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媒人的经典散文

来源:文书网 9.17K

影视作品经常用夸张的手法塑造媒婆的形象:她们一般都是四五十岁光景的女性,常常头戴红花,脸抹胭脂,走起路来挥着块手绢,扭来摆去,说起话来挤眉弄眼,语调夸张,说到兴奋处更是唾沫横飞,指手画脚,类似丑角的形象。

关于媒人的经典散文

这也难怪,因为在编剧的笔下,她们一般都是唯利是图的小人,和冷酷刻板的封建家长狼狈为奸,为促成一桩门当户对却没有感情的婚事,逼得自由恋爱的海誓山盟的有情人天各一方,甚至阴阳相隔。总之,媒婆的形象很不讨喜。

其实,在那万恶的旧社会,青年男女是没有那么多自由恋爱的机会的,男婚女嫁大多得靠媒人牵线。生活中也很少有造型举止那么夸张的'专业媒婆。做媒更多时候是某些人士的业余爱好或者只是无心之举,偶尔为之。茶余饭后,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八一八张家长李家短,你说张家姑娘好年华,她说李家小伙想成家,往往就八出了一段好姻缘。

做媒人既要八卦又要热心。唯有足够八卦,才能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迂回辗转地将隔壁老王的堂哥的大舅子的外甥女,介绍给开早点铺的老刘家的表嫂的姨妈的儿子。这两人是否登对,媒人心里先得有杆称。老舍笔下的媒人张大哥“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在显微镜下发现了一位姑娘,脸上有几个麻子;他立刻就会在人海之中找到一位男人,说话有点结巴,或是眼睛有点近视。在天平上,麻子与近视眼恰好两相抵销,上等婚姻。近视眼容易忽略了麻子,而麻小姐当然不肯催促丈夫去配眼镜”,“年龄,长相,家道,性格,八字,也都须细细测量过的”,真是深谙做媒之道。张罗到大致登对的姑娘小伙,还得积极上门,热心联络,其中花的精力和工夫实在不少。有俗语形容媒人“磨破嘴,跑断腿”,所以新人成婚之际一定要把媒人奉为上宾,有的地方还讲究给媒人送上好酒新鞋以犒劳其劳苦功高。

热衷做媒的以大妈大婶居多,像《西厢记》中的红娘,二八佳人牵媒引线者极少。男人们忙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点闲工夫或呼朋唤友,邀杯递盏,或纳个小妾教读书,风月无边,自然也不太理会“王老五,真命苦,衣服破了没人补”的可怜凄楚。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传说中的主管天下人姻缘的月老便是个老头,这老头整天就忙着把红线拴在适婚男女的腿上,这个工作大约十分繁杂,十分辛苦,所以老头也常常敷衍了事,致使天下不少错配的姻缘。古典戏剧中的才子佳人的爱情,不免先经历一番坎坷波折,最终才子状元及第,皇帝做媒赐婚,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故事《西厢记》《牡丹亭》之后,渐渐沦为俗套,仿佛皇帝整日除了处理朝政,便是忙着做媒了。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热心做媒的男士,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就很喜欢成人之美。他先后为四对名人做媒与证婚,他们分别是赵元任和杨步伟、千家驹和杨梨音、沈从文和张兆和、徐志摩和陆小曼,他还特地备有一本特制的“鸳鸯谱”,让新人签名登记留念。可见新文化也是不排斥做媒的。

建国后提倡婚姻自主,若是步入大龄青年的行列还没自主出个头绪的,便会有单位领导出面关怀,介绍对象。这种关怀自然会让下属受宠若惊,备感压力。曾有气度不够宽宏的领导因下属拂逆了自己的好意而瞪眼骂其不识抬举,并因此赠送小鞋一双。

现在,“剩男”“剩女”的队伍日渐壮大,除了少数不婚主义者,大多向往早日步入婚姻的殿堂。各类婚介机构应运而生,“八分钟约会”等新鲜玩意儿也蔚然成风。大大小小的茶楼、咖啡座里,常有相亲的青年男女拘谨而对,一旁察言观色,忙着制造话题,谈笑风生然后借故提前退场的自然就是媒人了。

热门标签