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创新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

来源:文书网 5.53K

初二语文的学习,是离不开语文试卷的练习的。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二语文创新能力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二语文创新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创新能力竞赛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查词典,“疾(jí)”有四个义项: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或“猛烈”。依次判断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两个“疾”字的含义,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2分)

鲁迅在灯下奋笔疾书,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②① B.④③ C.②④ D.①③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2分)

备选成语: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直言不讳 坚持不懈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 ;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 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 ,是 ,是一支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3.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有五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三处加以改正。(3分)

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大幅度率先降价销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一下子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亏掉的。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4.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2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阅读材料,用简洁的文字说明什么是天然自净作用。(不超过50字)(3分)

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全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了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无害的物质。这就是所谓的天然自净作用。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6.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音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摩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7.分析下面的表格内容,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2分)

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6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增加的12个全都来自发展中国家。预计到2015年,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 。

8.综合性学习与探究(7分)

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家乡——郓城。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

读本书名: 《 》

活动过程:1)

2)

3)

(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假设你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郓城,名扬天下。

产品名称:

广告词:

二、创新阅读(26分)

(一)(13分)             送  钱

月飞

父亲小心翼翼地启开那粘得牢而又牢的信封,用昏黄的眼睛仔细地搜索着每一个讯息。儿子每次来信,都要问一下二老的身体,都要汇报一下自己的成绩,还要汇报一下关于生活费的帐目……

每每看到最后,痛苦的自责便深深地淹没了父亲先前涌起的宽慰的放心——又没有及时给儿子寄生活费……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没来得及吃上晚饭,父亲便披上了摞满补丁的旧外套,找来火把。母亲把两个凉窝头塞进了父亲的衣兜——母亲知道,他又要四处求借去了。

儿子读到了高中,每月都要100多元的生活费。这已经使这个家超负荷地运行。儿子读到了大学,每月竟然要400多元的生活费,可家中实在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每次儿子来信,父亲都要连夜奔波,东拉西借——不能委屈了儿子。

夜已经很深了,母亲仍坐在火堆边,就着昏黄的油灯,“索索”地纳着鞋底。她的心也随着这“索索”的声音上下起伏,但愿告借的丈夫不会空手而回。

半夜时分,门“吱”地响了一声,扑进了一股阴冷的寒风,母亲赶紧站起身,急切地问:“借到了?”父亲轻轻地点了点头,扔掉手中已熄灭的火把,重重地坐到椅子上,他实在无力再动一下。母亲走进里屋,摸出一支5厘米左右的铅笔和一张皱巴巴的信纸,放到桌上:“你来写吧,赶明早儿就给他寄……”

“嗯。”父亲展开信纸,几滴浑浊的老泪洒落在纸上,洇开来幻化成儿子中榜后的笑脸。

放下沉重的笔,鸡已叫了3遍了,躺在床上,父母亲却依旧无法入睡,他们在仔细地盘算着将寄的数目,盘算着儿子的开支,盘算着儿子的钱够不够用。突然,似乎有了重大的决定,父亲一骨碌坐了起来,推着身边迷糊的母亲:“还是送吧,省点儿寄费。”

翻越了五六十里的山路,带着一路风尘,满脸疲惫的父亲到达学校以后,他没有看到儿子,他看到的是布告栏上因为通宵未归而被点名批评的名单,那熟悉的名字像一把利剑刺得他生疼……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2分)

10.本文明写父亲,暗写儿子。其中有两处写到父亲对儿子行为的心理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请将有关词语(短语)分别摘录在下面横线上,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11.文中写了父亲几个十分感人的片断。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其中你最有感触的一个,并结合有关语句具体说说从中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父亲。(3分)

12.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本文,就家庭教育方面写出你发现的结果。(4分)

据《洛克菲勒家史》一书载,美国最早的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儿子小约翰·洛克菲勒,继承父亲的传统,对子女相当“吝啬”, 在入学以前,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发给的零用钱根据年龄而变化:7-8岁时,每周3角;11-12岁时,每周1元;13岁以上,每周2元。要多用钱就要他们自己去挣,鼓励孩子们在家里打工。洛克菲勒家族打破了卡内基的“富到穷,三代中”的预言,直到第四代也没有出现败家子。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肯尼迪成为总统以后,曾回忆起他在10岁时的一件往事,那时他向父亲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亲断然拒绝了他。

>>>下一页更多关于“初二语文创新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