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开头

来源:文书网 3.2W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呼兰河传读后感开头
呼兰河传读后感1

在这个暑假,带着对于作家萧红的一种神秘感,带着对于《呼兰河传》的一种新鲜感,我翻开《呼兰河传》。

萧红用着细腻的笔触,平静的话语将我领进了1940年的东北,一个没落的村庄。我随着这个生活在呼兰河小镇的小姑娘萧红,慢慢体会了呼兰河的生活。小姑娘萧红有个欢乐而又有些寂寞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只有她,祖父和后院,年年种着小黄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抓蝴蝶,蚂蚱,蜻蜓,慈祥而犹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她和祖父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清早在床上学舌似的念老祖父口授的唐诗;白天缠着老祖父讲那些已经听厌了的故事活看看那左邻右舍千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晚上甜蜜地躺在祖父的怀里熟睡去。她和老祖父一起“种田”,一起“收果”,“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在这座大花园里,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这也勾起了小时候我快乐的童年,那充满温馨的一段时光。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是一首诗,一幅画,是一曲歌,一阵风。童年里,我们自由自在的玩耍,没有烦恼,没有纷争。三月桃花连十里,我们在春风的吹拂下放风筝;六月荷花满池塘,我们在游泳池里享受水的清凉;八月丹桂满枝黄,我们在深秋品尝美味的瓜果;十二月梅花雪里藏,我们在雪中享受晶莹的世界。相比萧红的童年生活,我们不知幸福了多少,幸运了多少,我们还是十分怀念童年,这让我想起了萧红更加怀念童年的原因,写下了《呼兰河传》。虽然没有多少优美的情节,但处处都是故事。

读到小团圆媳妇去世的时候,我心理很难过,很纠结,很愤愤不平。小团圆媳妇才12岁呀,她的年龄比我们还小,还是一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龄,却被过早的嫁了出去。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因为穷,因为生活,被卖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拼命的干活,还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诲”。一朵还没来得及盛开的鲜花,就此夭折了。小团圆媳妇她没能变得“更听话、更懂事”就去世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只是因为她婆婆的残忍、愚昧和无知吗?我隐隐觉得,这也是呼兰河人们生活态度造成的。在小团圆媳妇的遭遇里,我们很同情,怜惜她,我们为她叫屈,憎恨她的婆婆,从头到尾,愉悦陪着沉痛,我偷窥到了旧社会一角的xx。

萧红的《呼兰河传》,幽默,讽刺,带着一种甜甜的美。

呼兰河传读后感2

书香满满的图书室,一排排整齐的图书静静地躺在刻满花纹的木头书架上。在这个书的世界里,萧红的《呼兰河传》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它只是讲述了萧红悲惨一生中唯一快乐的童年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它没有多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又是那么动人,令萧红难以忘却,忘不了,还有她的祖父,那是一个家里唯一疼她的人,祖父就像一缕淡淡的阳光,轻轻拨开她人生中的阴影,拨开她心中天空中的蒙蒙烟雨,让太阳重新探出脑袋,重新笑傲天空。虽然这只是短暂的,但萧红她已经非常满足与开心。

当我用双手轻轻合上最后一页,禁不住再看一眼,只消这么一眼:“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蚂蚱、蝴蝶、蜻蜓,样样都有。”小时候的萧红竟如此天真、活泼,她把韭菜当做野草除掉,把狗尾草认作谷子,但好脾气的祖父并没有责怪她,而是认真给她解释。美丽的菜园子,一切都是自由的植物,还有到处捣乱的她,一切都是最美的景色,一切都融入了大自然深处中。

想到这儿,我眼前不禁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心中萌动着那种童年的不舍,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奶奶家:我骑在爷爷头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青色田野,时不时俯身从人家番茄地里摘一个樱桃番茄,大声唱着那些我也根本听不懂的歌谣,那是的我什么也不知道,奶奶一样样介绍给我听,可我根本不听,去帮人家做金色的稻草人了。我最喜欢冬天了,因为叔叔和爸爸会给我堆一个大雪人,我还会和小伙伴打雪仗。当然,我最喜欢那个浑浊的大鱼塘,看着一张大鱼网捞起那么多鱼鳞闪着银光的鱼,我都会数着那一个个胡蹦乱跳的小精灵,觉得世界如此神奇,如此美妙。虽然那些溅在衣服上的泥水会弄脏衣服,会被奶奶责骂,但我都不在乎。

想到这儿,那个沉浸的学习考试中的我终于释放了出来,品味着童年如蜂蜜般的香甜,令人回味无穷。那些在乡野中度过的时光是最快乐的时光。萧红,一位伟大的作家,她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呼兰河传》不禁让我看清了旧社会的真面目,还唤醒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我又一次拿起书,阅读萧红永恒的童年故事,直至最后,刹那间,我怦然心动……

呼兰河传读后感3

“呼兰河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听说有二伯死了······”——前序

读作家萧红的传记《呼兰河》,就像走进一部孤寂惆怅的史诗。

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的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站在寂寞的香港土地上,用凄婉的笔调将满腔思乡之情寄寓在对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真实记叙中。

凄苦可谓是小说的主情调。萧红在小说中写到的小团圆媳妇、王大姐是民国时期千千万万劳苦妇女的代表,她们的悲惨结局深深勾起我对特定时代的女性命运的思考。争取婚姻自由在村民的眼中甚至具有“犯罪”的性质,换言之,女性就如一枚弃棋,如一个玩偶任人摆布。如老胡家的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初到老胡家时成天乐呵呵的,甩着一条长辫子,可是当她的婆婆给她下马威时,左邻右舍都表示赞赏,连有二伯都说:“介年头是啥年头,团圆媳妇都不像个团圆媳妇”。于是这可怜的姑娘受尽折磨,被用鞭子抽昏、用烙铁烙脚心,打了一个多月,又被“跳大神”“用开水洗澡”“猪肉黄连”等治病手段冠冕堂皇地害死。小团圆媳妇令人悲悯的命运将呼兰河小城中人心的麻木、迂腐、迷信、丑陋暴露的淋漓尽致,人们的良知深受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毒害,既可怜又可悲。

在凄苦的黑暗社会中,到底还是有一丝光明和希望的。正如萧红慈爱宽容的祖父给她人生带来的温暖和关爱一样。“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尽管残酷的现实给作家的童年生活留下不可抹去的烙印,可我坚信,每当她回忆起儿时与祖父相依相伴的美好时光,就会从中获得温暖和力量。

作家萧红一生都切身体会着身为封建时代女性的凄苦和悲惨,她经历过四段婚姻,在十个城市中徘徊流亡,尽管她英年早逝,但她的孤独矜持、坚强刚毅,在现代文学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后序

呼兰河传读后感4

喃喃自语般平静的叙述将我们领进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整个村子里面,到处都是萧杀,灰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整个村落就像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那么多交替出现的人物,我甚至都来不及辨认出哪个是我应当同情的,哪个又是我该鄙夷的……呼兰河人遵循着一种“屏息低头,毫不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死相,说话就放肆”(鲁迅语)的生活规则。偏偏小团圆媳妇正是这种极度卑琐低下的生活方式的背叛者。她本性天真、善良、活泼,走到哪儿永远都挂满了笑容,打破了呼兰人所遵循的生活陋习。因为她“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所以她被人们认为是“团圆媳妇不像一个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是一个正常人正常的欲求和需要,但在这个人性扭曲的世界里,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在这种非人的环境中,她的本性始终被压抑着,她希望尽情展示自己的本性,不愿像其他人那样屈服,过着卑琐低下的生活,所以她感到苦闷。她的苦闷、沉默被认为是一种病,她的婆婆按照习俗请了大神并按大神的指示把她扔进开水缸之中,用开水烫。这个“奇闻盛举”招来了很多的看客。这些人还七手八脚帮忙,直到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死了。“

其实,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是必然发生的。首先,在这个畸形的环境之中,她的善良、活泼的本性使她成为一个越轨者。如果她不想向这个环境屈服,那么她必然遭到扼杀。其次,这个环境产生了杀害小团圆媳妇的凶手--呼兰河的人们。呼兰河的人们,他们也是可怜人。他们是无知的,是愚昧的,是保守的,是腐朽的。尽管他们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愚昧的善良比单纯的恶毒更可怕,恶毒令人憎恨,愚昧的善良则不同,它其实是恶毒的一个分支,只是挂上了”善良“的头街,因为愚昧无知,所以总是被人们谅解。正因为人们对它的纵容,它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变相地”杀人“.他们的畸形变态心理无以发泄,而小团圆媳妇的离经叛道正好成为他们排泄无聊的工具。人的健康成长被阻碍,人的心灵残缺不全,心理扭曲,于是成就了小团圆媳妇式的悲剧。从本质上来讲,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作品总的笔调是沉郁哀婉的,如同一曲末世的挽歌,低低地吟唱着无尽的凄凉与落寞。一段已经逝去的遥远的记忆,但在萧红心里却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痕迹。过去与现在,已然达成了某种契合,并折射出人之命运的脆弱和不堪。

呼兰河传读后感5

呼兰河中有一个小城,其中有着作者的童年,以及他那个慈祥的祖父。

祖父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他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常常笑的和孩子一般。

在那个严冬到来,大地就裂开口、处处布满冰霜的呼兰河边,作者的童年也似这座寒冷的城一样悲凉。她面对着因说吃的是瘟猪肉而惨遭母亲外祖母打骂的孩童,无人理会、无人在意的不幸者,无数在泥坑中丧失生命的小生灵以及父亲和祖母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都不禁让我泛起丝丝心痛。在这个悲凉的小城,作者和祖父渐渐成为彼此的依靠。作者的到来给予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祖父给予了作者无限的关怀和爱

作者童年的美好回忆大多都储存在祖父的大花园里。作者总是爱学习祖父,如跟着祖父戴草帽、栽花、铲地。铲地时祖父还贴心的把锄头杆给我拔下来。作者在花园中嬉戏玩闹,作者一次把“狗尾巴草”当做“谷子”而被祖父好好的嘲笑了一番。

祖父是有学问的,他喜欢教作者念诗,发现只念行不通时就给作者讲每首诗的意思。作者早上念、晚上念、半夜醒了念、客人来了还念,然而作者总是爱把“几度呼童扫不开”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那客人也总点头说好。

祖父是个善良的人,在小团圆媳妇夜晚被打时,他到老胡家去劝说了好几回“小孩子知道什么,有点差错,教导教导也就行了”以及祖父借房子给冯歪嘴子居住,帮其渡过难关都体现了祖父的良善。

然而祖父在那个年代思想上也难免是迷信的,呼兰河有一个说法,搬家“春天二月搬,秋天八月搬”祖父想让每晚跳大神的团圆媳妇家搬家也总说明年二月再让他们搬。

祖父过了八十岁就去世了,那园里的风景也无影了,作者的童年因有祖父,所以拥有欢乐,用作者的话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

祖父给予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它允许作者随便玩闹,对作者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作者的天性,在他暖暖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作者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中,这个悲凉呼兰河城中的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副多彩的油画,一串凄凉的歌谣。

呼兰河传读后感6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唯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我也一样喜欢读书,书带给了我许多乐趣,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最近我找到了一本我爱的书《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惋的歌谣,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开出一株美而艳的奇葩。”此书带我走进了二十世纪初那个离我很遥远的世界,让我领略到了那时的东北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又生动地将老百姓落后、平凡的生活状况呈现在我面前,让我感受到一种平庸又愚昧的精神状态。不过,在那里有着充满生机的园子,有和蔼可亲的祖父,也有着作者度过的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胡同里卖麻花的小贩,粉坊里挂粉条的工人,这一幕幕都被作者用诙谐幽默但又不乏童趣文字,描绘的淋漓精致。每个人物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有不同的故事,时而让人发笑,时而引人深思。这些个文字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让我回忆起更稚嫩年岁时自由玩耍的往事。

在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写于小团圆媳妇的那一章节,那是一个12岁的小姑娘,正直天正烂漫的年龄,本应该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她,却被千里迢迢送来这里童养媳。我不太喜欢这段文字,可能我还不够了解那时候的`风土人情。因为活泼,她常常遭到婆婆的打骂,不管白天黑夜,一天八回,有几回,被吊在大梁上,被鞭子抽打,被烙铁烫坏脚心……。就这样,美丽的姑娘永远停止了她的活泼。多么愚昧、可悲的故事啊!

平凡的生活里有许多平凡的事情,但每件事对于某个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我也正是因为享受着平凡的生活,才会对这本书如此的喜爱。安稳、平淡却那么深入人心,偶尔一页读完了仍会被这里的文字“拴”住,它们是如此的有魅力。书的字里行间有一种朴素的流畅,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空,听着作者将小时候的童年故事娓娓道来,尽管凄婉,但依旧动人。

呼兰河传读后感7

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我不反对祭拜,相反我还会坚持如孔子他老人家教导的一样:祭拜就必须真诚,就好像我们祭拜的祖先或神灵就在那里存在着一样,而不是作秀,做做样子。这也是我们表达对祖先的哀思之情,对神灵的敬畏之心的一种方式,是对遗憾的追悔,对精神的寄托。我敬畏神灵,但我反对迷信。我反对一切形式的盲目的、不健康的、违背道德与科学的祭拜、随从和崇信。我为五奶和弟弟的离去感到痛心,我也能理解二叔的痛苦和无奈。只是我觉得五奶实在是可怜,农村人的愚昧实在是可恨。如果真存在犯冲,真可以让一个人离去去换得另一个人的生命,那世界该变成什么样?生命该以怎样的状态存在?科学又有什么价值?我除了叹息和愤恨真的没有任何语言了。

《呼兰河传》里的人物给我的不单只有这些沉重的思考,也有比较积极的一面。冯歪嘴子展现给我们的就是积极的一面。

他也和团员媳妇一样是呼兰河的一员,原本并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地方。可自从他偷偷的跟一个女人同居并生了孩子又被人发现之后,这就成了呼兰河最大的新闻,他也继团圆媳妇之后成为了呼兰河又一个明星人物。人们开始耐不住了寂寞,群众总是耐不住寂寞的,他们去冯歪嘴子家守候、打探,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在小城里传播。他们有专门的探访员,也有专门的宣传员。探访员探到信息以后,把信息传给宣传员,宣传员抓住信息以后不管真假大肆宣扬,信息传递到最后白的已经成了黑的,黑的成了不知道什么颜色的了。这些信息无非就是冯歪嘴子跟那个女人关系怎样,有没有吵架;女人有没有因为羞耻而跟男人哭闹,孩子长成了什么样;冯歪嘴子有没有因为害怕畏惧而想不开。群众总是好奇的,总是从众的。他们把这些信息当成谈资,当成趣味。他们希望冯歪嘴子家能出点什么事然后他们可以去看热闹。可他们挺失望的。冯歪嘴子家一直很风平浪静,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老冯很疼老婆,女人勤俭持家,儿子活泼可爱。

可在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女人就染病去世了。老冯一个人拖着两个孩子,小的才几个月大,生活又一贫如洗。这时周围的人都以为这回冯歪嘴子肯定会被生活打倒的,他会绝望的,他们想这回肯定能看到他们家的热闹了。可事实又让他们失望了。冯歪嘴子不但没有绝望,还很有信心的样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看着他的两个孩子,反而镇定了下来。

  呼兰河传读后感8

在阅读《呼兰河传》这本书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冯歪嘴子。在小说的前六章中,小团圆媳妇、有二伯、老厨子等人物无不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精神的蚕食,读来让人的心一点一点地沉重;可是在第七章,作者描绘了一个与他人截然不同却又藕断丝连的冯歪嘴子,他成为了灰暗的呼兰河城上一抹亮丽的颜色。

冯歪嘴子与其他人物藕断丝连,是因为他本质上和其他人并没有区别:作为一个小磨坊的磨倌,他娶妻生子后无处安身,妻子死了他不得不独自拉扯两个孩子。他和其他人一样逆来顺受,像是低等的植物一样生存。但是他非常明显地区别于其他人的一点是,他改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当别人面对打击都已经麻木的时候,他仍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当其他人只着眼于当下的苦难时,他却带着美好的愿望憧憬未来;当其他人面对绝望只表现出绝望时,他却能从绝望中找到希望。别人嘲笑他的命运,他不当回事,反而使别人感到恐惧:这样活着是可能的吗?世界上有这东西?

有的,当然有的。正是这种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才使我们拥有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才使我们没沦落到与麻木者为伍的地步。积极是麻木这块废墟上生长的蔷薇花,历代各种各样的人都在坚守它。

比如,在雨果所著的《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来就奇丑无比的他遭到了众人的抛弃与厌恶,被主教收养寄住在圣母院里。尽管命运对他如此不公,他仍有颗积极追究美的心,最后因为追求所爱之人而死。卡西莫多美丽高尚的心灵最终胜过了他丑陋的外形。

再比如苏东坡,身为大文豪的他仕途却一再受挫,接连遭贬。可苏东坡并未像柳宗元那样被怀才不遇所困扰,相反,他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写诗自勉,不论在怎样的困境里都在为百姓服务:修建苏堤、烹饪东坡肉、练书法,并成就了一代文豪的佳名。后世学者评论到:苏东坡的文化已经根植于中华文化,若将它两根拔起,中华文化将千疮百孔。

一段积极的人生是思想荒漠上的一朵蔷薇,它不仅出现在呼兰河城里,在圣母院里或苏东坡身上,它早已根植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积极地面对生活,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生机。

呼兰河传读后感9

《呼兰河传》是一本萧红写她过去故乡的书。茅盾曾说过:“《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作者讲述的那个呼兰河时代,好像离我们有一些遥远,但作者却用自己的文字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好似黑暗又有一些美好的故乡。

在故乡中,小萧红最亲的就是他的祖父了,在这个“吃人”的世界里,小萧红宁愿依偎在祖父身边听那些讲了很多遍的故事,也不愿去触碰父母和祖母冰冷的心。这不仅衬托出了祖父的温暖,也拉出了一个大的无情的背景。

文中讲到:“我总是能不分昼夜地听到团圆媳妇的哭声”。团圆媳妇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她年纪很小,做事大大咧咧,却总是被婆婆打骂,被折磨的生了病。婆婆又是请来大神,又是用各种奇怪的方子只管往她身子里塞。这不但没把病治好,还把团圆媳妇吓得天天做噩梦,也招来了街坊邻居来看笑话。他们把这当成是好看的大戏,你一言我一语地评价着。在我们看来这近乎扭曲的人性,在那个时代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那些麻木不堪的人却从未感觉到他们正在慢慢地毁了一个人。

这个地方的深处,好似住着一个“吃人”的怪兽,但可悲的是,人们都喜欢它。

村中有一个大坑,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把坑填平,生怕花掉自己一点钱。可却有多少小孩,包括鸡鸭羊这些牲畜,用这种方式无意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本是填平就不会发生的意外,这多么令人惋惜和无奈。

如今,我们再远观那个时代,那个远去的呼兰河,很遥远、很陌生,又很无奈。

这本书有一个神奇的魔力,尽管有时间的差距,但那种黑暗时代给人带来的来自心底的冲击,却是那么真切又深刻。萧红揭露了麻木的人性,这种感觉印在心中,久久不能忘记。

在我们如今的时代,没有迷信的团圆媳妇的婆婆,没有围观人的无情,没有路上没人填平的坑。可是那只“吃人”的怪兽还在,只是以不同形式适应了当下的社会。

所以,我们面对曾经远去的呼兰河,站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一定要坚定心中所想,做那些自己心中认定是对的事。

去奋斗吧,奔跑在这个可以实现梦想的时代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10

《呼兰河传》讲述了萧红童年时和祖父的趣事,本书语言并不华丽,但就是这平凡的文字,清晰细腻的描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平凡事,这也同样动人。

萧红的童年并不单一,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她拥有一个非常爱她的祖父。祖父带着她在菜园里摘黄瓜、浇水、点灯笼,可以说是玩的不亦乐乎。其中,点灯笼时发生的事最让我难以忘怀。萧红在房间中翻箱倒柜,找出了这个满是灰尘的灯笼,祖父细心擦拭后,她飞快地把玩起来,直到玩坏了祖父的脸上也依旧看不出任何不悦。这需要多大的耐心,才能容得下一个如此淘气的孩子呢?为了自己的孩子,可能大部分的家长都可以变得异常耐心,当然也有一些家长因为辅导作业而暴跳如雷,真希望他们也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做出改变。

萧红生活的村子也热闹非凡,村中里有一个“作恶多端”的泥坑,它动不动就会让人、牲畜和马车陷进去。但也因此,村子热闹非凡,村里人一听到呼救,就会跑到坑边,该救人的救人,该拉车的拉车,该抬货的抬货,每天都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谈资,这样反反复复的,时常有新鲜事儿,也异常的热闹。这个坑,也给村里的人们带来了“福利”,当有淹死的牲畜时,通常以半价卖出。设想,如果真把这个万恶的坑填平了,那村中里会不会也冷清下来了呢?到那时,再也不会有人求救,再也不会有人帮忙抬车,更不会再有半价的肉了。这让我不禁想到,世间万物都是中性的,是好是坏,都是人给它们贴上的标签,所以遇事不要苦恼,说不定它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本书看完后,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平凡、朴素且凄惨。可如果细细的“品”一下,你或许会发现,这就是生活的倒影,在这里可以看到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现在想来,生活中的每个人和每件事都是不可缺少的,哪怕是一个陌生的路人,哪怕是一个路边的修车师傅,哪怕是发生的一点小小口角,也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背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不就是由这样一个个路人、一点点口角、一次次聊天、一本本作业、一回回玩耍构成的吗?每一天,不就是这样度过的吗?

从《呼兰河传》中我知道了生活的“原材料”和童年的珍贵!

呼兰河传读后感11

《呼兰河传》是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山水画和一串悲伤的歌谣。灰色的基调,平静的叙述和暗淡的画面.带我去了呼兰河——号的一个小镇。

作者萧红向我们展示了小城市的人们屈服于传统、迷信、无知、麻木甚至残忍。作者无情地鞭打他们,但也同情他们。

书的开头解释道,东二道街的大泥坑是戏剧的舞台。汽车翻倒了,马卡住了,猪窒息了。所以人们忙着抬车和马。有人说要拆墙,有人说要种树,但没人说要填坑。也可以看出这些人是多么无知和固执。他们不知道如何顺应社会和命运。这是小城镇人民的悲哀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作者抨击他们没有改变现状,同情他们有限的思想。

书中有一个孩子曾经掉进泥坑,是学校校长的儿子。人们认为是因为学校建在龙王庙里,与龙王相撞,才惩罚了人们。所以即使有些人也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去上学。可以看出,当人们最需要接受教育、最需要敞开心扉的时候,却过分迷信、不重视教育,这说明人们屈从于传统,愚昧无知。他们也写下了他们可怜和悲伤的想法。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胡夫家族的重聚媳妇。她只是一个12岁的女孩,应该是最活泼的,但在一个无辜的年龄,她已经是一个妻子,被婆婆虐待,挂了三个月,只是为了让她服从。可以说,生不如死,就像一个囚犯。甚至在她生病后,人们用各种民间疗法和伟大的神来虐待她,甚至让她在沸水中洗澡和晕倒一次。尽管她很穷,但没有人愿意帮助她。最后,他悲惨地死去了。但是她的婆婆只爱她自己的钱。作者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人们的迷信、无知、麻木和残忍。他还对媳妇团聚表示同情,并批评当时的社会风气极其恶劣。

事实上,小城市的生活并不糟糕,但它们只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创造出来的。

团圆媳妇、王小姐、冯伟最的悲剧都是封建迷信和冷漠造成的。呼兰河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呼兰河传》以灰色的基调、平静的叙述和暗淡的画面描绘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它以通俗的故事来批判封建伦理、社会风气、麻木不仁的人性。它让人一口气又一口气,这种情绪久久不能抑制。

呼兰河传读后感12

在茫茫书的海洋中 ,《呼兰河传》给我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它用朴素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作者萧红童年时一幅幅欢声笑语、自由自在、温暖动人的场面。

萧红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因为有了一个疼她、爱她的祖父。让我最难忘的是祖父带着萧红在门前的菜园里辛勤劳作。祖父拿着铲子铲土,萧红也拿着一把铲子,在地上磨啊磨,把铲子拆成了两半。祖父正在给植物浇水,萧红采了一条黄瓜,用水洗了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有一次,玫瑰花开得正香,萧红偷偷采了几朵,趁祖父不注意时,悄悄插在他的头上,回到家时,祖父还大声称赞,说:“今年的玫瑰花开得可真香,这么远都能闻到浓郁的花香。”听了这话,萧红便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这时,祖父才知道自己头上戴了几朵玫瑰花,也跟着笑起来。萧红最喜欢摆弄家里的旧东西,她又在仓库里翻箱倒柜,翻出了一个满是灰尘的旧灯笼,祖父看见了,不但没骂她,还仔细地擦拭干净,才给萧红玩。正因为这样一位慈祥的祖父,萧红才能每天把笑容挂在嘴边。

萧红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是因为有了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村子。这个村子里有一个作恶多端的大泥潭,这泥潭不但挡了许多人的前进道路,还经常弄翻人马,淹死人和牲畜,是因为这个泥潭,村里才开始热闹起来,大家互帮互助,翻了马车抬马车,人掉了下去救人,如果挡住了人,大家就会从旁边的墙上面爬过去,没有一个人会不愿意来救人。当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泥潭也有好的地方,如果淹死了几只猪,大家都会争先恐后的抢,想要捡点便宜,如若被卖猪肉的撞见了,他就会捡回家,再以半价卖出,但也不会有一个人嫌弃这肉,都会一个劲夸好,如果有人说这是淹死的猪肉,大家一定会骂他胡说。正是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泥潭,让呼兰河充满热闹。

虽然在呼兰河时时刻刻会发生一些悲惨、凄凉的事,但却永远也不会埋没萧红那一颗真诚质朴的心。这段至纯至美的平凡童年生活会像小苗那样在萧红和每个人心里生根发芽,长出一朵最独一无二的鲜花。

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读出了童年的珍贵,读出了人间的真、善、美,读出了那个独一无二、平凡亦温暖动人的呼兰河。

呼兰河传读后感13

一天买了本《呼兰河传》,抵家就读了起来。原来初读《呼兰河传》,我并不怎样喜好,耐着性子看了一遍,随手就丢到一旁了。当我重新掀开那本《呼兰河传》,细细咀嚼,才发以为它的精美。

灰色的基调,平静的叙说,昏暗的画面,这便是作者笔下的小城呼兰河,它并不繁华。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各人的无知和糜烂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磨难。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凉剧地出现,让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评判哪个更值得我痛惜,哪个更值得我悔恨……

文章的榜首章所出现的一个镜头,就让我感触万分:在东二道街上有六七尺深的大泥坑,各人和六畜常常会遭受到磨难。各人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但从来没有任何一小我私家想过把泥坑填平。何等愚笨的各人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顺应天意,人是不克不及违背定命的,这不克不及不是他们的悲伤!

作者在文章中不停写到“我家的宅院是很荒芜的”,这就为里边人物的悲凉剧埋下了伏笔。文章中的小团圆媳妇刚来胡家的时分只要十二岁,由于长得较高,怕别人说她谎报年事,便说是十四岁,但只管云云,各人还说她故意遮盖。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各人便说她大大咧咧,一点没有媳妇的样子。不久她的婆婆常常整夜整夜地打她,说是可以大概让她更明理听话;还以为她身上有病有鬼,以是用尽了种种迷信措施:请“云游真人”抽贴、请人来跳大神、以致把她放在开水中煮……终究,小团圆媳妇被无辜地摧残去世了。

我真实感觉到心情痛快起来是在祖父出场后。从作者——一个四五岁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国际,统统都陌生而新奇。年幼的“我”,整日随祖父在后园纵情嬉戏。锄草、抓蝴蝶、吃烤鸭、缸帽遮雨……皆形貌得饶有滑稽,意兴盎然。这一幕幕,作者都用幽默幽默充斥童趣的语言形貌得畅快淋漓。我竟不自发地我拿自个的幼年和作者的幼年去比。在我看来,读了《呼兰河传》,以为作者的幼年是奇丽而又寥寂的,更感觉到自个幼年的开心与交运。

读这本书时,愉悦伴着悲伤,随着小主人公萧红的脚步,我偷窥到旧社会的糜烂与暗中,很幸亏那只是萧红的幼年。但,这是无法躲避的前史,让我们知道过去,知道前史,永世不要重蹈覆辙。

呼兰河传读后感14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暑假的时候这本书深深的吸引着我。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半自传,记叙了作者童年发生的一些事情。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无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无忧无虑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灰色是整部书的色彩,语言凄婉,纯净朴素。堪称世界文苑的一朵奇葩。

这本书又不断吃人的大泥坑,有性格怪异的有二伯,有萧红和爷爷玩耍的大花园,有人们求子的娘娘庙......

其中最为深刻揪心的是小团圆媳妇那一章节,让我看到旧社会残酷黑暗的一面,人们思想的极度落后,迷信愚昧深深的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年龄就被买作童养媳,千里迢迢嫁到胡姓的一位人家,因为自己活泼开朗、大大咧咧而遭受到婆婆打骂,她不过十二岁的一个女孩子啊,身材高大怕别人说她于是谎报年龄十四岁。被婆婆用烧过的铁钳烙脚心,被吊在大梁用皮带抽,昏了用凉水浇,认为这可以使她更“懂事”更像小媳妇样子。不过一段时间,小团圆媳妇被折磨病了,婆婆认为她身上有鬼,于是用尽各种迷信的偏方:请云游真人抽帖、请人来跳大神、甚至把她放在开水中煮三次,晕一次用水浇一头醒来继续煮......等到她昏迷了六七天后还被婆家人剪辫子休妻,最后小团圆媳妇被无辜的折磨死了。

多么可悲的旧社会啊,十二三岁正是踏入初中校门,尽享青春美好时光的年纪,但在那时候小团圆媳妇就已遭受这么多的痛。由此可见,旧社会农村是多么可怕,它就像一堵黑暗的高墙,使人们思想跟不上时代文明的发展,只有麻木迂腐。我们只有好好学习,跟向文明,才能让那历史不再重演!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它说尽旧社会的黑暗;说尽萧红童年的快乐,说尽四十年代呼兰河畔发生的故事。

《呼兰河传》是萧红信手拈来的一片片记忆碎片,而这记忆的碎片也是她走到人生尽头的灵魂慰藉......

呼兰河传读后感15

也不过是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也有一两家机房,也许有一两家染布匹的染缸房,这个也不过是自己默默地在那里做着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可以使别人开心的,也不能招来什么议论。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

比方就是东二道街南头,那卖豆芽菜的王寡妇吧:她在房脊上插了一个很高的杆子,杆子头上挑着一个破筐。因为那杆子很高,差不多和龙王庙的铁马铃子一般高了。来了风,庙上的铃子格棱格棱地响。王寡妇的破筐子虽是它不会响,但是它也会东摇西摆地作着态。

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王寡妇一年一年地卖着豆芽菜,平静无事,过着安详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独子到河边去洗澡,掉河淹死了。

这事情似乎轰动了一时,家传户晓,可是不久也就平静下去了。不但邻人、街坊,就是她的亲戚朋友也都把这回事情忘记了。再说那王寡妇,虽然她从此以后就疯了,但她到底还晓得卖豆芽菜,她仍还是静静地活着,虽然偶尔她的菜被偷了,在大街上或是在庙台上狂哭一场,但一哭过了之后,她还是平平静静地活着。至于邻人街坊们,或是过路人看见了她在庙台上哭,也会引起一点恻隐之心来的,不过为时甚短罢了。

还有人们常常喜欢把一些不幸者归划在一起,比如疯子傻子之类,都一律去看待。哪个乡、哪个县、哪个村都有些个不幸者,瘸子啦、瞎子啦、疯子或是傻子。呼兰河这城里,就有许多这一类的人。人们关于他们都似乎听得多、看得多,也就不以为奇了。偶尔在庙台上或是大门洞里不幸遇到了一个,刚想多少加一点恻隐之心在那人身上,但是一转念,人间这样的人多着哩!于是转过眼睛去,三步两步地就走过去了。即或有人停下来,也不过是和那些毫没有记性的小孩子似的向那疯子投一个石子,或是做着把瞎子故意领到水沟里边去的事情。一切不幸者,就都是叫化子,至少在呼兰河这城里边是这样。人们对待叫化子们是很平凡的。门前聚了一群狗在咬,主人问:“咬什么?”仆人答:“咬一个讨饭的。”说完了也就完了。可见这讨饭人的活着是一钱不值了。卖豆芽菜的女疯子,虽然她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还到庙台上去哭一场,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