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抑》赏析

来源:文书网 5.51K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历两千多年,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一直受到历代文人的尊崇,但是魏晋六朝却是我国经学的衰落时代。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经·大雅·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大雅·抑》赏析

(一)

政治腐败,,故经学所倡导和宣扬的仁义道德和政治教化,已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迂腐可笑,从而失去了诸多为之倾心的承载者。

文人身处无穷无尽的苦难之中,面临朝不保夕的人生无常。他们面对个体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索,玄学于是兴起。同时,也就导演了一幕幕艺术化人生的“魏晋风流”。

这个具有显著的文学取向兼游戏倾向的“魏晋风流”,也对《诗经》进行了文学阐释,并空前地活跃。而对《诗经》阐释所取得最大成果,首先要归功于陈郡阳夏谢氏家族对《诗经》的文学品赏。

谢氏家族对《诗经》的评品,可见诸于《晋书》和《世说新语》。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晋太傅谢安对《毛诗》中“訏谟定命,远猷辰告”的品评。

因为谢安对于《诗经》佳句的评判标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展现了新维度。他以一个深谋远虑、指挥若定的政治家那种情怀来鉴赏《诗经》,从而使《诗经》的阐释面貌为之一新。

又因为这种已脱离了以往经学评判的标准,而与其军国大臣的身份、地位和心态紧密相关,已臻于“雅人深致”。

所谓“雅人深致”,是说除了与传统的经学教条还稍有瓜葛外,皆来自于他对作品本身的情境、风格和情感所致。

这种地地道道的文学鉴赏与品评,将《诗经》请下了经学神坛,并进入文学品评的广阔视野,从而展露其本来的精神风貌,并展现出广阔的天地。

据《世说新语》载:“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谢安认为“偏有雅人深致”的“訏谟定命,远猷辰告”,出自于《诗经大雅抑》。谢安虽然只给出了笼统的点评,并没有进行具体的阐发,但是却给后人留下了继续探索的广阔空间。

清王夫之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园’、‘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谢太傅于《毛诗》取‘訏谟定命,远猷辰告’,以此八句如一串珠,将大臣经营国事之心曲,写出次第,故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同一达情之妙。”

关于《诗经大雅抑》的创作目的,《毛诗序》曰:“《抑》,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意思是说此诗是卫武公为规劝周厉王而作的。

然而对于“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这种观点,自古以来人们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至于谁是谁非,还是得先看看《抑》诗原文都说了些什么?然后再作判断吧。

(二)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注释:抑抑,慎审貌;谦谨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毛传:“抑抑,慎密也。”马瑞辰通释:“此传慎密犹慎审也。”美好貌;轩昂貌。《诗·大雅·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毛传:“抑抑,美也。”马瑞辰通释:“抑,通作‘懿’。”忧郁貌。威仪,指威严的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维,隅,角落。《广雅》:“维,隅也。”隅,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角落;〔隅中〕将近中午的时候。靠边的地方;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靡哲不愚,没有一个哲人不会有愚蠢的时候,比喻任何人都会犯错误。靡,没有。哲,哲人,明理贤达的人。庶人,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职,管理某种事务,为分内应做的事。掌管。由于。疾,病,为各种病证的泛称,引申为缺点,毛病。厌恶。憎恨。妒嫉。快,急速。猛烈。疼痛。猛烈。快速,急速。斯,这,这个,这里。乃,就。劈。古同“厮”,卑贱。又古同“澌”,尽。戾,罪,罪过。凶暴,猛烈。违背,违反。至,到。

译文:时刻注意并及时收敛自己那威严的仪态,这是你保持个人美德的地方。人们也常说:“并不是所有的贤哲之人就一点愚昧也没有。”王畿自由居民的愚昧,也是由于受到了伤害所致。而贤哲之人的愚昧,也是由于过失所造成。

赏析:抑,也可以理解为“修养”,或“把缺点藏起来”。王者必须时时处处保持和蔼着可亲的仪表,给人以爱民、亲民的好印象。抑,通“懿”,美好的德行。

威仪,本指古代祭享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以及待人接物的礼仪。《礼记·中庸》:“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孔颖达疏:“威仪三千者,即《仪礼》中行事之威仪。”威仪为庄重的仪容举止。《书·顾命》:“思夫人自乱於威仪。”孔传:“有威可畏,有仪可象。”什么样的形象,包含着什么样的本质。为了给人以好的形象,有人躲躲藏藏,偷偷摸摸,有人装模作样,弄虚作假,于是“笑面虎”、“伪君子”、“假斯文”粉墨登场,让人上当受骗。威仪也指服饰仪表,帝王或大臣的仪仗、扈从。有形式才有内容,什么样的形式,决定什么样的内容。这里应当理解为仪容、姿态或态度。

“靡哲不愚”的意思是说,贤达之人也会犯错误,所谓千虑一失。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所谓“人无完人”,是说任何人都存在某种缺点和短处。只是普通之人所犯错误,往往伤害的只是自己,而贤哲之人一旦犯了错误,就会波及他人,危害社会。

庶民,实为居住在京城或城郊的自由平民。在周代王畿所在,即国中(即城内)及国郊的居民,统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而下层为庶人。庶人还包括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以及已被免除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意即夏、商、西周三代帝王的后代,到今天也成了平民。大部分庶人其实居于城郊,耕种贵族所分给的土地,也享有贵族给予的政治军事权利,诸如参加国人大会,参与军事活动,充当徒卒(步兵)等。也承担着沉重的义务,诸如服兵役,缴纳军赋等。此外,青年庶人还得负担一定的劳役。

《抑》以“赋”法开篇,即开门见山“直陈”。当然这种直陈,并不是常见的叙事,而是在说理。

(三)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注释:无竞,不争,没有竞争。《诗·大雅·桑柔》:“君子实维,秉心无竞。”高亨注:“无竞,不争。”不可争衡;无比。《诗·周颂·执竞》:“执竞武王,无竞维烈。”朱熹集传:“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诗经·周颂·清庙之什·烈文》:“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训,劝说归顺,引申为说教、教导。《说文》:“训,说教也。从言,川声。”觉,觉悟,醒悟,人或动物的器官对刺激的感受和辨别。四国,指四方的国家。《诗·曹风·鸤鸠》:“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四个古国。《诗·豳(音:宾)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毛传:“四国,管、蔡、商、奄也。”又《大维·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訏谟,远大宏伟的谋划。訏,大。谟,计谋,谋略。《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毛传:“訏,大;谟,谋。”郑玄笺:“大谋定命,谓正月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也。”定命,审定法令。定,决定。命,命令,法令。远猷,长远的打算。《尔雅·释诂》:“远,长远;猷,谋也。”《尔雅注》:“猷者,以道而谋也。”辰告,及时告知。辰,及时。告,告知。又,及时告诫。辰,时光。敬慎,恭敬谨慎。《诗·大雅·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译文:如果不与人争什么高下,则周围的人都会愿听从他的训导。如果又有先见之明且具有高尚的品德,则四方的国家都愿意归顺于他。要能以整体大局谋略来决定法律、法令等大政方针,并将自己的长远计划及时告诉大家。同时时刻保持恭敬谨慎的威望和仪容,因为这是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唯一法则。

赏析:“无竞维人”,应当理解为“不与人争权夺利”,而不是“与世无争”。如真的是“与世无争”,那可谓到达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不争是争”,就象“没有信息,就是信息”一样。

争名,争利,争天下,自古以来,盖莫如此。有争斗,但也有妥协。与天妥协,顺从自然规律,顺从天命天意;与地妥协,顺从生态平衡,顺从物产特点;与人妥协,顺从人文关怀,顺从和谐双赢。

“不与人争高下”,并不是说“不与人争是非”。真理在手,才能服众,直到“四方其训之”。

“有觉德行”的意思是,既要站得高,看得远,统览全局,顾全大局,又要大公无私,光明正大,则其地位将自然确立。

古人喜欢占卜问卦,其目的是追求对事物的先知先觉。然而作为预言家,既招人喜欢又惹人讨厌,如同某种评论家一样。一张嘴,可以把一个人说“活”,也可以把一个人说“死”。就是“半句话”,也足以让一个人永世不得翻身。比如,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对某个人进行评论时说:“这个人……”没有后文的半句话,就可让这个人休矣!不仅错过了难得的机遇,还给人造成了不小的疑团,以及无穷无尽的猜测。

话说回来,对于未知,可以假设。但是这种假设,应建立在符合事实和合乎规律的基础上,最后获得实际的`检验和逻辑的推断。站得高,看得远,;多角度,全方位;有推理,有反思;有比较,有统一;有分享,有双赢。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尔雅·释诂》曰:“訏谟,大计,宏谋。谟,谋也。”《说文》:“訏,詭譌也。从言,于声。”

“詭譌”,好象有贬义的意思。然而仔细想想,如大政方针,包罗万象。军政大事,错综复杂。国家机密,盖莫如是。谢安推崇“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让一场淝水大战挽救了华夏文明,成为永远的颂诗。

王夫之《诗绎》说:“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观也,谢安欣赏,而增其遐心。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

诗有“兴”、“群”、“观”、“怨”等“四义”。正如《阳货》所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王夫之说“訏谟定命,远猷辰告”,属于“观”。所谓“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由此可见,执政者要通过仔细观察,了解政治形势,利益得失,以及风俗盛衰,才能顾全大局,以雄谋大略,制定相应法令,并指明行政方向,同时还要及时宣传,将远大计划及时告诉大家,同心协力,共夺辉煌。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则要求执政者务必时刻保持恭敬友好,谦虚谨慎的姿态,因为这是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唯一法宝。

(四)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注释:于今,至今;如今;到现在。兴,起,起来。发动,举办,提倡。旺盛。流行,盛行。允许。或许。迷乱,指迷惑错乱。使迷惑错乱。颠覆,颠倒失序。颠仆;跌落。谓倾侧,翻倒。颠坠覆败;灭亡。推翻;摧毁。困顿。厥,气闭,昏倒。其他的,那个的。乃,于是。古同“撅”,掘。古同“撅”,断木。荒湛,指沉湎于酒色,行为放荡。湛乐,过度逸乐。绍,连续,继承。罔,迷惑。失意。通“惘”。敷求,广求;遍求。敷,通“溥”。先王,前代君王。指上古贤明君王。已经去世的君主。克,能够。战胜,攻下。明刑,明确的法令。《诗·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毛传:“刑,法也。”指把犯人所犯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周礼·地官·司救》:“三罚而士加明刑。”郑玄注:“加明刑者,去其冠饰,而书其衺恶之状,著之背也。”指严明刑罚。以刑法晓喻民众。

译文:可是如今现在,纵然兴起了一股迷纲乱政之风。失序颠倒而道德缺损,荒淫无度而沉湎于酒色。你虽然大可过度地安逸快乐,但是从不考虑到后继无人。迷茫之中只有遍求父祖先王,能够共同将其所犯之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

赏析:“其在于今”,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突出了创作的动机和及其主题。当然这也是创作的背景。在此话锋一转,口气也急转直下。直言痛陈积弊,并切实予以批评。爱之深,才痛之切。

“兴迷乱于政”,可不是区区小事,关乎江山社稷。怵目惊心,动摇国本。当时情况是,昏君奸臣,上下互动,播乱朝纲,危害天下,形势十分严峻,犹如《庄子·秋水》所说:“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亦如《荀子·臣道》所说:“偷合苟容,迷乱狂生。”杨倞注:“迷乱其君使生狂也。”

“颠覆厥德,荒湛于酒。”说的是君臣酒令智昏,色令智昏,道德沦丧,一切全都乱套,犹如《书·胤征》所说:“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沉乱于酒,畔官离次。”孔颖达疏:“惟是羲和颠倒其奉上之德,而沉没昏乱於酒。”

颠覆,停顿,倒地,犹如《楚辞·刘向<九叹·逢纷>》所说:“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王逸注:“颠,顿也;覆,仆也。”《诗·王风·黍离序》:“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孔颖达疏:“以先王宫室,忽为平田,於是大夫闵伤周室之颠坠覆败,彷徨省视不忍速去。”又如《孟子·万章上》所说:“太甲颠覆汤之典型,伊尹放之於桐。”

“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君臣亲密无间,酗酒作乐,狂欢纵欲,损伤身体,斩祧绝祀,败坏纲常,犹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又如《国语·周语下》所说:“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韦昭注:“湛,淫也。”汉王充《论衡·语增》:“《经》曰:‘惟湛乐是从,时亦罔有克寿。’”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看来也只能求告烈祖烈宗,才能公布天子罪状。

(五)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

夙兴夜寐,洒庭内,维民之章。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注释:肆,指放肆,肆虐。皇天,即道教神话中的皇天上帝、昊天上帝。泉流,泉水流出形成的水流。沦湑,相率牵连。泛指沦陷、沦丧。沦,水上的波纹。沉没,降落。《诗·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沦胥以铺。”毛传:“沦,率也。”郑玄笺:“胥,相铺,徧也。言王使此无罪者见牵率相引而徧得罪也。”胥,全,都。夙兴,即早起,新浴。《礼记·昏义》:“夙兴、妇沐浴以俟见。”孙希旦集解:“夙,早也,谓昏明日之早晨也。兴,起也。”埽,同“扫”。戎兵,军服和兵器。《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孔传:“其当能治汝戎服兵器。”亦单指兵器。《诗·大雅·抑》:“修尔车马,弓矢戎兵。”孔颖达疏:“弓矢即戎兵,而又言戎兵,容戈、盾、矛、戟之类军之所用皆是。”《史记·秦始皇本纪》:“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兵士,。《管子·内业》:“恶气迎人,害於戎兵。”《战国策·韩策一》:“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戒,防备。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质、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戎,我国古代西方的民族,西戎、戎狄。逷,同“逖”。)远,不近。用作“惕”,意思是警惕。蛮方,指南方,南蛮地方。《诗·大雅·抑》:“用戒戎作,用逷蛮方。”高亨注:“蛮方,当指南方。”三国魏曹植《朔风》诗:“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译文:如果继续让其肆意任为,连皇天上帝也不再崇尚,而让时光如同泉水一样白白地流失,却没有留下丝毫波纹,就全都不见了踪影。早起晚睡,洒扫庭除,这本是管理民众的章程。得赶快修理好你的车马,以及弓、箭、戈、盾、矛、戟等兵器。用以防备西戎北狄作乱,用以警惕南方的蛮族。

赏析:“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意思是不敬天地,虚度年华,活得不明不白。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就是“黎明即起,打扫庭除”的翻版。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从小学会做家务,这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不可认为这是长辈在教训小辈。

凡事可从小事做起,逐步增大。有出息的人,他从小就养成了做家务的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父母给子女最好的财富。一个连自身都收拾不好的人,能好到哪里去。

治家过日子,得勤谨。看是小事,却是“维民之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在修身。修好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夙兴夜寐”,成语。指早起晚睡。出自《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也形容勤劳。一个坚持五点起床的人,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人。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是说要修理好交通工具和武器,以加强战备。

“用戒戎作,用逷蛮方”,是说要防备南蛮北番的侵略和搔扰。

(六)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注释:质,诘问。问明,辨别,责问。谨,严防;严禁。严守;谨守。侯度,为君王之法度。《诗·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郑玄笺:“侯,君也。”戒,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质、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通“诫”。不虞,指出乎意料的事。柔嘉,柔和美善。《诗·大雅·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孔颖达疏:“柔和而美善。”又指温和善良的人。汉蔡邕《汉太尉杨公碑》:“天降纯嘏,笃生柔嘉。”指美味、美食。《国语·周语中》:“无亦择其柔嘉,选其馨香,洁其酒醴,品其百籩。”韦昭注:“柔,脆;嘉,美。”白圭,亦作“白珪”。古代白玉制的礼器。玷,白玉上面的斑点,亦喻人的缺点、过失。使有污点。

译文:在诘问你的人民时,必须谨慎你作为君王之法度,用意在告诫他们并以防不测。你说话一定要慎重,尊重你自己的威信仪表,无处不是给人以柔和美善的印象。洁白玉圭上的斑点,还可以逐渐磨去;如果所说出的话有玷点,那就不可收回了!

赏析:“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对待自己的人民,当然要有法度,但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天子无戏言”,威信、威望的建立,不一定非得威严。追求“真善美”,是人的天性,人民大众也一样。“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本质是一样的。

看来古人也知道要以法治国,要全面进行法制教育,防范于未然。倡导谨言慎行,以建立和保持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信和美好形象。深知一旦造成了坏的影响,要挽救就非常困难了。

不虞,就是不测。语出《国语·周语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待不庭不虞之患。”诸多突发事件,是难以预料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难以预料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到“千里之堤溃于蚁”,无不包含这层意思。

“白圭之玷”,成语,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但本意是小缺点可以变成大缺点,小问题可以变成大问题,不能等闲视之。

“白圭之玷”,一目了然。就象医生穿白大褂,目的是要保持自身的高度清洁;官员要求增大透明度,目的是要保持自身的清正廉洁。戏言之,黑玉之玷,反而让“洁白”变成了“污点”。

(七)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

无言不仇,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

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注释:由言,说话。《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陈奂传疏:“此诗乃深戒幽王,当慎用其言,不得易出诸口。”苟,姑且,暂且。马虎,随便。如果,假使。扪,按,摸。扪舌,按住舌头。表示不说话或不发声。朕,我,我的。中国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庶民,指一般的民众。《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小子,指的是平民百姓。官称“大人”,民称“小子”。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后辈。今用以昵称男性同辈之年轻者或晚辈。学生;晚辈。用为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绳绳,形容接连不断。小心谨慎。万民,表示百姓、人民。承,在下面接受,托着。担当,应允:承担。承当。承包。承做。承认。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泽)。继续,接联。顺从,迎合:奉承。

译文:其实说话并没有那么容易,更不要说是随便说说。不要捂住我的舌头,所说的话不是可以消逝吗。既没有说话不会让人记仇,也没有德行不会得到报复。要多多施惠于自己亲朋好友,还有那广大的人民大众。子子孙孙代代相传,人民大众是不会不承蒙恩泽。

赏析:“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总的是强调“谨言”。“天子口中无戏言”,所以“金口难开”。就是平头百姓,也不能口无遮拦,口若悬河,口不择言,口吐狂言;不能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出口伤人,或者出言不逊。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的话,是在负责任的。隔墙有耳,只要有人听到,就“言不可逝矣”。雌黄,有剧毒,古代用于制作文字“涂改液”。语言是没有“涂改液”的,“信口雌黄”是在告诉人们,不加思考所说出的话是无法更改的。

伤人之言,永记于心,损人之行,必遭报复。这就是“无言不仇,无德不报”。所以要多种鲜花,少栽荆棘;要普降喜雨,恩泽万民。子孙相承,千秋万代。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