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优美散文(精选37篇)

来源:文书网 1.69W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粽叶飘香优美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精选37篇)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

明媚的的春天刚刚过,又到棕叶飘香时。

端午节,该是世界上最清香的节日了吧。有屈原诗篇里香草的芬芳,有芦叶粽子吮指回味的醇香,还有来自乡野的菖蒲和艾蒿,在门前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一到端午,不会不想到屈原和《离骚》,不会不想起“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出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风吹过艾蒿原野,是吃艾蒿的时候了,是看莲花的时候了”。一群采艾蒿的孩子跳过那缀满莲花的草绳,也变成了原野上的兔子,他们快乐地歌唱……这是南方端午的情景。如今,看着他们疯狂的样子,我在想:真的有那么一根神奇的草绳?我也想跳起来,跳起来,一直跳回到我那粽叶飘香的童年。

我是荆楚人,在我老家过端午节相当热闹,赛龙舟、吃粽子……每年端午节走亲戚、包粽子,在我家是必不可少的礼节。

一到端午,娘就去集市上买裹粽子的芦叶。她说,芦叶都是从河滩上采来的,要挑那宽宽的而又老嫩适中的。整个五月,我看见长长的芦叶安安静静地,晒在乡村的屋檐下,散发着棕叶的芳香。端午节的前一天,娘把晒干的芦叶洗净了,放在清水里煮。听得水咕噜咕噜地响了,看见冒出袅袅的热气了,芦叶的清香便也不知不觉地弥散开来。那一屋子的清香,让人心里就像晒了一整天的小花被子,角角落落都是温暖的味道。我就在这样的香气里,走过来,走过去,左瞧瞧,右瞅瞅,实在抵挡不住棕香的诱惑。

那也是一年的端午,我所就读的中学后面,有一条长长的大河,听说端午节,全县的龙舟要在此比赛。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最期待的场面:宽宽的河面上龙舟竞渡,岸上人山人海。头戴太阳帽,吃着粽子,看龙舟游斗,那是儿时最幸福的时光了。

可是家里房子破烂不堪,没有一处可以抵挡风雨,下雨时,常常是外面下小雨,屋内下大雨(雨水汇集后再漏下来像在下大雨)。大风一来,常常是风随房子动,房随风在摇。听到呼呼的大风,我们经常是吓得浑身发抖,我们小孩只好躲在床底下,听姐姐在祈祷“菩萨保佑!菩萨保佑!”等风变小了,我们才慢慢从床底下钻出来。

那天,妈妈和好稀泥,准备自己扣砖。扣砖需要力气,通常都是男人干的活,可爸爸身体不好。哥哥姐姐早早地吃完饭,和同伴一起去看龙舟赛。我磨蹭半天没有出门。妈妈很是奇怪,好心地问我:怎么还不去?我说:看多了,不想去!

其实在我心里,我也是期待许久。想想妈妈为了这个家,干了多少不是女人干的活,吃了多少不是凡人吃的苦。我留下来虽然帮不了什么忙,但在旁边打打下手,递点东西,说说话,从心里对妈妈多少是些安慰。那年,我才12岁。

就那些土坯砖后来砌成砖墙,在大风大雨的时候,派上很大的用场。虽不足以让房子不在台风时左右摇摆,但在心里也有些许镇定的作用。直到我军校毕业,用了一年的工资才把老家破烂不堪的茅草房改造一新。房子四周,用结实的红砖好好地砌得四平八稳。虽说算不上豪宅,但足以抵挡风雨。作为子女出门在外,再碰上大一点的风,下大一点的雨,我们的心才落定下来,不用再为家里的房子和房子里的老人提心吊胆。

后来,每逢端午,不由得我不想起那年的端午节,想起我做的决定,觉得还挺男子汉……

一晃我来广东二十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我也会买些粽子给孩子们解解馋。但说实话,吃过很多地方、很多种不同种类的粽子,却没有哪一种粽子比我老家的粽子好吃,更不用说是老娘包的那有棱有角的粽子了。

粽叶飘香,沁入心肺……尤让我怀念有加。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

光阴似箭,日历即将翻到农历五月,午夜梦回恍惚看见,儿时的我正和一群小伙伴在野生粽叶的簇拥下,嬉戏在钟渍坝温暖的怀抱。每年临近端午的季节,梦里那缕醉人的清香似乎又在鼻端萦绕。

多少年来,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沿着江岸蔓延的野生粽叶和布满圆润鹅卵石的钟渍坝。儿时的记忆里阳光灿烂的午后,迫不及待写完最后一页作业的我,总是冲在小伙伴们的最前面,扑向那片充满诱惑的江岸。光着脚丫踩踏在江边小溪里的我们是何等的惬意!呈半月形的钟渍坝风景非常优美,它背靠一座座峻秀险峻的大山,怀抱一曲玉带也似的金沙水。冬天的群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将凛冽寒风阻挡在外,偶尔雪花飘飘江面也不会截流冰封;春暖花开时大山就是一个绿色的摇篮,蓊郁葱茏的绿意从那里流淌出来,将金江两岸濡染得温婉动人。缓缓流淌的金沙江拢起一曲幽幽的江水,像一块流动的翡翠闪烁晶莹在小城人的心里。

清澈的江水日夜不息向远方流去找寻它的梦想。那一片似玉如珠、带着原始纹路的鹅卵石牵着我眷恋的目光,在温暖的阳光里静静地冥思,恰如一大块银白色的轻纱慵懒在小城的胸前。夕阳西下多彩的霞光在粽叶上跳跃,舞蹈出一片迷离的光晕,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悠悠二胡声,更叫人平添了几分惆怅与伤感……更多时候,那些油绿带状的粽叶便成了孩子们做手工、办“锅锅窑”的最佳器材,而老人们则更关心什么时候把那长长的粽叶割下,留待端午包一锅飘香的粽子。

转眼又到了粽叶飘香的季节,记忆里那一院幽幽月光里佝偻的身影,又从我的脑海深处跃出……

月光如水的小院里母亲正低着头包着粽子。先拿出两片粽叶,叠好拢成圆锥形,然后放入一把糯米塞进一颗红枣,三下两下一个玲珑有致、清香扑鼻的小粽就出现在母亲手里。母亲麻利的双手中,八仙桌边的棕叶没多大会儿就挂满了一个个清香宜人的“三角圆锥”。桌旁从家中老井汲出的一大土钵泉水正熬煮着新鲜采摘的菖蒲诸物,以备进行次日端午节的驱邪洗浴。钵边逸出的水蒸气飘忽四散,模糊了母亲的身影……这一格永恒的瞬间,从此烙印在我的脑海。天地间难以盛下的深情啊,就是母亲倾一世之心给予儿女的庇佑。那永远只知付出的关爱,将每一位儿女重重包裹,远离困苦、疾病、忧伤,永伴富足,健康、快乐!

那刻我顿悟,何以对那片鹅卵石念念不忘,对钟渍坝沿线那片野生粽叶魂牵梦萦,因为那片青青粽叶的边上、那片有着银白色鹅卵石的边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城镇,那个小城镇里藏着我孩提的梦想、年少的彷徨,还有我的白发亲娘!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3

从小生长在北方城市,家又离回民坊近,端午节都从坊上买粽子,从来没有包过粽子。在分配到汉中工作后,粽子的印象就率先在我脑海中扎营。

汉中--人称小江南。那里盛产大米、糯米,糯米是包粽子的优质原料之一。我所在的单位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数上海、无锡人居多,我的师傅就是无锡人。那时候在汉中只要逢端午节,师傅就会叫我到她家过节,和她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师傅包粽子的手艺很好,粽子馅也很丰富,有火腿的、豆沙、红枣的。我开始笨手笨脚的不会包,学着师傅的样子,把叶子在手上折好,把米和馅放进去,包成无锡人称的小脚粽子和各式样子的粽子,在用各色线扎好。按着师傅教的程序我把我第一个包好的粽子用线扎好提起来得意的欣赏让师傅看,啊哈---散了---露馅了---呵呵呵,师傅安慰我,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练练就好了,然后手把手教我怎么包。终于在师傅耐心传授下,我包的第一个粽子宣告成功了。粽子包好后,师傅进行下道工序---煮粽子,在煮的过程中,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香甜香甜的,忍不住就想深呼吸一口。粽子出锅后,师傅让我先品尝,粽子没吃人先醉,太香了,肉馅的香润不腻,豆沙红枣的蘸着蜂蜜香甜可口。我品尝着粽子思绪万千,这粽子里包的岂止只是馅,分明包的是师傅的真诚仁爱之心,包的是师徒情谊和姐妹真情。粽香情意浓,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就在这一层层粽叶和一根根丝线中包扎的更加牢固。

随着时光的变迁,我调回了西安,师傅全家随后也调回无锡,每逢端午,就会想起和师傅学包粽子的一幕,回忆起那些幸福的花絮。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我们那种珍贵的友情会使人想起来就黯然泪下。回忆着汉中那段纯洁的人间真情和那段无私的友情,我不由得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师傅,今又逢端午,我在远方祝你们全家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并祝师傅您全家永远幸福快乐,并祝师傅全家---好人一生平安。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4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端午”节粽叶飘香,家家户户忙着过节的事情。当有的人想起来去买粽叶的时候,有的家庭就已将包好了粽子送给了亲人。然而,郊南的果园来了不少的客人,在果园摘些鲜桃,过节送给亲人尝尝鲜,也不失为一好的主意。

5月31日,早上9点多钟,我和几位朋友利用周六休息的时间骑行到了果园,在这里摘桃,吃桃,享受了一番节日的快乐。

采摘桃子可是个细致活,既要摘熟的,吃好的,又不可碰坏其它的果子,果农不易呀!一大片果园,品种较多,有的已熟透了,摘了就能吃;有的还发着青头,还得等上个把月,季节不到嘛。要不是果农在一旁帮着摘果,一边陪我们说话,一边讲解摘果技巧给大家听,这茫茫的果园还真不知该从哪下手才好。

跟着果园年轻、帅气的主家小伙,走进果园深处,来到了是一片谓之水蜜桃的“集中地”,这里的蜜桃,红红的皮似骄阳,个头都不多大,可看上去倒也滚圆、饱满的,且都显水灵灵的。果皮薄的活像层纸,去皮,果肉放在嘴里立刻就化了,甜滋滋的带着新鲜果香的味道,侵入心脾。一口下去,蜜水多的冲着嘴角直往外流,果园里欢声笑语一片。

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多云,无风,气温还不高,极适合骑行。我看到,有的是开着小汽车来的,有骑电动车来的,也有骑赛车来的,而我骑了一辆26的普通型自行车,随着骑友们一路撵来,也没觉得有多累,竟一口气从市区跑出去了十多里路来到果园。

我这次来摘桃,不是为了自己能吃个够,更主要的是,想摘点鲜桃让年迈的父母尝尝鲜,让父母开心。还有爱人,女儿一家,一齐享受享受我带来的快乐。

父亲八十高龄的人,母亲也七十多岁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至今身体都还很好,我感到很幸福。不过,若让他们能享受享受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他们的心里一定会是高兴的,也会是幸福的。

只要他们天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我们当晚辈的心里不也能多些安慰和舒畅吗?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5

艾草青青挂门前,粽香浓浓飘四方。忆起童年往昔事,几多欢乐几多情。又是一个草木葱茏的六月,又是一个梅雨飘洒的季节,又是一个魂牵梦萦的端午,又是一个莼鲈之思的蒲节。独坐窗前,听着丝丝细雨拍打着窗棂,仿佛杜鹃轻啼,又似鹧鸪低吟,不觉间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到了那个快乐的端午。

记忆若水,静静流幽,低头漫思,恍若昨日。散落的记忆,不知怎地又被这飘洒的细雨串起,忆起家乡的端午,心中忽然有丝暖暖的感动,又有丝莫名的哀伤。记得儿时,望眼欲穿般的企盼端午的到来,端午前夕,姐姐会用五色纸折起好多葫芦,挂在屋内外,姥姥会采摘艾草挂在门楣上,姥姥说可禳毒气,保健康。还有妈妈给我买无色线和香包让我带在身上,还不忘叮嘱我,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后,将五彩线扔在屋外的积水处,说这样会一生平安。最有意思的莫过于与小伙伴一起去踏青,我们一行几人,早早起床,欢天喜地地去郊外嬉戏打闹,甚是开心。我们用露水洗脸,老人说这样做一年不得眼病,等到回到家中,妈妈早已煮了好多鸡蛋,包了好多的粽子,可以随便的吃,不用顾忌。

斜雨丝丝,轻抚记忆,俯视今夕,感慨万千。自甲申年外出求学,在外飘零已捌年有余。捌年前,父母满头青丝。捌年后,父母两鬓斑白。捌年间,年年的端午,都是独自享受着节日的安静。捌年间,年年的端午,都没有陪伴在父母的旁侧,想想妈妈思念我的泪眼愁眉,想想爸爸挂念我的长吁短叹,不觉间视线朦胧,泪粘衣襟。不知何日,能找回往昔的满心欢颜;不知何时,能找回往昔的似水华年。

细雨隐去,彩虹挂云,转念思索,若有所悟。人的一生总要经历风雨,也总要面对太多的无奈。有时无可选择,更无法逃避,比如节日的离别,比如独自的孤凄,又比如游子的飘泊,该来的总是要来,只须从容面对。生活原本就是这样,只要你不气不馁,总会从琐碎的关怀和温暖中,寻到一份感动和满足。虽然又是一个清寂的端阳日,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虽然过往的已远去,但有浩利的相陪左右,有平亮的关怀问候,有领导的备至关怀,又为何一味求全呢?有他们已足矣。只要心中谨记,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嗅到粽叶飘香,就不会迷失自己,更不会迷失回家的路,因为,顺着粽叶的香气,总能唤醒许多深刻而又难忘的记忆,而记忆里又总能找到故乡的影子。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6

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三十年来,我们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端午节粽叶的清香中,我记住了那份浓浓的亲情和爱意。

端午节这个印象,最早是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留下的。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就读的南村坝小学,小学生在大片的麦田里拾麦穗。妈妈悄悄地对我说:“快走,明天是端午节了,你爸一清早到顾山街上买回了粽叶,回家我们包粽子”。

第二天一清早,妈妈叫醒我,让我送几个粽子到宅基上邻居家,讲他们平时经常送蔬菜给我们,这几天正好农忙,他们可能也没空裹粽子,今天我们送几个粽子给他们稍为谢意一下,并拿个小瓶子捎上一些蜂蜜给他们蘸粽子吃。我拿着粽子到同学小三和建珍家,她们的父母都出早工还没有回家,她的姐姐一边烧早饭,一边对我说根本不知道今天是端午节。后来小三告诉我,因为她家人多,平日里粮食就不够吃,没有糯米裹粽子。当时,我就想,如果每年端午节大家都能裹白米粽蘸着蜂蜜吃,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月,农村里人每天能吃到掺着杂粮的饭,就已不错了。顿顿麦片饭就是高档次的了。

过了几年,端午节上还多出了咸鸡蛋。母亲讲本来过端午节应该是吃咸鸭蛋的,因为养鸭的人少,就用鸡蛋代替了。那时一个咸鸡蛋要全家三个人分着吃。又过了几年,端午节能买到正宗的咸鸭蛋了,家里吃饭时,每人有了一个咸蛋。父亲跟我讲,他小时最眼热人家过端午节,胸前挂了咸鸭蛋,手里提一串粽子在街上招摇过市。再后来,我家的粽子也从单纯的白水粽变成了赤豆粽、咸肉粽。

今年的端午节,在我的记忆中是终身难忘的。有着传统文化历史的端午节,第一次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小孩穿虎头鞋,成为一道节日风光。而我们常熟五月端午“尚湖里厢看龙船”更是妇幼皆知。今年尚湖镇也举办汪桥龙舟赛,吸引了周围百姓近万人驻足观看。

今年端午节前,因婆婆已年迈,我工作忙,丈夫提前两天从常熟欧尚超市买回了几盒真空包装大小不一的各色粽子和高邮双黄鸭蛋,他说,端午假日里,他还要带些王庄西瓜,驾车到苏州去看望父母,并接他们到沙家浜去看赛龙舟,丰富一下他们的退休生活。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7

回想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虽然我还没有吃到粽子,可鼻尖处总能隐隐闻到一缕缕淡淡的粽叶香,一副又一副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的画面时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令我不能自已。记忆中的画面,于我而言,已经过去了很久,究竟有多少个年头,我早已没了印象。我只知道很远很远了,远得令我找不到尽头。如今,又逢一年端午到,毫无疑问,我肯定回不到过去的那些年里,可我无法忘掉早年的故事。记忆之门就在我闻到粽叶香的那个瞬间打开,昔日的一切如潺潺的溪流般不断汩汩流淌着,一切的一切依然是清晰的,和昔日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家乡的土地不适合芦苇的生长,因而包粽子前,先要去集市里买粽叶。每每那个时候,作为小孩的我们,都渴望能跟着大人去赶集。在临近端午的那段日子里,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听话,大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句多余的话都不会说,往往还会嚷嚷着要干活。等到赶集的日子,我们都早早起来,胡乱吃过饭,便跟着大人去集市。还没赶到集市上,离得远远的,一阵阵粽叶的香味就隐隐飘来,惹得我们不断吞咽着嘴里的涎水。普普通通的粽叶竟然有那么大的魔力,当年我绞尽脑汁苦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其中的缘由。那是因为我们对粽子太渴望了,才导致那样的结果。在曾经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平日里根本吃不到任何美味,所以粽子无疑是上等的美食,而粽叶又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怎能不令我们垂涎欲滴呢?

端午前的那段日子,街市上主要是前来卖粽叶的商贩。走在集市里,只要看到长长的粽叶,我们便会忍不住蹲在一旁小心摸一摸。一阵滑腻的感觉瞬间通过手指传来,心里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激灵,浑身上下一阵舒爽,心间别提有多么高兴了,就跟吃到粽子的感觉是一样的。等我们从大人手中接到买来的粽叶时,都会将那些粽叶紧紧地抱在怀里,好像生怕那些粽叶会飞似的。一阵阵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不时传来,惹得我们的情绪也是格外高涨的,便会跟着大声吆喝起来。

包粽子前,先要将买来的粽叶泡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将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红枣、红豆等原料拿出来,稍微用水泡一泡,等到夜里,就可以使用了。那时候,不管是哪户人家,包粽子都是一家老小齐动员。大家围坐在一起,边说笑边包粽子,那场面,别提有多么的热闹。夜幕来临,无边无际的夜色笼罩着大地,天地间静悄悄的,夜空中的月亮、星星也不再说悄悄话,而全神贯注地望着那些正在包粽子的人。在昔日包粽子的那些年里,就连平日里早早休息的祖母,也乐呵呵地坐在一旁,笑眯眯地注视着紧张忙活着的后辈。包粽子要用力,要是力度不够,会影响粽子的口感,因而包粽子时都是年轻人在包,年长的都待在一旁,为后辈指点。每每那时,我也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紧张忙碌着的大人。只见他们从泡满粽叶的盆里拿出两片粽叶,将粽叶的底部折成漏斗的形状,然后将适量的糯米、红枣、红豆等原料放入其中,再使劲压一压,之后用粽叶紧紧包成一团,用细绳缠起来,粽子便包好了。他们的动作很快,像变魔术一样,仅仅一眨眼的功夫,就包好了一个粽子。看着摆在眼前的粽子,我默默地给他们点赞,在心里期盼着自己快快长大,也参与到包粽子的行列中。

家里的大人忙着包粽子,我也没闲着,等他们的工作接近尾声时,我便开始生火烧水。灶膛里的火呼呼呼地燃烧着,我的耳旁传来热锅里开水煮沸的声音,心里早已变得一片沸腾,满脑子都是香喷喷的粽子,我不断期盼着大人们快点将粽子包完,然后开始煮。那时,夜已经深了,夜空中不时传来昆虫的睡眠声,可我依然毫无睡意,固执地待在厨房里,守护着那些摆在案板上的生粽子。等到父亲一声令下:可以煮了。我们连忙将所有的生粽子小心翼翼地倒入热锅里,然后按下鼓风机的开关,热锅里再次翻腾起来,我的心里也不断翻腾着。粽子的香味随之扑鼻而来,浸入肺腑,因忙碌多时浑身上下产生的疲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边在脑海里回想着昔日吃粽子的场景,边在心里期盼着粽子能早早出锅,在我的殷切期盼下,粽子终于出锅了。

当父亲揭开锅盖的那个瞬间,我便用漏勺在锅里捞了一个粽子,直接跑进祖母的卧室里,大声嚷嚷着:“婆(陕西地方俗语,意指:奶奶),粽子煮好了,可以吃了。”可祖母依然在沉睡中,但我却像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似的,使劲摇着祖母的胳膊、大声呼唤着。祖母醒来后,我忙将漏勺里的粽子递到祖母的跟前,笑着说:“婆,吃粽子。”祖母从被窝里坐起来,穿好外衣,微笑着用放在炕头的小碗接过我递来的冒着热气的粽子,然后让我坐在炕上,轻轻抚摸着我的后脑勺,笑着说:“我娃真乖。”听到祖母的夸奖后,我的小脸便红了,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低下了头,抚摸着自己的衣角。祖母微微一笑,将不再烫手的粽子皮剥开,然后吃了一小口,紧接着我便听到祖母大喊一声:“太好吃了。”我忙抬起头,吞咽着嘴里的涎水,渴望也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可祖母却没有让我吃一口的意思,只是自顾自地享用着,还时不时地发出令我难以忍受的吸溜声。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祈祷着,期盼着祖母为我喂一口,可耳旁只能听到祖母吃粽子的声音,我的心里有点难过,眼角隐隐有了泪珠。就在那时,我听见祖母说:“快点来,吃粽子,把嘴张开,可好吃了。”我忙擦去眼角的泪水,张大嘴巴,只感觉到一块黏黏的米团进入口中,我忙开始咀嚼起来。我不敢直接吞到肚子里,因为家里包的粽子数量有限,大多数都要用于在端午节前送礼(陕西地方民俗:大约在端午节前半个月,舅舅、姨母要给外甥、外甥女家送粽子)。这个传承千年的传统民俗,我懂,因而每次和祖母分享粽子时,我都很仔细,不敢像猪八戒吃人生果那样直接一口吞下去。但祖母往往只会吃一点点,剩下的都归我享用。

包好粽子后的那一段日子,不管是村里的哪户人家,都是一个样子——小孩跟着大人去送粽子。我非常乐意跟着父亲、母亲去亲戚家送粽子,不为别的,只因到了亲戚家,我便会从亲戚的手中接来一个粽子。不管是到哪个亲戚家里,都是那样的。在走亲戚的过程中,粽子便成为我可以独自享用的一道美食。每每接到粽子时,我总会带着期望的眼神望着身旁的父母,他们也只会微微一笑,我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孔融让梨”的典故,我知道。那时得到的粽子,我也要及时和家人一起分享;即便是一个粽子,也要分享。而父母是疼爱我的,往往只会接受我的心意,粽子便归我独自享用了。那些日子,每天,我都能吃到粽子,而且舅舅、姨妈送来的粽子,大多数也是我们这些孩子吃的,父亲、母亲、祖母,往往只会吃一个,就不再吃了,剩下的粽子,全部给我们这些孩子吃。那时,我们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在曾经的那些年里,每到端午节,我总会不断畅想着:什么时候才能不缺粽子吃,究竟到何年何月,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时间如白驹过隙,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几十年过去了。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祖国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我昔日的愿望,在今日终于变成了事实。我们再也不用为了多吃一个粽子而费劲脑汁。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粽子早已成了普普通通的一道食物,只要想吃,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到;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就算直接当饭吃,也无妨。在刚刚参加工作的那年端午节,我一口气吃了六个粽子,但心间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兴奋劲了。往事历历在目,昔日的一切依然清晰如故,就跟上一秒刚刚发生一样。但过去的,终归成为了过去,永远不可能重现了。想到这些,我的眼前顿时模糊起来,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滴落在地,心中五味杂陈。现实就是这般的残酷,当我们得到一些东西后,相应的,也会失去很多乐趣。我很无助,唯有默默接受眼前的事实,将昔日的一切全部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与我永远相伴。

每当端午节将至,城市的各个角落里都能闻到粽子的香甜,但那些香味无法和记忆中的香甜相提并论。虽然现在的粽子种类繁多,但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的粽子是全天下最香最甜的;也只有和亲人待在一起吃粽子的画面,是最温暖的、最舒服的。时光飞逝,世事变幻莫测,很多东西都永远逝去了,好在传承千年的端午节依然存在,昔日的粽叶香也在,淳朴的乡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更浓更暖。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8

小时候,每当看到母亲又翻出一捆捆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也知道我的生日快来临了,会数着日子急切地昐着母亲将这些粽叶包成香甜的粽子。

那是上一年吃粽子后留下的相对完好的粽叶,母亲会仔细地洗净,一张张捋展,摞起来,捆成一把一把的,沥干水份,再挂到院墙上晒干,最后收纳起来。第二年要用的时候,先在大木盆里泡,再在开水里煮,使之充分恢复韧性。当然光有这些粽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次包好粽子,除了自己吃,还有一部分是要送给亲朋好友们的。因为这天也是我的生日,上学时母亲总会多拿几个,用纸包一下,塞在我的'书包,嘱咐我送给要好的同学吃,而这些粽叶是无法“回收”的。

那时的商场里是不卖粽叶的,但每到端午前夕,总会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守在街边或农贸市场里,从麻袋里掏出一捆捆扎好的粽叶叫卖,父亲或者母亲碰到了,就会买些回来,等到包粽子时会将这些新鲜的粽叶与用过的粽叶插放在一起,为取它的清香。

有一次三哥出去郊游,无意中发现了一处苇塘,长着密密的芦苇,有心的三哥,便记住了这个地方,每到端午节前一两周,就会去采一大捆苇叶回来给母亲。采来的芦苇叶大多较窄,包粽子并不太合适,但母亲依然高兴,不嫌麻烦,包的时候用五、六张叠放在一起,照样包出形来,而端午节也就在这样的准备中一天天临近了。

出生在南方的母亲到了北方几十年,还守着家乡的习惯,每年端午要包粽子:常包的有枣粽和豆粽,偶尔会包点肉粽,但很少,估计是跟当时的家庭生活条件有关。最奇特的是母亲曾经包过咸菜粽子,估计那也是在生活困难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

在我的记忆里要吃到粽子是需要有耐心的。

事前母亲先将江米泡软,她说米泡软了会增加黏性,以前家里条件不太好,母亲会在江米里掺些大米。若是包豆粽,她会把江米和红小豆混合在一起泡在水里,枣粽就简单了,包时先在底部放些江米,中间放二、三粒洗净的红枣,上面再放上江米,最后用手将粽面抹平。我经常看母亲包粽子,有时母亲还让我帮她铺粽叶,好奇心上来我也想学着包包,但总是很笨拙,不是粽叶之间露出缝隙,就是形状较差,不像母亲包出来的好看。时间久了也看出些门道,这粽子包的好不好,关键就在起手那一卷,和最后的那一盖一捏,我总是在这关键的地方做不好,所以也就断了自己包的念头。再看母亲那双灵巧的手,那些散乱的粽叶和江米转瞬间变成一个个结实饱满的粽子,棱是棱,角是角,个个显得精气神十足。

包粽子时,母亲还会分别做出记号。比如枣粽,包好后会被母亲修剪一下,红豆粽呢,母亲则故意不剪掉多余的叶尖,肉粽就两个两个系在一起。在儿时的我眼里,母亲每次包的粽子都小山一样多,用过去跳水的大桶要煮上好几桶。那时没有高压锅,一锅粽子往往要在火上焖煮四五个小时。到了屋里飘满粽香的时候,我们通常都进入了梦乡。之后的几天里,每天早晨起床后,母亲会问几个孩子想吃几个粽子,各要什么口味的。这一天我比较特殊,有被优先照顾的权利,所以只要有肉粽时我肯定是要肉的,其次是枣的,豆粽我则不大喜欢吃。母亲一一从锅里挑拣出来,放在各自的碗里,然后坐在桌边看我们狼吞虎咽,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后来逢端午节,左邻右舍及母亲的同事也想学包粽子,请教母亲,母亲总是热情施教,先教她们怎么准备,到包的时候,母亲再去各家,边包边讲。因为母亲手快,动作利索,结果下来,往往每家都有一大半是母亲给包好的。用别人的话说,这包粽子的手艺在母亲那里就是“卖肉的切豆腐、木匠师傅劈柴火”——完全不在话下。那时在我们眼里母亲总有着用不完的劲。

后来,自己长大了,成了家,才感知到其实包粽子,无论对谁来说都不是轻松的活。看到母亲年纪渐渐大了,我们子女多次劝她不必再费神自己包粽子了,想吃粽子,超市里随时买吧,各种口味的也都有。母亲不语,然而每年的端午仍要包粽子,我们回去时仍会从冰箱里拿出她早为孩子们留出的口味不同的粽子。只是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她包的数量已大大减少,除了儿女和几个要好的老朋友,不再东家西家的送了。

今年母亲又早早地给我打来电话,要我回去一趟。不用说,肯定是让我去拿粽子,其实今年我和老公单位都分了粽子,够我吃一阵子的。但我知道,此粽非彼粽,母亲的粽子包的不仅仅是糯米,还有深深的母爱。

想想年近50岁了还能吃上86岁老母亲亲手包的粽子,实乃一大幸事、一大福事!祝福母亲!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9

虽然今年闰四月,离端午节还很远,但那节日的氛围却亦早早地来在了身边。也许是生活条件好了、也许是时间比较充盈,所以人们已经有些淡看了节日的时间早晚,提前就开始了端午节的准备。

昨天出去与客户洽谈业务,恰好经过一个农贸市场。见到那里的商家已经抓住了节前的有利时机,把江米、红枣和棕叶摆在了醒目的地方。被工作忙昏了头的我,整天机械化地上班下班,好多民间的节日都忽略了。此时,突然闻到了那淡淡的棕叶清香,见到了老妈妈们篮子里的红枣、粽叶与马莲,仿佛才感觉到——又到了棕叶飘香的时节。

坐在公交车上,默默望着窗外车来人往的繁忙景象,心儿忽然飘向了远方,泪水也悄然湿润了我的眼睑。在这特殊的时节,让我又想起了离我远去的母亲。想着她的音容笑貌、想着她的慈爱宽容,想想再也无法享用妈妈亲手包好的那清香的粽子,我的心中黯然神伤。偷眼看看车上的人们,幸好没人发现我的神伤,于是偷偷地用纸巾擦去泪滴……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每年的五月初一,妈妈都会翻箱倒柜地找出珍藏多年的五彩丝线,系在我们的手腕儿和脚腕上,到了五月初五的清晨再摘下来扔到车道沟里。听母亲讲端午节戴五彩线是很有讲究的,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据说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戴上五彩线儿可以祛病健身,使人不遭病痛健康长寿。其实这都是老论儿了,不过是人们对健康的想往。但慈母对孩子的爱心,却在这五彩丝线中珍藏,令我永生难忘。

那时,尽管家境贫寒,母亲一天到晚工作繁忙,但她还是会利用空余时间,找出一些颜色鲜艳的新布角,为我缝制一些小挂件儿。那一个个顽皮喜人儿的小猴子、用麻线缠绕出的小笤帚、小篦子儿,还有一串串好看的小粽子,挂满了我的胸前,欢喜得晚上都睡不着觉。常常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宝贝,引来他们羡慕的目光。此时的我感觉自己就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有个心灵手巧的好妈妈。

最让我们向往的,是妈妈亲手包出的又大又香的江米粽子。每年一到这个时节,她就会亲自到市场去挑选自己中意的江米、红枣和棕叶。在端午节的头两天,挑净米中的沙子,然后和大枣、棕叶一起用清水泡上,我一边趁妈妈不注意,偷食那甜甜的枣儿。一边心急地问“妈妈!啥时候才能包啊?”恨不得早日吃到那香甜的江米粽子。

五月初四的晚上,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她把粽叶上的水甩干了,然后把它弄成一个尖角型,先放进个大枣,再把泡好的米放进去,在水中弄平实了,包成了一个个尖角粽子,再用马莲把粽子捆好。一会儿的功夫,盆里就装满了形状相同、美观好看的粽子。有些不太好的棕叶被妈妈淘汰了,我就赶紧拾起来,到一边去用沙子学着妈妈的样子包,结果不是把沙子都漏出去了,就是把棕叶弄破了。后来我想了个妙招,先把黄泥用水和好了,再做成粽子形状,终于包出了几个歪歪斜斜的“泥粽子”,心里那个高兴啊!恨不得立刻出去到小朋友们面前显示一下我的精湛手艺。

到了初五的清晨,我们被妈妈从睡梦中叫醒,鼻子里已然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儿。看着那一大盆香糯的粽子和鸡蛋,再看看门框上插着的艾蒿,兴奋的我们顾不得洗手就下手去抓粽子了,却被妈妈轻轻地拍了一下脑瓜儿,赶到洗脸盆旁洗手去了。

记得母亲去世前一年的端午节,虽然她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却还是为我们包了好多粽子。可惜啊!她老人家终于没有逃脱病魔的毒掌,告别了她牵挂的儿女去了天堂。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机会和母亲相依相偎、我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为自己精心包裹的粽子、再也……

正在遐想的我,忽然闻到一阵粽子的清香,难道是想得太投入产生了虚幻?我睁开迷蒙的眼睛,只见一位大妈手里提个篮子站在我的座位旁,我赶紧起来让座。她在谢过我之后,不好意思地说“让你受累了!我这是给女儿和姑爷送粽子去,快过节了,他们工作忙也不会包,我闲着也是闲着,自己家包的粽子香啊!”我的眼睛再次湿润了,可亲的老妈妈,您那么大岁数还惦记着女儿,区区几个粽子不算什么,可那深藏其中的母女情深是千金也买不来的啊!

又到棕叶飘香时,在人们心目中的端午节好象已经渐渐地淡化了,除了仍有粽子,仍有每天都在吃的丰富美食,却再也没有儿时的期盼和童稚的雀跃了。

如今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把这些农历传统的节日提到法定假日上来了,真希望那些父母健在的儿女们能借此机会回家看望、看望父母,多承欢膝下。我真心地祝福那些相识或不相识的老人们健康长寿,尽享天伦之乐!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0

端午的脚步近了,大街上随处可以见到形态各异、口味独特的粽子,商家的吆喝声和粽叶的飘香,叠加在一起,把我的馋虫勾起,随手挑了几个我喜欢的口味,什么葡萄干的、蛋黄的、还有女儿最爱吃的肉粽,提前尝鲜。

提起吃粽子我自然会想起,小时候头一次吃粽子的经历。我的家在新疆博湖县,是一个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博斯腾湖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每年夏天一望无际的芦苇郁郁葱葱,成为美丽的青纱帐。小船在苇荡里穿行不时地把野鸭、天鹅惊醒。宽大的芦苇叶是包粽子的好材料,有时一片大叶子就可以包成一个粽子。可70年代我们这是计划经济,市场就没有开放,温饱都没有解决,能吃上粽子真是天方夜谭。

我的父母是从山东部队转业到新疆的军垦人,由于他们出生在北方就不了解端午的习惯,对包粽子更是一窍不通,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粽子是何物,更不知道端午节怎么能和诗人屈原连在了一起,南方人过端午怎么会包粽子,赛龙舟?一连串的疑问时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徘徊。那时每到过端午的时候,妈妈就会蒸一锅米饭,上边放一些红枣、葡萄干之类的,我们每个孩子一碗饭。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上撒上一点白砂糖,我用小勺顺着碗边,小心翼翼的挖着,那软糯,甘甜回味悠长的粽子饭真香甜,只是缺少了一层外衣。那并不是普通的砂糖拌米饭,那是妈妈省吃俭用为我们做的粽子饭,那一种甜蜜和温馨成为我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渐渐地我长大了,也慢慢了解了端午的习俗,也阅读了屈原的诗歌,懂得了一个皇室诗人忧国忧民,伟大的爱国情怀。从此对端午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单是吃粽子那么简单,它蕴含着中国两千多年的民族文化和生生不息的爱国情结。

记得有一年,大哥要带上我去博斯腾湖拔苇叶子,大嫂要给我们家包粽子,我高兴的跳了起来。夏日的博斯腾湖碧波荡漾,海鸥在湖面上鸣叫翱翔,不是用翅尖掠过湖面。一人高的芦苇像哨兵屹立在水面上,宽大的苇叶在微风中摇曳着,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因为苇叶边上有尖利的锯齿,一不小心就会刮伤皮肤。大哥戴上手套,选择芦苇底部大叶子,摘下来整齐摆好。我把成把的苇叶对折用冰草绑好。不大一会儿我们就摘了一大包苇叶。妈妈把早已泡了半天的大米红枣、葡萄干、五花肉片之类端了出来,我和大哥把拔来的苇叶洗干净,放在大铁锅里煮了起来。大嫂早已跟邻居学会了包粽子,只见她先给苇叶卷起一个小喇叭,然后放入糯米,中间加上一片五花肉,在加满糯米,添上几勺水,封口用冰草捆扎打结,最后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完工了。一家人围着跟大嫂学着包粽子,什么三角的、扁的、四角的,在大家的巧手下,粽子不断变换造型和口味,一阵子两大盆粽子包完了,虽然有的就不成功,但毕竟是第一次包粽子,高兴劲甭提了。小外甥更是馋的受不了,偷偷抓起一个生粽子啃了起来,一家人哈哈大笑着。我和老爸架起大锅把粽子煮了起来,果树枝燃烧着散出果木的清香。红红的的火焰透着我们的笑脸,一会儿功夫粽子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透过窗子飘向遥远的地方。这可是我家第一次包粽子,也啥不得分给邻居吃。大家不时的询问,啥时候能吃呀!2个小时后,当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我们都顾不得烫手,随手抓起几个细细品味粽子的味道。

那黄中泛绿的色泽、饱满软糯的形态,包涵苇叶清香的糯粽,让我禁不住美味的诱惑,直流口水。这可是第一次细细品尝属于自家包的粽子。新鲜翠绿的芦苇叶包裹起雪白的大米,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芦苇和米的香气与营养已浑然一体,一层层剥开绿色的外皮,露出鲜美的粽肉,轻捧起来,粘上砂糖咬上一口,软糯中略带弹性,香甜可口,真是极品美味。第一个粽子还没尝出啥味就下肚了,真有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味道。顾不得说各种粽子的味道,我的手上嘴上沾满了糯米和砂糖,不时地用舌头舔舔,生怕好东西浪费了。

啊!一个小小的糯粽,记录了我们儿时的记忆,更让我们懂得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口味、五花八门的粽子随处可见,人们可以变着花样品尝粽子的滋味,还会随意浪费。朋友!你是否知道在艰苦的岁月里,人们对粽子的渴望就像一个梦成为人生旅途中最美的回忆。这正是;又到粽叶飘香时,勿忘昨日思念苦。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1

光阴似箭,日历即将翻到农历五月,午夜梦回恍惚看见,儿时的我正和一群小伙伴在野生粽叶的簇拥下,嬉戏在钟渍坝温暖的怀抱。每年临近端午的季节,梦里那缕醉人的清香似乎又在鼻端萦绕。

多少年来,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沿着江岸蔓延的野生粽叶和布满圆润鹅卵石的钟渍坝。儿时的记忆里阳光灿烂的午后,迫不及待写完最后一页作业的我,总是冲在小伙伴们的最前面,扑向那片充满诱惑的江岸。光着脚丫踩踏在江边小溪里的我们是何等的惬意!呈半月形的钟渍坝风景非常优美,它背靠一座座峻秀险峻的大山,怀抱一曲玉带也似的金沙水。冬天的群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将凛冽寒风阻挡在外,偶尔雪花飘飘江面也不会截流冰封;春暖花开时大山就是一个绿色的摇篮,蓊郁葱茏的绿意从那里流淌出来,将金江两岸濡染得温婉动人。缓缓流淌的金沙江拢起一曲幽幽的江水,像一块流动的翡翠闪烁晶莹在小城人的心里。

清澈的江水日夜不息向远方流去找寻它的梦想。那一片似玉如珠、带着原始纹路的鹅卵石牵着我眷恋的目光,在温暖的阳光里静静地冥思,恰如一大块银白色的轻纱慵懒在小城的胸前。夕阳西下多彩的霞光在粽叶上跳跃,舞蹈出一片迷离的光晕,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悠悠二胡声,更叫人平添了几分惆怅与伤感……更多时候,那些油绿带状的粽叶便成了孩子们做手工、办“锅锅窑”的最佳器材,而老人们则更关心什么时候把那长长的粽叶割下,留待端午包一锅飘香的粽子。

转眼又到了粽叶飘香的季节,记忆里那一院幽幽月光里佝偻的身影,又从我的脑海深处跃出……

月光如水的小院里母亲正低着头包着粽子。先拿出两片粽叶,叠好拢成圆锥形,然后放入一把糯米塞进一颗红枣,三下两下一个玲珑有致、清香扑鼻的小粽就出现在母亲手里。母亲麻利的双手中,八仙桌边的棕叶没多大会儿就挂满了一个个清香宜人的“三角圆锥”。桌旁从家中老井汲出的一大土钵泉水正熬煮着新鲜采摘的菖蒲诸物,以备进行次日端午节的驱邪洗浴。钵边逸出的水蒸气飘忽四散,模糊了母亲的身影……这一格永恒的瞬间,从此烙印在我的脑海。天地间难以盛下的深情啊,就是母亲倾一世之心给予儿女的庇佑。那永远只知付出的关爱,将每一位儿女重重包裹,远离困苦、疾病、忧伤,永伴富足,健康、快乐!

那刻我顿悟,何以对那片鹅卵石念念不忘,对钟渍坝沿线那片野生粽叶魂牵梦萦,因为那片青青粽叶的边上、那片有着银白色鹅卵石的边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城镇,那个小城镇里藏着我孩提的梦想、年少的彷徨,还有我的白发亲娘!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2

阳光灿烂的中午,母亲在晾晒新打的粽叶的时候,我才惊觉端午将至,这翠绿的粽叶把我带回了无忧的童年。

也不知道是谁立下的规矩,一到传统佳节,那准有好吃的,你看: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宵、立夏吃蛋、端午有粽子……现在的孩子对此可能不屑一顾,但对当时的孩子有着无穷的吸引力:算着,盼着;盼着,又算着,就等着节日的到来改善伙食。那时连一碗白米饭都舍不得煮,往往掺了杂粮。粽子的原料可是白糯米,条件好的还加了红枣、花生或是红豆,我对此早就垂涎三尺。我想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是很难知道吃饱饭的幸福。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包粽子是技术活,只有大人们来干,但“打粽叶”这样的粗活小事,交给我们这一帮孩子就行了,不劳他们的大驾。粽子的诱惑力太大,按耐不住兴奋的我们,早就相中了地方。

我们这里是黄海滩涂,河港纵横。最不缺的就是芦苇,细长宽大的芦苇叶是包粽子的好材料,取材也方便。那成片成林的芦苇,一望无际。一个芦苇荡接着一个芦苇荡,漫铺在滩涂上。这种情景,真的像《诗经》中所说“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的景象,也真的让我佩服古人词汇的丰富。密密匝匝的芦苇就像成千上万的士兵,手拿长枪,列阵于沙场。风大的时候,芦苇丛摇动着,那是一波接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沙啦啦”的声音不绝于耳,好像在做一场气势恢宏的团体操表演一样,又像是体育馆内那庆祝进球时所掀起的人浪,此起披伏。

小三舅和我们几个小伙伴撑起放鸭的小船,一路晃悠着朝目的地进发,附近已经被人“打”过了,我们是不屑还在这边“打”。看着水中才长出两三片叶子的浮萍,不时地顺着水流,流淌在船的两侧,不由地让我想起《诗经》中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一路之上不缺的是笑声。不是在这发现了一条水蛇,弯曲着丑陋的身子在水中游着;就是在那看见几只野鸭,不过它们太机灵,离老远就窜进芦苇丛,一会就不见了。见到最多的肯定是芦苇鸟,在芦苇丛中窜来跳去,叫出了婉转动听的声音。掏鸟窝那是顺手的事,让我惊奇的是鸟蛋的色彩居然五彩缤纷:有纯白色的,有浅绿色的,也有翠绿如玉,也有像红宝石,有的蛋壳上还有花纹……

到了地头,有的跳上岸,有的就在船上,一个个都兴奋地“打”着粽叶,专挑那又宽又长的芦苇叶,芦苇杆上面的叶子太嫩太小,且不结实,根部的太老又不长,芦苇杆中上部的叶子才是最好的粽叶。我们可挑剔的很,有时为了一张叶子,把芦苇杆拉成了弯弓。“打”了一张又一张,直到把手掌撑爆,才将手中的粽叶头尾弯曲在一起,用线扎起来,做成一把,扔进船舱。顽皮的在做好的粽叶把中间用线一穿,直接挂在脖子上,就像和尚胸前挂的佛珠一样。

回来又是一路欢笑。有的用柳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并折了一根芦苇,去了叶子,只留下芦苇头部的两张叶子,当成红缨枪,站在船头放哨,那神气又好像是得胜回来的士兵,一脸的得色。也有用芦苇叶编成哨子,看哪一个吹得响亮,技术好的,吹得悠长而响亮,技术不好的,吹了半天,脸涨得通红,直吹响那么短促几声。更有巧手的,用芦苇杆制成芦笛,得意洋洋的显摆着。小三舅只用一张叶子,放在嘴边,就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小船悠悠,笛声悠悠,水光潋滟,蓝天白云映在水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这片片粽叶里蕴藏了我多少童年的梦啊!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季节,我又一次沉浸在那无忧快乐的童年里,久久不愿醒来。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3

依稀记得,故乡的那片生长着粽叶的山坡上,那里是我孩提时的乐园。现在每每想起时,嘴角边就情不自禁的扬起了一丝甜蜜的微笑,也顿时心生出无限的愁怅来…

每年的这个时候,是我最快乐最高兴的时刻。

离端午节还有一两天,我就迫不及待的连蹦带跳的上山坡采粽叶来包粽子,从古至今人们都有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曲原。在经历了千百年的蜕变之后,人们把这种在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纪念曲原的风俗演变成了一种民族文化。

我的家乡也有这种风俗。在这一天是最幸福的时刻了,对于贪吃的小孩儿们来说,这一天是最宝贵的也是最诱人的;一来是为了解解馋,就是要盼望着那让我们闻着都要流口水的香喷喷的让人癫狂的粽子,你想想,一年才有一次啊;二来呢是在这天可以开心的玩儿一天,最有趣儿的要数钓鱼儿了!

在这一天里小孩儿们最高兴,大人们也乐得清闲!每年的这天都会下起雨来,听老人们说这是为了纪念曲原,老天都被曲原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得流泪了!

在这一天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会拿起鱼竿去池塘边钓鱼。这种盛大的场面一年也只有一次,那就是端午节这天了。他们往池塘边儿一站,鱼竿穿上鱼饵往池塘一扔,就悄悄的等待鱼儿上钩了!不管钓得多少鱼,都很快乐。所以,他们钓的不是鱼,而钓的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现在又要到端午节了,家乡的那片山坡上的粽叶是否依旧青绿?家乡的粽子是否依然香甜可口?家里的父母双亲笑容是否依旧灿烂?那一叠深深的思念是否依然亘古绵长!

行走在异香的粽香里,那缕缕的思乡情节顿时在心里起起伏伏;于是便想起一句古诗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想想有点儿文不对题来。

有句话说:不记得也好,忘却也是一种幸福!然而,那个让我们时时刻刻魂牵梦萦的故乡,在我们反反复复的吟唱中,变成了一篇铿锵有力的诗行!

就这样,在故乡不断的期盼与牵挂中,我们在异地的土壤里扎根、开花、结果!

在梦里听见故乡一声声的呼唤中,看见父母双亲佝偻的身影,顿时泪流满面!这时才想起,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于是,我在故乡佝偻的思念里,日日夜夜地把自己的心灵濯洗!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4

端午节早已到了。

一位老奶奶摆着粽子的小车,脸上是满满的安详,那种感觉是可以让你的心很柔软很安静。女儿喊着,要吃老奶奶的粽子。把车停在路边,女儿乖乖地坐在老奶奶身边的小凳子上,那老人用那双深深皱纹的手,慢慢地打开一块粽子,放进小盘子里,又蘸上了一些蜂蜜,还又执意地一口一口地喂女儿吃,眼睛中满是慈爱和爱怜。

一个小摊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戴着老花镜,右手拿针线,左手捏着丝绸布头,专注地缝制着香包,一个个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挂在小车的帘头,在风中摇摆,药香四溢。对面坐的中年妇女,正选出五根不同颜色的丝线,拧在一起搓起来,配着小珠子或叮铛发出悦耳的声响。

站在旁边看了许久,似乎把自己带入了儿时的记忆,挑选了几根五彩丝线戴在女儿的手腕脚腕上,再把香包挂在女儿的脖子上,女儿低头举着胳膊打量,手捧起香包不时地嗅一下,甜甜地笑了。

“妈妈,那黄色的果子是什么?”女儿手指着路边水果摊上的杏子问。

“是杏子。”

“啊,妈妈,你看,桃子也熟了。”

“街上怎么这么热闹,好像过节一样。”

“是啊,端午节到了。”微风携来阵阵香草的味道,我深吸了一口气,感叹着说。

“什么是端午节啊?”女儿又问。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来告诉女儿端午节的由来及历史意义,只是顺口念出了《端阳》这首儿歌。

桃儿红,杏儿黄,

五月初五是端阳。

粽叶香,包五粮,

剥个粽子裹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女儿跟着读了几遍,开心地笑了。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5

走进教室,孩子们正在背书,只是有孩子正看着手腕上带着的五彩丝线入神,有孩子从衣裙里拿出小小香包嗅了又嗅,更甚者,还有孩子钻进抽屉里偷着吃粽子,嘴角还粘着几粒糯米。呵呵,端午,在孩子的心里,原来就是快乐啊。如此想着,不由悄然微笑起来。

有关端午的资料,网上下载了很多,只是很多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太深太深。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把晨诵与端午课程结合起来,给孩子介绍些有关端午来历的知识,介绍介绍家乡端午的特色,介绍制作鸡心香包的方法,最后开展做香包的活动。

于是,我们开始聊起端午这个话题。

“孩子们,马上就是端午节了,这几日,在家里,在街上,你闻到了端午节的气息了吗?在你的印象里,端午节是什么样子的?”我问道。

“端午节可以带五彩丝线做成的花花线,看,这是我妈妈给我搓的。”郭晓彤骄傲地举起胳膊,炫耀起来。

“端午节就是要吃粽子,有大米,红枣,蘸着蜂蜜白糖,可好吃啦!”刚刚偷吃的杨家豪似乎还意犹未尽,说着,用舌头舔了舔嘴唇。

“端午节还会赛龙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张恒铭抡动着胳膊做着划船的姿势。

“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我国的大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那天投入了汩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有了端午节。”赵昕迪总是有她沉稳安静的地方,这个孩子总是最用心的一个。

……

因紧张的复习,并没有布置孩子们去查端午节的资料,孩子们已经从身边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快乐与喜悦。

随着《汨罗江幻想曲》的优美乐曲,屏幕上出现了“菖蒲艾叶迎端午”的标题,我向孩子们介绍着端午的来历、习俗、活动。

“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当《端阳》这首儿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孩子们就着幻灯片上的桃子和黄杏也发了一会儿感慨。然后,便开心地你一句我一句读了起来,几遍下来,教室里便充盈了满满的开心和快乐了。

然后,继续出现儿歌《五月五,是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带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水下喜洋洋。

孩子们读着读着,艾叶,香囊,粽子,龙船,象征着端午习俗的事物映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突然有孩子问:“老师,赛龙舟是什么样子的?”

当《划龙船》这首民谣伴随着赛龙舟的图片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教室里几乎欢呼起来。

清水河长又长,

两岸人海又人山,

老年人拄着龙头杖,

姑娘们穿起花衣裳。

要问今天做什么事,

端阳佳节赛龙船。

青龙黄龙来竞赛,

赛的江河浪花翻。

赛的小孩蹦蹦跳,

赛的姑娘笑断肠。

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男女生对读,随着鼓点节拍画起了龙船,很是欢欣,似乎自己已到了赛龙舟的现场。

就这样,一边诵读端午的儿歌,孩子们随着鼓点节拍划起了龙船,看到丝粽香包惊喜地欢呼,听到屈原的故事静静地仰望,朗读着儿歌手舞足蹈……端午渐渐融入了孩子们的生命里了。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6

读完儿歌和民谣,我把郭晓彤脖子上带着的香包拿到讲台上,问孩子们:“大家想不想亲手做一个这样的香包啊?”

“想!”孩子们瞪大了眼睛。

看着幻灯片,给孩子叙述了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和步骤,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小手也不禁比划着,心形的香包新鲜出炉了。

因为没有事先准备,所以要孩子们回家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来做香包。

希望孩子们的这个端午节会印记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并开出美丽的花来。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7

走在石板小路上,那些青砖黛瓦,沉睡的石拱桥,垂岸的杨柳,古旧的好像回到了从前。路上的那些小店,好像从遥远的流年里穿梭而来,带着从前的味道。时光好像从未向前。

正摆弄着脚下的石子,忽然从小店飘来淡淡芳香,带着稍稍的苦涩,我反应过来,那是粽叶。糯米的香甜和粽叶的清香融合在一起,使我的思绪忽然飘离。幼年时我一直喜欢吃路边的白水粽,一年到头天天盼着端午。端午前后我总是急迫,吵着嚷着要吃粽子,似乎只有糯米在入口中化开,才会心满意足。父亲母亲总是拿我没办法,每当我把粽子捧在手中,清香就溢满鼻腔,再无所求,恍若从前所有幸福无忧的岁月,都在于此了。那清香的粽叶,承载着青春的青涩,包起来的,是如白雪一般的少年岁月。

长大以后,我再也没有在路边看到过这种白水粽,取而代之的都是包装精美的礼盒粽了,每一个都包得严严实实,里面都有数不尽的食材,反而让粽叶没了清香。偶尔闻到粽叶清香,还会想起白水粽的滋味,但也总是一瞬即逝,了无踪迹。如今褪去少年的青涩,粽叶依旧飘香,只是蜜一样的滋味进了腹中,带着一点酸苦,那是时光和成长的滋味。粽子背负着厨师们的匠心和巧意,却丢弃了它自己最初的味道。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小店里买过粽子。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如果害怕失望,那就留个好的记忆结尾。

我被粽叶的清香吸引着,鼓起勇气走进小店里,“这里有白水粽吗,最简单的那种?”声音似乎有些颤抖,害怕得到否定的回答。“有。坐下吧。”我很惊讶,但店家眼角的皱纹和慈祥的笑容让我很安心。店家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在这样颐养天年的年纪,老夫妻开着这样的一家店铺,过得很清闲。与这条街格格不入的是,老夫妻经营的这家店铺没有多少人光顾,但走进来的,老夫妻都会笑容以待,似乎都是交往很久的朋友。在我打量着一切的时候,冒着白气的粽子在蒸笼里散发出清香。我剥开粽叶,如雪一般白的糯米在粽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诱人。用勺子夹开一块放入口中,绵软在舌尖化开,熟悉的味道让我的心漏了一拍。

他们说:“白水粽啊,我们那时吃上一口都要高兴好几天,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稀罕吃这些了,但像孩子你一样,也有喜欢这些味道的。只要有人喜欢,我们就要一直做下去。”我告别了老夫妻,反复想着他们说的话。

是啊,生在如今的时代,会有谁想着过去呢,也就这有这些老人愿意守护传统了吧。我以前太懦弱,不敢尝试,执着的认为所有人都背弃了传统,错过了太多,不曾发现,在小巷深处,有这样一对老夫妻在默默的守护。

又是粽叶飘香时,那些模糊不清的记忆,开始在青砖黛瓦中生长。许许多多从前的故事,也开始苏醒。

时光,来复去。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8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同时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人们在这天都会插艾草、赛龙舟、包粽子等,并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每年我都很期待端午节,因为在这天,奶奶会包很多粽子。当奶奶在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时,我在旁边跃跃欲试,希望能像奶奶一样,用粽叶包出三角形的粽子。奶奶先将两片长长的、青青的粽叶卷成漏斗形,接着,往漏斗口放进一颗花生,再放入白花花的糯米,糯米里还加了两颗甜丝丝的蜜枣,填满漏斗后,将余下的粽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并裹紧,一点缝隙也不留,最后用细线紧紧地绑起来。奶奶的动作真熟练,不一会,粽子就堆满了篮子。

看奶奶的操作,我以为自己也行,一本正经地学起来。可是,棕叶总是很“调皮”,总是让糯米跑出来,我急的直冒汗。怎么看起来这么简单,自己动手却那么难?我在心里犯嘀咕的时候,奶奶看我一脸无奈的样子,说:“来,奶奶教你!”只见奶奶左手捏紧粽叶中间的一角,右手将粽叶往里卷,再倒入糯米。呀,糯米不漏出来了!它们全都乖乖地呆在粽叶里。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不简单啊!不知道奶奶是包了多少个粽子,才练出来的巧劲,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粽子全都包完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不一会,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锅里飘了出来,我贪婪的闻着粽子的味道,狠狠地吞了吞口水,真想马上可以吃到粽子。奶奶却说,要等粽子煮好放凉一些,才可以吃。

在等待吃粽子的时候,妈妈问我:“为什么我们要纪念屈原呢?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我只知道他是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的。”妈妈告诉我:“屈原是个爱国的大臣,但他进谏忠言,皇帝不听,朝廷也很腐败,导致自己的国家被秦国所占。于是,就心灰意冷地投身汨罗江。楚国百姓知道屈原是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好大臣,在得知他身亡后,特别难过。为了不让江里的鱼龙虾蟹咬他的身体,百姓们把饭团,鸡蛋等丢进江里,吸引鱼龙虾蟹的注意,百姓们好争取时间,划着船四处寻找并打捞投江的屈原。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叶子包饭,外面缠彩线再投进江里。原来,我们现在吃的粽子还有这样的故事。

我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边回味着妈妈刚刚说的话,深深感到我们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9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现在的端午节正如诗中所说那样是纪念正直爱国的诗人一一屈原,端午节这天家家都会包彩粽,刘龙舟,插艾叶,吃雄黄酒等。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插.叶...随着这首儿歌响起,老师把我们带进了“又是一年粽飘香”的亲子课堂。教室里像过节一样,把桌子围成了圈,每个家的家长和孩子都面对面坐着。讲台上早已摆满了包粽子的材料,糯米啊,粽叶啦,还有花生和蜜枣味等馅料。馋嘴的同学总会趁老师不注意抓两颗馅料吃,粽叶是新鲜的芦苇叶,经过煮了之后,有一种很清香的植物味道,满教室都是这种味儿,好闻极了。

老师开心地说:“很难得在端午节前,能把家长和同学们召集在一起,来过一个有特别意义的端午节。今天主要进行三轮包粽子比赛,看谁包得最快,最有形,在坐的家长都是包粽子的高手,我在这里抛砖引玉了。不会包的同学不用怕,老师先示范一遍。”接着老师很细致的给我们示范了包粽子过程。最后老师问:“接下比赛大家有信心没有?’有”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到。

第一轮是同学PK赛。这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同学大声嚷嚷:“我肯定是第一名。”我这时心想:以前在家看奶奶包,很容易,不知道我这次包的怎么样。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我赶紧拿起一片青青的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装好米,轻轻的抖了抖,再加二颗花生和一粒蜜枣,用食指和中指把馅料向下按了按。接着翻折过来,再折过去折成一个三角形,最后把线缠住三个角,打个结,可那调皮的绳子这时偏偏不听我的,像两个兄弟打起了架,绳子散了,我重新又打了个结,又散了,接着第一次,第二次,我紧锁住眉头,心揪了起来,很着急,坐在对面的妈妈安慰我说:“不急不急,这次一定能行。”第三次,耶!终于成功,我顿时喜上眉稍,抿着嘴直笑,看着旁边的同学还没包好,我骄傲地举起了手。

第二轮是家长PK赛,这场比赛极为激烈,因为家长们都是包粽子的高手。我会儿坐着一会儿站起,不停喊:“妈妈快点,加袖!”可我妈妈不紧不慢的包着,我都替妈妈着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高手与高手较量果真是不分上下,你争我抢,很快有第一名了,妈妈微笑收了起来,换成紧锁眉头。有第二名了,我喊的加油声更大了。第三名出现了,老师问“第四名在哪儿呢?”有一个影子从我眼前划过,仔细一看是妈妈举手划过的影子,我开心地叫着,妈妈这时才松了一口气。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

第三轮是亲子PK赛,在这一轮中,我和妈妈团吉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轮比赛完了,大家脸上都洋溢著喜悦的笑容,剩下的都是情意粽香浓浓,这香味是母亲的爱,这香味是团结一致的亲情,这香味是纪念屈原的课堂,粽飘香,香满堂!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0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快要到了。

农历5月5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洒等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入江中而死的屈原;把粽子投入汨罗江中,是为了不让鱼虾蟹吃屈原的遗体。每当端午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我们家也一样。

去年的端午节是在我爸爸的老家过的。那天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起了床。走出房间,我就闻到一阵阵粽叶的香味。只见餐桌上,放了一把艾草、一捆细线、一大捆粽叶、一碗糯米、一碗豆沙、一盘蜜枣和一坨肉泥。我搬着凳子帮着妈妈把艾草挂在大门上和窗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蚊虫从外面飞进来了,然后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我们用两张大大的粽叶交叉叠在一起折成锥形,再往里面加一半糯米。我把肉放进去,妈妈放蜜枣,爸爸放豆沙,然后再用糯米填满,把上面的口子用粽叶合拢包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细绳绑紧,一个豆沙蜜枣肉粽就好了!我们接着把所有剩下的粽子都包好了。厨房的蒸锅水开了,我们把粽子放到里面煮,不一会儿香味就飘出来了,好香的粽子味,我迫不及待地剥了一个吃起来,真香啊!

吃完粽子,我和老家的堂弟堂妹跟着大人们一起去村口的小溪边看赛龙舟。爸爸老家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办龙舟比赛。我们来得比较早,选了一个比较好的观赏位置静静等待着龙舟比赛开始。不一会儿,人越来越多,小溪的两边岸上挤满了人,5支龙舟队伍也早已准备好了。只听鞭炮声落,5支龙舟像离了弦的箭似的你追我赶奔向终点。我们大家在岸上欢呼雀跃地为每支队伍喊:“加油!加油!”今年的龙舟队伍势均力敌,都差不多时间到了终点。龙舟比赛结束了,但是我和堂弟堂妹们还意犹未尽。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很好看的香包,上面绣着两只鸳鸯还有平安两个字,真好看!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和小妹很高兴。

一大早,奶奶就准备了很多糯米、红枣、绿豆和粽叶,开始包粽子。我和小妹就坐在一旁看着奶奶包粽子。只见奶奶先把粽叶放两片在手里,做成一个小漩涡形状,接着用勺子搲一勺子糯米放进粽叶里,然后放一颗红枣,再放一些糯米把粽叶装满,边放边用筷子压一压,用多余的粽叶把上面包起来,最后用麻搓成的细绳子把粽子绑起来。我和小妹也想学着包粽子,可奶奶不让。奶奶说要等我们长大一点再教我们。奶奶包粽子的动作很熟练,不一会儿就包了十多个。

开始煮粽子啰!奶奶把一个一个捆成团的粽子放进锅里,加上水,水要把粽子淹起来,然后就开大火烧起来。在煮粽子的过程当中,我和妹妹很着急,都想快点掀开锅盖,尝里面的粽子。

粽子终于煮好了,满屋子里都飘着粽叶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拿了一个大碗,掀开锅盖,夹起一个粽子,放进碗里。我找来一把剪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断,露出白生生的粽子。我顾不得烫,吃了一口,真是回味无穷啊!

我喜欢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这儿,端午节吃的美食有粽子、茶叶蛋和绿豆糕等。

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就把粽叶、糯米、鸡蛋和肉都买回来了,准备包粽子。奶奶首先把粽叶洗好,放在锅里煮上十几分钟,然后拿出来用水冲一下,就开始包了。她先拿出两片洗净的粽叶,旋成一个圆锥形,再放入糯米和肉块,然后将多余的粽叶按下,捆上线,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把一个粽子包好了,可在捆线的时候却爆了,接连包三个都是这样,只有最后一个是完好无损的。奶奶一共包了三十多个,然后拿去煮了。

煮了好长时间,粽子终于好了。奶奶说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第一个把粽子外衣撕开,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亮晶晶、香喷喷的粽子。我狼吞虎咽地一口气吃了两个。

这真是一个粽叶飘香的端午节啊!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3

盼望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到来了。

早上,妈妈很早就把我叫起来,给我带上了五彩线和香囊,还给我点了雄黄酒,妈妈说这样不仅能驱除蚊虫,还能辟邪。

过了一会,妈妈拿来了一大盆糯米,还有许多粽叶说:“我来教你包粽子吧。”“好啊。”我一口答应了。只见妈妈把一张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弄一点不多不少的糯米放进去,接着把做好的粽子顶放上去,把剩下的粽叶紧紧的裹起来。最后,妈妈用绳子裹紧粽子,一个粽子就做好了。轮到我做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步一步的做,但做到最后一步的时候,不听话的糯米直往下掉。妈妈说:“小心,下次少放一点。”

粽子入锅了,妈妈把粽子整齐的放进锅里,盖上锅盖,大约30分钟左右粽子就好了。闻着那香喷喷的粽子,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妈妈找到了我做的粽子,开心的说:“呵呵,你的粽子真是个四不像,虽然是四不像,这也是你的劳动成果呀。”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甜滋滋的。那粽子浓浓的米香和那粽叶淡淡的清香成为我童年最难忘的回忆。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4

依稀在睡梦中,我仿佛闻到了一股清香,好像是粽子的味道。我原本想在这早晨赖一会儿床,可这诱人的清香让我睡意全无。

奶奶迈着细碎的步子在厨房里走来走去。大叠大叠的粽叶散乱地放在盆里,浇上一壶滚烫的开水,袅袅清香升起,叫人心旷神怡。再去看那糯米,在水中泡了一晚上,浑身圆滚滚的,闪耀着透亮的光泽,慵懒地躺在水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奶奶包粽子的时候。我乖乖地坐在奶奶身旁,奶奶手里总是拿着三片粽叶,错落着放好。就这样轻轻地展开,弯曲一下,粽子的雏形就出来了。小时候我第一次看见奶奶包粽子,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觉得那是一个神奇的魔术,现在想想都觉得天真。

奶奶的粽子及其简单,就只有那可爱的糯米和去了核的红枣。在粽叶上放一团糯米,上面再放上几粒红枣,最后再拿一点糯米盖在那红枣上。奶奶的手紧紧捏着粽子,一根线紧紧地缠在粽子上,再打上一个小结,就成了一个精美的粽子。奶奶每包好一个粽子,我都会拿来观赏一下,真是越看越喜欢。我看着那粽子便想觉得最美五月天,不是因为草长莺飞,是因为粽叶飘荡着的清香

粽子放进锅里,咕噜咕噜地响着,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每次煮粽子的时候,我都会来到厨房里看一下粽子熟了没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奶奶总是说:“不急,煮的时间越长,味道就会越好。”这时心中不免失落,可一想到一会儿后,我就能吃到美味的粽子,心中不免小激动。等着等着,盼着盼着,粽子终于煮好了。我拿着一个粽子,那跟线被我轻轻一扯,那粽叶便展开,如同秀丽的花瓣向四周舒展,略微弯曲,我急不可耐地尝了一口。就是那样简单的粽子,不甜不腻、纯粹、干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有着独特的甘醇,幸福之味便在心中悄然诞生。

之后,我尝过各种各样的粽子,味道都不及奶奶包的粽子。不仅是滋味的不同,更因那其中包裹着奶奶浓浓的疼爱之情,那就是爱的味道,奶奶的味道……每年端午节,我都会思念着那股清香。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5

别看奶奶们年事已高,可包起粽子来,那可都是得心应手,堪称“大神”啊!只见徐善喆奶奶先将三四片箬叶叠在一起,铺开呈一个扇形,正面朝下,反面朝自己,再用剪刀把头上的分叉剪去。她灵活地用食指与中指夹住箬叶的最前端,把手逆转180度,卷起的箬叶瞬间成了一个锥形。这个锥形可不能有一点点空隙,否则米将会逃之夭夭。徐奶奶用勺子盛了少许米倒入锥形里,再放上一两颗红枣,最后再用米盖住红枣,若铺了一层雪。填完馅后,将余下的长长的“尾巴”盖在锥形上,再沿着边对折,直到能完全遮住为止。最后再将粽子来个五花大绑,一个粽子就神奇般地诞生啦!

这活看起来如此轻松,再加上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信心满满,可谁知我却遇上了大难题:不会卷。怎么也卷不起来,不是卷得太小,就是卷的有漏洞,要知道我可是个要面子的人,可不能因为一个粽子丢了我的脸面。我前思后想,脑海中全是奶奶们卷叶时的动作,与自己的动作比较着,究竟是哪里出错了呢?哦,原来是手法错了,我忘了逆转180度了。险过了这关,谁曾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不容易攻克了卷箬叶这一难题,我又迎来了下一个难题:盖箬叶。这余下的箬叶在我手中折来折去,怎么也做不成一个正三角体。眼看别人都已经包了好几个了,我连一个也没有做好,急了,随随便便一折,嗬,竟然也成了!瞎猫遇上死耗子,福星高照呀!找到窍门后,我快马加鞭,一连包了好几个,虽有些丑,但也算是过把瘾了。

起身看同学们的粽子,真是千奇百怪:有的是牛角粽,有的已然成了个粽叶饼,有的还没端上锅就已“解放”了,有的则毫无瑕疵,堪称艺术品……

下午,刘老师拎着一大堆的粽子进了教室,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棕叶的清香,肉的鲜香,枣的甜香,米的糯香。同学们每人拿一个,拆开箬叶,糯米似穿上了金黄色的盔甲,肉点缀其中,多一分则盈,少一分则亏,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我咬上一口,米,软糯,肉,鲜美,加上箬叶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经过四个小时的等待,“粽子大军”总算姗姗来迟了,肉的鲜美,枣的醇香,米的糯香,使大家都醉了。一个个都坐不住了,恨不得一个个都长翅膀飞过去。粽子烧熟后,箬叶已经褪去往日的翠绿,取而代之的是带着一点点灰。打开箬叶,一股肉香扑面而来,使我沉浸在里面,无法自拔。我轻轻咬了一口,在口中慢慢咀嚼着,舌头都被它缠绕着。哦,这就是美味。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6

那淡淡的清香,那悠悠的情怀,是游走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温暖安然的气息……

——题记

喜欢吃粽子,喜欢它小巧的个,碧绿的叶;喜欢它糯糯的口感,纯纯的幽香;更喜欢它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那悠悠的气息,暖暖的情怀……

小时候,是生活在山里的,爸妈忙于工作,把小小的我,寄养在了外婆家。山里的生活是清苦的,记忆中似乎没有什么零食,只有到逢年过节,口袋里才会有一些干果。于是,小小的心,总是期待过节,尤其是期待端午节,因为,在山里,端午,是一个端庄而又隆重的节日,是一个粽香弥漫山林的季节,我喜欢这样的悠然和清香。常常刚过小满,我就开始捧着日历,数着日子,念叨端午节。端午的前三天,大家就忙开了。洗粽叶,是我喜欢的活计,那纤长的粽叶在清澈的溪水里飘荡,像一只只碧绿的小船,牵动着我期盼的心。粽米,是外婆老早就选好的上等糯米,洁白圆润,是剔透的珍珠吧;那和在粽米里的馅料,有时是饱满的红豆,有时是金黄的咸蛋黄,有时则是鲜香的腊肉,各有特色,各有风味。包粽子,是外婆一个人的华丽表演,她苍老的手,在绿叶和红线之间穿梭,转眼间,一只灵巧油绿的粽子已轻轻亭立在竹篓里了。端午的清晨,是我最享受的时光。晨曦初现的时候,棕香已经在鼻息间萦绕了。透过竹帘,会听到外婆细碎的脚步声,她已经老早忙开了。等我迫不及待的跑到简陋的餐桌上,冒着热气的粽子已经安静的凝望着我了,伴着的,还有外婆笑意盈盈的双眸。然后,在我的狼吞虎咽中,外婆便开始讲述那端午的故事,说着她妈妈的端午,还有她外婆的端午,在絮絮叨叨中,一些古老,一些传统,就在温暖中浸润着我小小的心田。喜欢这样传统的节日,喜欢这传统中流淌着的丝丝恬淡的温情……

在粽香中,我度过了无忧的童年。步入中学后,爸妈带我离开了小山村,离开了外婆。繁重的学业,生疏的情感,让我的日子逐渐在紧张和孤独中艰难前行。忙碌中,无数的节日也如平淡的日子,在指尖滑过。偶尔,仓促中,也会看到街头冒着热气的粽子,可是,知道,这不是我记忆里的粽子,它没有故事,没有温情,它只是单纯的食物,是现代机器加工的合成品。我想念,想念那弥漫着传统气息的悠悠的粽香,我怀念,怀念小山村里无忧的日子……

初中的最后一个端午节在紧张的大考中姗姗而至了。日子,越发硝烟弥漫了,我自然已经忘却了端午,忘却了这个离我已很久远的节日了。端午的清晨,我在急促中走近餐桌,桌上,有已经剥好的粽子,盈白的粽米,鲜润的腊肉,端庄如素雅的女子。桌旁,是静坐着的妈妈,微笑凝望着我的,是她慈爱的双眸。我知道妈妈不会包粽子,这粽子,肯定是超市的合成品,我有些不屑,不屑这没有灵魂的粽子。但妈妈的眼神,让我不忍立即离开,我迟疑的坐下,拿起了筷子。妈妈边给我倒牛奶,边缓缓的说到:“日子可以忙碌,心可不能匆忙,悠然的心,才会品尝出粽子的香,才会悟出生活的甜哦……”,我若有所思,长久以来,我总是忙碌,总是忽视,总是怀念,其实,外婆的粽子,妈妈的粽子,都是香甜,都是温暖,只是,我茫然的心,一味沉迷于外婆传统的粽香,却忽视了妈妈现代的粽味,原来,只要心是安定恬淡的,任何年代的粽子,都是清香四溢的呀……领悟,在心头漾开!

而今,我走在年轻的成长路上,脚步不再匆匆,在粽香飘溢中,我感受着传统与现代赋予生活的温暖和悠然,我知道,无论时光怎样匆匆,无论传统与现代怎样变迁,心若是安然的,那么岁月就是安宁的,生活就是美丽的!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7

张老师让一些同学们为奶奶们携带艳丽的红邻巾,把她们的童真与追忆招唤出去。做好准备,下边就可以请罗颢洋奶奶亲临现场啦!罗奶奶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们也都十分潜心地理学着流程,因为我睁变大双眼看见。只见她熟练地拿出如海菜一样的纤长粽叶,两指一夹,一转,一个锥型便展现外大家的眼下,接着倒进一把米,封好口子,捆紧绳索,就做好了了!

我缓缓的咬着绳索:一圈、几圈、三圈?总算我的作品出炉啦!尽管有点儿“四不像”,但也就是我的沥血之作,我望着眼下的粽子,令人满意地笑了。

望啊,盼啊!

等了一个下午,没直到粽子。还多亏了戴瑞妈妈帮大家煮好啦送到。我细心地仔细地着手上的粽子,发觉粽叶不一样了,煮前的粽叶有点儿小脆的,但煮后的粽叶松松垮垮的,似蔫了一般。还没有等老师说开吃,我也早已迫不及待地掀开粽叶。哇!红豆馅的!只见玛瑙石一样小红豆嵌入在诱惑的檽米中,令人垂涎三尺。我猛吸一口气,一股檽米独有的芳香钻进我的鼻腔,一直索绕我的鼻间。我贪欲的吸吮着。这粽子吃起來粘乎乎的,但却令人意犹未尽。自然还要感谢奶奶们,愿他们始终身心健康!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8

端午将至,奶奶买了成堆的芦叶,片片碧绿,散发清香,那味极清,但不失魅力;那味很淡,但不失芬芳。虽是叶,但可与花争芳。

芦叶在水里泡了半天,吃过午饭,把那些洗净的叶搬出来。一淘米篮子的茶米也放在了那儿,还有一碗枣和一碗红豆。我正空闲,便来欣赏裹粽子这一传统手艺。

只见奶奶拿着四五片约3厘米宽的芦叶,细心地一个个平铺着叠在一起,首先拿一片叶子排在四根手指上,再拿第二片,第二片就放在第一片叶筋右侧,然后第三四五片依旧。接着便是关键一步——兜形。将芦叶一面有毛的做外侧,光滑的做内侧来乘放茶米。首先,用左手抓住芦叶的中部,这个决定了粽子的大小,右手抓住叶未,向内掰去,做一个漏斗状,再用左手抓住叶子与兜交界之地,用勺子把茶米放进去,再用右手把剩下叶子抓过来,封口,最后把剩余的叶尖裹在最后的缝隙处,左手抓紧,最后用棉绳缠几道在粽子上,打个结,就完事了,但必须紧。

看到奶奶不出一分钟的裹棕速度,我也想尝试一下。洗净了手,开始照猫画起虎来,学着奶奶的样,五片叶子叠在一起,正往下弯时,这对边起了皱,只好放开。再来一次,舒了口气,两手学看皱弯,再将叶末与中部重合,做成兜状。左手如鸡爪般抓紧重合部,正要用勺子把茶米放进去时,芦叶却来了一个反弹,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三两次都是这样,让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准备放弃,奶奶来了一句“做事要有耐心”。

看着碧绿的芦叶、白花花的茶米,再想象往年粽子的美味,我深吸一下,重拾信心继续做。手上的每根筋都在专注地抓住芦叶,脑子里回想着方法,一步一步地做,哪知做到了最后一步缠绳时,又散了,米还落了一地。可我不甘心,再来,就这样,一个下午不停地练习。不知不觉,我的手都酸了,太阳逐渐西移,啊,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诞生了。

不久,厨房充满了芦叶香气,此时我倍感兴奋,我将看到我的第一个粽子了。果然裹有红线的我的粽子幸存了下来。我剥给奶奶吃,看着奶奶的笑容,早就忘记了胳膊的酸疼,那一刻,我的周围充满了幸福的空气。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9

粽叶飘香,沁人心脾。每次在超市,我都会被各式各样的粽子所吸引。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粽子,我就会回想起小时候外婆裹的粽子。那煮熟了的粽子所发散出来的香味,令我记忆犹新。

那时,我生活在外婆家。每当端午节包粽子时,我会十分开心。因为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吃粽子,那各种各样馅儿的粽子散发出来的清香,想想都会让人垂涎三尺。

每当外婆包粽子时,我都会拿一个小板凳坐在旁边,乖乖地看着外婆包粽子。那被热水烫过的粽叶,散出清香,飘满了整个屋子,使我忍不住一直吸着。那时候总觉得外婆很神奇,会让香味生长。

当我还沉浸于粽叶的清香中时,外婆已将包好的的粽子放入了锅中。看着那一个个饱满的粽子被外婆一个一个放入锅中时,我忍不住咽一咽口水。而煮粽子时,我便会一刻不离地站在边上,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

渐渐地,锅里开始向外溢出粽子的清香。那粽叶包裹着糯米散发的香味比粽叶的清香更加诱人。每当这时,我便会迫不及待地让外婆把粽子拿出来让我尝一尝。可外婆总是说,粽子里面还没有熟透。我只好继续等着。

终于,粽子熟了。外婆打开锅盖的一瞬间,粽叶和着糯米的清香,弥漫开来,充满了厨房的每个角落,也渗透进我的五脏六腑。我闻着清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外婆将那一个个粽子从锅中拎起。

外婆熟练地将粽叶打开,把粽子放入碗中,我仔细观察着这雪白的粽子,它宛如婴儿的皮肤般白晢而细腻,糯米饱满而晶莹,让人看了不禁垂涎欲滴,想要迫不及待品尝一下它的味道。

我拿起筷子,把粽子夹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那浸透了粽叶清香的糯米在瞬间也爆发出积淀在里面的阵阵沁人心脾的糯米香。我品味着这美味的粽子,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如今,临近端午,我又想起了外婆的气息和那粽子的清香。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30

"布谷,布谷,"这个早晨是布谷鸟起的调,一缕缕炊烟盘旋在村子的上方,清新的海风在抚摸着大地。

"嘎吱……"奶奶正在生火,她走进我的小屋,用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我柔软的头发,"起床了一一"我睡意朦胧的张开眼,粽叶的清香在床前回荡着,原来今天是端午节。

老家那儿,并没有什么赛龙舟的大场面,只有挨家挨户的包粽子、送粽子,这些看似平凡不奇的事情,却十分令人喜悦。

奶奶没有花花绿绿的配料,而只有红白绿的色彩,红枣是压箱底儿的、红糖是集市上刚买的,粽叶放在大锅里,有一股亦甜亦苦的清香,糯米浸在凉水中,似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而不消残酒。

令人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那细白的丝线,轻轻的将糯米洒进去,将红糖与红枣点缀在糯米上,再用手将粽叶来回翻转,让配料粘在粽叶上,轻轻的包成一个形似圆锥,却又不菱角分明、胖胖的粽子,十分可爱,这也是奶奶的粽子十分讨喜的原因。

吃过午饭,粽子包好了,奶奶将这一个个"胖小子"将其的堆放在那口农村特有的大锅之中,来回抽动着抽风机,让星火旺盛一些,没有计时器,奶奶拿捏着时间,让我先去午睡。

粽子该好了吧?已经许久了,从我的小屋就可以看见对面奶奶的厨房,只见一盘粽子已经端在木桌上了,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徘徊在院子的上空。奶奶正在用竹扇为它散热一一她知道我怕烫,扇凉点儿,不会烫口;一股暖流似乎在身体里流淌,像刚出炉的粽子一样。

“吃粽子喽!”奶奶叫着。在桌前,奶奶边剥粽子,边用方言讲:“你以后也要像这粽子一样,享一辈子福啊!”享福?幸福,是不是一辈子都吃奶奶的粽子?我幼稚地想。

我年年长高,门前小树盈尺。奶奶的头发也在灰白。粽子,这不仅是食材的相逢,更是祖孙之间说不完的幸福,不管哪里的粽子,却都不及奶奶那简单的粽子;韶光如流,流年似水,粽叶飘香……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31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距离今年的端午节只有一个多月了。还记得去年的端午节,吃粽子、看赛龙舟……不亦悦乎,只是有点小遗憾,没有亲手包粽子。“今年必须要努力学会包粽子。”我暗下决心。

周末到了,我迫不及待地央求奶奶教我包粽子。一大早就催奶奶带着我一起去买包粽子的芦苇叶、糯米、红豆、红枣、花生……万事俱备。我在奶奶的指导下把芦苇叶放入水里烧开。过了一小会儿,一股粽叶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有种“大自然”的味道。奶奶说这样煮一下,叶子会变软,容易包,而且起到清洗的作用;捞起芦苇叶后还要稍作修整,把叶子的根部剪去。接下去是淘、洗干净糯米、红枣等食材。

一切准备就绪,到了最关键的步骤了,那就是包粽子。只见奶奶娴熟地一连裹了好几只,我在旁边看得眼花缭乱。“怎么做到的呢?”我一头雾水,我求奶奶来个“慢动作加讲解”,这样我好跟着她一步一步地学。首先奶奶挑了三片大小差不多的叶子重叠放在一起,然后用左手拿着中间部分,右手抓住根部会往里面一卷,这样就出现一个没有口的圆锥型,再把准备好的糯米等食材放进去,奶奶说放进去的时候要在外面敲一敲,压结实一点,这样吃起来口感会更好!接着把根部和尾部的芦苇叶折盖住封口,再用绳子紧紧地缠绕几圈打上结,一只粽子便包好了。我自认为掌握了要领,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可是我笨手笨脚的、翻来覆去地捣鼓了好一阵子还是没能包出一个像样的粽子,看看奶奶包的粽子简直是一件“艺术品”,再看看我包的,简直就是“丑八怪”。

可是我并不气馁,又跟着奶奶从头开始包,在尝试做了几只“丑八怪”之后,终于有点粽子的样子出来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粽子也包得越来越好了。

晚上,看着一家人一起吃着我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虽然这次学包粽子不太顺利,但最终还是成功了,通过这次尝试,我不仅学会包粽子,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要克服困难,最终才会取得胜利!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32

欢声笑语间,刘老师带着我们的“特邀嘉宾”闪亮登场了。她们个个都是粽子大腕哦!瞧,她们麻利地取出原料,分门别类地放入了事先准备的盆中,操起勺子,左一下,右一下,如玉龙走潭,晃得没了影儿。我屏息凝神,闭上眼睛祈祷着:一定要分到肉馅的一组呐!蓦地,一股浓重的香味迎面而来,让我顿时为之倾倒。我心中大喜,微微睁开眼睛,只见一块块腌制过的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耀武扬威地坐在盆里,宛如坐在祥云端,我仿佛听到了自己喉结滚动的声音。

万般期待中,拜师学艺开始啦!我信手提起三片粽叶,仔细端详起来:它上宽下窄,重叠在一起颇有芭蕉扇之风范,阳光下错落有致,如半透明的玉石,让人动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超级大咖”罗奶奶便说开了:“首先,用右手的两根手指夹住粽叶一端,左手扶着,右手顺势旋转。形如漏斗……”说话间,只见她的手上下翻飞,如一只蝶。卷粽叶、放入馅、封上口、系好线,动作如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只小巧可人的粽子便横空出世。

咦,为什么我的“漏斗”和别人不一样?人家的都像大腹便便的将军,而我的却像窝窝囊囊的小兵?正在我沮丧万分思考人生之时,罗奶奶笑眯眯地说道:“你把它再铺开些不就行了吗?”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我一试,当真如此。舀起一勺米,倒入漏斗,没想到,假漏斗成了真漏斗,糯米大珠小珠落玉盘,挡也挡不住,不一会儿,我的粽子便只剩下一具空壳了……

虽然初试惨遭失败,但我并不气馁,一次,二次,三次……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我终于成功了!

在漫长的等待煎熬后,粽子可算出锅了!浅绿色的粽子清香扑鼻,深绿色的纹路若有似无,如一幅泼墨山水画,里面却暗藏玄机。“肉的,肉的……”我在心中默念了几遍,一咬牙,果断地拆开了封印——绳子。我一层一层地剥开,似揭开一个谜底。修长的粽叶一泻千里,露出了丰满而富有光泽的糯米,在灯光下泛着油亮亮的橙色。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下去。米的粘糯,肉的鲜美在口中氤氲,顿觉唇齿留香。细细品味,又隐隐感到一股清香,如一杯香茗,久久让人回味……我不由得惊呼:“太爽了!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啊!”

狼飧虎咽间,教室里俨然成了一片粽的海洋:肉的鲜香,枣的甜香,米的糯香在空气中互补、交织,营造了其乐融融的气氛,直钻到我们的心里,暖暖的……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33

清晨,天携着雾还蒙蒙亮,厨房却早已飘来粽香,碧绿的粽叶夹着淡淡而悠远的清香扑面而来,渐渐与窗外吹来的丝丝微风融为一体,我大口大口吮吸着这沁人心脾的气味,忘却了作业的压迫,更放下了面对考试的紧张。

我走出房间,伸了个懒腰,是呀,该放松放松了呢。看着家人兴致勃勃的围绕着粽子先生展开了忙碌,你来准备材料,我来做个指导。妈妈转过头,甜甜地笑着说:“女儿,快来包粽子呀!”我也不禁参与了进去。首先,妈妈先轻轻地把手放到粽叶下,再慢慢把粽叶卷起来,但我注意到粽叶的顶必须包得尖尖的,然后再把两片粽叶对折,最后放上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最后把粽子用丝线绑紧。看着妈妈如行云流水般的手法,一气呵成,我目瞪口呆。

我也要自己试试,摊开粽叶要放进糯米,本想把粽叶对折包起来,却不小心下手太重,导致粽子先生散架了,看到马上就要包成功的粽子散了,急得我直跺脚。再看看姐姐,虽不算太好但也算成型了,加油,我暗暗在心里给自己鼓气。渐渐地,我不像之前盲目的尝试,而是在一旁认真看着,吸取经验。几次的失败,多少的汗水终于都凝聚成几个圆滚滚的粽子……

香喷喷的粽子刚出炉。母亲嘱咐我说:“孩子,先别着急,先把奶奶请过来,她一个人多孤单呀。”“哦”,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奶奶终于来了。看着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有说有笑,我却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一个粽子,剥开墨绿色的粽叶,隐约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这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更为隐隐约约糯米的妩媚多情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我轻轻的咬着糯米团。粽子香便像烟雾一般向四周弥漫开来,滑嫩的红枣也在我口中默默绽放香味。“嗯,丝滑黏稠之间却甜而不腻,清香环绕,回味无穷呀!”我大声评论道。家人们再也忍受不住美食的诱惑了,也纷纷加入了消灭粽子的行列。你一个我一个,开始了扫荡……

在欢声笑语中,在和煦微风中,伴着淡淡的粽叶清香,伴着浓浓的团圆之乐,伴着美美的包粽之时,这,才是端午啊!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34

童年的趣事犹如沙滩上的珍珠,如今一颗颗拾起,仍然光彩夺目。当我拾起那颗光洁圆润的珍珠时,鼻腔里便又飘满粽叶的清香与糯米的醇香……

我是一位十足的吃货,号称吃遍通城美食,对好吃的粽子更是“爱不释口”。可我只会吃,不会包粽子。八岁时一次偶然机会,妈妈带我去木子老师家学包粽子。

坐在电瓶车上,我一边看路旁的风景,一边想:粽叶是就是芦苇叶吗?粽子中的米是醇香的糯米,还是平日吃的大米?肉是煮熟了放入粽子还是生的放里面和米一起煮……带着满心的疑问,敲开木子老师家的大门。

前脚刚踏入门槛,一股芦苇叶的清香便扑鼻而来。它像一只小精灵,跳过桌上的勺子,钻出厨房,带着一身清香钻入鼻腔。走进木子老师家厨房间,只见桌上摆放着一箱用水浸泡的粽叶片,两盒米和几只小碗,碗里有红枣、鲜肉、赤豆。桌边围着几位阿姨。

我赶忙洗净手,站到人群中看老师示范后便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学者老师的样子,我先从水中捞出两片粽叶。叶子足有三指宽,深绿色,绿得发亮发黑。我把它们用水粘上边缘,在头部卷成锥形,卡在中指和中名指中间,舀起一大勺米。妈妈担心我把米撒在桌上,就拿来一只碗放在我手下。谁知,我卷成的锥形底部是露洞,放进去的米好似跳伞兵,从那个洞中跳了下来,宛如一串断线的珠子。旁边的阿姨都在偷笑,我却不知内情,只觉得米越来越轻,心中有些奇怪。我把粽子举过头顶,换右手小心翼翼地托着它,头伸进粽子底下一看。只听“哗啦”一声,糯米全撒在我的脸上,粽叶粘在我的脸上,我眼前一片模糊。丢下粽叶和米洗净脸回来,妈妈还在捧腹大笑,阿姨们则像成熟的高粱,笑弯了腰。只有我眼巴巴地看着一碗米,心里酸溜溜的。面对失败,我股足勇气,重新灌好米,小心翼翼地用粽叶把“漏斗”口盖上,并把余下的粽叶尾围着粽子裹好,用线绑起来。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我终于有了第一只属于我自己的粽子。回家的路上我沉默不语,想着满脸是米的搞笑样子,心里又气又笑。

直到今天,每当粽叶飘香之时,我就会想到第一次包粽子时发生的糗事儿,嘴角总会情不自禁地上扬……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35

端午节快到了,奶奶忙着包粽子,看着奶奶包粽子的手法那么熟练,我也手痒痒了,我决定要试一试。

包粽子不是简单的活,要先选三片一样长的粽叶,包成一个尖角洞,往里放两勺米,再放一两片肉,再把米放满。把粽子包实了,就可以下锅了。奶奶正在拿粽子,突然看到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头往旁边看看,就看见我站在一旁傻笑,奶奶对着我说:“不知道要你做干什么。”奶奶没办法,因为已经包好了,就只好放进锅里了。

把粽子拿出来时,香气飘满了屋子。我们全家人围着粽子,用劲地嗅一嗅“真香呀!”我说道。妈妈在桌上问我:“你知道端午节的传说吗?”“我知道,不就是屈原投江吗,人们不想让鱼虾吃了屈原的身体,每逢这天人们包粽子投入江中。”我没好气的说。“那你知道端午节的民俗吗?”“知道,不就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不错。”妈妈对我竖起了大姆指。

今天,我又好好的大吃了一顿粽子,“嗝,我好饱啊!”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36

池墉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小河边,微风过处,碧绿的芦苇簌簌作响,随风飘来阵阵清香。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的粽叶,就是这芦苇的叶子,俗名叫粽箬。一大早,大街小苍就听到“卖粽箬啊”的叫卖声。阿姨和奶奶们的菜篮子里都多了捆粽叶。路边卖茶叶蛋的老婆婆煮了一锅粽子,蒸腾的热气里散发出阵阵粽叶的清香。

粽叶飘香,我不禁浮香联翩。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人民政府已规定这节日放假一天。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对人民的关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包粽子原来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主张楚国变法图强,而被昏庸的楚王放逐南方,愤而投汩罗江去世。人民纷纷包粽子投到江中喂鱼虾,要它们不伤害屈原。屈原的伟大著作《离骚》,我还没有能力读,可是在鲁迅《彷徨》集的扉页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句我还依稀懂得。

明白了包粽子的深意后,我对正在包粽子的奶奶说:“我也想包粽子!”“好呀,来,我教你!”奶奶高兴地说,妈妈也在笑。奶奶先把泡在水里的粽叶取出四片,把上面的水甩甩,一片一片地串开一厘米,重迭得宽宽的,两手一卷,把它卷成漏斗形,但底下尖尖的不留一点空隙,再把糯米向里灌,四片粽叶把它包裹来,然后用另一片粽叶往上一裹,用粽针在成形粽子中心一戳,再把外层的粽叶尾尖,穿过粽针孔,粽针把粽叶尖带过粽子,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奶奶一边包,一边讲,我就照着奶奶说的做法做,包好了一个粽子。突然,粽子一个角落里的米粒纷纷掉下来,落进了盆子中。原来我在卷粽叶时,没有把它卷紧造成的。我没有灰心,再卷粽叶成漏斗形后,先灌一点点米,见到漏米,就把米倒下,再重新卷粽叶,不紧,再重裹,反复了多次,我终于把粽子包得紧紧的,不再漏米了。

当一锅粽子在电磁炉上煮起来的时候,锅里的水在沸腾着,那锅盖缝里冒出热气使满屋都飘着粽叶的芳香。

粽叶飘香,端午节来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愿四川受灾的父老生活能尽快地安置好,祝福他们节日平安,希望已经复学的小朋友能快乐地投入学习,我的心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37

唯有你的光辉,像漫过山岭的薄雾,渗进空气,滋润万物,无声无息。

——题记

乌衣老巷深处,两个年过七旬的老妇人坐在门前的石凳上闲聊家常。虽然岁月在她们脸上刻下了沧桑,但抹不去她们平淡日子里简单的宁静安详,一切都是旧时模样。

我顺着青石板路慢慢走,来到那扇古朴的门前,把着门环轻敲了三下。等了一会儿,传来缓缓的脚步声,外婆笑意盈盈地打开了门,得意地说道:“我一猜就是你,只有你会这么有耐心!要是别人呐,肯定要催促了。也怪我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喽。”

我轻笑着扶外婆进门。院子里的石桌上正泡着一大盆粽叶,叶子浸润在水中,青翠水滑,上面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晃了我的眼。水珠所折射出来的光芒,似乎是外婆对我无尽的爱。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我便跟随爸爸妈妈到外婆家。外婆家虽然离我家并不算远,却并不能经常回去。一进熟悉的小巷,空气中便氤氲着粽叶的香气,那是别人家的。外婆家的香气总是会等我们回去后才飘出来。我尤其爱吃外婆包的蜜枣粽,每年过端午都缠着外婆包。外婆总是会放下繁忙的农务,特地去摘新鲜的粽叶。那时外婆的腿脚还很好,只是这两年外婆的身体大不如以前,摘这一盆粽叶怕是费了她不少功夫,我不免有些动容。

当我回过神来,外婆已经坐在小凳子上包粽子了。她边包边缓缓地向我叙说这一年中小巷的变化和街坊的事情,那么亲切有趣,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暖阳下,月光里,依偎着外婆,听她讲故事。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只是外婆老了,两鬓苍苍,脸上岁月的痕迹再难抹去,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她对我的宠爱。

今天,又是粽叶飘香,外婆把她不老的慈爱揉进粽子,包成我喜爱的模样。但愿时间老人慢慢走,慢慢走,让我多陪陪她,也让她多陪陪我。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