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重点知识点归纳

来源:文书网 3.24W

第理的学习是高中同学们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必修三讲的是关于地理位置的形成于发展,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杂乱,需要学生做好知识点的整理。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地理必修三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五条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宁夏中卫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1.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①地形: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沟谷,容易使流水快速汇集

②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构造运动强烈,地表岩石99破碎

③气候:出现暴雨或高山冰雪融水 ④植被:植被破坏严重

人为因素 ①不合理的采石开矿,弃土弃渣大量堆积谷中 ②工程建设破坏山坡表层

③植被破坏,山坡失去植被保护

2.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①山区,地形起伏大 ②断层发育 ③多暴雨

人为因素 ①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 ②开挖边沟,边坡

3.长江洪水产生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①长江流经地区大部份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产生(气候、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②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上游川江河段,北面汉江水系,南面洞庭湖水系同时来水,多股洪水汇合,出现特大洪水

人为因素 ①植被: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下降

②泥沙:水土流失加剧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排水不畅,同时水位抬高

③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4.影响荆江河道洪水危害的因素

①地形:地处巫山与平原转换位置,河流出山区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抬升河床

②该处水流不畅,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③河道特别弯曲,排水不畅,泄洪能力低

5.影响春旱产生的因素

①气温:春季,气温迅速回升 ②降水:雨带未到达,降水少

③风:风沙多,蒸发量大 ④农业需水量大

6.影响洪涝产生的因素

①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为暴雨 ②地形:地势低平③河流:河流下游排水不畅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要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 三种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规律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伸展成条带状,沿着纬度变化作有

规律的更替,即南北更替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和高纬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沿着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更替,即东西更替

由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

域分异规律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大

低纬的高山地区

3.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例如: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