。

有两种的模式,一种是靠效仿,老师给我变一个数,出两道类似的练习题,照老师的模子描下来,结果做对了,好象我学会了,这就是效仿的方式来学数学,这种方式在小学是主要手段,在,这种手段还占着百分之六七十的分量,但是到了就不行了,靠模仿能得到的分数也就是五六十分,其他的分数都要靠你的理解。

所谓理解就是听了老师的一段讲解,看了老师的一个解题过程,你要把他提炼、升华成理性认识,在你的头脑中,应该存下老师讲解的这一段和解答的这一道题,他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当你遇到新问题、新的时候,你应该拿着这个规律去面对它,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把老师讲解的东西很自然地、流畅地用在你的解题里,这就是所谓通过理解,通过顿悟来学习数学。那么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分是要靠着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的。

问题2:我有时候看基础知识的时候定义都没有问题,但是一做题的时候,就转不过来了,耗的时间比较多,怎么办?

答:那你就看看定理、定义、公式都是怎么使用,除了背下它们之外,关键是要把握住这些数学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在解题中是如何运用的,建议你好好从课本出发,如何利用刚才讲的这个定理或者定义去解题的,把它先搞清楚,适当的时候自己做做笔记,问问自己,这个定义是怎么使用的,在这个定理里怎么用的,你自己在旁边注上一两句话。若是一句话也写不出来,显然以后你还不会用。

问题3:现在数学题讲究的是通性通法,最后是不是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再突破一些难题?

答:目前的高考是确实通性通法,但是中等题和难题体现的不完全一样,比如说中等题,在体现通性通法方面就比较暴露,比较直接。

在综合性题目里面,这个通性通法的使用就比较灵活,必须剥掉几层皮之后才能看到。

鉴于这种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们,你们对通性通法可以做这样不同层次的追求,比如我市高考数学分数期望值在一百到一百一十几分之间的这样一个档次的,你就要特别注重通性通法在同等题里面的应用,要保证在中等题里面运用通性通法做到万无一失。

如果做得再好一点,你这个分数的期望值完全可以做到的。

在难题里运用通性通法,这个外壳剥不开,个别看不透问题不太大。

如果你期望值是一百二十分以上,甚至达到一百四十几分,相信你在选择填空和中等题方面是有基础和把握的,你们攻克的要点就是通性通法在综合题中间怎么使用,怎么穿破这个迷魂阵,能够剥出里面的内涵,把通性通法用上,这是大家要攻克的,当然这个堡垒比前一个要困难一些。

问题4:老师,关于填空、选择这样小题我现在应该怎样准备?而对于函数数列解析不等式等主体知识,哪部分是现在我应该重点把握的,应该怎样来?

答:现在关于选择和填空题,一般的安排是这样,因为我不了解你的学习状况,你的数学水平,所以我只能泛泛的说。

对于一般同学来讲,剩下这四五十天,你可以每天,指的是中等以下,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同学,每天都做一个选择和填空题的训练,做一次。

如果程度较好的同学你可以两天做一次选择和填空题的训练,这个就是所谓经常热身。另外在热身中,寻求解题的率和提高解题速度。

至于说解答题中的属于主体内容的那些大的解答题,应该怎么复习。

首先应该抓住解答题的前三个中等题,一般的里面,我们要求考生中等题基本上不丢分,或者丢分不超过5分,看看你是否达到了这个要求。

我们为什么提出这个要求,因为解答题的前三个题,考什么有章可循,题目的难度比最难的选择和填空题都要容易,而且它是凭步骤给分,所以应该说得分是相对较为容易,是我们得分的基础。

至于说最后两道难题,你可以把你做过的属于这个范畴内的题目进行归类和总结,看看这类题的一般解题规律,你在解这类题中的得与失,这样备考也就足够了。

问题5:老师,我现在基础知识还不清楚,现在看高考大纲还能解决问题吗?

答:看考试大纲只是了解高考的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的组成等等,看这个并不能提高你的应试,因此还是要回到基础,回到课本上去。

问题6:在考前最后一个月里,数学应该怎样复习才能保证高考能够达到正常的分数?

答:、准备确实是个大问题。大家不要小看这件事情。

比如说,明天就要高考数学了,今天晚上你做什么,如果事先不做好准备,这天晚上过得忙乱的话,想看书看不进去,看书的时候又不知道看哪篇好,是看解析几何还是看代数呢?是看片子呢还是看书呢?还是看参考书呢?

如果事先不计划好 高二,当时很忙乱的话,会给你的造成负面影响,使得你当天不踏实,晚上睡觉也睡不好,那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考试。所以最后这二十几天,学习方法和准备方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我给大家关于这方面提几点建议。

第一,应该认识到,就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而言,你经过这一年的复习,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定型了,你是哪个级别的,那么基本上二十几天不会对这个级别产生更大的变化。因此,我们的关键是要把你这一年来复习的收获尽量地归纳、提炼、总结。

比如说,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些工作,按照数学的各个章节,比如说函数,比如三角函数,三角变换,不等式、数列等等,按照课本的这样一个自然的章节顺序,把每一章主要的知识点、基本方法、典型例题,是不是可以做成卡片。

一天做一章,数学有11个左右章节,你11天可以完成这个工作。

这个工作完全之后,有这样的好处,使得我们对知识重新归纳、整理又梳理了一遍,那么知识的网络结构我们就比较清楚了,这一章涉及到的通性通法我也就明白了,再上一点选择例题,作为借鉴,作为参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你做好了这十一张卡片之后,那么你明天高考数学,今天晚上干什么?我就看我自己做的卡片就好了,我把这十几张的卡片从头到尾细细回味一下,冲个澡,踏踏实实睡一觉,因为把数学又重新过了一遍,非常有好处,而且对你的刺激非常明显,短时间内大量的信息进入,使得你对数学的掌握又快又好。这是一个工作要做的,这个工作做好了,对你这二十几天,甚至考前的晚上都会有很好的作用。

其次是你的练习卷子,一定要整理好。按照你做题的先后顺序,把它整理好,装订好。

然后,你就花时间在数学复习里面,就沿着你这一年走过的足迹好好地翻阅你做过的练习,翻阅这个练习,要确定一个主题思想,比如我现在确定这样一个主题,就看我立体几何试题做得如何,那好,这一年做过的卷子,就光看立体几何题,选择填空中的立体几何试题,都看完了,而且一遍做一遍做笔记,这个题亏了,当时做错了,一道题就得了这么一点分,吃亏在什么地方,哪个地方没过来,你想一想,做点笔记,这样的话,这一年走过的足迹,短时间之内在你脑子里又过了一遍电影,好坏得失就归纳开来,这样等于立体集合又复习了一遍。

第二个,可以复习函数或者数列,从知识的角度确定主题,确定十几个、二十几个,一天解决一个。

另外一方面,你的主题可以是考试过程,考试方法和答题技巧,看看这张卷子选择题,你回忆一下当时用了多长时间,第二张卷子当时用了多长时间,一直到最后一张卷子,用了多长时间,看看是不是时间用得越来越少,还有成功率是不是保持在85%左右,如果你能在二十到二十五分钟之内把12道题都做完,而且成功率达到85%,那么我告诉你,祝贺你,高考选择题这一段你已经达到要求了,在选择题上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了。

比如说这次考试我是按照题号答的题,看看你的成败得失,下一份试卷是按照我会的题先做,不会的题后做,看看那次考试情况怎么样,总结一下哪个方法最适合你。

另外再看看自己的习惯性错误,比如说数字计算你怎么样,是不是经常马虎啊,数字计算这方面错误多吗?如果多的话,看看都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发生在哪一类问题上,恐怕这一年一大摞卷子放在那儿,你就会掌握一个犯错误的基本规律,这样你就有了自知之明,到考场上,一看到又是这样的题,可能会犯错误,小心一点,你就会用非常平常的心微笑地面对这个困难,可能这时候你过去常犯的错误就不会再犯了。

所以把试卷整理好,装订好,回顾你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顾一年来的成败得失、辛酸苦辣,这样你的二十几天就会过得非常充实,越过越丰满,越过越觉得有信心,高考就更有平常心,发挥得更好。

反过来,天天啃难题,每天都焦头烂额,今天做一道题,半个小时做不出来,第二天又一道题,又半个小时做不出来,心里就发毛了,这样二十几天过去,考试前就没有好心态了,所以建议大家考试前做我上面说过的工作,收获的季节做收获的工作,不要再做播种、耕耘的工作,那个时间已经过去了。

当然了,有的同学也说,在考试前总得热热身啊,总得拿几个题来做做啊,这也是必要的,但是要做就做那些别太难,能够增强自己的信心,能够发现自己问题的试题,不要做那些难题。

不论你是哪个层次的,我刚才说的工作你都应该做好,特别是想考名牌的,我一说你们就明白,你们做这个工作可能能力就更强,几天可能就把这个工作做好了。

公共汽车运营中的问题分析

北京的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很快,汽车的拥有量发展得更快,城市的道路显得越来越拥挤,一方面要加快道路建设,另一方面更要加强科学的管理.一些交通专家和环保工作者提倡发展公共交通事业,这是世界交通发展的潮流,也是世界几个大城市的成功经验.

我们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经营理念是否需要更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公路上车辆并不多,可是公共汽车依然慢慢悠悠的行驶,车上的乘客干着急,为什么汽车不加速行驶呢?在北京晚报上看到公交方面的解释是,一是为防止公共汽车甩站,给司机规定单程行驶时间,若因为路上堵车可以晚点,但严禁司机提前回站.这样,我们会看到公共汽车为了防止提前回站受罚,在并不拥挤的道路上慢悠

悠地行进,甚至在汽车到终点前,把车停在站外等候,到点再进站.另一个解释是,同一时刻道路上的公共汽车比较多,乘客等车的时间较短,候车比较容易.第二条解释合理吗?通过下面的计算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通过调查得知,以现运行的398路公共汽车为例,单程运行大约需要48分钟,起点到终点约16公里,平均速度大约是20公里/小时,假设车队有10辆车可以运营,在这个条件下,行驶速度分别由20公里/小时提高到25公里/小时或30公里/小时,为了不增加运营成本,就要适当加大发车间隔,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车速(公里/小时)

发车间隔(分)

单程用时(分)

任意时刻路上有车(辆)

A方案

20

10

48

5

B方案

25

12

38

4

C方案

30

15

22

3

可见,在总投入不变的前提下汽车提速后,某一时刻路上的汽车数量减少,减少了道路交通的压力。

乘客出行是否方便了呢?

假设某乘客出行10公里,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乘车时间(分)

侯车时间(分)

所用时间(分)

平均用时(分)

A方案

30

≤10

30-40

35

B方案

24

≤12

24-36

30

C方案

21

≤15

21-36

29

乘客以A方案出行在路上所花费的时间是30分钟-40分钟,平均用时35分钟,以B方案出行所花费时间是24分钟-36分钟,平均用时30分钟,可见,乘客出行用时随汽车的提速而减少,这样,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减小了道路交通的.压力。(乘客出行较短的路程效果不明显)

我们再看工人的劳动时间。

假设司售人员每个工作日分别运营五圈,六圈,所花费的时间是

方案

速度(公里/小时)

运营五圈

运营六圈

A方案

高中化学

20

(48分×2=1.6)×5=8

小时

1.6×6=9.6小时

B方案

25

(38分×2=1.3)×5=6.5

小时

1.3×6=7.8小时

C方案

30

(32分×2=1.1)×5=5.5

小时

1.1×6=6.6小时

由上表可知,A方案运营五圈的时间是8小时,B方案运营六圈的时间是7.8小时,比运营五圈用时少0.2小时,最明显的是A方案运营五圈用时8小时。C方案运营六圈用时只有6.6小时,非常明显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公共汽车取消运营时间限制,可有三条好处,一、减少交通压力,二、减少乘客出行时间,三、减少工作劳动强度。对于个别司售人员中途甩站的总是可加强管理,对违纪人员给予严惩。建议交管部门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个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大问题。

(选自《中学生数学》期刊2001年7月下)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以下就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一、指导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等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

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二、指导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三、指导做一定量的练习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文科生备考经验:掌握节奏备战高考

关于的,我觉得“掌握节奏”是很重要的,可能大家以前从没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这其实是我三年感触最深的事情。

我说的“节奏”,就是一种学数学或者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状态。如果你平时玩的时间比较多,当要月考了,说要拼一下,每天凌晨睡,专攻数学,我觉得这样的节奏就不好,正常的生理混乱不说,尤其需要清晰的数学概念也会在一次次的突击中慢慢变得混乱不堪。

的数学学习其实说容易也容易,第一轮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跟紧的脚步,把课上每一道题都弄懂弄通,把相关的在有空的时候反复想想。

之后进入做题阶段后,很多同学都能做到认真做题,认真听讲订正,但是最后内化的那块却遗漏了。“内化”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南洋模范曾经的理念:考后一百分。这张卷子做完了,订正完了,再给你做一遍你能保证全对吗?遇到感觉很好的题,我更会自己做在一本本子上,在前,什么都不看,就看这个。

高三的数学学习,我没有遇到大的阻碍,几次考试成绩不佳我也不担心,因为我的和节奏完全没有问题。我有两条原则,那就是卷子再多也绝不抄题,讲过的题回家必复习。最后证明这些做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我还想谈点关于学习的建议。相对于练,个人从题目和信息中的“悟”就比较重要了。在这里介绍两个我高三保持的习惯。一是电视常年锁定央视。在央视改版以后,我欣喜地看到其中大幅增加了对于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每天收看的话,面对时政题时,你都了解前因后果 高中数学。二是每周一份《南方周末》,最值得推荐的是其评论版面,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中试图学习评论者发现问题的新奇角度和犀利眼光,以及在论证时的思辨思想。

政治学习离不开背。但是我觉这种背不是苦背,只要像翻单词书那样保证每天认真翻一翻,时间久了,自然会觉得这些知识点都在你的脑海中。说到底还是两个字:坚持。

高中数学知识点:棱锥定义与公式总结

棱锥:棱锥是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注]:①一个棱锥可以四各面都为直角三角形.

②一个棱柱可以分成等体积的三个三棱锥;所以.

⑴①正棱锥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

[注]:i. 正四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ii. 正四面体是各棱相等,而正三棱锥是底面为正△侧棱与底棱不一定相等

iii. 正棱锥定义的推论:若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即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

②正棱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为,斜高为)

③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射影公式:(侧面与底面成的二面角为)

附:以知⊥,,为二面角.

则①,② 高中英语,③ ①②③得

注:S为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分别多个三角形的).

高三数学复习:避免题海战术

目前正处于的第二轮当中,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同时避免题海战术。

要在精讲多练中培养考生的独立探索能力。精讲是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讲考点,但要注意“度”,对于用已有能解决的内容和问题,一定要安排考生独立探索,切忌包办代替。此外,还要“精练”,练典型题、练热点题、练多错题,通过练习促进考生的深化、活化、内化,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同时提醒要注意研究考题,可以从两个侧面展开。

一是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对几年来不同中相同知识领域的,要善于做对比分析,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找特别。

二是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对近三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也要按照知识领域做好分类,并进行对比研究,还要把同一省份的试卷放在一起做对比分析,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冷点。这样复习的目标才会清晰,思路才会开阔,针对性才会强。

“题海战术”是一个最大的误区,要避免这一误区的举措就是“反思”,解题后反思: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探究解题规律,进一步进行发散和内敛,形成解题模式,达到做一题,明一理,迁移一片,解决一类的目的;后反思:对错题做深入分析,找出错因,对症强化;阶段性反思:对出现的问题做阶段性总结 高二,看哪些“病症”。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重头戏:函数知识立体网络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起联接和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其知识、观点、思想和方法贯穿于高中代数的全过程,同时也应用于几何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高考中函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而对函数的复习则是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重头戏。

注重对概念的理解

函数部分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概念多,对概念理解的要求高。而在实际的复习中,学生对此可能不是很重视,其实,概念能突出本质,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概念不重视,题目一定也做不好。

就高考而言,直接针对函数概念的考题也不少,例如05年上海春季高考数学卷的第16题就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函数最大值的概念。在高中数学的代数证明问题中,函数问题是最多最突出的一个部分,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的证明等等,而用定义法判断和证明这些性质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上海卷连续两年都考查了这方面的内容与方法,如06年文、理科的第22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单调性、值域与最值,07年的第19题,文科考察的是函数奇偶性的判断与证明,理科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函数单调性。

构建知识、方法与技能网

当问到学生类似于“函数主要有哪些内容?”等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大多是一些零散的数学名词或局部的细节,这说明学生对知识还缺少整体把握。所以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立足于教材,将高中所学的函数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用简明的图表形式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以便于找出自己的缺漏,明确复习的重点,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就函数部分而言,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1、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主要有函数的概念与运算、单调性、奇偶性与对称性、周期性、最值与值域、图像等。2、一些简单函数的研究,主要是二次函数、幂、指、对函数等。3、函数综合与实际应用问题,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与应用,用函数思想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等。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过于被动、机械,只是将课本或是参考书中的内容抄在本子上,缺少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将知识与方法割裂开来,整理的东西成了空中楼阁,自然没什么用。这时,就需对每一个内容细化,问问自己复习这个内容时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以此为载体来提炼与总结基本方法。

以函数的单调性为例,可以从哪些问题入手复习呢?问题一: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可以借助一些概念的辨析题来帮助理解。问题二:如何判断和证明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的知识基础有: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熟知所学习过的各种基本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幂、指、对函数等)的单调性,和函数(如y=x+ax(a≠0))以及简单的复合函数单调性等。基本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单调性的定义、以及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和证明。问题三: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简单应用?主要的应用是求函数的最值,此外还可能涉及到不等式、比较大小等问题。最后还可以进一步总结易错、易漏点,如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必须在其定义域内进行,两个单调函数的积函数的单调性不确定等。

抓典型问题强化训练

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大都愿意花大量时间做题,追求解题技巧,虽然这样做有一定的作用,但题目做得太多太杂,未必有利于基本方法的落实。其实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典型问题,抓住它们进行训练,将同一知识,同一方法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练习,并努力使自己表达规范、正确,相信能达到更高效的复习效果。

还是以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为例,一般也就两类典型问题。第一是正确判断与证明某个函数的单调性,写出单调区间,要注意函数的各种形式,如分式的(如y=x+32x+1),和函数(如y=x+(a≠0)),简单的复合函数(如y=log2(x2-2x-3)),以及带有根式和绝对值的等等。第二是它的逆问题,知道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如何求字母参数的取值范围,如函数y=ax2+x+2在区间[5,10]上递增,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等。

另一方面,可以在同一个问题的背景下,自己做一些小小的变化与发展,从中做一些深入的探究。例如将函数y=log2(x2-2x-3)变化为y =loga(x2-2x-3)单调性会怎样变化?如果变化为y=log2(ax2-2x-3)情况又如何?再复杂一些,如变化为y=loga(x2-2x -a)呢?反之,如果函数y=log2(ax2-2x-3)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再想一想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呢?例如函数y=log2(ax2-2x-3)的值域为R,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函数y=log2(ax2-2x-3)是否可以有最大值,如果有,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加以解决,能使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真正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并帮助自己跳出盲目的题海战。

总之,在复习中把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将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机地整合起来,建立一个立体网络,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