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课后练习题初二地理

来源:文书网 1.71W

1.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巴西课后练习题初二地理

(1)地理位置

巴西的纬度位置和地形

南美主要国家和地区图

①纬度位置:赤道穿过巴西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巴西的南部,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地区。

②海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陆上邻国主要有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

③半球位置: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2)面积和人口

巴西国土面积854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巴西人口1.76亿(200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五位。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3)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与气候: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占国土面积的1/3为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部占国土面积的2/3为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②河流: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巴西北部,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从气候上说,亚马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流域内降水丰富,所以其流量大;从地形上说,亚马孙河西部是安第斯山脉,北、南两侧都是高原,亚马孙河支流众多,自北、西、南三面向亚马孙河干流汇集水量多,所以流量大。

(4)居民

①土著居民: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

②人种构成

巴西的人种构成比例

巴西的人种构成比较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

语言:通用葡萄牙语。

④宗教:多信奉天主教。

⑤多元文化:古代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在建筑、雕刻、绘画艺术、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和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巴西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热情的桑巴舞、盛大的狂欢节以及世界一流的足球运动,无不透射着这个民族的活力与激情。

【例1-1】读“巴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西东临A________洋。

(2)巴西大部分位于________(温度带)。

(3)从东西半球看,巴西位于________半球。

(4)巴西境内的两大主要地形区是图中①________平原和②________高原。①处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巴西东临大西洋,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从东西半球看,巴西位于西半球。巴西境内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其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部为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答案:(1)大西 (2)热 (3)西 (4)亚马孙 巴西 全年高温多雨

【例1-2】有关巴西语言和艺术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巴西通用西班牙语

B.巴西居民多信奉佛教

C.巴西的桑巴舞、狂欢节以及足球运动透射着民族的活力与激情

D.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巴西通用葡萄牙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选项A、B、D错误。

答案:C

2.发展中的工农业

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二战以前,由于葡萄牙殖民者的统治,巴西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①16世纪初期,巴西主要出口木材。

②16世纪中期开始,开辟甘蔗种植园,制糖业兴起。

③17世纪,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④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成为“咖啡王国”。

巴西盛产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2)二战以后,巴西工业化步伐加快,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

①矿产与工业

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轮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巴西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城市是巴西的工业中心,这里有优质的铁矿,丰富的水力资源,交通便利,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农业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

巴西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巴西农业并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因为亚马孙平原是原始的热带雨林。

③能源

巴西水能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水能发电。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上,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来源:]

歌诀记忆巴西经济发展:咖啡王国是巴西,蔗糖、香蕉和剑麻,产量世界数第一;巴西高原铁矿丰,合作水电伊泰普,工业体系较完整,南美实力数第一。

【例2-1】下列关于巴西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已成为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B.巴西的铁矿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C.巴西的重工业多分布在巴西利亚

D.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巴西的热带雨林还要大力开发

解析:巴西的铁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靠近矿产产地,重工业发达。巴西境内热带雨林的开发,已引起了世界气候的变化,现在要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开发方式,注重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巴西现在成为拥有合理的、完整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工农业大国。

答案:A

【例2-2】读“巴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序号④代表的水电站是________水电站,该水电站位于________河上,是巴西和________(国家)合资建设的。

(3)巴西的铁矿石主要分布在________高原上。

解析: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②是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③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圣保罗。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④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两国交界处的巴拉那河上。巴西铁矿丰富,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答案:(1)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圣保罗

(2)伊泰普 巴拉那 巴拉圭

(3)巴西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1)热带雨林的作用

①经济价值: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②环境效益: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热带雨林的开发

①原来生活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印第安人,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致力于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农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

(3)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

由于开发热带雨林,不仅使其遭受破坏,还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

(4)热带雨林的保护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目前,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如设立“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等。

歌诀记忆巴西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之最,巴西当之无愧,生态意义重大,称为“地球之肺”;砍伐破坏严重,治理势在必行;政府采取行动,开发保护并重。

【例3】阅读下列材料及示意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创)在以下图片资料中,不属于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是()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主要有袋鼠、考拉、鸸鹋、琴鸟等,而长颈鹿主要生活在非洲。故选C。

2.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等古老生物种类。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C.澳大利亚大盆地下有丰富的地下水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沙漠和草地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生物古老性的成因。

答案:B

解析:澳大利亚长期独立存在于太平洋上,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袋鼠、鸸鹋、鸭嘴兽等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选项ACD错误。

3.仔细分析下列图表资料,图中内容最符合澳大利亚的哪一项称谓()

A.骑在羊背上的国家B.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

答案:A

解析:图中展示的是澳大利亚发达的养羊业,因为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故选A。

4.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形成三个不同的农牧业带,其中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沿海的农牧业带是( )

A.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B.粗放牧牛带

C.粗放牧羊带D.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农牧业带的分布。

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澳大利亚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5.(原创)2012年12月18日,一支中国海军舰队停靠在悉尼的花园岛基地,开始为期四天的军事访问。关于此时悉尼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们正在游泳B.澳方海军身穿冬季军装

C.植物生长茂盛D.多雨的季节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

答案:B

解析: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2月份我们处在冬季时,澳大利亚正值夏季。所以选B。

6.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其主要原因是东南沿海()

A.地处温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B.矿产资源丰富

C.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 D.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

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故选A。

7.小明在旅游时认识了来自澳大利亚的小朋友波比,波比告诉了小明许多地理名称:①大自流盆地②德干高原③科罗拉多大峡谷④大分水岭⑤墨累河。小明仔细地在地图上查找,发现以上内容属于澳大利亚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④⑤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河流。

答案:D

解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形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是低矮高原;最长的河流是墨累河。故选D。

8.在学习澳大利亚这课内容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谈谈你印象中的澳大利亚。”下面是同学们谈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位于北半球B.澳大利亚是一个岛国,位于印度洋上

C.澳大利亚靠近南极洲,气候寒冷D.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经济发达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

答案:D

解析: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回归线穿过中部,跨热带和南温带,面积广大,人口稀少。故选D。

9.(原创)澳大利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特点各不相同。目前,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 )

A.畜牧业B.工矿业C.服务业D.旅游业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

答案:C

解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迅速发展,超过了农牧业和工矿业。目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10.(2013·泰安中考)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经济发达国家。读下图回答,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濒临三大洋,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B.气候炎热湿润,森林面积广布,农牧业发达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首都堪培拉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考查目的:本题综合考查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点。

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该国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澳大利亚铁矿、煤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1.(2011·东营中考)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上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②地形分三部分,东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西部是山地③农牧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④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大平原上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

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澳大利亚地形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故选C。

12.王茜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曾经与同学们一起骑摩托车从澳大利亚东海岸向西穿越大陆,一直到达西海岸。他们穿越过程中,依次经历了三大地形区,即()

A.山地、平原、高原B.高原、平原、山地

C.平原、高原、山地D.山地、高原、平原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地形。

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亚地形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故选A。

13.我国一经贸代表团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订货会。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小麦、铁矿石B.玉米、椰子C.棉花、棕油D.石油、羊毛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

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亚重要的出口物资有小麦、牛肉、羊毛、铁矿石、煤炭、铝土。

14.(原创)小丽的爸爸是一艘远洋轮船的船长,喜欢收藏各国钱币和各类纪念币。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硬币中来自澳大利亚的是()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图表资料分析能力。

答案:C

解析:袋鼠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物种之一。故选C。

15.(原创)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下列关于其工矿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B.澳大利亚主要以出口各类矿石为主,冶金工业并不发达

C.澳大利亚的矿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D.澳大利亚开采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工矿业。

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矿产丰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澳大利亚在矿产开采过程中,非常注意环境保护;在采矿业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发展了冶金工业,其矿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二、综合题

16.(原创)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将于2015年1月4日至26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这五个地方举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洋,②是洋。

(2)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3)A、B两地是澳大利亚以养羊业为主的畜牧业区,这里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的国家,其矿产品大量出口的有利条件是(根据图中铁矿和煤矿的分布特点进行归纳)。

(5)写出两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该国保留有大量原始动物的原因是。

(6)为了使房屋得到更多的阳光,悉尼民居的门窗一般应朝向(南方、北方),这里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应为(1月、7月)。(将括号内的正确选项写在横线上)

考查目的:本题综合考查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有物种、农牧业和工矿业特征。

答案:(1)印度太平(2)东南沿海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3)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四季露天放养(4)坐在矿车上靠近沿海,便于海洋运输(5)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任选2个)澳大利亚很早就与其他大陆分开了,自然环境单一,动物进化缓慢(6)北方1月

解析: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是人口的主要分布区;澳大利亚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四季露天放养,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同时也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其特有动物有袋鼠、考拉等,具有原始、古老的特征。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为了采光方便,这里的民居门窗向北,由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是目前这块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广阔的森林正在遭受人们的严重破坏。因此,保护热带雨林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1)图中为你提供了一幅合理开发良好的生态环境图和一幅乱砍毁林后的生态环境图,请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将下列字母填到图中适当的框中。

A.树木的根系落叶保护土层,枯枝、落叶腐烂为肥料

B.土层失去保护

C.森林面积缩小,动植物资源减少

D.全球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保持平衡

E.森林面积扩大、生长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

F.土壤保持肥沃

G.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减少,土壤贫瘠

H.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2)人类为什么要保护森林?

解析: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面积广阔,目前正被人类疯狂的开发,森林被砍伐的后果直接导致土层失去保护,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减少,土壤贫瘠。随着森林面积的缩小,动植物资源所在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数量减少。热带雨林面积的减少还会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合理地开发热带雨林资源能够使雨林中树木的根系落叶保护土层,枯枝、落叶腐烂为肥料,雨林因土壤中肥料充足,生长茂盛,森林生态系统将持续发展。

答案:(1)

(2)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如木材、水果、药材等,有经济效益,而且森林能够保护与改善环境,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例如: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因此,人类必须保护森林资源,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歌谣记忆巴西的地理知识

南美热带巴西木,葡萄牙人拓疆土;

踢足球,桑巴舞,民族混合大熔炉;

迁移农业因贫苦,热带雨林要保护;

咖啡甘蔗甜橘子,巴西高原种作物;

铁矿石,做基础,钢铁之上空海陆;

亚马孙,水量大,巴拉那河伊泰普;

人口集中在东部,圣保罗里热内卢;

噪音大,交通堵,巴西利亚做首都。

【例4】巴西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 )。

A.东部沿海地带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热带雨林地区

解析: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们居住。巴西东部沿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条件好,人口和城市密集。

答案:A

5.数字记忆巴西的相关知识

(1)两种气候类型:巴西国土的1/3是热带雨林气候,2/3是热带草原气候。

(2)两种地形类型:巴西约1/3的区域为亚马孙平原,约2/3的区域为巴西高原。

(3)两条重要河流:主要流经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而巴拉那河则因伊泰普水电站名扬天下。

(4)两种丰富的资源:巴西拥有60%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热带雨林最多的国家;巴西的铁矿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高,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

(5)两件令巴西人着迷的事:足球比赛和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例5】有关亚马孙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属于巴西

B.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C.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

D.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流域

解析:亚马孙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主体位于巴西;亚马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并且北、西、南三面地势高,向亚马孙河干流汇集水量多,所以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目前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

答案:B

6.图解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现状、后果及解决措施

【例6】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等,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 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用地规模急剧扩大 ③为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 ④土著居民采用刀耕火种方法,毁林开荒种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跨国公司的掠夺性开采以及为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是热带雨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原始的刀耕火种也对热带雨林造成破坏。

答案:C

7.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1)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部沿海为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这里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拥有10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

巴西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经济条件好,所以人口和城市密集。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屹立在距海1000千米的巴西高原上,面积5771平方千米,人口160万,是世界上第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城市,该市被列为“人类财富”而受到保护。

歌诀记忆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人口一亿七千万,东南沿海人稠密;人口构成很复杂,混血种人比例高。巴西利亚环境美,首都建筑像飞机,港城里约热内卢,工业中心圣保罗。

(2)城市化问题

巴西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4,人口高度集中,城市化进程过快。

城市化可以给人类带来财富和繁荣,但又会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污染严重等。

(3)解决措施

①迁都,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的巴西利亚。

②重视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巴西迁都的目的: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

【例7】读“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________。

(3)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________迁至中部高原的________,迁都的原因是______。

解析:由于受纬度和地形的影响,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圣保罗,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巴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解决。如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既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答案:(1)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两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海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圣保罗 (3)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

一.选择题

1.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

从1999年6月19日同志在西安向全国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开始,西部开发已经进行了10年了,在这期间,西部经济增加明显快于全国水平,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森林减少等。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结合资料,完成2-3题

2.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西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价格过低

3.下列对我国西部开发中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4.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原因主要有()

①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经营管理粗放②不合理的垦殖③过度放牧④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青藏铁路经过的自然保护区是()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C.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D.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6.下列不属于西部地区的生态工程的是:

A.三北防护林工程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C.防沙治沙工程D.南水北调工程

7.下列旅游胜地不属于西部地区的是:

A.敦煌莫高窟B.布达拉宫C.桂林山水D.苏州园林

8.某旅行社为了吸引游客特地推出了四条旅游线路,不属于西部的是:

A.丝路驼铃B.雪域高原C.红壤茶园D.苗寨风情

9.西部大多数省区确定的先导产业是:

A.旅游业B.工业C.农业D.交通运输业

10.在西部地区实施的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中,新疆不可能有的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B.防沙治沙工程

C.三北防护林D.退耕还林工程

2009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建的1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这标志着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说明了我国通过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结合上述内容完成11-12题

11.以保护藏羚羊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

A.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B.贵州梵净山和茂兰

C.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D.四川卧龙

12.西部地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

①四川卧龙②贵州梵净山和茂兰③新疆博格达峰④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⑤云南西双版纳⑥四川九寨沟⑦福建武夷山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⑦C.①②③④⑥⑦D.①②③⑤⑥⑦

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旅游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旅游市场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营销能力,国家旅游局于2009年10月16日-22日在成都市举办西部地区旅游市场营销高级研讨班,邀请世界旅游组织、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国内著名旅游市场营销专家讲授旅游目的地营销定位与品牌打造及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等7个专题。培训采取专家授课、分组研讨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结合相关内容完成13-15题

13.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资源属于文化古迹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布达拉宫、乐山大佛、天山天池

B.布达拉宫、乐山大佛、天山天池、黄果树瀑布

C.秦始皇陵兵马俑、布达拉宫、乐山大佛

D.秦始皇陵兵马俑、布达拉宫、傣族泼水节

14.在云南和贵州分别能看到的旅游资源是()

A.布达拉宫和乐山大佛B.延安宝塔山和天上天池

C.傣族泼水节和黄果树瀑布D.乐山大佛和黄果树瀑布

15.下列旅游资源全部在四川的是()

A.乐山大佛、峨眉山、黄龙、九寨沟

B.延安宝塔山、乐山大佛、九寨沟、傣族泼水节

C.峨眉山、黄龙、黄果树瀑布、布达拉宫

D.乐山大佛、峨眉山、傣族泼水节、延安宝塔山

1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

A.乌江、珠江和澜沧江B.长江、黄河和黑龙江

C.长江、黄河和澜沧江D.淮河、黄河和黑龙江

17.三北防护林的大致范围是()

A.河北、湖北和华北B.西北、华北和东北

C.西北、陕北和华北D.华北、湖北和陕北

二.读图综合题

18.将下列旅游资源与其所在的省区用线连接起来

A.延安宝塔山①云南

B.布达拉宫②四川

C.乐山大佛③陕西

D.黄果树瀑布④新疆

E.傣族泼水节⑤西藏

F.天山天池⑥贵州

19.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叶汝求在最近召开的西部环境问题会议上指出,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1%,自然和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条件差异显著。西北干旱少雨,自然环境较差,西南雨量充沛,降雨集中,青藏高原严寒,空气稀薄。西部地区多山地和丘陵,占西部面积49.7%和14.9%,沙漠、戈壁、岩石和砾质地面积大,分布广。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西部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较低。主要存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森林退化,草原退化,湿地萎缩等问题。

材料二:漫画小草的哀求

(1)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___,____和___等。

(2)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有_____和_______。其中被称为绿色的长城的是_____。保护熊猫的是_____。

(4)材料二中小草的哀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

1.C2.D3.B4.D5.A6.D7.D8.C9.A10.A11.C12.A13.C14.C15.A16.C17.B

18.A-3B-5C-2D-6E-1F-4

19.(1)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

(2)生态环境脆弱,对自然资源经营管理粗放

(3)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三北防护林四川卧龙

(4)过度放牧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