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教案2015

来源:文书网 1.62W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一个月夜,苏轼被月色吸引夜不能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赏月的事。全文仿佛随意点染,叙事简练,写景精妙,抒情议论耐人寻味,通过采用视觉上的错觉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借景抒情,透露出自己在贬谪中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旷达心境。使人真实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教案20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悟作者旷达的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过程与方法】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旷达的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写景语言、诗情画意的情境。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课前带领学生吟唱《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引出月亮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咏月的诗句;再过渡到颂月的佳作。教师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二、读一读

1.自由放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生听读录音。要求:读出感情

4.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评价整体朗读效果)

5.再读课文。要求:读懂文意

  三、品一品

【学生活动】1.勾画圈点,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2.小组讨论交流,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月景的?写出了月色的什么特点?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中的月下美景。班级交流,师生点评。

  四、悟一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给我们描绘的.这冰清玉洁、如诗如画的月夜世界,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相关语句和写作背景,说出你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找出课文中表达感慨的语句,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体会作者此时的心境和情感。

  附:写作背景链接

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御史李定以苏轼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四个多月后,获救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作者写这篇短文时,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五、背一背

运用“减字背诵法”快速背诵课文。

  六、练一练

  七、教师寄语

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

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八、课外练笔

作者在描绘月色时,融情入景,写的十分出色。相信你身边也不乏这样美的月色,试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发挥想象,描绘月夜下你认为最美的一刹那,字数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寻友赏月

庭中月色 乐观、旷达

月夜抒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