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来源:文书网 5.61K

考试就是让一群拥有不同教育资源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相同的答卷。然而考试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考试其实就是让社会中来自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拥有改变自己的机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际公法期末考试题(附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公法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入括号内)

1.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是指( )。

A.通例 B.国际惯例 C.习惯国际法 D.一般法律原则

2. 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

A.克林顿 B.格老秀斯 C.普芬道夫 D.瓦特尔

3.过境通行制度适用( )。

A.内海 B.历史性海湾 C.国际航行的海峡 D.群岛水域

4.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

A.营救协定 B.赔偿责任公约

C.东京协定 D.外空条约

5.外交团是( )方面的团体。

A.外交礼仪 B.外交使团

C.领事 D.私人

6."归化"是指( )取得国籍。

A.因出生 B.因婚姻

C.因申请 D.因收养

7.下列哪个组织是与联合国建立关系的第一个专门机构( )。

A.国际劳工组织 B.世界气象组织

C.万国邮政联盟 D.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8.人权的含义是指( )。

A.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B."天赋人权"

C.对少数民族保护的权利 D.国际社会对人权的保护

10.将争端提交由一个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并由其查明事实。

提出报告和建议促使当事国达成协议。解决争端的方法称为( )。

A.斡旋 B.调停

C.调查 D.调解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入括号内)

1.根据传统国际法学派对国际法的效力提出的观点,主要学派有( )。

A.格老秀斯派

B.自然法学派

C.实在法学派

D.规范法学派

2.下列有关空中劫持的公约有

A.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C.海牙公约

B.东京公约

D.蒙特利尔

3.下列条约一般不继承( )。

A.参加某一国际组织的条约 B.政治性的条约

C.道路交通条约 D.有关中立化条约

4.国家责任的形式包括( )。

A.限制主权 B.恢复原状

C.赔偿 D.道歉

5.引渡的程序包括( )

A.请求引渡的提出

C.引渡请求的审查.

B.引渡的对象移交

D.引渡结果的报告

三、填空

1.外国商船,军舰和飞机通过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实行一种特殊的制度,叫作(_________________)。

2.条约的修订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一般性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4.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5.联合国的国际法主要的编纂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国家责任 2.特别使团 3.国际争端 4.大陆架 5.情势变迁

五、简答题

1.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它应当具备的条件。

2.简述公海自由航行制度。

3.简述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4.简述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5.简述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六、论述题

试述国际法院的职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A 5.A 6.C 7.A 8.A 9.B 10.D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

1. 过境通行制

2. 修正 修改

3. 国际联盟

4. 诉讼管辖权 咨询管辖权

5. 国际法委员会

四、名词解释

1.国家责任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所应负担的国际法律责任。

2.特别使团

特别使团是一国经另一国的同意或邀请,派往该另一国进行谈判或完成某项特别外交任务的代表派遣国的临时使团。特别使团的职务由派遣国与接受国协议约定。

3.国际争端

国际争端是国际法的两个主体间关于法律上或事实上的论点的分歧,法律上的见解或利益的矛盾对立,国际争端主要是国家之间的争端。

4.大陆架

是指沿海国的陆地领土在该国领海之外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大陆架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足200海里的可延长到200海里,但不得超过350海里或不超过2500公尺等深线100海里。

5.情势变迁

是指缔结条约以后,缔约时的情况变生了当事国不能预见的根本变化,当事国可以终止或退出条约。情势变迁原则源自私法上的情势不变条款。

五、简答题

1.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它应当具备的'条件。

国际法的主体亦称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1)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

(2)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3)有国际求偿的能力。

2.简述公海自由航行制度。

航行自由是公海自由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他包括以下内容:

(1)航行权。即任何国家的船舶,包括军舰、其他公共船舶和商船,在公海上享有自由航行的权利,除本国外不受任何他国的管辖和支配;

(2)船舶的国籍及其地位。公海上的船舶必须在一个国家进行登记,具有一国国籍并悬挂该国国旗,无国籍的船舶在公海上不受任何国家的保护;方便旗船视同无国籍的船舶;军舰和为政府服务的非商业性国家船舶享有完全的豁免权;

(3)船旗国的义务。对悬挂本国国旗的船舶进行管辖;保证海上航行安全;对本国船舶在公海上对他国公民、船舶或设施或海洋造成的损害负责处理。

另外,对遇难遇险的船舶和人员各国均有救助义务。

3.简述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空气空间诜?缮峡梢苑治?礁霾糠郑?徊糠质枪?伊炜眨涣硪徊糠质枪?伊炜找酝獾目掌?占洌??歉鞴?杂珊叫械目占洌还?伊炜帐枪?抑魅ㄖ?湎碌目占洹?/p>

(1)国家领空的地位

国家领空是国家的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气空间,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它有完全的排它的主权,它包括国家对领空资源排它的占有、使用、处分权和对领空及其内的人、物、事的管辖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空资源的开发利用;

2.制定航空法律规章;

3.保留国内载运权;

4.设立空中禁区。

(2)领空以外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

它是指公海、南极和各国专属经济区之上的空气空间,它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管辖范围,各国有自由飞行权,但要遵守有关的国际法律法规。

4.简述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条约是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并受国际法支配的国际协议。

条约有以下特征:

(1)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协议;任何国际法主体与非国际法主体间、或非国际法主体相互间缔结的协议不能被视为条约。

(2)条约是受国际法支配的协议,他表现在两个方面:条约确定的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应符合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否则不能生效;

(3)条约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协议;

(4)条约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议。

5.简述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现行国际条约规定的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有:

(1)禁止使用极度惨酷的和过分伤害的武器;

(2)禁止使用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3)禁止使用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4)禁止使用背信弃义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六、论述题

试述国际法院的职权。

国际法院的职权包括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

(1)诉讼管辖权

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是指国际法院审理争端当事国提交的诉讼案件的权利。

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包括以下三类国家:

①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的会员国同时也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

②非联合国的会员国的《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

③其他国家,预先向国际法院交存声明,表明承认国际法院管辖权,保证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的国家。

国际法院受理的案件有:

①各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

③根据《国际法院规约》提交的案件。

(2)咨询管辖权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可就任何法律问题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经联合国大会授权的联合国机关及其专门机构只有权请求国际法院就其职权范围内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

任何联合国会员国无权请求,亦不得阻止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