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窃读记》教案

来源:文书网 2.3W

教案具体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延伸、活动评价或反思。下面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窃读记的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窃读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作者在两次“窃读”过程中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比较两次“窃读”不同的经历,体会“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的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出示课题“窃读记”,并齐读课题。提问:

(1)“窃”的原意是什么?“窃读”是什么意思?

答:“窃”的意思:①偷,②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③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文中应该是②。

(2)题目《窃读记》可以连起来理解为……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请大家找一下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中相关段落。找出这些与众不同的“窃读”方法。(PPT)

答:①假装问价钱(第9段)

②贴在大人身边(第11段)

③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2段)

④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 14段)

⑤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0段)

⑥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第11段)

总结:作者童年时代真是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阅读那些名著。

2、在你们的眼睛里、在你们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呢?

答:“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却因为生活的贫穷而买不起书,只能无可奈何地到书店里“窃读”。

 三、师生互动,体会感情

1、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作者在一次次的“窃读”过程中积累了如此丰富而有效的方法,那作者是不是每次“窃读”后都能全身而退呢?

原来百密还有一疏,作者小时候的“窃读”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文中就记录了她在“窃读”过程中遭遇的一次尴尬。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